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論語·衛靈公》中有提到「小不忍則亂大謀」,這一句被後人學以致用並流傳至今。意思就是為人處世,「忍耐」是很重要的一種生活品質。
中國有一句老話叫性格決定命運,氣度影響格局。一個人的性格往往決定著一個人的命運。一個人有多大的氣度,就決定了他能做多大的事情。
歷史上有一位被稱為「千古第一完人」,他出生於一個農村家庭,多次科舉考試都失敗了,但是他最終卻成為了晚清的重臣,對清王朝的政治、軍事、文化、經濟等方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就是曾國藩,其中他的成功一定離不開他隱忍的性格,他懂得「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道理。
能做到這5點,你也可以。
1. 「忍」得眼前虧
正所謂大丈夫能屈能伸,真正聰明的人懂得避開險境,保留自己的實力,等到自己強大的時候便一舉取得勝利。曾國藩就是在一次一次的逆境中不斷成長的。面對逆境,他不主張逃避,而是主動忍受。因此,我們要懂得人活在世間最重要的就是看清當下的形勢,懂得順勢而為,這樣才能讓自己處於不敗之地。
2. 以「忍」化解危機
韓非子說過:人如果害怕招災惹禍的話,心裡就會懷有畏懼之心,在做事的時候,就會小心謹慎,能夠隱忍。
在江南大營與太平軍交戰時打敗,清政府的軍事力量受到了嚴重的挫折。在這關鍵的時刻,曾國藩毅然決然地扛起重任,忍耐、等待、重新崛起!因此,「忍」字有時也是化解危機的手段。逆境當中更要加以忍耐,韜光養晦,等待時機。
3. 「忍」常人所不能忍
常言道:「欲成大器,德養大氣」,大氣在為人處事當中很受歡迎,但是不是所有人都有這一優點的。大氣的人談吐不僅大方得體,處世自然和諧,還能夠海納百川,全面的看待問題。因此生活中做人做事要一分為二地看問題,做到不卑不亢,有態度。
4. 忍」得了他人的閒話
俗話說:「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在面對這些風言風語時,要像清風拂面一樣,不留一點痕跡。
有一次在曾國藩遇到大臣讓他難堪,言語非常刻薄,周圍的人都擔心曾國藩會想不開,但是曾國藩並沒有任何反應,反倒讓那個大臣不堪。
因此面對生活中的閒言碎語時,只要你充耳不聞,閒言碎語就會無疾而終,甚至還會變得更加強大。
5. 「忍」耐中的成功
忍耐最能考驗一個人的性格,擁有忍耐特徵的人通常都能夠完成別人無法承擔的事情,因此,想要在工作或者創業中把一件事情做好,就要忍受常人所不能忍受的壓力和痛哭。
寬容待人,這是古人的經驗,也是驚人慾成大事,需養成的習慣之一。我們要擁有寬容,忍讓的習慣,做一個胸懷大度的人,忍一時風浪迎來廣闊天空。
《曾國藩全書》這本書以他自身經歷總結而來,並融合當下年輕人最易觸及的困惑:如何成功,如何更好的工作、面對困苦時的應對方法、如何成事、如何經營自己、靈成長的過程,以及人生存在的意義等這些進行了系統的闡述,對取得成功之道有很大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