(屏風正面)
6月10日下午,我縣民間畫家劉守群向劉基廟捐贈東陽木雕落地屏風一扇,捐贈儀式在南田鎮劉基廟舉行,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及下屬相關部門、南田鎮、劉基廟(墓)文保所,劉基故裡旅遊有限公司、太公祭祭祀委員會成員、南田鎮中學部分師生、屏風捐贈者及其家屬參加了屏風揭幕儀式。
劉守群,字梅痴,號武陽山人,我縣南田鎮人,劉伯溫第21代裔孫。擅長國畫,主畫人物與梅花。現為中國書畫藝術研究院藝術委員會會員、政協溫州市書畫社社員、世界劉基文化研究總會秘書長、縣第五、六、八屆政協委員,2009年被評為首批浙江省「優秀民間藝術人才」。
揭幕儀式上,劉守群及家人向劉基廟現場捐贈了紅木迎客松落地屏風一扇,屏風為東陽當代雕刻家李強先生的作品,長3.6米,高2.2米,厚0.48米。外框以非洲花梨為材,正背面為陽刻回紋、花草圖案裝飾;屏心花板為東北緞木,正面為米黃色紅木迎客松高浮雕;背面隸書陰刻朱元璋贈劉伯溫詩:「妙策良才建聯都,亡吳滅漢顯英謨。不居鳳閣調金鼎,卻入雲山煉玉爐。事業堪同商四老,功勞卑賤管夷吾。先生此去歸何處,朝入青山幕泛湖」。屏風與劉基廟相互輝映、相得益彰、渾然一體,呈現出一種和諧、寧靜之美。
(屏風背面)
據了解,劉基廟於明天順五年(1460年)十二月建成,為七開間迴廊合院,佔地3024平方米。是浙南現存頗具有研究價值的明、清時代木構建築。於2001年,被中國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五百多年來,劉基廟雖歷經數次維修,但仍保持當時的形制與風格。唯有儀門屏風沒有恢復,2001年,浙江省古建築研究設計院編制《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劉基廟、墓維修設計方案》中建議恢復木屏風,修繕時因缺乏依據沒有恢復,後於2003年做了一個簡易的木落地屏風替代。該屏風高2.6米,長2米,寬1.07米。屏風兩面陰刻回紋裝飾,兩側陽刻黃色卷草龍裝飾,正面為楷體陰刻劉基格言,背面為楷書陰刻朱元璋贈劉伯溫詩。
「由於該屏風不符合劉基廟規制,加上做工較粗糙,缺乏隔斷空間、擋風轉氣、避儀避窺、裝飾美化的作用,安置後一直爭議不斷。今劉老先生慷慨解囊,捐資購紅木迎客松落地屏風安置,恢復了劉基廟尊嚴和肅穆;劉老先生還親自赴東陽商榷購買屏風事議,確定形制,書擬文稿,參與圖案設計,可謂用心至極。」縣文化局副局長、縣文物館館長張璐介紹。
(捐贈人劉守群)
採訪中,劉守群說:「我們的先祖劉伯溫是一位『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偉人,作為子孫後代我們為有這樣的先祖感到十分榮幸,為表示對先祖的敬意,我的子女出資十萬元為劉基廟捐贈了這扇屏風,以此來紀念先祖。」
來源:文網
記者:張嘉麗
編輯:劉超凡
手機貼身,我們貼心。更多精彩內容請下載文成新聞網客戶端,看有溫度的新聞!
歡迎分享和查閱
1.點擊右上角 …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
2.點擊我的頭像 查看歷史消息
歡迎訂閱文成新聞網
1.搜索公眾號 文成新聞網
2.掃一掃
3.點擊右上角 … 查看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