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敗如山倒,薩達姆遺憾不已,海灣戰爭另有隱情!

2020-12-23 天下將令

海灣戰爭的興起,直接改變了世界戰爭形態,不光如此,在經歷了這場戰爭以後,伊拉克的國力也一落千丈,至今都無法回到薩達姆領導時的水平。人都具有多面性,薩達姆其人更是如此。當年海灣戰爭結束以後,伊拉克戰敗,薩達姆也變成了階下囚,有很多人都產生過這樣的疑問:都說薩達姆手握百萬大軍,但是為什麼在戰爭中如此不堪一擊,伊拉克戰敗以後,這百萬大軍為什麼都不見了蹤跡呢?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說一說薩達姆。他是伊拉克的第五任總統,薩達姆任職以後,便開始革新,通過大膽的嘗試以及實踐,對黨內權力構架做了調整,盡力協調國內種族、宗教及經濟差異,改善了伊拉克分裂現狀。除此以外,薩達姆還大力發展經濟,在薩達姆執政期間,伊拉克人民的生活水平直線上升,曾一度實現全民小康。在薩達姆的努力下,伊拉克的經濟飛速增長,進而帶動了其他領域的進步,在薩達姆的帶領下,伊拉克的軍事實力開始猛漲,假設伊拉克能夠就這樣發展下去,未來一定不可限量。但是薩達姆卻選擇發動了科威特戰爭。原本伊拉克的快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美國的政治布局,而這場戰爭正好給了美國一個藉口,於是海灣戰爭便爆發了。

海灣戰爭爆發不久,伊拉克迅速戰敗,對於這種情況,世界各國都對此作了分析,從中找到了伊拉克雖然兵力眾多,但毫無還手之力的原因。

首先,雙方的作戰戰略存在巨大差異,美國在軍事方面提前邁入了現代化,開戰之初就對伊拉克實行了強火力傷害,先一步摧毀了伊拉克的作戰基礎,伊拉克兵力雖然多於美國,但是在戰機炮彈之下,人哪裡有抗衡的能力?戰爭剛剛打響,伊拉克就損失慘重。這種局勢直接嚴重影響到伊拉克的士氣。

當然了,伊拉克的戰敗不僅僅是士氣萎靡不振的原因,還因為其本身使用的戰略體系實在比不上美國。雖然人數優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武器裝備的不足,但是如果雙方使用的戰略體系差距太大的話,就完全彌補不了了。就好比我國當年的抗日戰爭,雖然二者的武器裝備差距很大,但是當時雙方作戰依託的戰略體系尚且處於同一層面,因此我國最終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而海灣戰爭不同,雙方的戰略體系差距太大,伊拉克的思維模式也比較老舊,這才導致了海灣戰爭的失利。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伊拉克的戰敗,那就是薩達姆遭遇了背叛。在海灣戰爭爆發之前,伊拉克就已經有不少高級軍官被美國收買了,人心都不齊,又談何共同作戰?如果薩達姆沒有遭到背叛,伊拉克的結局或將有所不同,只是斯人已逝,這些也便只做了談資。

相關焦點

  • 薩達姆為何要這樣做?海灣戰爭時期,科威特全部油井被付之一炬
    上世紀90年代,美國親率聯軍,舉兵66萬之眾,打著幫助科威特恢復主權的旗號,對伊拉克發起了冷戰謝幕後的全球第一場大規模武裝衝突,當時,伊拉克前後出動86萬士兵應敵,自此給中國民眾留下深刻印象的海灣戰爭爆發了。
  • 海灣戰爭爆發,薩達姆2次「神操作」令人不解?美軍:手段高明
    眾所周知,海灣戰爭是一場現代化的「高科技」的戰爭,發生時間在1990年~1991年,當時美軍使用了很多先進技術的軍事裝備,讓伊拉克的電子設備全部癱瘓,並對對方的重點軍事基地進行了大面積的轟炸。伊拉克軍隊雖然出動了86萬的兵力,但在這種先進的武器面前完全沒有招架之力。
  • 海灣戰爭中,薩達姆是如何對待美國女戰俘的,美國:簡直令人難以置信
    故而,科威特不得不鋌而走險,倒向了美國一邊。科威特倒向美國,對美國來說無異於天上掉餡餅的事。美國當時正頭疼於無法在中東拉攏更多的統一戰線戰友,一個剛剛經歷過幾次中東戰爭洗禮的以色列,在經濟上尚且無法給美國帶來很大的支撐,在戰略地位上更是提不成,儼然處在中東核心地區的新月地帶的邊緣。科威特的加盟,讓美國瞬間在中東石油產量最為豐富的海灣地區,有了一塊立足之處。
  • 海灣戰爭後,柯林頓在任期間,為何不一鼓作氣推翻薩達姆政權
    911事件與國際恐怖分子有關,而薩達姆政權及其本人又支持這些恐怖分子。小布希政權說薩達姆在包庇、支持恐怖分子,甚至資助這些人襲擊美國,這能夠在國內外形成強大的輿論支持。 在這一背景下,小布希執政期間爆發了針對伊拉克,旨在推翻薩達姆政權的戰爭。也就是說,要讓美國政府推翻薩達姆政權,必須有一個導火索。
  • 伊拉克戰爭期間,薩達姆將500萬噸石油倒進海洋?真的是為了破釜沉舟
    1991年爆發的海灣戰爭,是以美國為首的多國軍隊為恢復科威特主權對伊拉克發動的戰役,這也是20世紀末自冷戰結束後第一次大規模局部戰役。美國在戰役中首次運用了大量先進的現代化武器,聯軍僅以較小的傷亡代價便重創薩達姆領導的伊拉克軍隊。這一戰美國所展現出來的對於制空權的高度掌握,以及現代化軍事技術的熟練運用,讓世界為之驚訝。
  • 海灣戰爭中,薩達姆手裡有百萬軍隊,為什麼不是美軍的對手?
    海灣戰爭薩達姆手裡有百萬軍隊,結果被美軍一舉擊敗。伊拉克的最大困難是地形和指揮系統,海吉夫戰鬥還是很經典的,但最大的失誤還是沒有依託超大城市組織殊死防禦。說到底老薩的遜尼派統治根基不穩,無論是當時還是現在的美軍對超大城市的攻堅,除了拆樓都並沒有太好的戰法,雲爆彈也不行。
  • 海灣戰爭,只堅持了42天的伊拉克為何沒成為第二個越南?
    海灣戰爭中的伊拉克與越南戰爭中的北越可以說完全不同,這兩場戰爭的性質不同、目的不同、結局自然也不同。相比於北越與美國爭鬥十多年,伊拉克軍隊僅僅堅持了42天就被完全擊敗,這其中空襲佔了38天,地面戰僅有100小時。實際上伊拉克在海灣戰爭中的潰敗,不僅令全世界軍事專家們一片譁然,也令美軍內部感到震驚。
  • 一旦和美國開戰,伊朗註定會兵敗如山倒?專家一語道破真相
    鑑於這種情況,有專家指出:美伊一旦開戰,伊朗不僅佔不到任何便宜,還會像伊拉克一樣兵敗如山倒。其中有兩個原因,事關3個國家。這一度讓外界疑惑不已。畢竟解除了武器禁運的伊朗,其國內各種飛彈如雨後春筍般相繼出現,而且該國的軍工技術也十分先進。那麼為何和美國開戰之後,伊朗就會兵敗如山倒呢?
  • 海灣戰爭,一仗打醒了整個世界,究竟什麼有這麼大的力量?
    海灣戰爭,一仗打醒了整個世界,究竟什麼有這麼大的力量?海灣戰爭,一仗打醒了整個世界,是新型科技戰爭的開端,從此各國大力發展高科技。快來隨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1990年8月2日凌晨1時,伊拉克10萬大軍越過伊科邊界向科威特發起突然進攻,僅用10小時就佔領了科威特,由此引爆了震驚世界的海灣危機。在持續的5個半月裡,國際社會的和平努力終成泡影。1991年1月17凌晨2時30分,從海灣的美國戰艦上發射出的第一枚「戰斧」巡航飛彈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爆炸,終於拉開了海灣戰爭的戰幕。
  • 伊拉克戰爭時,薩達姆將其強大的空軍戰機全部埋葬,原因真意外
    雖說小國之間的確是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例如領土爭端以及宗教信仰導致的矛盾,但是你會發現那些小國之所以會發展成這種狀況,也是因為有大國在背後操縱,暗中激化矛盾。我們都知道美國是靠戰爭發家的,尤其是在二戰裡美國可以說是嘗到了不少甜頭,所以他們就將這樣的發展模式延續了下去,如果世界上沒有戰爭那就想辦法找藉口創造戰爭,例如伊拉克戰爭就是一個典型代表。伊拉克戰爭也被稱作是第二次海灣戰爭,在海灣戰爭才過了12年的時候伊拉克戰爭就爆發了,大家普遍認為它是海灣戰爭的一種延續。
  • 布希家族為什麼一定要除掉薩達姆?
    薩達姆可謂是成也布希,敗也布希。薩達姆早年是老布希的親密好友,在老布希的資助下薩達姆率領伊拉克一舉成為阿拉伯國家最有影響力的國家之一。但是成功後的薩達姆野心膨脹準備動美國的奶酪,集結百萬大軍進攻科威特。
  • 老布希與薩達姆有何恩怨?為何布希家族痛恨薩達姆?
    ,他認為薩達姆·海珊背叛了他,因此,老布希毅然宣布,他將與其他親美國家一道,將薩達姆·海珊的伊拉克軍隊趕出科威特,這就是著名的海灣戰爭,參戰不久,美國憑藉強大的武器優勢將伊拉克軍隊趕出科威特。  入侵科威特的戰爭一直是布希心中難以逾越的障礙,他認為薩達姆·海珊背叛了他,因此,老布希毅然宣布,他將與其他親美國家一道,將薩達姆·海珊的伊拉克軍隊趕出科威特,這就是著名的海灣戰爭,參戰不久,美國憑藉強大的武器優勢將伊拉克軍隊趕出科威特
  • 為什麼說當年海灣戰爭「打醒」了中國
    1、戰爭時間短,坐擁百萬伊拉克軍隊的薩達姆只堅持了43天,就全線潰敗。可笑的是,在戰前,薩達姆還曾放下豪言:讓伊拉克成為第二個越南戰場,作為後人再看這件事兒的時候,屬實有些搞笑。2、多國聯軍的傷亡非常少,在整個海灣戰爭中,美軍以148人陣亡,458人受傷的傷亡輕鬆贏下了這場戰爭的勝利。不僅如此,這148人中,還有35個人死於友軍誤傷,因此真正死在伊拉克軍隊火力下的只有113人。
  • 中國武器海灣戰爭被聯軍摧殘,痛定思痛,中國奮起直追
    1990年兩伊戰爭剛剛結束不久,在戰爭中薩達姆欠下了大筆外債特別是自己的鄰居小國科威特就擁有伊拉克大量的債權,加之科威特擁有大量的石油資源因此薩達姆決定出兵科威特,海灣戰爭爆發。伊拉克軍隊擁有戰時的龐大而強大的軍隊用了很短的時間就佔領了科威特,科威特王室出逃沙特,而薩達姆的行為卻觸犯了美國的利益。
  • 海灣戰爭中,伊拉克到底慘敗到什麼程度?
    我是雜談胡侃,不繞圈子,直接說答案,海灣戰爭從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轟炸伊拉克首都巴格達開始到結束,耗時42天,一場降維打擊,直接造成伊拉克經濟損失高達2000億美元(兩伊戰爭打了將近8年損失3500億美元),從此伊拉克經濟被歐美控制,人民生活質量直接從之前的富有下跌到貧窮(戰前人均GDP400美元,戰後不足戰前1
  • 伊拉克戰爭期間,俄羅斯為何沒有救薩達姆?這三點是關鍵
    美國成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仗著自己強大的軍事實力,美國在世界各地肆意的挑起戰爭。上個世紀末,伊拉克因為和科威特的矛盾入侵了科威特,因為伊拉克觸犯了很多國家的利益,於是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隊在伊拉克拒絕撤出在科威特的部隊之後,雙方發動了第一次的海灣戰爭。美國又以搜查生化武器打擊恐怖主義的藉口再一次對伊拉克發起了進攻,因為這一次戰爭是海灣戰爭的延續,所以被稱為第二次海灣戰爭。
  • 活捉薩達姆的美國大兵:榮耀轉瞬即逝,如今過得生不如死
    兵敗如山倒 當聯合軍隊開赴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時,薩達姆仍然不想相信這是個事實:伊拉克將要面對多達19萬的聯合軍隊的圍攻 詭計多端的美軍開始另尋他法尋找薩達姆的下落,他們張貼懸賞公告:提供線索者獎勵2500萬美金。
  • 42天的「海灣戰爭」,伊拉克敗的有多慘?
    「海灣戰爭」是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先後對伊拉克實施了「沙漠盾牌」、「沙漠風暴」、「沙漠軍刀」等軍事行動,以制裁伊拉克入侵科威特而發動的一場地區局部戰爭。這兩件事對當時伊拉克經濟打擊巨大,剛結束「兩伊戰爭」的伊拉克是承受不了如此嚴重的經濟損失的。於是在薩達姆總統的領導下,伊拉克有了吞併科威特的戰略意圖。 其實對於科威特的入侵,這絕非是一時之興起,也並非是邊界問題,而是薩達姆根據伊拉克自身的國情制定出的大戰略。 第一、解決出海口問題。
  • 在伊拉克戰爭期間,俄羅斯為啥不營救薩達姆?原因有這幾點
    二戰結束後,世界仍未實現全面的和平,局部戰爭和代理人戰爭時有發生,其中規模最大且影響最為深遠的一場戰爭,當屬發生在上世紀末的海灣戰爭。值得一提的是,這場戰爭還為後來的伊拉克戰爭埋下了伏筆。2003年,美國打著反恐的旗號將美軍開進了伊拉克,伊拉克戰爭由此爆發。
  • 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消滅薩達姆,美國在伊拉克獲得什麼利益?
    此時美國打伊拉克戰爭正是時候。但美國打完了伊拉克戰爭,並沒有獲得一寸土地,至於石油那是必須要得到了,為什麼美國非要打伊拉克戰爭,而且非要致薩達姆於死地呢?戰略利益其實美國自從海灣戰爭後,就一直想收拾伊拉克,只因蘇聯解體,美國一直忙於中東事務,等到老布希忙完蘇聯解體,已經到了連任選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