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東莞出發,向西南地區前行,位於雲貴高原、烏蒙深山的雲南昭通,在東莞對口幫扶之下,脫貧攻堅取得顯著成效。近日,正邁入發展快車道雲南昭通,再次迎來發展曙光——東莞光明中學對昭通高田中學實施對口援建活動。1月9日至11日,以體藝為教學特色的光明中學將東莞先進教育理念帶去高田中學,並為該校捐贈相關物資,雙方同時進行友好交流。
簡陋狹窄的水泥操場 環境堪憂
「好球!」1月10日,位於昭通市威信縣的扎西體育館不時傳來陣陣喝彩聲,來自東莞光明中學的籃球健兒們與當地中學生現場角逐,一場跨越千山萬水的籃球賽見證兩地教育情誼。威信縣是集老、少、邊、窮、山為一體的欠發達縣。在距離威信縣城30公裡的高田鄉,是一個貧困的小村莊。高田中學,承擔著對高田鄉3萬多群眾其子女實施義務教育的重要責任。「在東西對口幫扶下,交通環境改善了,村村通了公路,但由於地處山區,許多客運車輛無法到達學生居住地,大部分孩子需走路上學,最遠的要走將近四個小時。」吳綏,是高田中學的校長,談起孩子上學之路,他哽咽道。貧困山區孩子,上好學並非易事。高田中學教學基礎設施簡陋,至今無地建設標準化運動場,籃球框亦是修修補補,老化的設施設備勉強支撐學生日常使用。
12萬元善款幫扶貧困學生 情暖山區
讓山區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理念,更新師生教學設施設備,是阻隔教育貧瘠的重要途徑。此次,光明中學為高田中學籌得12萬元教育扶持善款,並為該校捐贈一批嶄新的定製籃球和書籍。而光明中學對口幫扶高田中學,源於一場美麗的「邂逅」。
2020年7月,東莞市莞香花青少年服務中心黨支部書記、副總幹事孔雪雯報名參加東莞幫扶昭通工作,助力提升昭通市威信縣當地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的素質和能力。為期四個月的幫扶,孔雪雯和當地居民結下了深厚的感情。在一次工作中,孔雪雯了解到,當地小學生籃球隊急需資金支持,遂聯繫同樣身為廣東省青年聯合會第十一屆委員會委員的光明中學高中部副校長張亮。很快,3000元善款集結。在得知該消息後,「如何滿足更多孩子的籃球夢,讓更多孩子享受到優質教育資源」這個問題一直縈繞在光明中學黨委書記、總校長王永春腦海中。「繼續幫扶。」說做就做,僅僅一周時間,光明中學通過愛心義賣、師生捐贈形式迅速籌善款,對口援建威信縣高田中學。
「當時聽到援建的消息很激動,這幾年,東西部協作下,教育投入力度越來越大,離孩子們『上好學』的夢想也不遠了。」吳綏告訴記者,此次光明中學捐獻的善款,將主要用於改善該校體育設施設備,讓更多的孩子告別瀝青水泥籃球場,恣意在操場上奔跑。
開展系列愛心慈善活動 善行天下
「山區孩子和我們一樣,對籃球十分熱愛。」光明中學高二(14)班學生譚雨紅感慨道,沒有良好的訓練環境,亦缺乏專業教練指導,但威信縣當地學生仍然懷揣著「籃球夢」,令他十分感動。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11日上午,在高田中學嶄新的教學樓中,該校孩子們為光明中學師生敬獻「最美的風景,致最好的你」紀念冊,並以一首《感恩的心》,致敬光明中學、致敬東莞教育。
此次援建活動是「光正教育慈善中國行」系列活動之一。傳承慈善精神,託舉教育希望。東莞市光明中學自2003年建校以來,不忘身上肩負的社會責任,以積極的行動回饋社會。2020年提出的「光正教育慈善中國行活動」計劃,包括對雲南昭通高田中學定點援建項目,「愛在光明,善行義賣」公益活動、「啄木鳥在行動」社會公益宣傳活動、「關愛老人,送去溫暖;呵護兒童,快樂成長」助老助殘公益活動等。
東莞教育扶貧多措並舉 補齊短板
山川雖異,情懷相同。東莞和昭通,兩個看似山海遠隔、距離遙遠的城市,在國家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政策的牽引下,結下深厚的緣份。高田中學校長吳綏表示,幾年來,東莞用於昭通教育扶貧的資金達4.25億元,用於學生幫扶的資金達2.93億元。東莞投入職業教育資金2.86億元,累計招收昭通籍學生7299人到東莞就讀。
扶貧先扶智。威信縣政府教育督導室主任吳華告訴記者,東莞教育對昭通威信教育提供了莫大的支持。除資金扶持外,還派出骨幹教師定點教學。僅2020年,就有四名教師在威信縣多所學校支教。一方面,掛職支教教師充分發揮各自的教學特長,穩步提高任教學科的教學質量,贏得該地學生和學生家長的好評;另一方面,掛職支教教師將自己先進的管理理念、教學經驗通過專題講座、示範課等形式毫無保留地與當地學校和教師們分享,促使威信縣學校管理水平不斷提升。
文字:張理萌
攝影:張理萌
編輯:寧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