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後學會做此件事情,人生會越來越順利。這是晚清名臣曾國藩的切身體會。
我們往往談起曾國藩的時候,就會被他身上的很多標籤所吸引:晚清名臣、湘軍統帥、兩江總督、政治家、理學家、文學家等等。
那麼,讓人十分好奇的是,曾國藩30歲的時候,在幹什麼呢?和今天很多年輕人比起來,我們要幸福得多。曾國藩30歲的時候,他剛剛從翰林院實習期滿,在苦苦等待道光皇帝的面試後,分配工作。
曾國藩考中進士後,成為翰林院一名庶吉士,但必須在翰林院實習深造3年,經過皇帝的考核後,才能成為大清王朝的一名公務員。
但是,曾國藩就在自己實習期滿,即將得到道光皇帝面試的時候,遇到了困難。
皇帝深處深宮,並不是每個人想見就能見的人。必須有一系列繁瑣的手續,得到朝中大臣帶領,才能進入戒備森嚴的皇宮。
正是因為見皇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人就利用這個機會,來為自己賺錢斂財。
按照朝廷的規定,庶吉士實習期滿後,要由吏部下發通知,叫引進通知書,相當於我們今天的面試通知書。庶吉士拿到引進通知書後,才能在吏部和禮部或者翰林院大臣的帶領下進入皇宮,面見皇上。
按理說,曾國藩實習期滿,就應該立即得到皇帝的面試,成為一名官員,可是,在高官多若牛毛的京城裡,根本沒有人把曾國藩這個翰林當一回事。
他要想拿到引進通知書,就必須花大把銀子。曾國藩一個實習生,哪裡有銀子去賄賂吏部的官員呢?曾國藩雖然天天去吏部催促,可吏部就是卡著不給他通知書。
曾國藩雖然有滿腔熱忱,恨不得早一天走上工作崗位,為大清王朝出力,作出自己的貢獻。但被吏部官員為難後,他也無可奈何。
當時,吏部足足拖了半年時間,才給曾國藩下發了通知書。
正是這件事情,讓曾國藩對人生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那就是30歲後,必須學會忍耐。只有學會忍耐這件事,人生才會越來越順利。
如果曾國藩當時不會忍耐,天天到吏部去大吵大鬧,那麼,他還未走上工作崗位,就已經得罪很多人了。吏部官員的做法雖然不對,但曾國藩在無法改變的情況下,唯有忍耐才是最好的出路。
這也讓曾國藩發出了「平生長進,全在受挫受辱時」的感嘆。
正是因為善於忍耐,讓曾國藩在仕途上擊敗了一個個競爭對手,僅僅用了7年時間,在他37歲的時候,就做到了二品侍郎的位置上。不僅,在曾國藩署吏部侍郎的時候,終於在他的親自主持下,廢掉了吏部這種訛詐庶吉士的方法,讓人拍手稱快。
如果你剛好30歲了,不妨回頭看看自己的人生,問問自己,學會忍耐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