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孩子的身高一直是父母最關心的問題,為此他們苦求所謂的長個子良方,甚至給孩子買可以增高的保健品,近不急待地想要讓孩子嗖嗖地長高。
但是,短期內給兒童提供增高食物,以及補充營養是很難解決根本問題的,一旦花費的金錢沒有得到對應的成果,耽誤的不止是孩子的時間問題,所以長個子需要一項長期計劃來解決。
一、那麼身材矮小的父母,是怎麼將身高遺傳給子女呢?
根據網絡調查發現,還有許多是根據父母的身高來推算出孩子的身高的公式,例如:
(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3)÷2=男孩身高,單位cm。
(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3)÷2=女孩身高,單位cm。
這類公式還有很多,但是要告訴家長的是,這些計算方法並不適用於你的孩子。對不同年齡兒童的研究發現:兒童的身高70%取決於基因,30%取決於後天因素。
另外,從2017年《中國兒童身高管理現狀調查報告》可以看出,我國約54%的兒童青少年在發育後期,都未達到遺傳身高標準。不過總而言之,無論如何家長都是有希望培養出高個子的孩子。
二、很多人說小孩跳繩能長高?
前一段時間,朋友就孩子的個子問題,四處打聽偏方,希望孩子不再因為個子問題學校被欺負,好不容易聽說跳繩可以長高,便買了兩根跳繩讓孩子每天跳500下。目前雖然沒看到個子長高,但是身體倒是變好了,在學校也沒再被欺負了。
兒童長高不是一天或兩天,而是需要長期堅持,像跳繩、跑步、籃球、遊泳等運動方式,都能促進兒童生長激素分泌,提高機體對鈣的吸收利用率,從而使兒童長高。
科學家們還發現:經常運動的兒童比不運動的兒童高出2~3 cm。但是父母也要知道,只有掌握正確的方法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三、孩子該如何正確跳繩呢
若孩子還太小不會跳繩,協調動作能力差,可先選擇無繩跳,每天跳10~20分鐘。當身體的各項功能逐漸發展和完善,等到5~6歲的時候就可以讓孩子正常跳繩了,在選擇跳繩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兩點:
第一點,跳繩的強度:跳繩要給孩子制定短期和長期目標,不要遊戲式,或者放養式,長久下去非但不能讓孩子達到長高的目的,還可能會抵消孩子主動跳繩的動力。特別在運動強度方面父母要抓住,應達到中等強度標準,每分鐘跳50~65次即可。
第二點,跳繩要跳高點:5歲以上的兒童跳繩速度極快,體質較強的兒童每分鐘可跳100多個,最高可達200個左右。對於長高來說,建議父母讓孩子在高處和低處跳躍,更有助於鍛鍊他們的全身協調能力,進而促進骨骼的生長。
結語:在素質教育現行的當代,喜歡運動會運動的孩子,一定會比不運動的孩子更有優勢,學習上也會更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