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龍井,中華綠茶中久負盛名,如果非要排十大名茶,無論怎樣她都會位列其中。產於杭州西湖周圍有著1200多年產茶歷史的群山之中,明代列為上品,清順治開始列為貢品,清乾隆閒覽西湖,盛讚龍井茶。
「欲把西湖比西子」,「從來佳名似佳人」,龍井茶與西湖美景相得益彰為杭州名片,西湖、佳茗、西子、佳人。。。色綠、香鬱、味甘、形美。。。腦海裡一定會呈現出無數個美麗倩影,讓愛茶賞景人,魂牽夢縈,「江南憶,最憶是杭州。。。」,獅、龍、雲、虎、梅,「早晚復相逢」。。。
乾隆的孝心,龍井的意外收穫
乾隆登基之後,下江南微服私訪,來到杭州西湖獅峰山下胡公廟前,喝完獅峰龍井後,甚覺茶味鮮醇香鬱,神清氣爽。恰逢多位年輕美貌姑娘在那十八棵茶樹上採茶,頓覺興起一同採起茶來。不料,侍從來報,太后生病請帝速回,只好順手把採的茶塞進了衣袋,日夜回京。
太后甚喜兒子歸來,又聞清香順風而入,忙問兒子帶了什麼好東西。乾隆帝才想起這茶葉還在衣袋裡。宮女急泡,太后品嘗,清亮綠溢,病也好了幾分:「此茶比靈丹妙藥還管用吶?」
太后喜歡,帝自當傳令下去,把那獅峰山下胡公廟前十八棵茶樹封為「御茶樹」,每年採制專貢進京敬獻太后。
明日,恰逢母親節,友們也可以藉此龍井茶敬獻給自己的母親,有健康有孝心愛心,媽媽一定會喜歡那熟悉的蘭花炒豆香的馥鬱味道。
龍井,不僅僅是茶
龍井既是地名,又是泉名,位於西湖之西翁家山的西北麓,也就是目前的龍井村所在。距離龍井500米左右,有一個落暉塢的地方有個龍井寺,也就是辨才和尚種茶的地方,龍井茶就從這裡開始向周邊蔓延。 「龍井」一詞,既是茶名,又是茶樹種名,還是村地名、井名和寺名,可謂「五龍合一」。
佳茗佳人、名泉名茶
我們說佳人和佳茗,佳茗似佳人,那一定是真美人和真好茶。何謂佳人?似乎不是你我能簡單說明概括的,但有一點是共同的,佳人應該像好茶一樣,清、幽、靈、遠吧?
茶與女人終究結下了不解之緣。其實集天地之靈氣,聚日月之精華的茶和女人,也真有許多相似之片。單說與水的關係,茶有水賦予了生命,而女人,以賈寶玉的話說,女人是水做的骨肉。皆以水為靈魂。
佳人似本厚實的書,需要慢下來細讀,方才讀得懂;佳茗需好水,才能綻放最純粹的馨香。
「龍井茶葉虎跑水」,用虎跑泉浸泡龍井茶清香四溢,味美絕倫,被人稱之為「龍虎鬥」,「西湖雙絕」。真應了那句「精茗蘊香,借水而發,無水不可與論茶也。」
「玉液龍涎頑石髓,一杯未盡心先醉」,當年的茶聖陸羽曾以此泉來泡龍井茶,發現泉與茶相得益彰,絕妙天成,大為讚嘆。從此,龍井茶,虎跑泉,便成佳偶天成的生活方式。
龍井產地種類多
西湖龍井歷來以「獅、龍、雲、虎、梅」最為上品,是依產地而命名,獅為獅峰,龍為龍井,云為雲棲,虎為虎跑,梅為梅家塢。產自此五地的茶,多以手工製作,被名為西湖龍井。除了此168平方公裡之外所產的龍井,浙江還有錢塘龍井和越州龍井,這兩個產區的龍井茶被稱為浙江龍井。
茶百科團隊每年春天都要到龍井村、獅峰山採制龍井茶推薦分享給友們。
龍井春茶的等級稱謂
春茶最珍貴的就是在清明節前採制的頭春茶,即明前茶。此時,茶芽剛出,葉鮮嫩,如同蓮心,因此,明前茶也常被稱為「蓮心」,差不多四斤鮮葉能加工出一斤幹茶,一個成人勞力,採摘一天也能採一斤多此鮮葉,因而珍貴价奢侈。
第二檔的茶叫雨前茶,是穀雨節前採制的第二道春茶。此時,茶的芽柄已發出一葉,形狀像一面旗幟,茶芽向上挺立伸展,如紅纓槍,故而稱為「旗槍」。
每批採摘茶鮮葉要求達到「嫩、勻、淨、鮮」四字要求。依據採摘製作的嫩度不同,有蓮心、旗槍、雀舌之分。
龍井茶炒制說起容易,做起難,操作十分複雜,絕對是個技術活。單就手法而言,就有「抖、帶、擠、甩、挺、拓、扣、抓、壓、磨」,號稱「十大手法」。凡觀看過炒制龍井茶全過程的,都會認為龍井茶確實是精工細作的手工藝品。整個炒茶過程分為青鍋、回潮、輝鍋三個階段,然後成品後再「收灰」存放些時日,去火、增色、改善滋味。
鑑賞龍井茶的色香味形
龍井茶形體纖細,好似一枚枚精緻的芽葉書籤,色澤微黃,味香純正;衝泡後湯色碧綠明亮,芽葉一旗一槍,或兩葉抱芽如花朵綻放,簇立杯中交錯輝映,芽葉直立,上下浮沉,徐徐如生,宛如青蘭初綻,翠竹爭豔。品飲香馥若蘭豆,滋味甘醇鮮爽,齒頰留芳,沁人肺腑。
龍井茶的特點是香鬱味醇,非濃烈之感,宜細品慢啜,非下功夫不能領略其香味特點;向來有「色綠、香鬱、味醇、形美」四絕;如比作女子,便似閨中二八佳人,居繡樓高閣,略知書識禮,或知琴棋書畫,自在清高,舞姿曼妙、輕盈、體形嬌柔。
色:龍井茶葉不經發酵,好的茶葉多手工炒制,茶葉色澤呈翠綠或糙米色相間,鮮活而油潤,衝泡起來,茶色碧綠明亮;衝泡綠茶得用透明玻璃杯,為能看小葉子在水中緩慢翻騰、舒展、遊動、變幻,像一段小小的舞蹈,徘徊飄舞,遊移浮沉,猶如蘭花初綻,在去蒸煙霏中茶香嫋嫋。
香:龍井茶香馥如蘭,在綠茶中非常獨特,清香持久,每一次加水,它的香味便有稍微的不同,香氣自鼻自舌直衝心肺,仿佛要把這肺腑滌蕩得清清澄澄。
味:龍井茶一般以衝泡三道為宜,第一道茶中香馥裡有淡淡的苦,喝下之後,感覺五臟六腑都給滌蕩著,過三四分鐘,清苦又自心底泛溢起來,舌尖留下淡淡的甘味。第二道茶香略帶甘醇,舒爽易入口。第三道茶漸覺清香味轉淡,依然有明顯的回甘,聞著茶底清香依舊。喝過龍井三道茶後「甘香如蘭,幽而不冽,味之淡然,似乎無味,過後有一種太和之氣,彌淪齒頰之間,此無味乃至味也。」
形:龍井茶葉全憑一雙手在光滑的鐵鍋裡運用自如的「十大手法」炒制而成,只有熟練的老師傅才能全保茶葉真味、成其美形:扁平光滑、尖削挺秀、大小勻齊、鋒苗顯露。
明前、雨前龍井,哪個更好?
雨前茶雖不及明前茶那麼細嫩,但由於這是氣溫高,芽葉生長相對較快,積累得內含物也較豐富,因而在老茶客中,流傳著雨前茶滋味鮮濃耐泡更醇厚。
雨前茶則是清明之後,穀雨之前採的嫩芽,也叫二春茶,雖不及明前茶那麼細嫩,但由於此時氣溫升高,茶葉生長相對較快,但內含物亦有不同變化或增加,除嫩芽外,還有一芽一嫩葉的或一芽兩嫩葉的,採制不早不晚,得季節神髓,時節精華,故為好茶。一芽一嫩葉的茶葉泡在水裡像展開旌旗的古代的槍,被稱為「旗槍」,一芽兩嫩葉則像一個雀類的舌頭,被形容似「雀舌」,形制也更多紫多彩。
「明前茶」,早且嫩,好看;「雨前茶」,好喝,有味。消費追求的東西不一樣罷了。明前茶多為芽蕊茶和一芽一葉初展的芽嫩尖,白毫多,個頭小,外形勻齊,多嫩香、毫香,滋味嫩爽、清淡。雨前茶推遲了一個物候期(15天),多為一芽二葉的柔嫩芽葉,外形稍大,多清香、花香、慄香、蘭豆香,滋味濃醇回甘。
明前茶即屬名優之精品,外形美觀,香味幽雅,為不可多得的高檔禮品茶。雨前茶為名優茶之大宗,是為上品,香高味醇,滋味更濃厚,呈現的龍井茶蘭豆香也更濃鬱,同時,對茶友而言,價廉茶美,適合大眾消費。
有錢有閒有機緣,那就追求下精品明前茶;大眾消費既體驗到了一春的新綠,滋味濃鬱,又能性價比好,日子裡,建議多選雨前茶。
宋代文徵明《閒興》詩云:「莫道客來無供設,一杯陽羨雨前茶。」 宋代蘇軾《留題顯聖寺》詩:「浮石已幹霜後水,焦坑閒試雨前茶。」 明代許次紓在《茶疏》中說:「清明太早,立夏太遲,穀雨前後,其時適中。」 古人的文化價值選擇,對今人也是一種十分有益的啟迪。
訂購獅峰龍井群體種老茶樹雨前茶:
1.淘寶 "茶百科精選茶館"
http://chabaike.taobao.com (長按三秒複製)
2.點擊下面」閱讀原文「進入微店訂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