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量的「決定性」作用!訓練跑步最「笨拙」的辦法,但也最有效

2021-01-12 騰訊網

跑量是跑步的基石,因為它對於提高成績最有效,而且效果顯著,很多跑者對此深信不疑。

跑步這件事有30%是靠天賦,而剩下的70%靠的是後天的努力。對於那些身材偏瘦的人,他們本身就比一般人人有更大的優勢,因為體重在跑步過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越是體重輕的人,跑起來越是省力。由於受生活環境、家庭因素等影響,有些人就是在體力和耐力上要強於一般人。如果我們沒有前面提到的種種優勢,那麼只有靠後天的努力,而努力的方法就是提高跑量。

跑量就是指每個月跑步的距離,對於那些跑步大神來說,每個月基本上都會維持在1000公裡左右的跑量,這也意味著平均每天基本上都會跑至少30公裡,這在大多數的人看來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沒錯!如果你接觸跑步的時間不長,要是每天只跑5公裡,連續跑步的時間一般不會超過20天,主要原因不是你堅持不下去,而且初跑者的各種傷病都會圍繞著你,讓你不得不停下來。

這其實就是跑量的積累不足,沒有任何的捷徑可言,當然這也是一個逐漸上升的過程。可能開始我們每個月只能跑50公裡,當身體慢慢適應,你會發現自己恢復的也很快,不光跑的距離更長,而且速度也會上去,所以要想有目的的訓練跑步,那麼跑量就猶如高樓大廈的地基一般,有著「決定性」的作用。

小編通過了解周圍一些比較厲害的跑友發現,對於普通人來說,要想馬拉松的成績在4小時以內,也就是跑42公裡的配速在5分45左右,那麼你的月跑量必然不能低於100公裡,當然一些特別有天賦的人除外,所以記住一點,跑量絕對是訓練跑步最有效的途徑,在這方面偷懶必然不會達到你想要的效果。

相關焦點

  • 跑步小白很容易忽視跑量,跑量是決定長跑能力的最關鍵因素
    因為現在網上相關的跑步材料和教程非常的多,而且有的教程說的比較邪乎,讓很多跑步小白以為學會了就會變成跑步大神。實際上以上的訓練內容都屬於跑步的輔助訓練項目,從效果的角度來看,只能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其作用並不是決定性的。其實就長跑來講,跑量才是決定跑步水平的最主要因素,沒有跑量的支撐,跑步者的跑步水平很難出現質的提高。
  • 跑步小白不要忽視積累跑量,跑量決定跑步者的整體跑步水平
    ,那就是比較追求高大上的東西,比如矯正跑姿訓練、跑步力量訓練等等。因為現在網上相關的跑步材料和教程非常的多,而且有的教程說的比較邪乎,讓很多跑步小白以為學會了就會變成跑步大神。實際上以上的訓練內容都屬於跑步的輔助訓練項目,從效果的角度來看,只能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其作用並不是決定性的。其實就長跑來講,跑量才是決定跑步水平的最主要因素,沒有跑量的支撐,跑步者的跑步水平很難出現質的提高。
  • 跑步小腿酸脹怎麼辦?六個辦法都有效,最後一個辦法一定是你最愛
    所以,在跑進過程中,無論運動令身體反應多大,都要竭力關照一下當前的跑姿。但別指望看一下就會,因為正確的跑姿也需要通過大量的跑步練習來養成,並不是看了這些要點就會了。所以,投入相當的跑量也是消除小腿酸痛的基礎條件。有了跑量的保證,可以不斷調整自己的跑姿,增強雙腿跑步過程中的協調性,同時體能、心肺功能都在提升,小腿的酸痛就能自然緩解和消除。
  • 跑步技巧,提升你的跑步能力,馬拉松跑者必做的5個爆發力訓練
    跑者常說「跑馬拉松要練耐力,跑短跑要練爆發力。」聽起來好像很有道理的樣子。其實,跑馬拉松不僅僅需要練習耐力,當你從初級跑者,想通過更高的水平,跑步成績更上一層樓時,在訓練跑步耐力的同時,也需要訓練跑步爆發力。
  • 作為佛系跑者,一周跑量多少最健康?
    怎麼確定跑量,對每個跑者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問題。 健康跑、提速、備賽…不同跑者,周跑量都有區別。 它決定了你的訓練成果是否有效,也和你的身體健康息息相關——跑量不夠達不到效果,跑量太多反而有害於身體。
  • 不要滿足穩定的跑量,來試試這些跑步訓練
    跑者必須在競賽距離與跑步速度上取得平衡。你不可能用五公裡配速去跑全馬,但也不應該用全馬配速去跑五公裡。 那麼該怎麼訓練才會進步?!可是時間有限,過去相同的一個小時的時間,跑了12-3K還不過癮。當每天穩定的「跑量」5K、10K都不能滿足你的癮頭時,這時候要適度的提升跑步「強度」,可以試試以下提升跑步強度的方法。
  • 怎麼跑才能讓自己越跑越遠?跑步進階訓練中應該注意些什麼
    在跑步進階的過程當中,肯定會遇到很多的不確定性。而且每個人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所以我們的建議或者方法也只能給你借鑑,希望大家在訓練當中,一定要根據自身的情況進行科學的調整。在最開始跑步的時候其實最能使人獲得成就感,因為在最初的奔跑中最容易獲得突破,可以不斷的挑戰自己。
  • 長距離訓練,最忌諱越跑越慢
    LSD訓練也有許多講究,只有有效的LSD訓練才能收到預期效果。那麼,怎樣練才是有效的LSD?今天給大家詳細解讀一番。 根據跑步強度分級,LSD的主要強度在最大心率的65-78%,屬於輕鬆慢跑,可以聊天說話、基本不會感到喘粗氣。但LSD並非跑得越慢越好,運動強度低於50%,就很難對有氧耐力起到訓練作用。
  • 據說這樣跑步最減肥,避開跑步10大減肥誤區,跑對才能瘦身
    說到減肥,任何運動都能減脂減肥,跑步、遊泳、單車、是量訓練,跳操……只要時間足夠,讓熱量總攝入和總消耗形成負差,堅持一段時間,都能減下去。為什麼這麼多人跑步?因為最簡單、最方便、也最便宜啊。跑步究竟有啥好?怎麼跑才能更有效?為什麼這麼多人喜歡跑步呢?
  • 跑步的終極意義:不是跑量,而是健康和陪伴
    最開始進入跑圈,大家趁著一股新鮮勁兒都愛曬軌跡,月末還PK一下跑量。有人暗暗得意,有人直呼慚愧。到後來,當跑步慢慢成為一種習慣,在跑步這件事中,我們越來越多地注重科學和方法時,就開始琢磨,「跑量為王」這句話究竟有多少科學含量。
  • 最健康的跑步方式:控跑量、練力量、睡眠足、平衡工作與生活
    撰文/柳條編輯/柳條出品/馬孔多跑步研究室跑步被公認為是最健康的運動之一。對於很多跑者來說,去跑步就是為了健康,不僅是身體的鍛鍊,還有內心的修行。特別是這幾年馬拉松賽事在中國太火了,吸引了很多人加入了跑步的行列。然而跑著跑著,人們就忘了當初跑步為了什麼。不少人迷戀配速和跑量,在追求PB的道路上一去不復返。不管是專業跑者還是業餘跑者,很多人都因為傷病而不得不放棄跑步。
  • 資深跑者的5條訓練法則:跑得越快,越注重周跑量
    基礎訓練的第一要務就是逐步且穩定的增加跑步裡程,還包括少量的高強度訓練來建立神經肌肉訓練的基礎,以比賽的目標配速通過長時間的練習提高跑步效率和對抗疲勞。 跑量是衡量一個跑者成功與否的主要指標之一。簡單來說,只有跑的越多,才可能跑的越快。為了打造一個強大的有氧運動引擎,在訓練的基礎階段逐步增加裡程是非常必要的。
  • 跑者腿部訓練秘籍| 教你如何有效增強下肢力量
    對於小白跑友,做做下蹲練習,對於提高力量是有一定幫助,對於資深跑友或者有一定跑步基礎的跑友來說,下蹲練習對於提高跑步能力的作用就日漸遞減或者幾乎沒啥作用了,這是為什麼呢?前文用了大段篇幅解釋了下蹲不是跑步專項力量訓練的原因,但這並不代表下蹲沒有用處,下蹲同樣可以有效提高下肢力量,對於普通人和小白跑友仍然是非常有用的訓練方法,或者說經過下蹲練習先增強基礎力量再進行專項力量訓練
  • 跑者每周跑幾次,才能既安全、又有效地提高跑步水平
    在跑步圈裡,經常看到的一種問題類似於:『我每天跑五公裡/十公裡,堅持一個月會怎麼樣?』,或者『每周應該跑幾次步,才能更有效地減輕體重?』。這些問題都涉及到一個跑步鍛鍊的基礎:跑步頻率的問題。從普通跑者的訓練角度來說,每周跑步次數是訓練的三個重要基礎變量之一。除了跑步頻次以外,另外兩個變量分別是跑步的時長——跑者能夠跑多遠多久,以及跑步強度——跑者能夠跑多快。
  • 最專業的跑步訓練計劃,超全比賽乾貨分享
    周一和周五是休息日,周二至周四是短距離跑,周六是30~60分鐘的交叉訓練,作為周日長距離跑的前奏。在訓練期間,你可以參加5公裡比賽和10公裡比賽來獲取比賽經驗。半程馬拉松:中級全程馬拉松:初級這是最流行的訓練計劃,其關鍵部分在於周六的長距離跑。從第一周是10公裡跑,逐漸發展到第15周的32公裡,隨後開始為準備全馬比賽而減量。
  • 貴州喬格體育:如何執行一個有效的跑步間歇訓練
    間歇訓練曾是那些世界頂尖跑者的成功秘籍,現在也成為從精英跑者到大眾跑者共同熱衷的訓練項目,從競技跑者到健康跑者,嘗試者越來越多。什麼是間歇訓練?間歇跑是一種高低強度交錯進行的跑步訓練方式,它把大運動量和高強度的練習拆解成小部分,在每個部分之間安排休息時間,能夠有效地增強體能。每組的距離可以是200,400,800,1000或 1500米等 。
  • 【跑步訓練】土法煉鋼堆跑量?破 PB 關鍵從心率訓練開始!
    相信許多跑友都曾有過這段時期,跑步跑了一段時間,明明月跑量也不少,動輒月領 200 km、300 km,卻始終無法突破 PB,這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呢
  • 跑圈最反感的「垃圾跑量」,其實有優點?
    垃圾跑量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嚴肅跑者的詞典中,特點是,時間長,強度低,沒有訓練效果。還有一種垃圾跑量,是針對速度上的無效訓練。按目標速度跑了幾公裡,就力不從心,後面大段時間都處於降速跑的煎熬狀態,基本等同於訓練失敗。
  • 最符合跑步的力量訓練動作系列
    請點擊上方藍字【慧跑】關注我們 ↑↑↑:輕如羽,跑無傷慧跑「萬人百馬」訓練營,個性化定製訓練計劃,專業跑步教練服務,
  • 六成跑者花錢治傷真的治好了嗎?如何有效解決跑步傷痛?
    此外,在2019年,60%的跑者在跑步損傷治療、運動康復、運動保健方面有支出,平均支出為533.73元;並且年長者更在意身體保護,34%的跑者使用跑步醫療康復服務,最經常使用的是放鬆按摩服務,其次為跑步後足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