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一天,一條新聞推送讓小編這顆八卦的心激動不已——卡洛斯·戈恩跑了!
已經被日本警方逮捕、正在被保釋的戈恩,據說藏在一個大樂器盒子裡,躲過了層層監視,成功從日本逃回了萬裡之外的黎巴嫩老家!
去年的戈恩事件已經讓車圈的吃瓜群眾看了個熱鬧,現在戈恩成功「突圍」,不少網友感慨:好想早點在大銀幕上看到這齣好戲。
圖片來源:推特
明天就是周末了,最適合娛樂八卦的好日子啊,咱們就來扒一扒戈恩事件的始末,看看這傢伙到底冤不冤。
part1 戈恩是誰
全名卡洛斯·戈恩,不止車圈老司機熟悉他,研究管理學的一定對這個名字也不陌生。他號稱「成本殺手」,兩年內讓瀕臨破產的日產起死回生,順利盈利。他的管理方法甚至引來了日本首相的效仿,並深層次地改變了日本企業的運營模式。他號稱「可以把冰箱賣給愛斯基摩人」,曾同時擔任雷諾、日產、三菱三家汽車公司的執行長,掌管著龐大的汽車帝國。
他在2018年年底成為日本政府的「階下囚」,罪名是「少申報個人收入」,東京地方法院認為,戈恩在擔任日產汽車董事長期間嚴重違反信託,此外他還面臨虛報收入、將個人財產損失轉移給日產汽車等其他三項指控。
但按照他自己的說法,這些都是子虛烏有。在抵達黎巴嫩之後他發表聲明稱,「我將不再在一個受人操縱的日本司法系統中作為人質,那裡實行有罪推定、歧視猖獗、基本人權被剝奪,公然無視日本的法律義務以及國際法條約。」
戈恩的父親是黎巴嫩人,母親是法國人。他出生在巴西,卻成長在黎巴嫩,然後在法國上大學。所以他擁有黎巴嫩、巴西和法國三國國籍,能說四種語言。這次逃亡的終點是老家黎巴嫩,在當地他是當地民眾的偶像。2018年12月,在戈恩被捕之後,黎巴嫩一家廣告商在首都貝魯特豎立起18個廣告牌,寫著「我們都是戈恩」的標語表達支持。
支持戈恩的廣告牌
在落地的那一刻,黎巴嫩政府就宣布戈恩是合法入境,且受到黎巴嫩政府保護。黎巴嫩內政部長馬奇諾克更是強硬地宣告:「一隻黎巴嫩鳳凰不會被日本太陽烤焦的。」
part2 臨危受命
1999年,日產汽車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機,當時日本泡沫經濟的崩潰已經從金融業界蔓延到實體行業,日本汽車產業也受到拖累。在日本三大汽車商裡,豐田依靠海外市場和良好的口碑一直保持著不錯的勢頭。本田則在泡沫經濟中尋得新的契機,大力推廣物美價廉的輕型車頗受好評,一舉超過日產成為業界第二。而日產,一味的追求高技術,高價格的高級車的戰略計劃被泡沫經濟崩潰衝擊的一敗塗地,新車銷售乏力。
到1998年日產全球銷量不到250萬輛,國內市場佔有率不到20%,海外市場佔有率不到5%,負債接近3兆億日元。當時的商業雜誌記者以日產的結局為題寫了「日本式的經營方式已經結束了」的文章,宣告日產只有破產一條路。
當時的日產社長塙一義四處求人,福特、大眾都對日產的巨額債務望而卻步,只有雷諾打算賭一賭,向日產注資6050億日元,並派來了當時副總裁戈恩來「救火」。
這裡還得著重介紹一下這位當時的「救火隊長」。大學畢業進入米其林輪胎,僅僅3年就被任命為法國工廠的廠長(當時才27歲),35歲就成為北美事業部的社長和CEO。1996年,陷入赤字的雷諾汽車看重戈恩的能力,挖來當副總裁。在雷諾汽車的三年裡戈恩關閉工廠,壓縮經費,很快就把雷諾汽車扭虧為盈。而也因此,戈恩有了「成本殺手」的名聲。
上任半年多,在經過仔細調研後,戈恩發表著名的「日產改革方案」,主要內容就是4點:關閉5個主要工廠。削減2.1萬員工。削減50%的供應商,成本壓縮20%。賣掉所有與汽車生產無關的非汽車產業,其中包括房地產股票和令日產公司引以為自豪的航天部門。
這一改革方案至今仍在影像日本商界,要知道當時日本公司不僅依然保留著製造業天下無敵的驕傲的,並且公司與供貨商一直維持著大家庭式的合作關係。日產瀕臨破產就是因為死守著日本式經營的招牌,不裁員不開源節流。這一切隨著「日產改革方案」的實行被徹底打破。
在戈恩的猛烈改革之下,1999年還有將近3兆日元負債的日產到了2000年就把負債壓縮到了1兆日元以內,從99年的虧損6000多億變成了2000年盈利超過2000億日元,提前完成改革方案計劃。並且在03年就償還完了所有的負債,日產再次超過本田成為日本第二汽車製造商。
part3 反目成仇
從1999年雷諾注資日產開始,到2002年日產取得雷諾百分之十五的股份,至此全球第一大的汽車聯盟組織雷諾-日產聯盟正式成立,這個聯盟是以交叉持股的方式凝聚了兩家世界級大公司。
雷諾幫日產擺脫困境,看似美好卻也隱藏著危機,在某種意義上,這是一個小蛇「吞」大象的故事,在收購之前,雷諾是一個中等大小的歐洲區域性公司,而日產汽車在全世界17個國家有21個製造中心,年產總量約240萬輛汽車,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行業大象。
而在交叉持股的比例中,雷諾日產汽車44.3%的股權,成為該公司的大股東,日產卻只有雷諾15%的股份,而且在雷諾汽車股東會裡沒有投票權,所以仍是由雷諾汽車控制日產汽車。如此一來,戈恩更像是個「鳳凰男」娶了日產這樣一個家道沒落的「富家女」,當「富家女」逐漸恢復元氣,「同患難易、共富貴難」的好戲也就上演了。
2017年2月,日產汽車公司宣布,戈恩從2017年4月1日起將不再擔任該公司總裁與執行長(CEO)職務。有法國媒體就指責日產,此舉是過河拆橋、恩將仇報。戈恩迅速做出反擊,2018年4月戈恩以聯盟董事長的身份宣布,計劃調整日產與雷諾的資本關係,希望全面整合兩家公司的業務,也就是不在滿足日產雷諾作為聯盟出現,而是要推動兩家公司的合併。
2018年11月,戈恩在日本因涉嫌過少申報自身報酬,違反《金融商品交易法》中的虛偽記載有價證券報告書,被東京地方檢察院特搜部以自願同行方式帶走,如果罪名成立戈恩的刑期可能要超過10年。而警方調查戈恩的原因是:內部告發。
再後來2019年3月,戈恩獲准保釋,當然保釋條件極其苛刻:10億日元保釋金,24小時住宅出入口監視、只能使用通話功能的手機、不可以上網、每天要向東京法院提交監控錄像和通話記錄等。
再後來便是這次的歲末大逃亡,對戈恩來說逃亡損失的是10億日元(6400萬人民幣)保釋金,不過戈恩本人應該對此並不介意,這只是戈恩在日產一年的工資,他的一位家人向法新社表示,「他回家了,他非常開心,他終於自由了。」
part4 清白與否
日本警方認為戈恩逃稅、挪用日產公司的資金,但戈恩認為這是誣陷和迫害。戈恩到底有沒有罪?我們也能從蛛絲馬跡中得到一些答案。
首先對戈恩的指控絕非空穴來風。按照工資來說,戈恩在來日產以後,每年大概是10億日元左右的收入。當然這是稅前,按照日本的所得稅率,超過4000萬日元,就要繳納45%,還要加上其他的附加稅,戈恩一年到手的工資可能不超過5億日元。看似也有3000多萬人民幣的收入,但和戈他每年為企業創造的利潤,心裡難免不平衡。戈恩經常抨擊日本的企業管理層收入太低,作為一個年商上兆日元的企業管理層應該有合適的收入。
在2008年以後,基本上日產已經是戈恩說了算,戈恩想辦法讓日產多承擔自己一些費用,讓自己收入高一些就再正常不過了。已經披露的證據表明,在戈恩任職期間,他曾讓自己的姐姐在日產以年薪十萬美元「吃空餉」。同時還利用日產的資金在法國、黎巴嫩、巴西等購買了4座豪宅。2016年戈恩再婚,婚禮居然選擇了凡爾賽宮,據說費用也是日產公司來支付。除此之外還有法拉利等豪車以及每年數千萬日元的家庭旅行費用。從這些方面來看戈恩被捕似乎也不冤,難怪法國政府最終都放棄對他的保護。
但就事件整體來看,日本政府還是有私心:法國政府是雷諾公司的大股東,讓日產和雷諾完全合併,結果將是災難性的。
不管怎樣,戈恩已經成功逃離日本,雖然日本政府正在和黎巴嫩政府協商,但兩國沒有引渡條約,大概率可能戈恩不會返回日本。
另外有關戈恩怎麼從被嚴密監視的家裡逃走?一些媒體介紹,戈恩是在一個聖誕樂隊訪問他的家後,藏在一個尺寸超大的樂器盒中逃到關西機場,然後從那裡搭乘私人飛機離開日本的。
戈恩藏身示意圖
這麼驚險刺激的大逃亡,也許有一天真的會被拍成電影,搬上銀幕哦。據最新消息,戈恩將在8號舉行記者發布會,屆時估計將有更多的細節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