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倆是不是「矮暴龍」?新研究:只是還沒長大的霸王龍

2020-12-14 西部網

關於本世紀初在美國西北部發現的兩具「迷你版」霸王龍化石骨骼的分類,科學家一直有不同看法。美國研究人員分析這兩具化石骨骼的微觀結構認為,它們並不像此前某些人猜測那樣屬於一種名為「矮暴龍」的獨特暴龍,而是尚未成年的霸王龍。

新研究還揭示了霸王龍的成長發育過程,相關論文發表在新一期美國《科學進展》雜誌上。

霸王龍學名雷克斯暴龍,體長可達12米左右,頭部長約1.5米,堅固的牙齒可以咀嚼骨頭,是體型最粗壯的食肉恐龍。

本世紀初,美國伯比自然歷史博物館研究人員在蒙大拿州找到兩具「縮小版」霸王龍化石骨骼,個頭僅比役用馬略高,身長約是役用馬兩倍。研究人員將它們命名為「雅內」和「珀泰」。

有科學家提出,存在一種個頭較小的霸王龍近親「矮暴龍」,但這一觀點一直備受爭議。美國俄克拉何馬州立大學等機構研究人員利用高倍顯微鏡觀察「雅內」和「珀泰」的腿骨薄片後認為,它們並不是「矮暴龍」,而是幼年霸王龍。

恐龍骨骼上會留下類似樹木年輪的生長痕跡,研究人員通過數「雅內」和「珀泰」骨骼切片上的「年輪」發現,它們的死亡年齡分別是13歲和15歲。

研究認為,幼年霸王龍生長速度與包括哺乳動物和鳥類在內的現代恆溫動物接近。霸王龍要經過長達20年才能成年,因此它們在成長過程中可能經歷了一些劇烈變化。例如,幼年霸王龍行動迅速,步伐敏捷,長著刀一樣的鋒利牙齒;而成年的霸王龍行動變得笨拙,牙齒粉碎骨頭的能力更強。

研究還發現,為了在惡劣環境中生存下來,霸王龍成長過程中還會耍些「小花招」:如果某個年份食物匱乏它就會少長一些,而在食物充足的年份就多長一些。

領銜這項研究的俄克拉何馬州立大學學者霍莉·伍德沃德解釋說,化石骨骼上的「年輪」間隔距離記錄了霸王龍個體每年的成長幅度。「雅內」和「珀泰」的骨骼「年輪」間距並不一致。

(原標題為《新研究:小霸王龍不是「矮暴龍」 只是還沒長大》)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編輯:秦秦

相關焦點

  • 新研究:小霸王龍不是「矮暴龍」 只是還沒長大
    新華社北京1月5日電 關於本世紀初在美國西北部發現的兩具「迷你版」霸王龍化石骨骼的分類,科學家一直有不同看法。美國研究人員分析這兩具化石骨骼的微觀結構認為,它們並不像此前某些人猜測那樣屬於一種名為「矮暴龍」的獨特暴龍,而是尚未成年的霸王龍。
  • 霸王龍見到矮暴龍會說什麼?「我是你爸爸!」
    矮暴龍(藍色)與霸王龍(紅、綠、紫),以及人類體型比較 | larcadinoe.com 不過,就在被人們訕笑其矮小身材多年後,矮暴龍終於迎來了「平反」的一天。近期,《科學進展》雜誌發表的一篇文章認為,矮暴龍其實並不是一個獨立的物種,它可能只是一種沒有長大的霸王龍。
  • 關於矮暴龍的爭議:矮暴龍真實存在嗎?
    據悉,該項研究涉及的恐龍化石從洛杉磯自然博物館2歲恐龍化石標本至芝加哥菲爾德博物館的28歲恐龍化石標本,這是迄今為止最全面關於雷克斯暴龍生長的研究分析,結果顯示雄性和雌性恐龍骨骼看上去十分相似,之前頗有爭議的矮暴龍並非一支獨立暴龍物種,成年霸王龍的大小和體重並不能準確預測它的年齡。
  • 小霸王龍不是「矮暴龍」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展出的霸王龍模型。據新華社   關於本世紀初在美國西北部發現的兩具「迷你版」霸王龍化石骨骼的分類,科學家一直有不同看法。美國研究人員分析這兩具化石骨骼的微觀結構認為,它們並不像此前某些人猜測那樣屬於一種名為「矮暴龍」的獨特暴龍,而是尚未成年的霸王龍。  霸王龍學名雷克斯暴龍,體長可達12米左右,頭部長約1.5米,堅固的牙齒可以咀嚼骨頭,是體型最粗壯的食肉恐龍。
  • 白堊紀的侏儒暴君,個頭雖小但名氣不小的矮暴龍
    這時新出現的鴨嘴龍、甲龍和角龍也在晚白堊紀時迅速發展。當時地獄溪組生態不僅有獸腳亞目的矮暴龍,還有霸王龍,冥河盜龍,似鳥龍,達科塔盜龍。鳥臀目的三角龍,埃德蒙頓龍,奇異龍,腫頭龍,甲龍。還有翼龍目裡一個未定的風神翼龍。
  • 矮暴龍還是小霸王龍?爭論近20年終有結果
    如今,一項新研究給出確切答案,結束將近20年的爭論,加深人類對恐龍成長過程的了解。這兩具化石體格較小,分別由收藏它們的美國伊利諾州伯比自然歷史博物館命名為「雅內」和「珀泰」。一部分古生物學家認為它們屬於矮暴龍,即霸王龍的一個矮小品種,另一部分認為它們是未成年霸王龍。
  • 研究表明:一匹馬大小的霸王龍物種可能並不存在
    他提出存在一個先前被錯誤分類的霸王龍物種,稱為矮暴龍(Nanotyrannus) ,它的體型比馱馬略大。在2001年之後出現了更多對這種說法提出質疑的研究。周三發表的一項新研究似乎使任何認為存在這種霸王龍物種的人的希望破滅了。科學家現在表示,更有可能的是,這種霸王龍只是「青少年時期」的霸王龍。
  • 一周科技隨我探 | 實踐二十號衛星成功定點;小霸王龍不是「矮暴龍...
    文章連結:https://tech.sina.com.cn/roll/2020-01-09/doc-iihnzahk2976669.shtml科學新知小霸王龍不是「矮暴龍」 只是還沒長大關於本世紀初在美國西北部發現的兩具「迷你版」霸王龍化石骨骼的分類,美國研究人員分析這兩具化石骨骼的微觀結構後
  • 6800萬年前矮暴龍和三角龍搏鬥化石將以天價拍賣
    原標題:6800萬年前矮暴龍和三角龍搏鬥化石將以天價拍賣   一具矮暴龍和三角龍的骨骼化石呈現出它們死亡前的殊死戰爭,該骨骼化石完整且保存狀況較好。  恐龍骨骼化石保存狀況較好,體長2.4米的矮暴龍和三角龍因傷口感染死亡。
  • 新研究:小霸王龍不是「矮暴龍」,科學家為什麼要研究恐龍?
    關於本世紀初在美國西北部發現的兩具「迷你版」霸王龍化石骨骼的分類,科學家一直有不同看法。美國研究人員分析這兩具化石骨骼的微觀結構認為,它們並不像此前某些人猜測那樣屬於一種名為「矮暴龍」的獨特暴龍,而是尚未成年的霸王龍。科學家認為,恐龍是研究整個演化的最佳的媒介,這是為什麼呢?
  • 研究表明小的雷克斯霸王龍可能並不存在
    《侏羅紀公園》電影中所展示即存在一種以前被錯誤分類的矮暴龍,即比馬匹略微大一些的雷克斯暴龍,可能並不存在。在2001年的一場關於這一話題的實地爭議和十幾年後的一項研究,很有可能給那些夢想著駕馭霸王龍的人潑了一盆冷水。
  • 霸王龍一生分為21個階段,其中兩個階段最為關鍵!
    霸王龍是最著名的恐龍和古生物,我們對於霸王龍的研究從來沒有停止過。就在不久之前,古生物學家發表了一項關於霸王龍的新研究,重建了高解析度的霸王龍生長序列,並且發現霸王龍成長中的關鍵時期。當然許多古生物學家對其體型提出了質疑,畢竟這隻霸王龍化石的完整度只有65%。話說回來,正是因為具有龐大的體型,古生物學家認為「斯科蒂」是一隻非常老的霸王龍,年齡應該在30歲以上。通過霸王龍生長序列的分析,特別是許多變量特徵的比對,卡爾的研究團隊就認為霸王龍的體型與年齡並不存在絕對的關聯,而最老的「斯科蒂」其實只是一個成年個體,年齡在23至27歲之間,而非之前認為的後成年個體。
  • 《自然》報導雷克斯霸王龍熱點話題—新聞—科學網
    研究人員試著確定這些白堊紀王者是如何從一系列侏羅紀小型恐龍中產生的。人們還在爭論雷克斯霸王龍幼年時期的樣子,以及古生物學家是否將其幼年時期錯誤歸為一種獨立的恐龍種類。雷克斯霸王龍的外貌也存在爭議:一些研究人員認為,這種巨型動物身上覆蓋著絨毛而不是鱗片。而且還有令人困擾的問題是,為何雷克斯霸王龍有如此巨大的頭部和下肢,但上肢卻相對弱小。
  • 霸王龍有沒有對手,它是霸王龍最大的天敵!
    ,沒錯它就是霸王龍,也叫雷克斯暴龍。作為暴龍科中體型最大的恐龍,霸王龍的戰鬥力強悍毋庸置疑,龐大的體型、結實的骨骼構造、超強爆發力非常具有震撼力。不過它的前肢非常短小,和它身體比起來可以說微不足道,顯得非常迷你,很多學者認為,它的前肢幾乎沒有什麼作用,可能對碩大的頭顱起到了平衡作用,而霸王龍的後肢非常粗壯,十幾噸的體重幾乎都是靠後肢支撐,在高速奔跑時,衝擊力非常恐怖。
  • 什麼恐龍能打敗霸王龍,霸王龍的天敵是什麼龍
    ,體重的優勢重要度毋庸置疑,而且雷克斯暴龍能夠贏得「霸王龍」這個稱呼絕對不是胡亂編造的,都是由出土的化石研究得到的。霸王龍位於白堊紀晚期的食物鏈頂端,主要生存地是現在的北美洲,它們的食譜上有像阿拉莫龍、三角龍一樣的草食性恐龍,也有像矮暴龍這種食肉類恐龍,可能它能和霸王龍產生一些競爭,但是遠不是霸王龍的對手,不過像甲龍這樣的草食性恐龍,霸王龍也很少捕食,獨行的霸王龍和現在的老虎一樣,都不允許自己輕易受傷,都是以最小的代價獲取食物,除非迫不得已的時候,像甲龍這樣的恐龍,一旦被它尾巴掃中,哪怕是霸王龍這樣粗壯的身體都是扛不住的
  • 2019年霸王龍新研究
    2019年霸王龍新研究霸王龍是最著名的恐龍,儘管它已經發現了100多年了,但是關於霸王龍的研究從沒有停止過,每年都會有許多關於霸王龍的新研究和新發現公布。在2019年,又有哪些關於霸王龍的新知呢?經過了28年的研究,加拿大古生物學家宣布「斯科蒂」成為目前發現的體型最大的霸王龍,甚至超過了著名的霸王龍「蘇」。霸王龍「斯科蒂」有多大呢?根據古生物學家的推測,其體長可達13米,體重8800千克,比霸王龍「蘇」還要大。不過考慮到「斯科蒂」的完整度為65%,遠不如「蘇」完整,所以到底「蘇」和「斯科蒂」誰大還不一定呢。
  • 霸王龍戰鬥力天下第一?和巨齒鯊相比,它就像是一個「恐龍玩偶」
    在白堊紀末期,地球上出現了一種非常恐怖的恐龍,它的身長在14米左右,頭高接近6米,平均體重為9噸,咬合力最大可達到5噸,在恐龍的所有物質之中,它是最為粗壯的食肉恐龍。看到這裡,相信大家都猜出來它的身份了,它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之一——陸地上最兇狠的角色——霸王龍。
  • 霸王龍在恐龍時期真的無敵了?在這輛「活坦克」面前,它還不敢造次
    不用說出它們的名字,相信大家都知道這類動物的名字,沒錯它們就是恐龍。考古學家正是通過恐龍化石的考古才揭開了白堊紀至第三紀時期地球的大概情況。如今恐龍專家通過考古發掘已經發現了不下100種恐龍,那麼龐大的恐龍家族裡誰才是最無敵的存在呢?可能有朋友脫口而出就說是霸王龍,因為這種恐龍通過大屏幕給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霸王龍的尷尬,前肢短得連自己的嘴都摸不到,它的前肢有什麼用?
    霸王龍是恐龍總目暴龍科中體型最大的肉食性動物,其平均體長11.5至14.7米,頭高近6米,體重9噸左右,而最令人生畏的是霸王龍的那一張大嘴,研究表明,霸王龍的咬合力一般都可以達到9至12萬牛頓,而其最大咬合力(嘴巴末端)更是可以高達20萬牛頓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