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隕石氮含量與地球大氣類似

2021-02-08 中國科學院
南極隕石氮含量與地球大氣類似

2015-02-26 科技日報 房琳琳

【字體:大 中 小】

語音播報

  德國研究人員在兩塊隕石樣本中發現,其氮含量與人體和地球大氣層中的氮含量很類似。發表於《自然地球科學》雜誌中的該論文的三位作者分別來自拜羅伊特大學、得弗裡德裡希—希勒—耶拿大學以及馬克斯普朗克研究員化學研究所,他們對兩塊1979年在南極洲發現的原始隕石分別作出具體分析,並提出了這些氮元素為何會存於隕石中的理論假設。

  關於地球生命進化的爭論從未停止,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傾向於相信生命來自外太空,藉助彗星或者小行星等來到地球,然後從最初的原料開始像雨後春筍般地孕育出生命。在這個新的研究發現中,研究人員找到了證據,證明地球大氣層現存的氮含量很可能來自早期的隕石雨。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研究人員用電子顯微鏡觀察隕石樣本中用肉眼很難看到的氮鉻礦微粒,除了發現氮含量水平與地球大氣無異,研究結果還證明了另外一種氮元素存在於數十億年前的早期太陽系中。

  由氮和鉻組成的氮鉻礦非常不尋常,因為氮一般作為氣體存在於大氣中,卻極少以礦物晶體的形式出現。研究人員假設認為,氮元素進入到氮鉻礦中是由於含氨冰之間的衝擊波或者撞擊造成的——高溫引起了化學反應,導致氮元素和鉻元素化合在了一起。帶有一定量氮鉻礦的小行星在木星引力下來到太陽系,掠過地球,最終將氮元素留在了這裡。

  研究人員期盼,NASA的「黎明」號太空船在今年三月進入小行星帶考察矮行星穀神星時,能夠提供小行星上的氮含量與他們研究的樣本氮含量相互匹配的證據,以進一步驗證他們的理論。

  德國研究人員在兩塊隕石樣本中發現,其氮含量與人體和地球大氣層中的氮含量很類似。發表於《自然地球科學》雜誌中的該論文的三位作者分別來自拜羅伊特大學、得弗裡德裡希—希勒—耶拿大學以及馬克斯普朗克研究員化學研究所,他們對兩塊1979年在南極洲發現的原始隕石分別作出具體分析,並提出了這些氮元素為何會存於隕石中的理論假設。
  關於地球生命進化的爭論從未停止,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傾向於相信生命來自外太空,藉助彗星或者小行星等來到地球,然後從最初的原料開始像雨後春筍般地孕育出生命。在這個新的研究發現中,研究人員找到了證據,證明地球大氣層現存的氮含量很可能來自早期的隕石雨。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研究人員用電子顯微鏡觀察隕石樣本中用肉眼很難看到的氮鉻礦微粒,除了發現氮含量水平與地球大氣無異,研究結果還證明了另外一種氮元素存在於數十億年前的早期太陽系中。
  由氮和鉻組成的氮鉻礦非常不尋常,因為氮一般作為氣體存在於大氣中,卻極少以礦物晶體的形式出現。研究人員假設認為,氮元素進入到氮鉻礦中是由於含氨冰之間的衝擊波或者撞擊造成的——高溫引起了化學反應,導致氮元素和鉻元素化合在了一起。帶有一定量氮鉻礦的小行星在木星引力下來到太陽系,掠過地球,最終將氮元素留在了這裡。
  研究人員期盼,NASA的「黎明」號太空船在今年三月進入小行星帶考察矮行星穀神星時,能夠提供小行星上的氮含量與他們研究的樣本氮含量相互匹配的證據,以進一步驗證他們的理論。

列印 責任編輯:侯茜

相關焦點

  • 德國研究人員發現南極隕石氮含量與地球大氣層類似
    原標題:德國研究人員發現南極隕石氮含量與地球大氣層類似   南極隕石氮含量與地球大氣類似   科技日報訊 德國研究人員在兩塊隕石樣本中發現,其氮含量與人體和地球大氣層中的氮含量很類似。發表於《自然地球科學》雜誌中的該論文的三位作者分別來自拜羅伊特大學、得弗裡德裡希—希勒—耶拿大學以及馬克斯普朗克研究員化學研究所,他們對兩塊1979年在南極洲發現的原始隕石分別作出具體分析,並提出了這些氮元素為何會存於隕石中的理論假設。
  • 科普:碳質球粒隕石有多少種?真的是碳元素含量比其它隕石多嗎?
    實際上碳質球粒隕石的碳含量並不是很高,有些碳質球粒隕石碳含量在(1%—5%)比其他球粒隕石的碳含量(0%—0.3%)高些,也有一些碳質球粒隕石的碳含量很低,和普通球粒隕石的碳含量差不多; 因此碳含量不是確定碳質球粒隕石的主要指標。 「難熔親石」含量才是關鍵因素!
  • 隕石分類概述
    E群中鐵鎳金屬含量最高,形成在一個極端還原的環境中,其橄欖石和輝石中幾乎不含氧化鐵;C群中的鐵鎳金屬含量最低(或不含鐵鎳金屬成分),形成在一個相當氧化的環境中,其橄欖石和輝石中的氧化鐵含量比值最高;H、L、LL群的形成環境界於E群和C群之間,其特點也界於E群和C群之間。無球粒隕石根據其氧化鈣含量的高低分為:貧鈣無球粒隕石、富鈣無球粒隕石兩個大類。
  • 隕石是什麼,它是從哪裡來的,為什麼地球上會有「隕石雨」!
    這就引出了幾個問題:什麼是隕石?隕石是從哪裡來的?隕石雨為什麼會形成?太陽系空間中運行的許多大小不一的碎片,在飛近地球時,會受到地球引力的吸引。它們以高速衝入地球大氣層,與氣體分子碰撞並放出熱量。這就是我們看到的流星。大多數流星體在大氣摩擦作用下融化消失,但也有少數流星體在融化前墜落地面,成為隕石。因為大多數隕石與地球上的巖石相似,所以也被稱為隕石。
  • 這是南極以外收集月球隕石最多的地方
    月球隕石是比較難以收集的隕石品種之一,這是因為月球隕石的重量與大多地球巖石相近外,沒了熔殼的月球隕石與許多地球巖石(地球角礫巖石與玄武巖)外表相近;還與月球隕石的吸磁性弱相關,這讓最簡便的金屬探測收集隕石在遇到月球隕石時很容易被忽略。
  • 從地球有生命開始,大氣二氧化碳含量是怎麼變化的?
    從地球有生命開始,大氣裡二氧化碳含量是波動變化,有高有低,沒有單一趨勢。今天大氣裡二氧化碳含量在歷史上處於中低水平。46億年前,地球誕生。35億年前,生命出現。我們從地球誕生開始來看大氣層的演化。大氣演化地球大氣演化經歷了三個階段。
  • 看看月球角礫巖、月球隕石與地球巖石的區別
    火山巖中最常見的巖石類型多為玄武巖,常被誤認是隕石的多為基性噴出巖,地球成因的玄武巖其化學成分與輝長巖或輝綠巖相似,SiO2二氧化矽含量變化於45%~52%之間,K2O氧化2鉀與Na2O氧化2鈉含量較侵入巖略高,CaO氧化鈣、Fe2O3三氧化2鐵+FeO氧化鐵、MgO氧化鎂含量較侵入巖略低。
  • 地球生命的起源?隕石碎片揭示未知小行星的存在
    在這顆隕石撞擊地球之前,科學家已經成功地預測了這次撞擊,包括時間和地點。這也是首次實現撞擊預測。這些碎片來自一顆名為 2008 TC3的小行星。科學家一直在對其碎片進行研究並於近日發表了相關成果。研究表明,2008 TC3來自一個巨大的、富含水分的母體小行星。
  • 如何推測地球溫度和大氣的演化歷史
    於是,他建議提取南極和格陵蘭島冰原下的冰雪樣本,來研究歷史上地球氣溫的變化。科學家用機器鑽到幾千米深的冰層,採集出冰芯。通過分析冰芯中各種物質的含量和比值,就可以推斷地球氣候的變化。冰芯中的二氧化碳隨著雪花降落到地面的,還有空氣中的各種分子,其中就有二氧化碳。所以,在冰芯的各個層次裡也封存了歷年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科學家細細地統計冰芯各層中每100萬個分子中有多少個二氧化碳分子,即ppm (part per million) ,這樣就得到了地球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歷史信息。
  • 科普:稀有的HED族隕石來自哪裡?
    根據宇宙射線暴露的測量,認為多數的HED隕石來自幾次不同型態的撞擊事件,並且在太空中經歷600~7,300萬年的時間才撞擊到地球。一般認為它具有類似地球的核幔殼結構,是了解類地行星起源的理想研究對象,也是國際深空探測的重要目標之一。灶神星隕石都被認為是來自小行星灶神星的地殼,期間的差異只在於來自不同地質歷史的母巖石。由放射線同位素測定這些隕石結晶體的年齡都在44.3和45.5億年之間。
  • 鎳鐵隕石
    發現地主要有:南非,美國,澳洲,南極大陸。鎳鐵隕石來自外太空,在通過大氣層時表面被高達2000℃的溫度輕微融化,當將其切開時可以看到裡面鎳鐵組合而成的錯綜複雜交織的紋面,通常鎳鐵隕石表面均有細微的沙孔和黑中夾帶灰白或微黃等顏色;極象平常的鐵。
  • 哪種物體將生命要素帶入地球?可能是天體碰撞的重要理由
    長期以來,科學家一直推測地球揮發物的起源。這些低沸點元素,例如碳,氮和硫,是生命所必需的,但它們並不是地球一開始就存在的。現在,賴斯大學的研究人員提出,揮發物可能通過與火星大小的行星物體發生一次碰撞而到達的-這與創造月球的事件相同。他們的發現發表在1月23日的《科學進展》上。
  • 五大科學發現指向一件事:疑有神秘力量保護地球!
    它上面刻著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的肖像,地球的位置和其他一些符號。它被稱為「太空卡片」,用來問候人類,就像其他在太空中的生命一樣。然而,四十五年後,人類還沒有收到任何來自外層空間的回應。許多人失去了耐心:生命可能只存在於地球上。為什麼只有地球有生命?要知道,生命的誕生和存在的必要因素是非常苛刻的,地球上生命的誕生是「刻意設計的」嗎?
  • 隕石科普——帶你了解神秘的月球角礫巖隕石
    與地球同類巖石比較,月巖中SiO氧化矽含量低;FeO氧化鐵含量較高;KO氧化鉀和NaO氧化鈉較少,但KO氧化鉀/NaO氧化鈉比值較高;不含水;具有較低的K鉀/U鈾比,較高的Cr鉻/U鈾比。但A-12月壤中月海玄武巖碎片含量在26~67%之間,富克裡普巖碎片在28~68%之間,斜長巖碎片在4~9%之間,二氧化矽質碎片含量在1~3%之間,隕石物質含量在0~1.5%之間。A-12比A-11月壤平均含TiO氧化鈦低,含SiO氧化矽、KO氧化鉀、PO氧化磷較高。
  • 隕石:常見隕石的種類及特徵
    2016-10-22 國博古玩收藏網隕石(meteorite)也稱「隕星」,是地球以外脫離原有運行軌道的宇宙流星或塵碎塊飛快散落到地球或其它行星表面的未燃盡的石質的
  • 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洲,隕石疑似被UFO擊碎,外星人在保護地球?
    2013年2月15日,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州上演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惡作劇之吻」,一名來自外太空的「客人」強吻了地球的大氣層!若不是外星飛船從中幹預,恐怕「大地之母」從此貞操不保,要被這位「不速之客」霸王硬上弓了!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不要著急,我們下面娓娓道來,請諸君細品。
  • 地球生命的起源?隕石碎片揭示未知小行星的存在,體積巨大還富含水分
    這顆隕石被稱作Almahata Sitta,取名自附近一個火車站。研究人員共收集到600片多隕石碎片。 在這顆隕石撞擊地球之前,科學家已經成功地預測了這次撞擊,包括時間和地點。這也是首次實現撞擊預測。 這些碎片來自一顆名為 2008 TC3的小行星。
  • 大氣異常!南極現大降溫區,24年降3度,地球將進入小冰河時期?
    根據科學家們的研究數據顯示,南極出現降溫主要原因還是「碳排放」,看來這裡可以說明一個問題,「碳排放」不僅能夠導致地球升溫,還能導致局部地區的降溫,這裡大家可能會想到一個問題,那就是地球會不會出現全球變暖之後的「小冰河」,當然具體也沒有看到科學界研究過,但是碳排放導致地球極端現象可能會增多,那就是部分地區出現極寒,部分地區出現極高溫度,呈現出兩極分化。
  • 隕石帶給地球的危害!
    隕石帶給地球的危害!如今,天文學家普遍認為,通古斯大爆炸系慧星所為,可能是一大塊慧星的碎片。從調查情況看,大爆炸發生在離地面五六公裡的空中。慧星碎片以每秒30公裡左右的速度闖入地球大氣層,和大氣產生強烈摩擦,產生上萬度的高溫,因此,還未到地面便爆炸、氣化,並且發出耀眼光芒,最後煙消雲散了。
  • 地球最古老物質是啥?默奇森隕石有70億年歷史
    然而,就在人類登上月球兩個月之後,地球迎來了一位神秘「太空訪客」!它們的出現或將揭曉地球上最古老物質的「真實身份」,能洞察太陽系和地球早期狀況。默奇森隕石的出現推動了科學家對人類歷史的了解,並使我們對以下問題產生更深入的洞察:生命化學成分源自地球進化,還是來自外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