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內鬥風波背後,傳陸正耀另起爐灶,新項目堪比「8個瑞幸」?

2021-01-10 AI財經社

文 | AI財經社 胡原

編輯 | 孫明

1月6日晚,一份瑞幸咖啡31名高管聯署籤名的「請求信」出現在網絡上。瑞幸咖啡7位副總裁、所有分公司經理和核心部門業務總監聯名要求:罷免現任董事長兼CEO郭謹一。

自從2020年5月12日,陷入財務造假醜聞的瑞幸咖啡宣布原CEO錢治亞停職,郭謹一代理CEO以來,瑞幸消停了大半年。但在2021年剛開始,這份請求信打破了表面的寧靜。

請求信直指郭謹一通過供應商套取公司資金、貪汙腐敗、利用權力剷除異己、黨同伐異,個人能力低下,領導無方,給瑞幸公司造成巨大經營風險和食品安全隱患。

就在請求信出現後不久,郭謹一本人也發表致全體員工的公開信,稱舉報信是1月3日由陸正耀、錢治亞登組織並主持起草的。部分員工「不明真相,被裹挾籤字」。

郭謹一同時稱,如今瑞幸咖啡經營穩定,收入向好,一些「造假出局人」眼紅,因此「不斷造謠,企圖破壞公司」。

1月7日上午,瑞幸咖啡回應中新網稱:「情況屬實,詳情暫時不方便透露。」

郭謹一2016年被陸正耀從交通運輸部挖到神州優車,擔任公司董事長陸正耀的助理,瑞幸咖啡成立後,郭謹一開始任瑞幸咖啡負責產品和供應鏈的高級副總裁,並擔任公司董事。

如今,郭謹一卻公開指責陸正耀,兩人再也不是當年的董事長和助理的關係,而是站到了公開對立的兩邊。

據網易科技報導,郭謹一出生於1981年,內蒙古人,2003年畢業於大連民族學院環境工程專業,後就讀於北京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獲得提前攻讀博士學位的機會。博士畢業後,2009年至2011年,郭謹一在中國交通科學院擔任研究助理。2011年至2016年,郭謹一在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工作。後被挖到神州優車,擔任陸正耀的董事長助理。

郭謹一曾有過一段國外訪問學者的經歷,因此在他2018年入職瑞幸咖啡時,《新京報》曾報導稱,他對全球咖啡市場做了一番評價,認為從全球格局來看,各國的本土品牌都做到了所在市場的第一名。

不幸的是,瑞幸咖啡還沒成為中國的咖啡頭牌,就發生了財務造假事件,至今尚未平息。

2020年7月5日,瑞幸咖啡特別股東大會在公司總部召開,時任瑞幸董事長陸正耀,董事黎輝、劉二海以及邵孝恆同時被罷免。緊接著7月14日,郭謹一為任命為新的董事長兼CEO,陸正耀徹底退出董事會。

與此同時,瑞幸咖啡註冊地所在的開曼群島大法院和英屬維京群島高等法院現後任命畢馬威為陸正耀和錢治亞旗下兩家公司的清算人,對其持有的瑞幸咖啡股份進行清算。

2020年7月15日,畢馬威在其微信公眾號發布文章稱,在清盤前這些公司合計持有瑞幸咖啡超過50%的投票權。

目前,清算工作尚未完成。而瑞幸咖啡已經退入美國粉單市場,不再披露經審計的財務信息。

2020年12月中旬,清算人向開曼群島大法院提交了首份報告,其中披露了瑞幸咖啡的最新財務情況。報告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瑞幸咖啡營收分別是5.65億元、9.8億元、11.45億元,其中第三季度營收較上年同期增長35.8%。在疫情和造假的雙重打擊下,這樣的業績已經非常不錯。

值得一提的是,報告稱瑞幸咖啡2020年第三季度自營商店收入為9.76億,較上年同期增長23%;第二季度自營商店的收入為8.4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7.3%。

有趣的是,高管聯名籤署的「請求信」對這一節卻另有說法。

請求信指責郭謹一最大的問題,便是通過一家名為「克瑞斯通」的供應商,大量採購零食、雨傘等商品、工服等。甚至指出,克瑞斯通公司「幾乎是瑞幸有什麼新的採購項目,他們就立刻開始增加經營範圍」。

另外,請求信還指郭謹一管理能力低下,濫用權力黨同伐異,給瑞幸造成了嚴重損失。

除了請求信之外,1月6日晚上,網上又流傳出自稱為瑞幸副總裁李軍和周斌的兩篇文章。

兩篇文章除了開頭自我介紹部分之外,措辭基本一致,指出1月4日公司多位中高層向董事會和大股東提出嚴正請求後,董事會沒有任何正面回復,「郭謹一非但沒有自我反省,反而在全體員工面前激勵狡辯、混淆視聽」,「更可笑的是還甩鍋給陸總和錢總?!」

這似乎印證了郭謹一的說法,即陸正耀和錢治亞「裹挾」。

郭謹一的說明信裡,除了指責陸正耀、錢治亞主導整個舉報事件外,還要求瑞幸咖啡董事會成立調查組,稱瑞幸品牌「不容任何別有用心的舊勢力玷汙」。

似乎在郭謹一看來,陸正耀的「別有用心」已經很明確了。知情人士稱,陸正耀一直試圖重新拿回瑞幸咖啡,並不希望就此認輸。

目前瑞幸咖啡的中高層管理團隊,幾乎是陸正耀一手提拔起來的。上述知情人士表示:陸正耀希望另立山頭的時候,也能帶上這些舊部。

2021年1月6日,社交軟體脈脈上有瑞幸員工爆出:陸正耀開始率舊部創業共享空間相關項目,而且該項目已經持續很長時間。社交網絡上的聊天對話顯示,陸正耀意欲直接把瑞幸咖啡的技術團隊挖過去,如同瑞幸當年從神州挖人一樣。

據悉,陸正耀表示其新創業項目的商品是一個佔地面積約為5 平米左右智能小房間,按照分鐘收費,裡面沙發、桌椅、電視、空調、無線網絡等一應俱全,既可以當作客廳,還可以改造成自習室、會議室、貴賓洽談區、茶室等等。通過掃碼進門,分時租賃。

陸正耀稱,這將是一個與抖音媲美的市值千億美金的項目,目標是一年要鋪20萬臺。

瑞幸咖啡在股價最高時,市值也只是剛剛超過120億美元。如今陸正耀直接將大餅畫到了8個瑞幸那麼大。

即便挖角一事不成,目前瑞幸中高層管理團隊和郭謹一的矛盾,也會令瑞幸咖啡的未來經營充滿變數。

郭謹一能夠成為瑞幸咖啡的董事長,應當取得了公司現有股東的一致認可,包括大鉦資本和愉悅資本。

陸正耀和劉二海、黎暉不和已經是公開的秘密。2020年7月2日,瑞幸咖啡召開董事會,劉二海和黎暉就提出讓陸正耀辭去董事和董事長職務,並召開股東大會通過。

儘管劉二海和黎暉也在股東大會上離開了瑞幸董事會,但郭謹一成為二人共同選中的人物。

這一次,郭謹一能否從一批瑞幸中高層的圍攻中全身而退,重新把控瑞幸咖啡,其中還有很多變數。

本文由《財經天下》周刊旗下帳號AI財經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詳解瑞幸咖啡內鬥大戰的來龍去脈
    此次罷免的主要參與者是,瑞幸曾經曝出造假醜聞時候的掌權人陸正耀,這次內鬥被視為他想要想要二次奪權瑞幸,這下事情就變得有意思起來了。郭瑾一在瑞幸造假風波之後出任掌門,可以說是救瑞幸於水火,此時被「罷免」難道系派系爭鬥還是另有隱情?瑞幸的內鬥的來龍去脈究竟是什麼?從「民族之光」到「失信退市」的瑞幸又能給我們什麼啟示?
  • 瑞幸內鬥「羅生門」
    有媒體報導稱,這場內鬥發生前,陸正耀註冊了新公司,並從瑞幸挖角,是此次事件升級的導火索。按郭謹一的回應,對其舉報由陸正耀、錢治亞等人組織,「造假出局人」不想看到公司經營穩定,企圖破壞公司、禍亂團隊,並有惡意挖角、不斷造謠的行為。對此,副總裁周斌指責郭謹一甩鍋陸正耀、錢治亞。來源:CFP捲入逼宮大戲的陸正耀,是否能撇開干係?
  • 瑞幸咖啡:成於資本,敗於內鬥?
    因為造假事件,瑞幸咖啡從風光無限到跌落神壇,甚至徘徊於生死邊緣。瑞幸咖啡似乎距離「死亡」僅一步之遙。然而,瑞幸咖啡業績造假事件在8個月後,「劇情」迎來反轉。12月17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表示,針對造假指控,瑞幸咖啡同意支付1.8億美元罰款達成和解,並恢復交易。
  • 瑞幸咖啡「宮鬥大戲」背後:陸正耀還想當王
    2020年財務造假風波後,陸正耀董事長被罷免,郭謹一擔任董事長兼CEO。然而上位短短八個月,就從陸正耀的「心腹」成為「反目之人」。據一位接近瑞幸咖啡的行業人士對此表示,這次內鬥的關鍵是「郭不聽話,陸不高興,要換人。」但目前該說法並未得到證實,從近半年瑞幸的業績看,郭謹一似乎並沒有把瑞幸此前管理上的派系鬥爭擴大化。
  • 瑞幸咖啡再現高層集體逼宮事件,瑞幸未來何處何從?
    對此,瑞幸咖啡方面7日回應,「情況屬實,詳情暫時不方便透露。」當然這個情況屬實,不知道是逼宮屬實還是郭謹一聲稱屬實。自瑞幸咖啡造假事件後,瑞幸咖啡高管變動不安,原瑞幸咖啡董事長陸正耀、董事黎輝、劉二海先後出局。瑞幸咖啡此次再爆高層內鬥,也是快速引起了網友與媒體的關注,這次逼宮又是什麼緣故呢?
  • 瑞幸陷入「人造風波」,樹大招風還是另有所圖?
    瑞幸咖啡的確還在虧損,這是官方確認的事實,但以該數據為依託將「瑞幸與ofo」強行捏到一起就有些滑稽。而實際上,瑞幸與ofo分屬不同行業,本身沒有可比性。並且,ofo的衰敗由多種因素造成,行業盈利困境、管理失控等等。瑞幸所處的咖啡行業,本身與共享單車就不同,它有多個可以參照的盈利企業,如星巴克、Costa等等。說回到虧損話題,以京東為例,9年虧損188個億。
  • 瑞幸咖啡1.8億美元與美SEC和解,造假風波後,線下門店正常經營
    在頭條熱榜中,瑞幸咖啡支付1.8億美元與美SEC和解,引起了市場熱議,1.8億美元的罰款背後,瑞幸咖啡未來走向何方?瑞幸咖啡支付1.8億美元與美SEC和解背後,我們簡單做個市場分析:首先,瑞幸咖啡的出現,讓咖啡變成人人都可消費的產品,有一定存在價值對於城市生活來說,繁忙的上班族和商務人士是咖啡的主要消費群體,咖啡在歐美地區可能是日常飲品,但在中國大家更習慣喝茶。
  • 瑞幸咖啡曝出內鬥:24位高管署聯名信罷免董事長郭謹一
    作者|張吉龍 編輯|安心因財務造假事件後沉寂了許久的瑞幸咖啡,近日曝出公司內鬥的消息。1月6日晚間,有用戶在某社交平臺發布的消息稱瑞幸公司「7位副總裁、所有分公司總經理和核心業務總監籤署聯名信,集體要求罷免新任董事長郭謹一。」
  • 3個月敗光百億美金市值,陸正耀贏了內鬥,難收瑞幸退市殘局
    從18個月最快上市到400多天最快停牌退市,瑞幸結束了它的美股之旅,但它的內部宮鬥劇還在繼續。內鬥風雲擺上檯面——鞭牛士——在內部調查基本完成後,瑞幸咖啡官網於7月1日發布公告,承認偽造交易始於2019年4月,2019年淨營收被誇大了約21.2億元,2019年成本和費用被誇大了13.4億元。
  • 瑞幸再遇麻煩!中國官方曝光瑞幸咖啡造假細節,再罰200萬
    作者:有靈 審稿:知新 今年年初,瑞幸咖啡自曝存在財務造假的行為,經調查,2019年4月初至12月底,瑞幸通過虛構商品券等手段,使其交易額虛增超過22億元。隨後,該公司在遭受國家處罰之餘還經歷了一些列董事會內鬥、投資人反目、瑞幸咖啡退市、高管出走等問題。
  • 瑞幸內訌再起:CEO遭「逼宮」,陸正耀不想放手?
    此次的內鬥風波,無疑將這家風雨飄搖的企業再次推到風口浪尖。 1日之內,瑞幸的「內鬥大戲」接連上演。 2021年1月6日晚間,對於郭謹一全員內部信,瑞幸副總裁周斌、李軍發文反擊稱,幾乎所有的中高層業務骨幹都在請求罷免郭謹一的請求信上簽字。但是董事會和大股東沒有給任何正面回復,也未採取任何行動。 時隔1年,瑞幸的內部動蕩本已隨著相關懲罰政策的落實而逐漸平息。但是,此次的內鬥風波,無疑將這家風雨飄搖的企業再次推到風口浪尖。 奪權之爭打響?
  • 瑞幸造假案將支付1.8億美元與美SEC和解,瑞幸咖啡是否就此起死回生?
    說起瑞幸咖啡大部分人應該挺熟悉的,在街道上或各種外賣平臺上時不時能看到他們的門店身影,而年初爆出瑞幸咖啡財務造假的新聞讓大家更是記憶尤深。
  • 瑞幸咖啡的「人事兒」
    瑞幸咖啡從年初到年末,從造假到內鬥,滿足了吃瓜群眾的好奇心。2020年12月16日,瑞幸咖啡表示以1.8億美元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就涉嫌造假事件達成和解。 2020年5月13日,瑞幸咖啡CEO錢治亞和COO劉劍被終止職務後,聯合創始人郭謹一擔任CEO兼董事長。走馬上任不到八個月,就上演「逼宮大戲」,請求信中列舉了郭謹一的三大「罪證」:貪汙腐敗、濫用權力剷除異己、能力低下。
  • 瑞幸咖啡內訌再起,46名中高層聯名要求罷免董事長
    內訌風波 網友在社交平臺「脈脈」上公開的聯名信指出,「由於現任董事長和CEO郭謹一的無德無能,公司已經到了存亡的邊緣」。 圖片來源:郭謹一 但內訌風波並未因郭謹一發布全員信而停止,矛盾更是進一步深化。
  • 瑞幸咖啡上演「逼宮」 三個男人一臺戲?
    1月7日,知情人士向新京報記者透露,這場內鬥,或許與陸正耀的創業項目要挖角有關。據了解,陸正耀正在操作共享空間的相關項目,有社交網絡傳出的聊天對話顯示,陸正耀有意把瑞幸咖啡的技術團隊挖過去。但這一操作,遭到郭謹一的制止,隨後有了如今的「逼宮」大戲。陸正耀挖角未果?1月7日,知情人士向新京報記者透露,這場內鬥,或許與陸正耀的創業項目要挖角有關。
  • 瑞幸咖啡,資本過剩時代的奇蹟
    曲豔麗 | 文成立僅一年零六個月的瑞幸咖啡,竟然即將登陸美股。這一消息,震驚四座。招股說明書 瑞幸咖啡的招股說明書中,披露了如下信息:2018年全年,營收8.4億元,對應虧損16.2億元。2019年1季度,營收4.8億元,對應虧損5.5億元。收入增速很快。
  • 瑞幸最後一夜
    納斯達克的第一份退市通知是5月15日送到瑞幸手上的,但瑞幸於5月22日要求在納斯達克聽證會區小組舉行口頭聽證會,希望撤銷退市決定。但由於公司沒能在期限內披露2019年年報,6月17日,瑞幸再次收到了納斯達克的退市通知。如今,面對註定退市的命運,瑞幸終於放棄抵抗,6月26日成為它在納斯達克市場上的最後一個交易日。
  • 「逼宮」CEO,2021瑞幸魔幻開年:狗咬狗,還是狗咬呂洞賓?
    從當時的情形看,可以說郭謹一屬於「臨危授命」,但距離他接掌瑞幸咖啡僅7個月時間,高管內鬥就再此爆發。 有接近瑞幸的咖啡行業內人士接受採訪時表示,這次內鬥的關鍵是「郭不聽話,陸不高興,要換人」,但目前該說法沒有得到更多證實。 不過二者的矛盾是有跡可循的。 據新京報報導,有知情人士向其透露,這場內鬥的爆發,或許與陸正耀的創業項目要挖角有關。
  • 瑞幸咖啡,復活了?怎麼做到的?
    來源:商業地產老王瑞幸咖啡,曾一度是全球資本市場的一個奇蹟 —— 從成立到上市不過18個月,創造全球最快IPO記錄,被美國媒體InvestorPlace評為「2020年最佳股票」,被譽為中概股的驕傲。而正當這令人豔羨的奇蹟「意氣風發」之時,背後財務造假的資本騙局被揭露,「奇蹟」一朝淪為泡沫,被資本及市場拋棄,無奈退市且面臨海內外大規模處罰。短短幾個月,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瑞幸咖啡究竟是怎樣從人人豔羨淪落到人人喊打,將「一手好牌」打爛的?
  • 瑞幸「崩盤」始末
    開盤後,瑞幸咖啡股價在20分鐘內連續三次觸發熔斷機制。瑞幸咖啡共計在盤中六次暫停交易,跌幅68%。截至4月2日收盤,股價報收6.40美元/股,跌幅達75%。4月7日瑞幸咖啡盤前宣布緊急停盤,4月9日納斯達克交易所要求瑞幸披露更多信息,在信息披露前維持停牌狀態。至此,瑞幸市值最高時的130億美元跌至如今的11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