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0高分網劇《隱秘的角落》演員因為身高反差,前幾天又上了熱搜。
圖一:隱秘的角落劇照。
圖二:小弟「朱朝陽」(榮梓杉)半年不見,已經比「嚴良(史彭元)」高了許多。
成年人人們紛紛感嘆,自己的長個子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今後只能看著不斷竄出來的「竹筍」後生們心嘆。
究竟怎麼做才能長高一些?如果已經錯過青春期,還有可能變高嗎?
人是怎麼長高的?
都說身高是遺傳的,如果父母都很高,子女也有很大機率會長的很高。不過,即使一家人,弟弟也很有可能長的比哥哥高不少。
籃球飛人麥可喬丹的年輕時與父母兄弟合影,中間鶴立雞群那個就是喬丹無疑。
遺傳僅僅決定了生長的「圖紙」,但圖紙究竟是怎麼實施的,也受到生活方式、激素水平的直接影響,這就是「表觀遺傳」。
既然遺傳已成定局,想要長高的人們就應該在激素水平和生活方式上多用功,讓自己發揮最大的「身高潛力」。
雖說長高在於骨頭變長,其奧秘卻往往在腦。
BBC做過一個短視頻很直觀的展示了腿骨是怎麼長長的。
人下丘腦有一個豌豆大小的器官——垂體,負責分泌很多關鍵激素,例如「生長激素」。生長激素會刺激肝臟生成一種類似胰島素的生長因子(IGF)。它是青少年長高的關鍵。
年輕時,我們的手臂和腿的長骨兩端都有一層珍貴的軟骨質——骨垢板(Epiphyseal plate)。在這裡,新的軟骨細胞會在生長激素-IGF的刺激下快速複製增生。
新生的軟骨細胞將推動舊的細胞向骨頭中間移動、變硬,最終讓骨骼延長。
骨垢板就像會造山的活火山口,不停產生新骨質。成年後,骨垢板會逐漸融合(fusion),其發生機制目前並不明確,但能確定的是受到激素的影響。此後就像活火山變成死火山,即使再給予生長激素,也不能讓骨骼延長了。
據統計,女孩的骨垢融合會從12-18歲之間開始(15-16歲最常見),男孩的骨垢融合會在14-19歲之間(18-19歲最常見)。也就是說,人們通常在這個年齡段達到這輩子的最高身高。
用激素能不能多長高一些?
對身高影響最大幾種激素: 生長激素、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GF)、甲狀腺素、雌激素
生長激素通過IGF的介導,刺激骨骼持續生長,因是長高最重要的激素;
甲狀腺素幫助生長激素轉化為IGF,也是生長發育不可或缺;
雌激素能促進生長激素分泌,也會促使人的骨垢線閉合,因此過高的雌激素被認為是長高的不利因素。
沒錯,即使男性體內也有雌激素,由雄激素轉化而來,雖然水平較低,但也有相應的生理功能。某些肥胖者會有較高的雌激素水平,青少年肥胖可能影響身高發育。
營養學家Sam Robbins在youtube上一則播放量300萬的視頻中稱,對青少年來說,長高的最佳激素狀態,是「高生長激素+最佳的正常甲狀腺素+偏低的正常雌激素」。
如果孩子身高發育過慢,而營養沒有問題,很可能就是內分泌出了問題。專業內分泌醫生檢查血液激素水平後,通過合理的內分泌藥物調節,或可逆轉這種情況。
激素使用,請遵醫囑,這種方式不適合99%的健康大眾。且不說激素的有副作用,對普通人而言,使用了激素也不一定會長高,更別提生長激素的注射費用十分昂貴。
重組人生長激素自1985年問世以來,在中國和美國都獲批治療生長激素缺乏症、特發性身材矮小等疾病。患者從童年時起,需要經年累月,每天都日注射生長激素。治療費用每年數萬元(國內某證券公司投資報告稱,中國的治療費用是年均3萬元。而美國的年治療費用為10000-60000美元不等)。
如何自然地長高?
實際上,很多純自然舉措就能促進生長激素分泌,身高增長,讓人們實現最大的身高潛力
第一:深度睡眠充足。
睡覺時,尤其夜間深眠(約晚21:30至凌晨01:00)是生長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時候。良好的睡眠還能降低壓力激素(皮質醇)的水平,這進一步促進了骨骼肌肉的生長。不知有多少青少年因繁重的學業或者貪玩而丟失了睡眠時間,想想影響自己一生的身高,真是得不償失啊。
第二:營養。
吃飽吃好大家都知道,現在經濟條件也允許。但有一些食物需要特別關注:
碳水:碳水化合物是生長必須的,然而過多的碳水、過高的血糖則抑制激素分泌,要想長高,必須遵守平衡之道。
維生素:有臨床研究表明,青少年服用過量的維生素A、D會產生骨骼毒性,讓骨垢板過早閉合。適量攝取維生素有利於健康,但過多服用是有害的。
含激素的食物:蜂王漿等食物中可能含有激素,除了促進骨垢線融合,也會影響身體內分泌平衡,很可能對長高不利。
豆製品:大豆中含有的「大豆異黃酮」是一種植物雌激素,有人認為植物雌激素會和雌激素有同樣的促進骨垢融合的作用,不利於身高生長,但目前還沒有很明確的臨床證據。
脂肪:脂肪是激素合成的原材料,對生長非常重要。對身高增長有利的脂肪主要是多不飽和脂肪酸和動物脂肪。
第三:避免化學物質。
吸菸、喝酒、咖啡因、功能性飲料、各種藥物可能都是長個子的不利因素。這些物質對中樞神經的刺激會造成壓力反應,從而降低生長激素分泌,並且抑制了「珍貴的睡眠」。
第四:運動。
運動會促進生長激素分泌、消除肥胖,也就降低了雌激素的不利影響。醫生建議保持足夠的運動量,但避免做壓迫脊柱的運動,例如舉重,深蹲等。
過了青春期還能長高嗎?
答案是可以!雖然我們的長骨不能再延長了,但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營養能讓生長素持續分泌,保持肌肉生長、強化骨質,帶來的好處就是:我們的脊柱會更健康。
脊柱結構也是身高的重要影響因素。人從睡眠到起床後,身高會有至少1cm差距;彎腰駝背和站立筆挺的身姿之間,更可以有近3cm差別(更別提衰老帶來的脊柱彎曲會讓人矮一大截),奧秘都在脊柱上。
如果想看起來更高,抬頭挺胸,強化脊柱,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長高大法!
參考資料:
1. Shim KS. Pubertal growth and epiphyseal fusion. Ann Pediatr Endocrinol Metab. 2015;20(1):8-12. doi:10.6065/apem.2015.20.1.8
2.The Secret To Growing Taller - by Dr Sam Robbins
3.生長激素步入快車道,打造中國生物藥龍頭
4.Weighing Growth Hormones for Short Kids - WebMD
5.Frazier, K. S. (2017). Drug-induced PhysealAbnormalities in Preclinical Toxicity Studies.Toxicologic Pathology, 45(7),869–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