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孕嬰幫,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春節是大家最為重視的節日,因為它代表著新一年的開始,有辭舊迎新的美好寓意。中國人對「回家過年」也有著一種超乎尋常的「執著」,不管離家多遠都會趕回和家人團聚。
中國的新年也有很多習俗,像是貼窗花、吃灶糖、貼春聯等,其中最為普遍的就是發壓歲錢了。說到壓歲錢,幫媽最近看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視頻。
視頻的主人公是兩個孩子,一個9歲的小男孩和一個12歲的小女孩。只見男孩捏著錢的一角,十分不舍地緩慢遞給女孩,一臉「鄭重」。女孩雖然有點不好意思,但還是笑容燦爛地接過了錢,並禮貌地對男孩說了祝福的話。起初幫媽看得一頭霧水,後來才弄明白,原來這位9歲的小男孩是12歲小女孩的叔叔,正在給侄女發壓歲錢呢。
弄清了狀況後,網友都被視頻逗樂了,但也疑惑:壓歲錢究竟是該按輩分給,還是該按年齡給呢?
@番屋企:「男孩一臉「肉痛」的表情好真實,雖然不舍但還是給出去了,誰叫自己是長輩呢。」
@水中走路:「我家也有這種年齡小,輩分大的情況,但一般這種情況不用給壓歲錢吧。」
@LLLLL89:「壓歲錢就是長輩給晚輩的,按道理講是該給,但總覺得怪怪的。」
其實給壓歲錢只是一個形式,沒有統一的規定,而且不同地方的習俗也不一樣,所以,不論是按輩分給還是按年齡給都是可以的,只要一家人和和和睦睦,怎麼給都行。相比給壓歲錢,讓孩子學習春節禮儀更重要,畢竟乖巧懂禮貌的孩子更招人喜歡。
1、注意禮貌稱呼
中國人的親戚關係比較複雜,尤其是人丁興旺的大家族,家族關係更令人頭疼。但再難也要教會孩子禮貌稱呼。就算大人不和小孩計較,但如果孩子能夠正確稱呼,會給長輩留下好的印象。而且主動問候是晚輩對長輩的基本禮節,提前教會孩子,孩子也不至於不知所措。
2、學一些新年祝福語
除了禮貌稱呼外,學一些新年祝福語也不能少。比如:祝福長輩身體健康、新年快樂等。千萬不要上來就要紅包,雖然大人會覺得孩子萌萌噠很可愛,但如果關係不是很親近,會讓人覺得孩子不尊敬長輩。
3、別忘記餐桌禮儀
過年餐桌禮儀一定不能忘記。家長要告訴孩子,等人齊了再吃飯,長輩開始吃了才能動筷;
在餐桌上不要大聲喧譁,也不要拿著餐具指著別人;離席時將周圍的食物殘渣收拾好,給長輩報備後再離席。
雖然春節是家族聚會,一家人不用太客氣,但該有的禮節一定要有,家長不能只讓孩子收紅包而自己不發紅包,孩子們也不能沒大沒小地鬧騰。除了過節,日常生活中也要養成懂禮貌,守禮節的好習慣。
我是幫媽,一名高級育嬰師,私信「育兒」,幫您解答帶娃路上的困擾~
(配圖均來自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