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矮個子父母都會擔心孩子的身高,覺得自己長得不高,孩子就不可能長得高。
父母都是大高個,孩子將來長高的機率也會很大,但如果父母個頭都不高,孩子就長不高了嗎?
據研究,人的最終身高70%取決於遺傳因素。也就是說,一般情況下,父母身材高,子女身材也高;父母身材矮,子女身材也矮。但是,父母身高不是影響子女身高的唯一因素。在生活中也有父母都不高,兒女卻「出類拔萃」的情況。
你看NBA著名球星林書豪,191的個頭,可他的父母也都只有168而已。
關於孩子身高的兩大誤區
父母身高,決定孩子身高
許多家長認為,孩子能長多高都是天生的,如果自己個子高的話,孩子就一定也會長得高,而如果自己身高一般,就會對孩子的身高也失去信心。
這種想法是錯!誤!的!遺傳因素對孩子身高的影響,最多只能佔到70%左右,剩下的30%則需要靠後天補充了,而恰恰是這30%能起到最關鍵的作用。
孩子還小,不著急長個
許多家長認為,孩子到了青春期才是身高發育的關鍵時期,在此之前並不需要太在意,甚至在民間還有「二十三,竄一竄」的說法。這種想法是不對的,因為孩子進入了青春期,身體就已經啟動第二性徵的發育了,在此之後身高的生長空間就相對較小了。
因此,想讓孩子長得更高,家長們一定要充分發揮後天因素的作用。
林書豪比爸爸高出23釐米,這也能夠解釋,身高除遺傳決定外,可改變的餘地很大。
促進孩子的身高發育,該怎麼做?
01
均衡營養
身高是由營養「堆砌」起來的,而蛋白質是人體主要的「建築材料」。即使擁有再好的遺傳基因,如果營養不良,個子也不會長高。
所以,家長要保證孩子每天蛋白質和維生素D的攝入。在孩子的平時飲食上,要注意多樣化的合理搭配,葷素都要有,不挑食、不偏食。
林書豪也曾在《魯豫有約》中介紹了自己的食譜秘訣。
食譜是典型的西化食譜,有大量的蛋白質和肉類,對於中國孩子的飲食運動調整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02
規律性的運動
多些戶外活動不但可以增強體質,還可以對長高有所幫助。經常參加體育活動,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使骨骼組織供血增加。營養增強再加上運動時機械性的摩擦、刺激,骺軟骨細胞的增殖,使骨骼生長發育旺盛。
嬰幼兒可做主動或被動體操;學齡兒童可做向上跳的運動,如跳皮筋、踢毽和各種球類;青少年可做跳高等彈跳運動及全身性運動,如籃球、排球等。而舉重、槓鈴、鉛球、鐵餅等負重訓練,18歲前最好別練。
林書豪從小就堅持打籃球,加之合理攝入高蛋白,對成年後的身高很重要。運動醫學研究表明:經常參加體育運動的孩子,比不運動的孩子高4cm左右。此外,充足的睡眠也是長身高關鍵,林書豪就說自己比別人睡得多。
03
保證高質量夜間睡眠
想讓寶寶長得高,光靠遺傳和營養好是不行的,還要靠充足的睡眠。良好的睡眠能讓寶寶的大腦充分休息,分泌出更多生長激素促進身體的正常發育。
因此,想要孩子有高個頭的話,在孩子3-6歲的時期,要保證每天有10-12小時的睡眠時間。而小學生、初中生最好可以保證有9-10小時的睡眠時間,高中生則保持每天8-9小時的睡眠。為了讓孩子儘快地進入深度睡眠狀態,最好讓孩子在晚上10點之前就上床睡覺。
04
保持心情舒暢
當孩子有負面情緒的時候要盡力疏導,對於孩子採取鼓勵的教育方式,不要輕易給孩子負面評價。
同時可以準備一些輕鬆的睡前遊戲和孩子玩,但是注意一定不能是那種很激烈的運動,否則不利於孩子入睡,孩子只會越玩越興奮。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