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創下九年十升的官場奇蹟,是清朝中興的四大名臣之一。他是中國近代政治家、戰略家、理學家、文學家,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他因為在學問和事功方面的成就而備受後世推崇。他就是被稱為「千古第一完人」的曾國藩。
晚年的曾國藩,歷經世事滄桑,悟出人生致敗的兩大兇德:
一、傲,敗亡之道
曾國藩說「才人以傲致敗」,做人不能有傲氣,凡是狂傲之人,下場都不會太好。一般有傲氣之人往往都有一些才能,但正是因為自己的才能導致了目中無人,再也聽不進別人的勸導和意見,走向失敗或滅亡。
唐朝的「詩仙」李白就是一生狂傲之人,曾讓高力士為他脫靴,讓貴妃為他倒酒,最終被皇帝貶黜。這種文人的狂傲輕則失去官職,重則會危及自己的生命。三國時期的項羽就是因為自己一生太過於高傲,不願聽從別人的勸諫,導致韓信棄楚從漢,範增發病而死,最終兵敗垓下,一個傲字,讓一代霸王以悲劇收場。
二、多言,貽害無窮
曾國藩認為,多言也是人生的一大惡德,於是在「戒多言」上下足了功夫,他在日記中經常批評自己「每日言語之失,真是鬼蜮情狀!」
兩年學說話,一生學閉嘴。很多人不懂得收斂自己,在人群中管不住自己的嘴,什麼都說,真正會聊天的人,並不是誇誇其談,而是「儘量少說話」,表現是沉默的。會聊天的人,總是察言觀色,「遇到什麼人,說什麼話」,根據對方的性格和人品來決定自己說話的內容。而不是一張嘴什麼都說,對誰都說。
有些話,說者無心,聽者卻有意。滿嘴「跑火車」總會在不經意得罪人,所以,曾國藩始終奉行戒多言。
古人用一副對聯,就寫出了曾國藩難以企及的人生高度,所謂:「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
社會上曾流傳著一句「立業不讀曾國藩,閱盡詩書也枉然!」
閱讀《曾國藩全書》,品讀曾國藩人生!本書非常全面地介紹了曾國藩,從學習、工作、生活、欲望、事業等方面,給後人提出了一生的諫言,非常值得我們借鑑。
從字裡行間體會他的專注,感受他的耐心,學習他的智慧。即使你無法像曾國藩一樣有一番作為,但你的品性、你的人生必定會因吸收了《曾國藩全書》的思想精粹後,有所改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