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真正厲害的人,都是「克勤小物」

2020-12-27 琢磨君專欄

#曾國藩#曾國藩在日記中總結道:古之成大事者,多自克勤小物而來。即:古代成就大事的人,多是從勤勤懇懇做小事得來的。

在給其弟曾國荃的信中,曾國藩又強調:「治軍總須腳踏實地,克勤小物,乃可日起而有功。

由此可見,曾國藩成功的秘訣不是其他,而是善於「克勤小物」,把小事做好了,自然能夠做成大事!

正如老子《道德經》63章所說: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天下的難事都是從容易事情開始的,天下的大事都是從小事開始的。聖人始終不直接去做大事,只是把小事做好,把平常的德行修為好,那麼他們就能夠成就大的功業了。

企業家董明珠曾經在採訪中也表示:「企業家不是管大事,我一直認為企業家是管小事,你把小事管好了,合起來有什麼大事嗎?」

張朝陽也非常認可董明珠的說法,他說:「我覺得董明珠就做得很好,就是一定要細節。不能把自己浮起來,浮起來後,你最後思考問題都會很偏的」。

小的時候,我們經常聽人說「細節決定成敗」,等到自己入了社會,有了自己的事業,才更加對「細節」、「小事」感觸頗深。

再讀老祖宗的話——「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我們就會由衷認可,並佩服古人的大智慧。

那麼,曾國藩經常說要「克勤小物」,具體又是要做好哪些小事情呢?

讀曾國藩的家書和日記,我們會發現他一輩子都在努力做好這些小事:早起,每日練字,寫日記,堅持讀書等等。早起可以養成勤勞的品德,練字可以靜心,寫日記可以反思自己得失,讀書可以保持思想靈活。

就是這些不起眼的小習慣,曾國藩堅持了一輩子,將小事做到了極致,大事也就水到渠成了,正可謂是「由量變到質變」。

做人做事,切忌急功近利,要不然就會欲速則不達,德不配位;但求不斷精進,日新又新,在歲月的沉澱和積累中去磨練自己,穩步成長,才會迎來最心安理得的成功。

那麼,曾國藩所說的「克勤小物」有哪些方面值得我們現代人借鑑呢?

其實,我們不妨學習一下曾國藩的一句經典名言——「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

很多人喜歡成功學,刻意地學習他人的成功經驗,其實還不如多學習他人的失敗經驗,因為避開了失敗的教訓,我們便是某種意義上的成功。

正如企業家馬雲所講:多去看別人失敗的經歷,成功的原因千千萬萬,失敗的原因就這麼幾個。去看見別人失敗的時候,你仔細去看看我自己有沒有這麼做,我應該倒過來做。看人家成功以後,你去模仿一下,可能死得更快。很多失敗的人,就是一念之差,這一念之差,你記住了,你學到了,將來走過這個地方的時候,你就懂得繞過去。

所以說,我們要想人生多成功、少失敗,就要記住曾國藩的以上忠告——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努力戒掉懶惰和驕傲的品性,繼而讓自己勤奮上進、謙虛低調,最終福氣多多。

到底該如何做,應該從哪些小事著手做呢?

第一,如何戒懶惰?

曾國藩說:勤字功夫,第一貴早起,第二貴有恆,又說:欲去惰字,總以不晏起為第一義。可見,我們要想養成勤奮的習性,首先要從堅持早睡早起開始。

之前,我也寫過好幾篇文章,闡述早起的好處。比如說,早睡早起可以強健身體,而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早起時的頭腦更加清醒,可以用來讀書學習,或者規劃一日工作;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如果你堅持早起,你的生命更加充實,你有時間去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等等。

富貴本無根,盡從勤裡來;家儉則興,人勤則健;能勤能儉,永不貧賤。所以說,先養成早起的好習慣,培養出勤奮上進的品性,在日積月累的堅持中,我們便可以收穫幸福美好的人生。

第二:如何戒驕傲?

曾國藩在家書中告誡弟弟說:欲去驕字,總以不輕非笑人為第一義。即:要想去掉驕傲的壞習慣,總是要以不輕易譏笑別人為第一要義。

簡單地說,就是要少議論、少譏笑他人的缺點和短板,不要自以為是,保持謙虛低調做人做事風格。傲慢與偏見是人性當中很難徹底根除的毛病,但誰若能堅持修身克己,努力戒掉驕傲,遇事不譏笑他人,便可慢慢修為出好的德行,廣結善緣,在做好人的同時又把事情做好。

曾國藩曾經寫信告誡四弟曾國潢:天地之間,只有謙虛謹慎才是載福之道。人一驕傲,就容易自滿;一自滿,就會傾倒、敗亡。他還說,當你譏笑他人的時候,不管說得對不對,都是為天道所不許可,都是容易與人結仇,最終給自己招致禍患的。

不譏笑他人,看似是一件很不起眼的小事,但是大家捫心自問一下:誰人背後不說人?甚至,很多人喜歡當面批評指責他人,絲毫不給對方留面子,真是「惡語傷人六月寒」啊!

所以說,我們要想戒驕傲,慢慢去掉內心的驕狂之情,就需要堅持做好一件小事——不輕易譏笑他人,多聽少說,看透不說透。

研究顯示,那些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不是因為他們身上有特殊的品性,只是因為他們善於將小事做好,將習以為常的品德修為好,比如說,勤奮、積極、樂觀、自信、反思等等。

我們要想成就一番大事的前提,就要「克勤小物」,把生活中的小事做好。因為,能把小事做好的人,才能做成大事;真正厲害的人,都是「克勤小物」。

朋友們,您是怎麼看「克勤小物」呢?歡迎在下方留言互動!關注我,每天學習一點,每天進步一點。文中圖片來自網絡,版權屬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 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真正厲害的人,往往都是「君子不器」
    真正的君子,思想不偏激、不傲慢,努力追求成為泥土最原始的樣子,讓自己具備成為任何事物,做成任何事情的可能性,而不是被外物所控制住。真正厲害的人或者動物,往往就是具備「君子不器」的特徵:他們很低調,讓人一眼看不清摸不著。
  • 曾國藩:真正厲害的人,一半君子一半小人
    經學家邵懿辰與曾國藩有著不一般的「道義之交」,但是這位好朋友曾忍不住吐槽曾國藩虛偽,稱其「對人能作幾副面孔」。 左宗棠更是直接用一「偽」字當做曾國藩的標籤,逢人就毫不客氣地說「曾國藩一切都是虛偽的」。
  • 真正厲害的人,都做到了這三點
    我們身邊都不乏厲害之人,來自各行各業的厲害人物。用心觀察,不難發現,那些真正厲害的人,都善於從自身出發。其實這才是他們成功的重要原因。真正厲害的人,都做到了這三件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缺點,擁有自知之明的人懂得揚長避短。而不自知的人則不承認自己的不足,或者用自己的不足之處跟別人長處相比。有自知的人才是睿智,聰慧之人。
  • 老子《道德經》:真正厲害的人,往往都是「雌雄同體」
    正如魯迅所說:「古之成大事者,必是北人南相,南人北相之人」,作家維吉尼亞·伍爾芙所說:「偉大的靈魂都是雌雄同體」,也如周國平妻子所說:「優秀的男人都有女性氣,同時又是真正的男子漢」。其實,這就是老子在《道德經》中所說的「以柔克剛,剛柔並濟」的思想!《道德經》第二十八章用三句話告訴我們:真正厲害的人,往往都是「雌雄同體」。一個人思想境界越高,越懂得「知雄守雌」的道理!
  • 曾國藩:自律的人生,從「早起」開始
    從此以後,曾國藩自律修身,早睡早起,每天晚上寫日記的前2個字都是「早起」,他義無反顧地走上效仿聖賢之路,還發誓「不為聖賢,便為禽獸」。曾國藩堅信「凡將相無種,聖賢豪傑無種,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而且說「古之成大事者,多自克勤小物而來」,古代成就大事的人,多是從勤勤懇懇做小事得來的。
  • 曾國藩提醒:真正聰明的人,一輩子「三不說」,很多人卻樂在其中
    曾國藩提醒:真正聰明的人,一輩子「三不說」,很多人卻樂在其中語言的力量是巨大的,他可以是一杯暖心的熱茶,也會成為刺骨的寒冰。有的人說話惡毒,一句話讓你心涼谷底,所謂言為心聲,一個人不說狠話,才是最大的善良。語言,可以是一顆糖,也可以是一把刀。為人處世,看破不說破,是一種善良。
  • 曾國藩:真正強大的人,是一半君子一半小人
    曾國藩早年為官的時候心直口快,遇事不懂得變通,因此失去了很多好友。甚至因為自己的桀驁不馴得罪了皇帝,這為他日後的仕途埋下了不少隱患。在一次次被針對中,曾國藩終於下定決心好好說話。真正厲害的人,往往需要做到一半君子,一半小人,同時具備君子和小人這兩張面孔,才能凡事做到最優。古人云:「君子懷德,小人懷惠。」君子之所以常常在很多事情上輸於小人,並不是因為小人在某些方面比君子厲害,而是因為君子有高尚的情操,胸襟坦蕩。
  • 曾國藩讓人「大徹大悟」的一句話,真正能幹的人,都看破一種道!
    我一直不喜歡曾國藩,但現在我卻改變了自己的看法,因為曾國藩的一句話讓我「大徹大悟」,原來真正能幹的人,往往都看破了一種「道」!曾國藩在歷史上是非常有地位的一個人,不過他也有著非常多的爭議,很多人喜歡他,很多人討厭他,而對於我來說,我一直不太喜歡曾國藩,因為這個人殺戮太多,處事也似乎過於圓滑,過於太智慧,不過,後來我的想法卻發生了改變!
  • 曾國藩:真正厲害的人,往往能做到「五忍」,人生會越來越順
    歷史上有一位被稱為「千古第一完人」,他出生於一個農村家庭,多次科舉考試都失敗了,但是他最終卻成為了晚清的重臣,對清王朝的政治、軍事、文化、經濟等方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就是曾國藩,其中他的成功一定離不開他隱忍的性格,他懂得「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道理。
  • 到了一定的年齡,我們才發現:真正厲害的人,都是「兩面派」
    到了一定的年齡,思維和認知到了一定的程度,我們就會發現:真正厲害的人,都是「兩面派」,而不是「單線思維」。如果我們哪一天大徹大悟了,便會發現之前的很多偏執想法是錯誤的,繼而轉向「正反兩面」思考問題,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加接近於大道,即孔子所說的——「隨心所欲不逾矩」。
  • 曾國藩:兩大貴相和兩大富相
    曾國藩從做人、做事的角度,提出了人的兩大貴相和兩大富相。 一張相片竟能看出國家的不幸,曾國藩別無神仙術,他只是覺得奕親王「輕佻」,不厚重。 為什麼說端莊厚重是貴相?其實是有因緣的。端莊厚重的人,表明他懂得敬畏,一個有敬畏感的人就不至於放肆無忌,思慮就會深遠,處事不至於魯莽,說話就會謹慎,交際不至於隨便。自己有敬畏感的人,往往別人也會敬畏他。得罪的人越少,自然也就遠離禍端。端莊厚重不是裝出來的,是修身修煉出來的工夫。
  • 曾國藩:人品差的人,張口閉口都是這3句話,看看你中了幾個
    他一生歷經七次科考,且七次都落榜。第八次考中後入朝為臣,十年之內七次升遷,官階也連漲了十級,可謂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這位官場中的傳奇人物便是「中興第一名臣」曾國藩,曾國藩和孔子、王陽明並成為「兩個半聖人」,足以見得豐功偉業之壯闊。俗話說官場勝戰場,一個不小心都會招來禍害,曾國藩憑啥能在官場混的步步青雲?
  • 真正厲害的人,不是名利雙收,而是有這三個特質
    你認為什麼才是真正厲害的人?是名利雙收?還是赫赫有名?從古至今,人們都習慣以財富和名利來衡量一個人人是否厲害。然而,真正厲害的人,往往是有這三個特質的人。1真正厲害的人,都是沒有身份感的,走得更遠。人能放下身上的光環,保持謙卑,勤勉努力,才能走得更遠。曾國藩曾說,謙卑含容是貴相。
  • 【夜讀】真正厲害的人,都善於「認慫」
    古往今來,鋒芒畢露者難贏,克己讓人者易得。 一個人若不懂隱忍退讓,縱使能力再強,智商再高,也難免落得事與願違、風摧流湍的下場。 曾國藩家訓中曾說:「不與人爭利益之短長,只與己爭品性之長短。」
  • 讀懂「天下第一完人」曾國藩,成就自己的人生路!
    曾國藩丨巨大成就 我國自古有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之說。 立功,指完成大事業;立德,是指成為世人的精神楷模;立言,是能留下益世學說。而真正能夠實現這三者的卻寥若晨星,曾國藩算是其中一個。
  • 曾國藩真正內心強大,是從戒掉「偏激」開始的
    每個人都有人生低谷的時候,而且越是處於人生低谷,人的頭腦越清醒,能夠悔悟出很多道理,繼而脫胎換骨、重新做人,正所謂是「不破不立,破而後立」。鹹豐7年到鹹豐8年,就是曾國藩的人生低谷時期。再看看湘軍前方戰況,形勢一片大好,接連打勝仗,曾國藩的手下將領都因功升官加爵。但是曾國藩只能呆在家裡,還被皇帝解除了兵權,自己一手創辦的湘軍成了他人嫁衣。曾國藩情緒失落、心情煩躁,陷入了人生低谷。曾國藩把自己關在屋子裡,就像一個閉關的和尚,整日苦苦思索自己失敗的原因。
  • 曾國藩:真正聰明的人,有三不說,越是不說,就越能積德積福
    很多人都說,「做人要學曾國藩,行商要看胡雪巖。」那曾國藩到底有什麼樣的魅力才能使得後世的人對他有如此高的評價?曾國藩是晚清名臣,平時嚴以律己,善於識人,被後世譽為「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完人。他身居高位數十載,能夠一直屹立不倒,靠的就是他的為官與做人的智慧,能夠在恰當的左右逢源,重點是在人際交往中,能夠拿捏好分寸,是具有大智慧的通透之人!曾國藩在為人處世上是個非常通透的人,曾國藩就曾在家書中告誡家人說:真正聰明的人,有三不說,越是不說,越能積德積福。
  • 曾國藩:真正智慧的人都懂「三不鬥」,可避免災禍,福氣不請自來
    曾國藩從一介布衣到晚清重臣,後人稱他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和孔子、王陽明並稱「兩個半聖人」,如此看來,曾國藩的成就是相當輝煌的了。在社會上,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名聲好,在君子的骨子裡,更是異常注意自己的名聲,並且君子當有成人之美的度量,對於別人正在做的事,不打擊破壞,這樣的人才能真正受人尊敬,才是一位真君子。曾國藩在出任兩江總督的時候,招募了有「三聖七賢」之稱的幕僚作為自己的智囊團。
  • 為何曾國藩被人毀譽參半?
    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和張之洞被並稱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雖然,曾國藩在當時被稱為「中興名臣」,但是,許多人對曾國藩的評價卻總是毀譽參半。為何曾國藩毀譽參半?不得不聊一下曾國藩的功過。1.剿滅太平天國立功,屠城被人詬病毛主席說過曾國藩是地主階級最厲害的人物,而曾國藩最大成就在於剿滅太平天國。當時的太平天國運動對晚清造成巨大衝擊,晚清的八旗軍,綠營軍在太平軍面前紛紛敗下陣。晚清無奈之下藉助地主力量創辦團練,曾國藩創建的湘軍就是一支出名的地主武裝。
  • 曾國藩:真正聰明的人,往往看起來足夠笨
    梁啓超評價曾國藩說:「曾文正者,豈唯近代,蓋有史以來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豈唯我國,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毛澤東主席也表白曾國藩:「愚於近人,獨服曾文正。」他不但跟人賭博賽馬,把產業輸光了,還被心懷叵測的鄉紳,謀奪了宅基地,吃了官司。打官司要寫訴狀,鄉紳掐準了曾玉屏不識字,暗中買通寫訴狀的老秀才,讓曾家一敗塗地,還奚落曾玉屏說:「我的兩個兒子都是秀才,你們家連秀才都供不起,就想打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