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報導雷克斯霸王龍熱點話題—新聞—科學網

2021-01-11 科學網

即使是人們最了解的恐龍,也保留著許多未知的故事。古生物學家非常想知道,著名的雷克斯霸王龍隱藏的那些秘密。圖片來源:ANDREW HOWE/GETTY IMAGES

 

1905年年底,媒體滔滔不絕地議論著一隻史前巨獸的骸骨。古生物學家在美國蒙大拿州的荒地中挖掘出了這些骨頭。當時,《紐約時報》將這隻巨獸描繪成「蜥蜴類暴君」,宣稱它是「有記錄的最強大的攻擊性動物」。自那以後的1個多世紀裡,雷克斯霸王龍一直佔據著公眾和古生物學家的想像空間。

 

從口鼻部到尾部拉伸長度超過12米,長著數十顆道釘大小的鋸齒狀牙齒,具有6600萬年歷史的雷克斯霸王龍依然是史前捕食者的終極案例。但讓研究人員氣惱的是,一直以來,對於一些無關緊要的問題的爭論,讓其他更重要的問題黯然失色。

 

例如,雷克斯霸王龍的進化起源仍然是個謎。研究人員試著確定這些白堊紀王者是如何從一系列侏羅紀小型恐龍中產生的。人們還在爭論雷克斯霸王龍幼年時期的樣子,以及古生物學家是否將其幼年時期錯誤歸為一種獨立的恐龍種類。雷克斯霸王龍的外貌也存在爭議:一些研究人員認為,這種巨型動物身上覆蓋著絨毛而不是鱗片。而且還有令人困擾的問題是,為何雷克斯霸王龍有如此巨大的頭部和下肢,但上肢卻相對弱小。

 

令人欣慰的是,古生物學家有足夠的化石材料進行研究。「我們有很多雷克斯霸王龍化石。」英國愛丁堡大學古生物學家Stephen Brusatte說,「很難得我們能有一種恐龍的如此多的高品質化石,因此我們能研究很多問題,例如,它如何生長、吃什麼和如何行動。」這裡,《自然》雜誌報導了古生物學家如何調查這些問題,以及有關這種迷人恐龍的一些熱點話題。

 

模糊起源

 

在古生物學家Henry Fairfield Osborn為這隻恐龍取名為雷克斯霸王龍後的最初十幾年裡,研究人員認為它是更大型食肉動物演進趨勢的高峰。在這種觀點裡,雷克斯霸王龍被認為是異特龍的後裔,異特龍是一種體長9米的食肉動物,生活在約8000萬年前。雷克斯霸王龍是食肉龍家族最後和最大的成員。

 

但上世紀90年代,古生物學家使用更嚴格的遺傳分類學分析,打破了上述進化圖景。他們再次檢查了恐龍種群的關係,並發現雷克斯霸王龍的根扎在一個小型有絨毛的生物系中,這種動物在侏羅紀時期生活在異特龍和其他捕食者的陰影下。

 

這種觀點的出現將雷克斯霸王龍及其近親放置於暴龍超科,出現時間大約為1.65億年前。該種群最早的已知成員是克裡夫蘭斯託克斯龍——生活在約1.5億年前的一種體長2~3米的兩足恐龍。早期霸王龍類體型較小,活動敏捷,但是在侏羅紀時期,這種體型將它們置於較低的社會等級上。「與頂級捕食者相比,它們更像寵物狗。」Brusatte說。

 

對於古生物學家而言,問題是霸王龍是如何從寵物狗成長為暴君的。但迄今為止,這個「勵志故事」的關鍵部分仍是個謎。1.45億年前到9000萬年前富含恐龍化石的巖層相對較少。當時霸王龍似乎開始登上頂級捕食者的位子,但研究人員尚未充分繪製出當時的群落圖。

 

在過去的數年裡,研究人員在中國取得了進展,這裡的巖層記錄下了一些關鍵片段。從2009年美國芝加哥菲爾德博物館Peter Makovicky小組描述的4米長的白魔雄關龍,到2012年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徐星介紹的9米長的華麗羽暴龍等,這些發現慢慢揭開了霸王龍進化的秘密。「似乎異特龍和霸王龍差不多同時生活在亞洲,並且體型相近。」Brusatte說。

 

青春期「謎團」

 

雷克斯霸王龍的青春期跟其進化起源一樣模糊。這裡,辯論的焦點集中於一種名為矮暴龍的生物身上。但這種動物首次被發現時,它被認為是一個獨立的物種,但是,有研究人員認為,矮暴龍只是雷克斯霸王龍的少年時期。

 

馬裡蘭大學古生物學家Thomas Holtz Jr.指出,矮暴龍樣本非常像雷克斯霸王龍,兩者之間的差別類似於其他暴龍種群不成熟個體和成熟個體間的差別。Holtz稱,所有的矮暴龍樣本都像是青春期動物,而所有的雷克斯霸王龍樣本顯示其是成年或接近成年的動物,這一事實暗示,它們實際是一種恐龍。

 

俄亥俄大學古生物學家Lawrence Witmer則對此表示懷疑。2010年,Witmer及同事Ryan Ridgely研究了克利夫蘭自然歷史博物館一個矮暴龍頭骨的計算機斷層掃描結果。他們發現,該頭骨的腦殼和鼻竇處有一些不同尋常的裂痕。Witmer表示,這些特徵與雷克斯霸王龍非常不同,這可能意味著頭骨屬於一個不同的恐龍物種。

 

南達科他州黑山地質研究所主席Peter Larson認為,與年幼雷克斯霸王龍相比,矮暴龍的牙齒呈過於細微的鋸齒狀,並密集堆積。他還指出這兩個物種在肩關節解剖學和頭骨孔洞方面的不同。

 

但是,這些來自化石的結論尚未發表,科學家沒有機會來研究它們。「要得出結論,可能依賴於更多的化石研究。我不確定需要多少數據來打破現狀。」Witmer說。

 

身披羽衣?

 

數十年來,藝術家描繪的雷克斯霸王龍都是身覆鱗片,很像當今的爬行動物——它們是雷克斯霸王龍唯一的遠親。但是,在過去20年裡,中國研究人員發現了一些長著羽毛或絨毛的恐龍標本。其中包括與雷克斯霸王龍有親緣關係的恐龍物種。

 

2004年,徐星命名了奇異帝龍—— 一種小型的早期暴龍。這種動物的化石顯示,其尾部、頜和身體其他部分有纖維痕跡,這暗示這種動物身披「細毛外衣」。來自中國的「華麗暴君」也長著羽狀物。華麗羽暴龍的羽毛並不像現在的鳥類羽毛,是後者簡化的祖先。

 

徐星認為,最早的有羽恐龍可能使用自己的羽毛進行「視覺展示」。之後全身覆蓋著羽毛鬥篷的動物可能依靠羽毛保溫。由於霸王龍間緊密的進化聯繫,他認為,「雷克斯霸王龍可能擁有某種原生羽毛」。

 

其他研究人員也贊成這一觀點。不過這也並不意味著雷克斯霸王龍看起來像一隻白堊紀小雞。Brusatte表示,它可能長著一些不顯眼的毛髮狀纖維,就像其他一些有羽恐龍一樣。

 

迄今為止,人們沒有發現雷克斯霸王龍的皮膚痕跡,因此研究人員無法確定無疑地說其身體外層到底覆蓋著什麼。並且一些人也不準備放棄傳統觀點。例如,威斯康星州迦太基學院古生物學家Thomas Carr認為,與雷克斯霸王龍有親緣關係且留下了皮膚痕跡的未公開化石顯示,其皮膚外面覆有鱗片。這些發現表明,即使一些更早期的霸王龍類有羽毛,但是名為暴龍科的小種群(其中包括雷克斯霸王龍),似乎經歷了從絨毛到鱗片的進化逆轉。

 

「沒有實驗性證據證明暴龍有羽毛。」Carr說,「在確定它們長著羽毛的那天到來之前,藝術家沒有理由用羽毛裝飾暴龍。」雷克斯霸王龍是否生長著羽毛將影響研究人員如何重建這種恐龍的生命軌跡:從可能的求愛行為到如何控制自己的體溫。(張章) (原標題《霸王龍:神秘的史前終極殺手》)

 

《中國科學報》 (2013-10-30 第3版 國際)

相關焦點

  • 研究表明小的雷克斯霸王龍可能並不存在
    《侏羅紀公園》電影中所展示即存在一種以前被錯誤分類的矮暴龍,即比馬匹略微大一些的雷克斯暴龍,可能並不存在。在2001年的一場關於這一話題的實地爭議和十幾年後的一項研究,很有可能給那些夢想著駕馭霸王龍的人潑了一盆冷水。
  • 雷克斯霸王龍 兇殘之外也懂幽默?
    而且,儘管它體型龐大,但百米速度恐怕未必會比人類百米短跑紀錄保持者尤賽恩·博爾特(Usain Bolt)慢多少。簡而言之,它或許是地球上有史以來最高效的殺戮機器。但如果一項新的研究結論屬實,這種印象可能就需要略作調整了。「我認為這可以擴展我們對雷克斯霸王龍,甚至其他恐龍生活習性的認識。」
  • 霸王龍(雷克斯暴龍):最兇猛的白堊紀食肉恐龍
    它的學名是雷克斯暴龍,也叫暴龍,大家通常叫它:霸王龍,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恐龍之一。霸王龍生活在白堊紀晚期,它們平均體長11.7米,最長達14.6米,平均臀部高度4米,最高臀高超過5米,平均體重11噸,最重14.85噸,是已知的世界上最大的肉食恐龍之一。 1902年,美國一位恐龍化石採集家巴納姆·布朗在美國蒙大拿州的黑爾溪發現了第一具霸王龍的骨骸。
  • 人物新聞報導價值開發與消費方向-從李娜澳網奪冠新聞話題來看
    新媒體技術和自媒體時代形成了龐大的用戶群,其強大的參與性和擴散性使李娜的奪冠成為熱點,而移動網際網路和媒體從業人員也借著人物熱度地把李娜身上的新聞話題價值「完美發揮」。在2014年年初,關於李娜的各種報導,話題,輿論佔據了國內媒體的主導。整個過程按時間可以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 雷克斯霸王龍登場!虛幻4《恐龍危機》重製版新演示
    【遊俠網】粉絲自製《恐龍危機》重製版 試玩演示  我們在預告片中看到了迅猛龍、翼手龍和雷克斯霸王龍,恐龍的建模還是很逼真的,非常令人震撼。這部《恐龍危機》重製版遊戲將會使用類似於《生化危機2:重製版》的第三人稱越肩視角。
  • 霸王龍的咬合力有多強?
    霸王龍又名暴龍,許多有關這種世界上最富盛名的恐龍的傳統觀點,近年來均遭到人們的質疑。比如,人們會疑惑12米長、體重據信可達6.8噸的雷克斯暴龍( Tyrannosaurus rex )到底是可以奔跑還是只能緩慢地行走。有些人則認為這種想像中強勢的雷克斯暴龍實際上咬合力很一般,這也限制了它的覓食。
  • 科學教育成為熱議話題—新聞—科學網
    中國教育明德論壇2020年年會召開:
  • 霸王龍沒有對手?科學家通過化石發現霸王龍可能也吃霸王龍
    霸王龍也叫雷克斯暴龍,身高可達6米,平均體重達9噸,比如今的大象都大。霸王龍屬於暴龍科中體型最大的一種,是地球有史以來陸地上最強的食肉動物,也是我們最熟悉的恐龍,不少影視作品中都有霸王龍出現。霸王龍憑藉著自己龐大的體型和有史以來陸地動物最高的咬合力,處在白堊紀晚期食物鏈頂端,很多恐龍都是它的食物,就連體長達30米的阿拉摩龍都可能是它的捕食對象。在霸王龍所處的那個時代,幾乎沒有動物是它們的對手,或許只有飢餓和疾病能打敗它們。然而,科學家通過研究霸王龍化石發現,霸王龍可能也會吃霸王龍。
  • 新研究:只是還沒長大的霸王龍
    關於本世紀初在美國西北部發現的兩具「迷你版」霸王龍化石骨骼的分類,科學家一直有不同看法。美國研究人員分析這兩具化石骨骼的微觀結構認為,它們並不像此前某些人猜測那樣屬於一種名為「矮暴龍」的獨特暴龍,而是尚未成年的霸王龍。
  • 化石凝固霸王龍和三角龍「生死決鬥」瞬間
    北卡羅萊納州自然歷史博物館將在2022年展出一對「決鬥恐龍」化石,可謂曠世罕見。據BGR報導,考古學家在蒙大拿州「地獄溪地層」(Hell Creek Formation)厚厚的巖石中發現了三角龍化石及幼年霸王龍化石,兩隻動物的化石都有損壞的痕跡,說明它們在進行殊死搏鬥,很有可能兩敗俱傷。很顯然,這是一場生死戰。
  • 什麼恐龍能打敗霸王龍,霸王龍的天敵是什麼龍
    雷克斯暴龍熟稱霸王龍,它是一種生活在白堊紀晚起的霸主級掠食性動物,霸王龍屬於暴龍科,是暴龍科中體型最大的一種恐龍。最長14.7米,最高約5.2米,頭部高度接近6米,最重的霸王龍可達14.85噸左右,除了強大的咬合力外,它們是體型最粗壯的食肉類恐龍之一。
  • 喀左中國暴龍vs霸王龍, 喀左中國暴龍可能是霸王龍的祖先
    喀左中國暴龍可能是霸王龍的祖先,有科研人員季強說「40多年來,我國兩代科學家只是在山東等地發現過霸王龍的牙齒等化石,而且都是晚白堊世的。以前古生物研究界總認為霸王龍是由北美遷移到亞洲的,這具化石的發現,有可能證明霸王龍起源在東亞,後發展到了北美。喀左中國暴龍為研究霸王龍科的起源提供了珍貴材料,該新屬種已顯示出霸王龍科的特徵,進一步論證了中國是世界上霸王龍類最主要的演化地之一。」
  • 雷克斯暴龍是天下第一?和巨齒鯊相比,它不過是一份小點心
    憑藉著諸多優點,雷克斯暴龍在地球陸地上橫行無忌,遇到什麼恐龍,就吃什麼恐龍,就連那些體型龐大的恐龍也不能倖免,例如阿拉摩龍,其體長28米,重達73噸,是霸王龍的5倍多,但是面對後者的攻勢
  • 我們被霸王龍誤導了多少年?排名裡僅僅第四,第一直接完爆霸王龍!
    提起霸王龍,大家想必都是非常熟悉的,它們又被人們稱為雷克斯暴龍,是最晚滅絕的恐龍之一,同時也代表了恐龍進化的最頂端。成年的霸王龍體型巨大,它們的體長大約在12米,臀部的高度就有4米,平均體重約9噸,它們實在太大了,大到人類在成年的霸王龍面前可能就是一個小蟲子。在我們的印象裡霸王龍是無敵的。
  • 「冷點」才是快速生物多樣化「熱點」—新聞—科學網
    Albano 從安第斯山脈到地中海盆地,地球上的一些地區與其他地區相比,擁有大量的物種。像亞馬遜雨林這樣的動植物多樣性的「熱點」,新物種也會選擇在這裡形成嗎? 為了尋找答案,科研人員正站在缺氧的高山、炙熱的沙漠,分析了新生物在地球上這些看似嚴酷荒涼的地區茁壯成長的可能性。
  • 「我的世界」裡的遠古怪獸霸王龍
    霸王龍 (Tyrannosaurus):血量:82(成年),15(幼年)。攻擊力:16。種類:敵對生物。飢餓值:150。方塊破壞:是。掉落物:霸王龍肉、霸王龍頭骨、霸王龍牙、霸王龍胸肋骨、霸王龍脊椎骨、霸王龍腿骨、霸王龍臂骨、霸王龍足骨。
  • 誰是最後的迅猛龍—新聞—科學網
    通過化石可以看到該恐龍巨大的鐮狀利爪上有一個圓鑿,研究人員推測可能是和另一隻Dineobellator或其他獸腳亞目恐龍(如霸王龍)爭鬥導致的。 物種關係的系統發育分析顯示,Dineobellator可能屬於伶盜龍亞科,其中包括伶盜龍。Dineobellator的祖先被認為從亞洲遷移到北美,可能有多支譜系在北美演化,這或許可以解釋Dineobellator與其他馳龍在形態上的差異。
  • 霸王龍有沒有對手,它是霸王龍最大的天敵!
    ,也叫雷克斯暴龍。霸王龍是恐龍時代最大的食肉恐龍之一,也是最為兇猛的恐龍,強壯的身體,銳利的牙齒幾乎沒有動物敢招惹,成年後的霸王龍最大體長14.7米,體重接近15噸,嘴巴末端的咬合力達到了20萬牛頓,在捕殺獵物時,能夠直接將獵物骨頭咬碎,而且霸王龍的牙齒永遠也不用擔心損壞,和鱷魚一樣,它的牙齒可以無限重生,損壞的、破裂的都能在短時間補齊,最致命的是霸王龍的唾液帶有致命細菌,能夠對獵物造成嚴重傷害。
  • 你究竟被霸王龍誤導了多少年?他的排名僅排第四,第一名虐暴霸王龍!
    霸王龍是恐龍中最著名的捕食者,也是許多科幻片中重點介紹的史前殺手。看了那麼多關於霸王龍的影像,你對霸王龍的印象是否還只停留在大、狠、可怕、血腥呢?那麼,你該補補課了,這些關於霸王龍的知識,你應該好好了解一下。霸王龍,就是我們通常說的暴龍,或者叫雷克斯暴龍。在長達1.6億年的恐龍時代中,僅僅在6800萬年前出現,然後在6600萬年前的大滅絕事件中就退出了歷史舞臺。
  • 霸王龍:白堊紀最兇猛食肉恐龍
    這就是為什麼28歲的「蘇」只有12.2米,卻可以和14米以上等級的mor1126,ucmp137538等競爭已發現最大的霸王龍的地位。羽    毛在2004年,科學期刊《自然》公布的一份研究,敘述了一種早期暴龍超科物種,奇異帝龍,化石發現於中國的義縣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