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投降|一紙降書出芷江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國以宣言的形式,發表了《中美英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裝部隊無條件投降,日本當局對此意見不一,日本主戰派以種種條件為理由主張全面拒絕《波茨坦公告》。7月28日,首相鈴木貫太郎在記者會上說:《波茨坦公告》只不過是《開羅宣言》的舊調重彈,日本政府認為公告並無任何重要價值,只有對他置之不理。
-
日本芷江投降照公布 《最後一戰》高度還原歷史
該劇以尊重歷史事實為根本,真實的還原了日本芷江投降的歷史事件。4月17日,湖南懷化芷江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受降紀念館首次對外公布了由原美國飛虎隊通訊兵約瑟夫·得捐贈的日本1945年8月21日在芷江投降的彩色照片,這些彩色照片中日本「芷江受降」的場景在電視劇《最後一戰》中全面的展現出來了,勢必會讓觀眾能夠更為直觀的感受那段令全國軍民振奮人心的時刻。
-
日本投降 | 一紙降書出芷江_新聞頻道_央視網(cctv.com)
【環球網報導 記者鮑宇雁 實習記者 劉徵宇 梅旭航】日本的戰敗結局顯而易見。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國以宣言的形式,發表了《中美英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裝部隊無條件投降,日本當局對此意見不一,日本主戰派以種種條件為理由主張全面拒絕《波茨坦公告》。7月28日,首相鈴木貫太郎在記者會上說:《波茨坦公告》只不過是《開羅宣言》的舊調重彈,日本政府認為公告並無任何重要價值,只有對他置之不理。 日本為自己的一意孤行付出了代價。
-
正義的勝利:一紙降書落芷江
此後,日軍在中國戰場徹底停止進攻作戰,直至戰敗投降。 芷江戰役被當時美國《紐約時報》視為「中日戰爭之轉折點」,國內外各大報紙都在顯著位報導了這次勝利。如今,令吳建宏感到欣慰的是,經過多年的收集和整理,紀念館已經徵集到大量關於芷江戰役的珍貴文物和資料。
-
日本的報紙和雜誌是如何產生發展的?
幕府末期,是日本大眾傳播的黎明時期。嘉永六年(1853年),貝利率領的美國艦隊來到日本給德川幕府以重大影響。在此以前幕府要員通過荷蘭的《荷蘭傳聞書》了解海外情況。這種《荷蘭傳聞書》當時是不公開的。但是,與各國籤訂條約的結果《荷蘭傳聞書》也不得不公開化了。安政元年(1854年)起,政府要員們不再閱讀「傳聞書」改由荷蘭政府直接向日本政府提供報紙。
-
...親曆日本投降的貴陽人|貴陽|曾鴻圖|日本投降|曾詠雩|聖路易...
第173期1945年9月9日上午9時9分,日本侵略軍在南京向中國投降。投降儀式,在原中央軍校大禮堂舉行。貴陽人曾鴻圖,作為當時中國陸軍總司令何應欽的秘書,參加了這次受降儀式,見證半個多世紀以來,受盡日本侵略者侮辱和摧殘的中國人民在浴血奮戰後取得的勝利。
-
芷江:定格抗戰歷史的「勝利之城」
參考消息網9月3日報導(文/劉芳洲 周勉) 75年前,中國人民經過14年浴血奮戰,取得抗日戰爭偉大勝利,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了卓越貢獻。在抗戰勝利75周年到來之際,本網推出紀念專題,重回日軍受降之地小城芷江,重溫延安慶祝勝利歡樂場景……回望過去,向抗戰英烈致敬;銘記歷史,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
-
岡村寧次指揮芷江會戰,300日軍投降後還打鬧,國軍:日軍完了
1945年4月,侵華日軍欲爭奪芷江空軍基地,由此發起芷江保衛戰,這次戰役是我國抗戰時期在正面戰場上的最後一次會戰。戰時長達兩個月,日軍出兵5個師十萬餘人,國軍出兵9個軍26個師,雙方總兵力達28萬多人,戰線二百多公裡,最後以日軍戰敗結束。
-
從日本投降到南京光復
日本自發動侵略戰爭之日,就鑄就了他們最終失敗的必然結局。南京的廣大中國民眾則是一片歡騰。1945年8月15日,岡村寧次在率部收聽了裕仁天皇的「終戰詔書」後,接著他又收聽到重慶中國國民政府主席蔣介石通過廣播電臺發給他的命令,主要內容是關於日軍投降事宜的六項原則。
-
芷江:一座見證抗戰受降的勝利之城
也是在此地,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後,同中國商定投降事宜並在投降時注意事項備忘錄上簽字。這,就是芷江!這次受降就是著名的「芷江受降」! 最後一戰 芷江縣城東郊,有一座始建於1936年目前仍在使用的機場——芷江機場。機場不大,亦不起眼,鮮為人知的是,它曾是二戰盟軍在遠東的第二大軍用機場,中日雙方的這次會戰,就是圍繞這座機場而展開。
-
湖南芷江:公開31件新徵集侵華罪證 見證日軍暴行與敗局_新華報業網
昨天(12日),位於湖南省懷化市芷江縣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受降紀念館,向社會公開了31件新徵的侵華罪證物品。 回憶史料記錄失敗過程 「千針線」也無濟於事 其中幾件侵華罪證物品是從日本徵集而來:包括日本第二十軍芷江作戰地圖,日本原中國派遣軍森金千秋撰寫的芷江作戰回憶史料《死之反轉》《華中戰線最後的敗走》。
-
【震古鑠今】★中國凱旋門——芷江受降紀念坊
提示:點擊上方"天下芷江1945"↑免費訂閱本刊芷江最權威的官方微信公眾號報你咯
-
《妖貓傳》日文配音陣容公開 高橋一生詮釋白樂天
《妖貓傳》日文配音陣容公開 高橋一生詮釋白樂天 時間:2017.12.11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Lecea 分享到:
-
日本投降儀式的真實細節:鬼子剃光頭,應欽腰媚骨,崗村沒獻刀
投降席上有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駐華日軍總參謀長小林茂三郎、副總參謀長今井武夫等7人。盟軍將領有美軍麥克魯中將、柏德勒少將,英軍海斯中將等。在此之前的8月21日,在湖南芷江,作為日本侵略戰爭主要戰場的中國,舉行了中國對日本的受降儀式。 至此,標誌二戰以法西斯軸心國的徹底失敗和反法西斯同盟國的徹底勝利而告結束。
-
湖南芷江:公開31件新徵集侵華罪證 見證日軍暴行與敗局
昨天(12日),位於湖南省懷化市芷江縣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受降紀念館,向社會公開了31件新徵的侵華罪證物品。比如有抗日戰爭後期的頭盔,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受降紀念館館長吳建宏介紹,那時日軍已經開始改用民防頭盔,而不是軍用的鋼盔,這說明當時日本國力已經衰敗了,沒有更多的戰略物資來提供戰場,日軍必將失敗。
-
日本「報紙廣告大獎」公布!網友:優秀的創意內容永不過時!
「報紙廣告獎」成立於1981年,是由日本報紙協會主辦的關於報紙廣告類的大獎,旨在表彰那些為報紙廣告的發展開拓了新的可能性,並未報紙廣告的發展做出了一定貢獻的廣告活動。該獎項分為「廣告類」與「報紙公司計計劃與市場類」兩個類別。
-
芷江會戰,曾提出中日戰力3:1定律的岡村寧次,或比戰敗更恥辱
1945年4月,日軍部署進攻芷江,以此來摧毀芷江機場,目的是為了消除日本國內的空襲威脅,計劃發動日軍所謂的「芷江攻略戰」,我軍稱其為芷江保衛戰。我軍在將領王耀武的帶領下,贏得最後的勝利。這一戰,雙方共有28萬餘人參戰,戰線已經長達200多公裡,最後一戰,日軍被我軍重創,在懷化,邵陽市附近揮動白旗,選擇投降,湘西會戰以日軍失敗告終,也標誌著中國抗日正面戰場由防禦轉為進攻。
-
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銘記日本無條件投降日
,通過無線電廣播,播發內容一致的公告:日本政府已正式無條件投降。這就是正式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的「四國公告」。「四國公告」具有最高的國際權威性和歷史上空前的莊嚴性,語言文字確切明白,時間準確無誤,範圍覆蓋全世界;一經宣布,戰火停熄,全世界一片激情歡躍,普天同慶反法西斯戰爭取得最後的偉大勝利,充分顯示了中、美、英、蘇在事件全局中的主宰地位。請看看當時報紙的相關報導。
-
芷江會戰,日軍被「優勝」蒙蔽了雙眼,想靠8萬兵力奪我國機場
1945年4月,侵華日軍妄圖搗毀芷江機場,目的是為了消除日本國內的空襲威脅,日軍垂死掙扎,發起了芷江攻略戰,在中方,這場戰役被稱為芷江保衛戰。這一戰,王耀武帶領我軍將士,贏得最後的勝利。日本侵華總司令崗村寧次針對目前的戰局還打算在之後安排一次規模巨大的戰鬥以此挽回日軍的敗勢,而由美軍進行二次修建的芷江空軍基地,其佔地領域增加了不少,對臺灣沿海日軍和日本本土東京造成了巨大的威脅。日軍東京司令部也一直在部署攻擊處於芷江的我軍空軍基地的作戰任務,以防止日本本土被美軍轟炸機夷為平地。總而言之日軍是一定會發動芷江會戰的。
-
走進芷江受降聖地 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八年烽火起盧溝,一紙降書落芷江。」12月6日,懷化市第四人民醫院第四黨支部走進勝利之城懷化芷江,走進芷江受降紀念館,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感懷中國軍民共同奮勇抗戰的革命歲月。芷江受降紀念館是全國唯一一座紀念抗戰勝利的標誌性建築,這裡是中華民族第一個接受日本投降之地,也是中國抗戰勝利總受降地和指揮全國16個分降區受降的總指揮中心。紀念館完好地保存了中國戰區受降典禮會場舊址,並在此基礎上形成了舊址與紀念館合一、是極具影響力的專題性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