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自律的人生,從「早起」開始

2020-12-14 琢磨君專欄

琢磨君——弘揚傳統文化精髓,傳播國學經典智慧,歡迎大家免費訂閱專欄,學習更多精品文章。

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能控制早晨的人,方可控制人生。

一個人如果連早起都做不到,你還指望他這一天能做些什麼呢?一個人連早起都做不到,還談什麼未來?

曾國藩就是「早起」的踐行者,幾十年日一日,他也是早起的受益者,但是他早起的好習慣,是從哪裡學來呢?

他在家書中對兒子說:曾家從高曾祖父開始,就有早起的家風,曾祖父、祖父、你父親、你叔父都是天還沒亮就起床,自己為了傳承先人的家風,也堅持早起。還說「早晨要早起,莫墜高曾祖考以來相傳之家風」!

01自律的人生,是從「早起」開始的

《易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如何自強呢?就是要勤勉自強!要培養出勤勞的品性,我們具體又該如何做呢?

曾國藩說:「勤字功夫,第一貴早起,第二貴有恆」,「欲去惰字,總以不晏起為第一義」。

一個人要想養成勤奮自強的習慣,戒掉身上懶惰散漫的壞習慣,首先就是從堅持早起、不睡懶覺開始。

成年人的自律是從不熬夜、早睡早起開始的!一日之計在於晨,早起的鳥兒才有蟲吃,人越是早睡早起,越勤奮,越感覺精力充沛、時間越充足。

02早起的人,更容易成功

#曾國藩#去京城當官的前三年,屬於人生蟄伏期,一直都是個從七品的翰林院檢討,整日清閒,經常與朋友吃吃喝喝,因此身上染上了許多毛病。比如說,多言、浮躁、喜歡開玩笑、學業荒廢、暴飲暴食等等,這也直接導致他精力虧損,總是晚睡晚起,還因此得了一場大病。

父親還專門給他寫了一條保身之訓——「節勞節慾節飲食」。曾國藩吃一塹長一智,時時當作養病,少了交際應酬,生活也更加規律,早起早睡,讀書學習,精氣神也慢慢凝聚、恢復。

正是這個小小的改變——早起,讓曾國藩生活大變樣,正如作家高爾基所說:「哪怕是自己的一點小小的克制,也會使人變得強而有力」。

從此以後,曾國藩自律修身,早睡早起,每天晚上寫日記的前2個字都是「早起」,他義無反顧地走上效仿聖賢之路,還發誓「不為聖賢,便為禽獸」。

曾國藩堅信「凡將相無種,聖賢豪傑無種,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而且說「古之成大事者,多自克勤小物而來」,古代成就大事的人,多是從勤勤懇懇做小事得來的。

堅持幾十年的「早起」,就是一個非常磨練人意志的「克勤小物」。我們將生活中的每件小事都做好了,大事也自然會水到渠成,正如老子在《道德經》中所講:「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

曾國藩認為將早起這件小事堅持到極致,便可在無形中收穫成功人生。他不僅是這麼想的說的,而且還是這麼做的,我們去讀曾國藩的家書和日記,便可知曉。

當我讀到曾國藩臨終前的3篇日記,我被深深感動了:曾國藩老態龍鍾,混上上下都是病,但他依然忍住疼痛,按部就班的工作學習、早起晚睡,其勤勉一生的高風亮節真是讓人肅然起敬!

曾國藩的成功人生,正是應了《菜根譚》中的一句名言——「神奇卓異非至人,至人只是常」,奇立異超凡絕俗,這不是真正德行完美的完人,真正的完人就是常人!

03早起關乎一個家庭的興衰

曾國藩自己是早起的受益者,又經常在家書和家訓中告誡兄弟子侄一定要早起,甚至是將早起寫入曾氏家訓,好讓子孫後代都來傳承「早起」的好家風。

他在家訓「八本之說」中說:居家以不晏起為本,居家過日子以早起為根本。他還告誡大兒子曾紀澤「過去我祖父星岡公最講究治家的方法,第一要早起」。

在曾國藩看來,早起關乎一個家庭的興衰,因為他總結「家勤則興,人勤則儉,永不貧賤」。如何看一個家庭是否有勤的家風,就是看子孫是否早起。假如子孫睡到太陽都已經升得很高的時候才起來,那就代表這個家族會慢慢懈怠下來,家運要衰敗了。

結語:

當我自律,人生為王!什麼是自律?就是逼著自己去做不喜歡但是應該做的事情。大多數人因為惰性的驅使,喜歡睡懶覺,而早起就是與懶惰的惡習做鬥爭的最好方法。我們戰勝了它,才能控制好人生。

正如曾國藩所說:「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普通人之所以失敗,歸根結底都是一個懶字。

比你優秀的人比你還努力,越是優秀的人越懂得堅持早起。比如說,前NBA籃球明星科比每天凌晨4點起來訓練;企業家李嘉誠在清晨5點59分鬧鈴響後起床,隨後,讀新聞,打一個半小時高爾夫,去辦公室,開始工作;蘋果公司執行長Tim Cook每天凌晨4:30發e-mail、5點健身;通用電氣執行長Jeff Immelt每天5:30起床;迪斯尼集團執行長Bob Iger每天4:30起床,等等。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我們千萬不要在該奮鬥的年紀選擇了安逸,要不然到了後面,就會後悔莫及!學習曾國藩的第一個智慧錦囊——早起,我們的人生也會在悄然中發生變化,而且是越變越好!本期的分享就到這裡,下期再見!

琢磨君——弘揚傳統文化精髓,傳播國學經典智慧。

每天學習一點,每天進步一點!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國學文章,歡迎關注帳號,並在下方點讚、評論、轉發。

文中圖片來自於網絡,版權屬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 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為生命增加一小時,高質量的早起,才是性價比最高的自律(薦讀)
    從平庸青年到晚清一代名臣,早起是曾國藩的修身利器之一。著名的曾氏「日課12條」,早起是重要一條:第三課:早起黎明即起,醒後不沾戀。曾國藩堅持每日早起,配合讀書、靜坐等方式精進自己,讓他身處亂世也能保持冷靜而獨善其身,最終厚積薄發,走向了人生的巔峰。全球暢銷書《早起的奇蹟》的作者哈爾.埃爾羅德本身就是一個早起的奇蹟。
  • 《曾國藩傳》:普通人的蛻變,從寫日記開始
    喜歡文/撿書小逸圖源網絡01好的成長,勤奮執著讀張宏傑的《曾國藩傳》的這幾天,心裡對曾國藩的佩服又增加了幾分。曾國藩在仕途上的寫照,也是他一生的寫照。做聖人這個想法有了,就開始定目標寫日記,曾國藩是一個行動派。他也通過寫日記開始反思自己,一天又一天的反思讓他逐漸成長為一個不驕不躁,謙虛謹慎的人。最終,他的確稱得上半個聖人了,算是完成了人生的大目標。如今的我們雖然做不了聖人,倒是可以學習他如何寫日記。
  • 早起是一個人最高級的自律:能控制早晨的人,才能控制好人生
    我開始嘗試早起和跑步,想要改變現狀,那就做些力所能及的事。1.為什麼要早起?早起這件事,其實因人而異,有人喜歡早起,有人喜歡晚睡,但是多出來的時間應該用在價值產生的地方,而不是給自己找藉口全用來休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早起理由,有的人用來跑步,有的人用來學習,有的人給自己做一份可口的早飯。當你還躺在被窩裡的時候,別人早已開始鮮活的一天。2.早睡才能早起想要早起,一定要早點休息,如果你晚上12點之後才睡,而要求自己5,6點起來,多少有點不現實。
  • 自勝者強:有這三種自律習慣的人,內心更加強大,福氣也更多
    當你自律,人生為王:有以下三種自律習慣的人,內心更加強大,福氣更多。一個人,能夠控制住以下三樣東西,則是強者的象徵。能控制早晨的人,方可控制人生,正如國學大師南懷瑾說:」一個人連早起都做不到,你還指望他幹什麼?」我們來看看曾國藩早年是怎麼對待「早起」的?如果睡了懶覺,他就在日記中大罵自己是禽獸、下流、自甘墮落,然後發憤圖強,立志早起,最後真的成功了,在長年累月中養成了勤奮自強的性格。
  • 日本雜誌主編的「早起時光」:保持自律,活出精彩
    早起的人生,更容易收穫成功和生活的品質,這句話從這位日本雜誌主編的「早起時光」中得到了驗證。每天保持著自律的生活習慣,活出精彩,1979年出生的她,如今四十多歲的年紀,卻活得像新生的二十歲。元氣滿滿的精氣神兒,得益於每天保持著自律的生活習慣,每天早起的收穫的精緻人生。她為自己制定了自律的作息時間,每天5點起床,打開窗戶,讓外面明亮的光線,跟隨著打開的窗戶一起進入房間。
  • 自律的人生才出彩
    自律的人生才出彩 一個人越自律, 就能收穫越多的自由。
  • 古人的早起時光
    民諺說「早起三朝當一工」,意思是三天早起幹的活相當於多做了一天的工。正所謂一日之計在於晨,早起的人不僅精神更加飽滿,整個人看起來也更加積極陽光。古今中外,很多成功人士都有一個共同經驗——堅持早起。魯迅在書桌上鄭重地刻下一個「早」字,西方也有「早睡早起使人健康、富裕又聰明」的名言……翻閱史料,我們不難發現,古人就有早起的習慣,大家都聽過「聞雞起舞」的故事吧,古人的日子就是從公雞啼叫開始的。可以想像,天光幽現,花香撲到床前,耳畔鳥啼蟲鳴,睜開眼睛,便是一個清新的、爽朗的清晨。
  • 讀懂「天下第一完人」曾國藩,成就自己的人生路!
    直到30歲,道光二十年,他離開從小生活的家鄉湖南,入京為官,才開始真正改變人生。這一年不僅是他仕途上的起步,也是他一生自我完善的一個重要起點。 立下成為聖賢之志,但先天資質平庸的他是怎麼樣改變自己,成就自己?
  • 恭喜今天早起的人,你贏了!
    真正厲害的人,不是非要通宵拼命,而是用早起的方式打開新的一天。早起的人,往往優秀。1 早起,重拾對生活的掌控感東晉時期,名將祖逖日日聞雞起舞;晚清名臣曾國藩,每日早起寫大字一百個。《曾國藩家書》裡說:「欲去惰字,總以不晏起為第一義。」
  • 自律的三重境界:劉邦臨大財不取,曹操處危難不恨,曾國藩於愚鈍中律己
    以前我特別討厭自律這個詞,我認為一個人如果很自律,那就意味他失去了自由。 不能隨心所欲,不能無拘無束,不能想吃什麼就吃什麼,不能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早上得早起,晚上得早睡,抽支煙,喝口酒,還得被人嘮叨半天,說這樣不好。
  • 早起,能解決80%的人生難題
    寫完當天的十頁紙之後,他開始跑步、做翻譯。一天的生活過得非常精彩。他說:「早起的人生,真的是有在賺的哦!」深以為然。早晨起床之後的那段時間,是一天中的黃金時間,在那段時間中,我們擁有最飽滿的情緒和狀態。
  • 曾國藩:真正聰明的人,往往看起來足夠笨
    有一次家裡進了賊,碰巧曾國藩早起讀書,賊沒走脫,只好藏在房梁上。結果曾國藩反覆誦讀一篇文章,直到再次天黑都沒背下來,反而是困在房梁上的賊將文章背的骨瓜爛熟。可見曾國藩讀書的時間之長,但這種死磕的精神,讓其受用一生。
  • 曾國藩31歲,破而後立,只因堅持2大法寶,看看你離成功還有多遠
    31歲,破而後立,堅持2大法寶31歲的曾國藩已經在京城發展了,當時的他面對「權貴滿地走,官員多如狗」的京城,可謂是眼花繚亂,還一度迷失了自我。吃喝玩樂、虛偽、圓滑,這是後來的曾國藩對31歲自己的形容詞。
  • 情緒管理:影響自律的兩個點,要做到真正的自律需要掌握一個字
    後來訪高人得出原因是自己的心是一直浮躁的,一直為了自律而自律,心靜不下來,就很難主動地約束自己。而這個靜字才是自律的根本。曾國藩就讓自己每天靜坐,讓自己的心思沉靜,讓那顆浮躁的心落地,反思自己。曾國藩學會了靜心之後,就說出了影響我們自律的兩個關鍵字:惰和傲。大部分人都知道自己的缺點,明白自己的不足,就是不去改,一個惰字就註定了我們無法真正做到自律。
  • 曾國藩:修身養性,進德修業
    然而,宋明理學「主敬」思想的修身學到極致,勢必要走向「廢動而求靜」,甚至追求「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的狀態,這顯然是為曾國藩所不取的。他的修身之學,也受湖湘學派王夫之等理論的影響,王夫之認為「致虛守靜之學,以害人心至烈也」,要求拋棄專注靜息修養的主靜之學,主張夙興夜寐,振起精神,尋事去做。這顯然與曾國藩的人生哲學相契合。
  • 網課下的千姿百態:自律正在改變你的人生
    你在網課下的千姿百態也正在折射著你不自律的人生。看了那麼多雞湯文,聽了那麼多遍自律,你還是沒有付諸行動。可當你真正做到自律,你就發現它真的會改變著你的人生。自律是一種執行力你是否也定了無數鬧鐘想要早起,可最終還是抵不過再睡一會兒的心理;你是否也制定了一系列計劃想要改變,可最終還只是三分鐘熱度。自律的人都有一種強大的執行力。
  • 曾國藩:「自勝之謂強」,學會戰勝自己,才有剛毅之氣
    人生是一個不斷完善自我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有一個特質參與其中,並且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那就是自律。對於自己有一股狠勁,因為人在從小到大成長的過程中,不可能最初就是完善的,一定需要經歷了挫折,經歷問題之後慢慢去改正的,而在改正的過程中,我們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痛苦。
  • 曾國藩留給後世的處世秘籍,40歲以後一定要逼自己讀懂!
    連老天也不眷顧他: 曾國藩30歲患耳鳴,35歲得皮膚病,36歲患眼疾,晚年幾近失明,連年受病痛、失眠折磨。 可他就是不服輸,不斷地自律、自律、再自律。
  • 曾國藩:成全自己,必須堅持3件事
    然而,曾國藩卻用三件事,改寫了自己的「人生劇本」,讓自己響噹噹青史留名。有韌性曾國藩曾連續參加6次科舉考試,都以失敗告終。這事兒擱很多人身上,怕是就此算了。但曾國藩身上有一種百折不撓、不服輸的精神,他不在乎別人的譏笑,甚至還給自己取了一個別號,叫作「滌生」,意思是要把失敗的過去忘掉,滌蕩過往,獲得新生。
  • 讀論語談人生修行,聖人孔子曾子的人生哲學,竟與曾國藩不謀而合
    論語的人生哲學對於當今社會,論語雖不是一部治世聖經,但卻是個人修養道德,提高品行的寶典。孔子和他的學生曾子都曾說出人生修行的秘訣。甚至被譽為末代儒家的曾國藩也靠著這個秘訣蛻變成了「聖人」。那麼究竟是什麼秘訣被儒家如此推崇,下面就跟書生來看一下,這些人身上有什麼共同的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