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進行時》:張曉龍逗趣分享,過年拿壓歲錢還有這樣的

2020-12-09 IT世界

生活需要儀式感,長久以來,中華民族有著講究的禮儀和莊重的儀式感。10月2日起安徽衛視每周五晚9:20《傳承進行時》,嘉賓穆小龍,主持人大左,攜手學者蔣安祥,行業精英一起探訪古今,在現代常見的習俗中回顧歷史的脈絡。

張曉龍回憶自己小時候和父母、爺爺奶奶過年要壓歲錢的時候,是要"等著磕頭"。中華文化愛好者穆小龍聽了認為是表現尊重。大左接了一句"那你把曉龍老師想簡單了"。原來這是拿壓歲錢要行的禮儀。

正如張曉龍所說的,生活需要儀式感。重拾中國傳統節日禮儀儀式感,在傳統節日傳中華元素服裝,施中國禮,對傳承有著重要意義。而在傳統禮儀中經常用到的跪拜禮就有很講究的學問。

在主持人大左的引導下,從我們身邊的小事入手,將話題逐漸引入到傳統文化中去,傳統文化學者蔣安祥老師為我們解讀文化內涵,外國嘉賓穆小龍則以探索者的身份為我們描述他眼中的中華傳統文化,最後每期主題相關的行業嘉賓則從對應的領域出發,談一談文化在現代的運用。

節目在輕鬆的氛圍中,以聊天的形式進行展開,節目內容的編排也是恰到好處,傳統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東西通過一個個有趣的故事,精彩的VCR展示,呈現在了我們面前,一切都水到渠成。

它將歷史文化的長河中,那些閃耀著的星星點點連成了一片璀璨星圖,以最符合時代的方式表現了出來,我們那些細微的好奇心,那些曾經連我們自己都忽視的文化自豪感就這樣被牽引了出來。

稽首禮大部分都是在正式場合使用,行禮的過程中需要手在膝前,左手壓著右手,叩首的時候動作要緩慢進行,以頭觸地需要叩在雙手的後面,而且行禮的過程中,自己不能快速起身,否則就會被認為是對尊長先祖的不敬。頓首禮就輕鬆一些,這種禮儀最大的不同,就是從之前的緩慢叩首,變成了快速叩首,空首禮與它的字面意思相同,在行禮的過程中自己的頭不用觸地,觸手就可以停止,頭的位置與自己的心臟處在同一水平線上。

中國作為禮儀之邦,自古就出現了嚴苛的禮儀體系,這些禮儀深入我們生活各處,安徽衛視《傳承進行時》,每周五晚9:20和你一起從不同角度解讀中華文化。

相關焦點

  • 《傳承進行時》:張曉龍逗趣分享,過年拿壓歲錢還有這樣的~
    10月2日起安徽衛視每周五晚9:20《傳承進行時》,嘉賓穆小龍,主持人大左,攜手學者蔣安祥,行業精英一起探訪古今,在現代常見的習俗中回顧歷史的脈絡。張曉龍回憶自己小時候和父母、爺爺奶奶過年要壓歲錢的時候,是要"等著磕頭"。中華文化愛好者穆小龍聽了認為是表現尊重。大左接了一句"那你把曉龍老師想簡單了"。原來這是拿壓歲錢要行的禮儀。
  • 《傳承進行時》張曉龍儀態展溫婉 穆小龍搞笑模仿辣眼睛
    文化學者蔣安祥引經據典,詳解禮儀之邦的經典傳奇,中國藝術研究院教授、著名演員張曉龍親身示範,盡展溫婉儀態,傳統文化愛好者穆小龍搞笑模仿,有趣展現傳統文化。穆小龍學習行萬福禮,張曉龍直言"一看就是外國人在做"。
  • 過年壓歲錢是「年三十」給,還是「大年初一」給?有什麼講究嗎?
    本文由護芽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隨著1月份進入,馬上就要進入到過年階段了。過年最開心的無外乎就是小孩子了。不僅有很多好吃的,而且還有最期待的一件事,那就是壓歲錢。 給壓歲錢,一直都是過年的一個習俗,隨著時代的進步,很多過去的習俗都被遺棄,但壓歲錢卻作為春節習俗很重要的一個環節,被保存了下來。
  • 過年壓歲錢什麼時候給?年初一還是年30,有講究的
    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侵權必究馬上快過年了,往往這個時候孩子們是最開心的,特別是大年三十,初一跟初二這幾天。孩子不僅可以不寫作業,想玩什麼玩什麼,往往還能收到一大筆壓歲錢。而現在加上疫情的影響,過年的氛圍也不是很濃烈很熱鬧了。
  • 過年給孩子壓歲錢,年三十晚上還是初一給,大有講究
    而現在加上疫情的影響,過年的氛圍也不是很濃烈很熱鬧了。 想想兜媽那會,過年之前都會給買一套新衣服新鞋子,就盼望著過年那天穿上全新的一身,開開心心地去拜年。 而如今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孩子們也不缺衣服穿,過年穿一套新衣服這一習俗也慢慢的沒了,被看淡了,但是過年收壓歲錢這一習俗還是有的。
  • 全球人民過年 都躲不過春晚和壓歲錢
    到底應該給二伯家的熊孩子多少壓歲錢?別著急,這就帶你看下地球上其他國家的"春晚"是什麼樣的,別人都給多少壓歲錢,非(jin)常(gong)重(can)要(kao)。  日本:紅白歌會陣仗大"年玉"一般為1000-5000日元  每到過年,我相信總有人在思考:既然同受中華文明影響,日本和韓國到底過不過春節?
  • 過年壓歲錢是「年三十」給,還是「大年初一」呢?有什麼講究嗎?
    跟隨著1月份的到來,馬上就要進入到過年的階段了,過年最為開心的一件事情無外乎就是小孩子了,不僅會得到非常多的一些好吃的,而且也是最期待的一件事情,那麼就是壓歲錢了,給壓歲錢也一直都是過年的這個習俗,跟隨著時代不斷的進步,很多的一些過去的習俗也都已經被遺棄,但是壓歲錢卻作為一個春節的習俗,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也被保存了下來
  • 過年壓歲錢紅包該包多少?現在看還來得及!
    哈哈,這群熊孩子是你過年紅包流失的主要對象,不過不要擔心,咬咬牙,等你將來一朝有孕,統統加倍還給你!所以這一群體,你的紅包就不要吝嗇,在能力範圍內大方的給吧!孩子年滿18歲就意味著要承擔社會責任了,這時再把他們當成小孩給壓歲錢不合適。● 外公外婆,爺爺奶奶 ●長輩們自然是要孝敬的,如果你們那裡的風俗是包紅包,那麼你就視風俗習慣包吧。如果你們那裡沒有包紅包的習慣,小編建議還是買禮物為上選。
  • 給孩子壓歲錢什麼時候給最合適?年三十還是大年初一?答案在這
    本文由護芽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隨著1月份進入,馬上就要進入到過年階段了。過年最開心的無外乎就是小孩子了。不僅有很多好吃的,而且還有最期待的一件事,那就是壓歲錢。給壓歲錢,一直都是過年的一個習俗,隨著時代的進步,很多過去的習俗都被遺棄,但壓歲錢卻作為春節習俗很重要的一個環節,被保存了下來。過年為什麼要給壓歲錢?
  • 懷念兒時過年的時光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小時候最喜歡過年了,因為過年不僅有好吃的、好玩的、而且可以不用學習,不用幹活,有新衣服穿,有壓歲錢,學校一放寒假,我們就開始扳著指頭盼著年快點到來。母親早幾天就把春聯、鞭炮、魚、肉還有過年標配紅瓜子買好了,幾乎沒有小孩子喜歡嗑紅瓜子,一點味道都沒有,而且還滑溜溜的,遠不如葵花籽好吃,其實最重要的是我們不會嗑,每年過完年唯一能剩的就是紅瓜子了。
  • 家長這樣做,把兒時的年味,帶給如今的孩子
    以前的小孩子眼裡,過年是是一年當中最幸福的時刻,貼春聯、買年貨、做年夜飯、穿新衣服、和小夥伴一起放鞭炮、提著小燈籠走街串巷的去拜年,年味十足。但在現在的孩子眼裡,他們卻僅僅能說出:過年是熱鬧的、喜慶的、有壓歲錢拿的。最後他們的結論就是過春節一點都不好玩。
  • 80後關於過年的美好回憶
    兒子問我:「媽媽,你小時候也這樣過年嗎?」一句話勾起了我對童年過年的回憶。 小時候年的味道,是臘月底滿村飄香的炸丸子、煮肉、蒸饅頭的香氣,當然還有放假後和小夥伴追逐打鬧的歡樂。對於小學生來說,寒假比暑假自由多了,我們不用幫大人去田裡拔草,不用去草地放羊,也不用天天幫著媽媽做飯。大人們因沒有了農活,每天只打點過年的吃喝用物,也不大管我們。
  • '溫太醫'張曉龍休斯頓禮儀講座粉絲洶湧 本網專訪
    張曉龍:她還是蠻有心計的,她在劇情的後面一步一步的腹黑,然而眉莊不是這樣的。當我不在意你的時候,我大氣的不跟你去計較,我去找我自己的愛。魅力休斯頓網:很有原則的一位女性,對吧?張曉龍:對,她也可以難得糊塗,她自己的格局很大。魅力休斯頓網:您拍自宮的那場戲時,有沒有哭啊?
  • 過年收服熊孩子,這幾樣禮物可能比壓歲錢好用
    文|秘籍君臨近過年,關鍵詞除了「搶火車票」「年終獎」之外,重頭大戲就是置辦年貨。在外奔波一年的人們,回家時總是要帶點禮物的。除了給長輩們準備一份心儀的禮物,還要絞盡腦汁的想怎麼收服熊孩子,如今孩子們各個古靈精怪,讓人捉摸不透,其實比起壓歲錢,送孩子這些禮物,也許更討他歡心哦。
  • 爸爸分壓歲錢方式太「偏心」,姐妹收入差距大,網友:考驗肺活量
    導語:大家好,隨著年齡的增長很多人都對過年已經不再那麼新奇了,畢竟這意味著自己又將老去一歲。不過孩子們對於過年還是非常熱衷的,對他們來說不僅又長大了一歲,而且還能收到來自長輩的壓歲錢。有的家長就感覺只是單純的給紅包沒什麼意思,於是就想方設法的搞出一些新花樣,今天要說的這位爸爸分發壓歲錢的方式就有點特別,只是對小寶來說或許不那麼公平。爸爸分壓歲錢方式太「偏心」,姐妹收入差距大過年的時候家長都是要給孩子壓歲錢的,寓意就是能壓下邪祟,讓孩子在接下來的一年中平安順遂。
  • TO:70後、80後,快到春節了,你真的想過年嗎?
    文:姜姜湖70,80後對年的感受很複雜,這一輩人小時候是特盼著過年的,而現在又似乎為年所累,我就是其中之一。懷念做細伢子時的年啊!從年前一個月前就開始憧憬,年三十早上把新衣服一穿就開始激動,拿到壓歲錢開始放鞭炮時則徹底進入了癲狂狀態。那時候的長沙過年還喜歡下點雪,堆個雪人打個雪仗也是快樂得不得了,一直到元宵節前,人開始焦慮了,怎麼得了,年就是這樣過去了……吃完湯圓的元宵節後就只剩一個詞可以形容:悻悻地。
  • 女童壓歲錢買車送明星 羅志祥不收就砸掉(組圖)
    在中國,春節給孩子派發壓歲錢是一種過年習俗,壓歲錢的本意是要「壓災保平安」,但近年來隨著人們收入的增加,以及受「用面值來表達愛」的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愛面子的國人,在派給親戚朋友家小孩壓歲錢時也不斷「加碼」,壓歲錢基本一年上一個臺階,導致「高額壓歲錢」已經成了一種「過年現象」。
  • 今年的壓歲錢你會給孩子麼?兩種選擇折射不同理財觀,你選哪種?
    誰知兒子說:「你不給我買,我就拿我的壓歲錢買,反正馬上過年了,奶奶也會給我壓歲錢。這次不用你們給我攢起來了。」我把這個故事分享給另一個七歲女孩的媽媽,也引起了她的感概,她說現在的孩子是越來越精了,原來我們拿了壓歲錢,都會主動「上繳」,而現在的孩子往往擁有太大的權利。
  • 不給壓歲錢就別來我家!兒子索要壓歲錢,父母不以為意
    文|小不點春節馬上就要到了,小朋友們都在期待著過年能夠領壓歲錢,而且現在不少父母對壓歲錢管的也不是那麼嚴了,只要數額不大,都可以讓孩子自由支配,所以孩子們對壓歲錢的渴望更加強烈了。串親戚被索要壓歲錢,不給就不讓你進門媛媛出生在農村,小時候上學非常努力,所以有機會到大城市讀書,而且上完研究生之後還找了一份非常體面的工作,嫁給了同班同學,現在兩人都已經在城裡買房定居,如今到了過年時候,她決定回家裡看看老人,和父母親戚們一起過年。
  • 9歲叔叔給12歲侄女壓歲錢,網友疑惑:壓歲錢按年齡給還是輩分給
    文/孕嬰幫,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春節是大家最為重視的節日,因為它代表著新一年的開始,有辭舊迎新的美好寓意。中國人對「回家過年」也有著一種超乎尋常的「執著」,不管離家多遠都會趕回和家人團聚。中國的新年也有很多習俗,像是貼窗花、吃灶糖、貼春聯等,其中最為普遍的就是發壓歲錢了。說到壓歲錢,幫媽最近看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視頻。視頻的主人公是兩個孩子,一個9歲的小男孩和一個12歲的小女孩。只見男孩捏著錢的一角,十分不舍地緩慢遞給女孩,一臉「鄭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