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壓歲錢什麼時候給?年初一還是年30,有講究的

2021-01-18 兜媽愛叨叨

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馬上快過年了,往往這個時候孩子們是最開心的,特別是大年三十,初一跟初二這幾天。

孩子不僅可以不寫作業,想玩什麼玩什麼,往往還能收到一大筆壓歲錢。

而現在加上疫情的影響,過年的氛圍也不是很濃烈很熱鬧了。

想想兜媽那會,過年之前都會給買一套新衣服新鞋子,就盼望著過年那天穿上全新的一身,開開心心的去拜年。

而如今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孩子們也不缺衣服穿,過年穿一套新衣服這一習俗也慢慢的沒了,被看淡了,但是過年收壓歲錢這一習俗還是有的。

過年為什麼要給壓歲錢呢?

兜媽原本以為孩子收點壓歲錢會開心。

後來查了資料才知道,原來壓歲錢在古代是用來壓住邪祟保護平安的。

父母在新的一年給孩子包好壓歲錢放在枕頭下,可以讓孩子驅邪,來年會平安的度過,會有好運的到來。

而孩子也會給父母準備壓歲錢,希望父母身體健康,能夠長壽。

總之,給壓歲錢實際上是一種美好的祝願。

那麼到底什麼時間給孩子這個壓歲錢合適呢?

先來聽兜媽說一個故事。

在古時候,相傳有一個妖怪,這個妖怪叫「祟」,專門喜歡在大年三十那天晚上出來作怪。

等孩子都入睡了,開始跑到每戶人家孩子的房間裡,把孩子拍醒,嚇唬孩子,孩子被嚇的哇哇大哭,之後一連好多天都開始發燒。

而卻有一戶人家的孩子沒有出現這種情況,原來是因為這位孩子的父母,在孩子的枕頭下面放了壓歲錢,妖怪看見後因此被嚇跑了。

後來人們為了保護自己的孩子平安,每到年三十的晚上都會給孩子壓歲錢,就這樣這一習俗慢慢的流傳了下來,一直到現在。

可見給壓歲錢也是有講究的。

應該是在三十的晚上,父母把壓歲錢包好給到孩子,而並非等到大年初一或者初二初三。

而「壓歲錢」這3個字,簡單的解釋就是壓著歲數的錢,在孩子長大一歲之前給。

而大年初一意味著新的一年已經開始了,這個時候給孩子壓歲錢,可能就不叫壓歲錢了。

家裡的親戚,大姑大媽們在拜年的時候看見孩子,都會給孩子錢,而這個給的紅包錢,也不能稱之為壓歲錢,更多的是拜年錢。

孩子每到過年往往都會收到很多紅包,父母通常怕孩子還小,身上裝那麼多錢容易丟了,或者給孩子亂花了,都會讓孩子把錢交給自己保管。

孩子小的時候可能會相信父母說的這些話,乖乖的把錢交給父母。

但是當孩子漸漸長大了,知道父母幫自己管錢,最後錢都落在了父母的口袋裡,怎麼說都不願意把錢交給父母。

有的時候還會反駁,說這是自己的錢,想怎麼花就怎麼花。

父母該怎麼處理孩子收到的錢呢?

懂得孝順

孩子有了壓歲錢,也要讓孩子知道回報。

平時都是爸爸媽媽買東西給孩子,也要讓孩子捨得用自己的錢,買點禮物去孝順長輩,哪怕只是一個小小的東西,也能讓孩子懂得這個道理。

滿足孩子的願望

孩子有了壓歲錢之後,都會有自己心心念想的東西。

對於孩子一直想買的東西,父母可以滿足同意,畢竟孩子想要用自己的錢買東西,父母這個時候還加以阻止,難免有些說不過去。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也不要孩子想要買什麼就想買什麼,要有節制,做到不浪費。

用銀行卡存儲起來

孩子不願意把錢交給父母,很大一方面的原因是因為,孩子覺得自己的錢給了父母之後,就不是自己的了,不相信父母以後會把錢再還給自己。

父母可以帶著孩子去銀行,把剩下的錢自己存起來,這樣孩子也會放心,家長也能安心。

兜媽寄語

大部分父母都覺得孩子還小,不會管錢,其實適當的讓孩子管理一部分錢,也能很好的讓孩子知道金錢的概念。

各位家長,你們過年都是什麼時間給孩子壓歲錢的呢?歡迎評論區交流討論。

我是兜媽,家有萌娃一枚,每天記錄和分享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兒經驗與趣談,關注我,隨時獲取科學靠譜的育兒乾貨!歡迎留言或評論區告訴我你的想法!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過年壓歲錢是「年三十」給,還是「大年初一」給?有什麼講究嗎?
    過年最開心的無外乎就是小孩子了。不僅有很多好吃的,而且還有最期待的一件事,那就是壓歲錢。 給壓歲錢,一直都是過年的一個習俗,隨著時代的進步,很多過去的習俗都被遺棄,但壓歲錢卻作為春節習俗很重要的一個環節,被保存了下來。
  • 過年壓歲錢是「年三十」給,還是「大年初一」呢?有什麼講究嗎?
    過年為什麼要給壓歲錢?在歷史上,壓歲錢可以分為兩種:一種壓歲錢是長輩給晚輩的,他曾經表示「壓祟」,表達的長輩對晚輩的一些關切和真誠的祝福。那麼第2種就是晚輩給老人壓歲的這個寓意,也是期盼著老人能夠更加長壽,讓年歲慢些長的寓意。但是跟隨著社會不斷發展,無論「壓歲」還是「壓祟」,也都統稱為壓歲錢了,而且很多的一些意義還都是更加傾向於小孩子的。
  • 過年給孩子壓歲錢,年三十晚上還是初一給,大有講究
    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馬上快過年了,往往這個時候孩子們是最開心的,特別是大年三十,初一跟初二這幾天。 孩子不僅可以不寫作業,想玩什麼玩什麼,往往還能收到一大筆壓歲錢。
  • 給孩子壓歲錢什麼時候給最合適?年三十還是大年初一?答案在這
    本文由護芽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隨著1月份進入,馬上就要進入到過年階段了。過年最開心的無外乎就是小孩子了。不僅有很多好吃的,而且還有最期待的一件事,那就是壓歲錢。給壓歲錢,一直都是過年的一個習俗,隨著時代的進步,很多過去的習俗都被遺棄,但壓歲錢卻作為春節習俗很重要的一個環節,被保存了下來。過年為什麼要給壓歲錢?
  • 俗語「三十夜守歲,年初一守舍」,何意?守歲已知,守舍是啥?
    從臘月二十四到臘月二十九都是為除夕夜做鋪墊,作為年尾的除夕夜和年初一的歲首,自然是令人相當重視的,而民間卻有這樣一句俗語叫做「三十夜守歲,年初一守舍」,分別講述了大年三十和年初一的年俗活動。來看前一句「三十夜守歲」。
  • 大年初一忌什麼! 年初一有什麼忌諱 !
    大年初一忌什麼 年初一有什麼忌諱  導語:在過年的時候我們都會有很多的習俗,每一天的習俗都不一樣,在每一天也有不能做的一些事情,那麼在
  • 俗語:「年初一,不殺雞」,為什麼大年初一不能殺雞,有啥講究?
    春節,即農曆新年,是一年之歲首、傳統意義上的年節。俗稱新春、新年、新歲、歲旦、年禧、大年等,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歲、過年、過大年。春節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年祭祀演變而來。春節是中國最傳統的節日,春節期間不僅有很多慶祝的活動,但是也有很多禁忌,比如民間就有這樣一句俗語叫:「年初一,不殺雞」的說法。雞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是最平常不過的動物了,而且過年吃雞肉也是非常平常的事情,但是為什麼大年初一就不能殺雞呢?
  • 全球人民過年 都躲不過春晚和壓歲錢
    雖然此後日本與中國過年的時間就有了區別,但傳統的過年習俗,如祭祖、守歲、拜年、發壓歲錢等活動都完整地保留了下來,而且,就像我們除夕要看春晚一樣,日本人民在新年前夜必看"日本春晚"——紅白歌會,1951年由NHK舉辦第一屆,比我們普天同慶的春晚還早32年,一直保留到現在,一共舉辦了67年了,是代表日本最高水平的歌唱晚會。
  • 《傳承進行時》:張曉龍逗趣分享,過年拿壓歲錢還有這樣的~
    生活需要儀式感,長久以來,中華民族有著講究的禮儀和莊重的儀式感。10月2日起安徽衛視每周五晚9:20《傳承進行時》,嘉賓穆小龍,主持人大左,攜手學者蔣安祥,行業精英一起探訪古今,在現代常見的習俗中回顧歷史的脈絡。
  • 2019年什麼時候貼春聯好?有哪些講究?
    ,那2019年什麼時候貼春聯好?一、2019年什麼時候貼春聯好?在農村,貼對聯的時候有種講究是,春聯不能在「絕日」貼,比如今年就是這樣,臘月二十九就是「絕日」,所以在臘月二十九日的時候,基本上農村都不會貼對聯,而是放在大年三十才貼,或者有些地區會在更早的時候貼。其實人們所說的「絕日」指的是「四立」的前一天,比如今年「立春」節氣就是臘月三十,所以臘月二十九便是「絕日」。同理「立夏、立秋、立冬」的前一天也是「絕日」。
  • 《傳承進行時》:張曉龍逗趣分享,過年拿壓歲錢還有這樣的
    生活需要儀式感,長久以來,中華民族有著講究的禮儀和莊重的儀式感。10月2日起安徽衛視每周五晚9:20《傳承進行時》,嘉賓穆小龍,主持人大左,攜手學者蔣安祥,行業精英一起探訪古今,在現代常見的習俗中回顧歷史的脈絡。
  • 不給壓歲錢就別來我家!兒子索要壓歲錢,父母不以為意
    我國很多地方都有發壓歲錢的傳統,不管是偏僻農村還是一線大城市,只要是長輩遇到年紀比較小的孩子,都會主動給孩子發一個壓碎紅包,以表示對晚輩的祝福,大家也都圖個吉利。串親戚被索要壓歲錢,不給就不讓你進門媛媛出生在農村,小時候上學非常努力,所以有機會到大城市讀書,而且上完研究生之後還找了一份非常體面的工作,嫁給了同班同學,現在兩人都已經在城裡買房定居,如今到了過年時候,她決定回家裡看看老人,和父母親戚們一起過年。
  • 過年壓歲錢紅包該包多少?現在看還來得及!
    哈哈,這群熊孩子是你過年紅包流失的主要對象,不過不要擔心,咬咬牙,等你將來一朝有孕,統統加倍還給你!所以這一群體,你的紅包就不要吝嗇,在能力範圍內大方的給吧!孩子年滿18歲就意味著要承擔社會責任了,這時再把他們當成小孩給壓歲錢不合適。● 外公外婆,爺爺奶奶 ●長輩們自然是要孝敬的,如果你們那裡的風俗是包紅包,那麼你就視風俗習慣包吧。如果你們那裡沒有包紅包的習慣,小編建議還是買禮物為上選。
  • 9歲叔叔給12歲侄女壓歲錢,網友疑惑:壓歲錢按年齡給還是輩分給
    中國人對「回家過年」也有著一種超乎尋常的「執著」,不管離家多遠都會趕回和家人團聚。中國的新年也有很多習俗,像是貼窗花、吃灶糖、貼春聯等,其中最為普遍的就是發壓歲錢了。說到壓歲錢,幫媽最近看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視頻。視頻的主人公是兩個孩子,一個9歲的小男孩和一個12歲的小女孩。
  • 農村過年送灶神過小年具體是什麼時候,有何講究?
    臘月23、24、25祭灶風俗,送灶神需要注意什麼?在古代臘月過年都要祭拜送別灶神,由於古代社會很多人存在許多具體的實際問題,造成不同的人群祭灶神和過小年時間都不統一,具體原因是這樣的:第一,臘月23日是官方人員過小年送灶神。古代百姓過小年送灶神本來是臘月二十三日,可是有許多在外當官的人要回家陪父母過年。因此,把臘月二十三日定為官方人員過小年送灶神的日子。
  • 2018春節拜年禮儀常識_給紅包技巧_禁忌與講究
    ,那麼你知道過年拜年都有哪些禮儀常識嗎?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3.拜親朋也講究次序  初一拜本家;初二、初三拜母舅、姑丈、嶽父等,直至十六日。這種習俗早在宋朝時就已流行。
  • 過年貼春聯要注意什麼忌諱?貼春聯什麼時間最好?
    自古以來,貼春聯就是我們中國過年必要的一個工序。當看到各家各戶開始貼上春聯的時候,也就代表著新年的伊始。那麼你知道農村過年貼春聯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忌諱嗎?貼春聯什麼時間最好呢?2、貼春聯的時間得把握貼春聯最好是除夕早上6點到中午12點之間,把舊春聯撕破,表示破除不好的運,有除舊布新的意思。3、春聯倒貼有學問例如財倒過來貼,是財到的意思,依照古禮,倒與到是同義字,所以財到過來貼,表示把財倒光光的意思。從民俗上講,古代只在水缸、酒缸等存放東西的缸上貼「倒福」,寓意福倒不出來,表達福滿之願。
  • 2018春節拜年禮儀常識:給紅包技巧,禁忌與講究
    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3.拜親朋也講究次序  初一拜本家;初二、初三拜母舅、姑丈、嶽父等,直至十六日。這種習俗早在宋朝時就已流行。
  • 農村俗語「三十夜守夜,年初一守舍」,什麼意思?
    中華有上下五千年的萬史,也造就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脈,很多俗語的背後還蘊含著很深刻的道理。而今天就是大年初一了,我們就來看看這樣一句與除夕春節相關的俗語「三十夜守夜,年初一守舍」,這是什麼意思?你們那有聽過嗎?
  • 除夕夜,農村諺語「三十夜守夜,年初一守舍」,這意義你知道嗎?
    除夕夜,農村人有諺語「三十夜守夜,年初一守舍」,對此你是怎麼理解的?俗語其實也不分城市和農村了,很多老話很多人都知道的,這些老話也潛移默化成為我們做事的時候的行為準則。過年是我們中國人心目中最大的事情了,過年的時候,不管有多遠,遠在他鄉的人都要趕回家過年,過年已經成為了一年一次的寄託,已經遠不是一次節日那麼簡單了。記得小時候,年味是很重的,每到過年家家戶戶都要張燈結彩,每個人都會穿上新衣服來迎接新年,現在年味已經越來越淡了,很多人對於過年的概念也已經沒那麼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