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身高的因素有70%在於先天的遺傳,後天的飲食、休息和運動則共同佔據30%左右的影響。
編輯:邱寫寫
孩子的身高一直都是爸媽們極為重視的問題,不論是男孩還是女孩,有著出色的身高,都能在人群中脫穎而出成為亮點。
但是在張高的路上,卻有很多的絆腳石在困擾著孩子和爸媽們,尤其是女孩,一旦「月經初潮」以後,很多人都難再張高了,這是咋回事呢?
女孩「初潮」後還能長高嗎?把握時機做好這四件事
前幾天收到朋友舞陽的微信,語言顯得非常焦急。舞陽的閨女剛11歲,還在上小學呢,我合計小屁孩能有多大的事?
點開語音一聽,原來是孩子來「姨媽」了。舞陽氣急敗壞地說:「這麼早就來初潮了,這以後還能長個子麼?」
孩子現在在班級裡,雖然處於一個中上等的身高水平,但是萬一以後真的不長高了,等到進入初中、高中,可能真的就會成為班上最矮的了。
我安慰說:「月經初潮不等於停止長高,你可以帶孩子去測一下骨齡,或者看看骨骺線有沒有閉合。很多女孩在初潮之後還能長個2~3年,足夠了。」
女孩「初潮」後,還能長高嗎
研究發現,目前女孩的平均初潮年齡在12歲,絕大多數孩子在11~14歲之前出現首次月經。
朋友的女兒雖然屬於初潮來臨比較早的一批女孩,但月經來潮和身高發育並沒有直接關係,主要還得看孩子的骨齡、骨骺線閉合情況。
很多女孩雖然月齡來潮相對較早,但是骨齡並沒有偏大的傾向,這種情況下,在月經來過以後還能長個2~3年不是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月經對於女孩子來說,是青春期到來的象徵,而青春期恰恰是孩子身高的最後一個「猛長期」,因此抓住這段時間給孩子補一補才是最重要的。
身高與哪些因素有關
媽媽們別擔心,身高和月經關係不大,決定身高的主要是下面幾個因素。
◆ 先天因素
遺傳對孩子身高的影響非常大,目前流傳比較廣的身高計算公式為:
男寶身高=(爸爸身高+媽媽身高+13)/2女寶身高=(爸爸身高+媽媽身高-13)/2
這個公式說明,父母遺傳對孩子的身高確實有非常顯著的影響。
◆ 後天因素
不論先天是否「給力」,後天因素都是有必要抓住的。影響孩子身高的後天因素主要有飲食、睡眠和運動等。
因此比起擔憂,當孩子月經初潮來臨,爸媽們更要注重孩子的睡眠、飲食和日常的活動,給孩子放鬆心態也是非常重要的。
把握最後時機做好四件事,身高還能「躥一躥」
抓住青春期的小尾巴,讓孩子身高再奮力地躥一躥。
1)飲食平衡
充足的鈣攝入對孩子骨骼的生長發育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另外,蛋白質和維生素的攝入不僅可以促進鈣的吸收,實現多樣化的營養攝入,這些營養素本身也對孩子長高有一定的幫助。
不挑食、不偏食就是最好的習慣,建議每天給孩子攝入不少於300ml的全脂牛奶,鼓勵孩子多吃青菜,以及雞蛋、瘦肉等富含優質蛋白的食物。
2)運動適量
世界衛生組織(WHO)認為,5~17歲的兒童和青少年,應當注意保持每天不少於1小時的戶外運動。
運動一方面可以強健骨骼和體魄,另一方面對腸胃的蠕動也非常有益,有利於孩子從飲食當中攝入的營養實現充分吸收。
3)睡眠充足
睡眠中是生長激素髮揮作用的重要時期,把握住孩子的睡眠,才是把握住了孩子的身高。
尤其是小學和初中階段的孩子,每天在11點前睡覺,不僅可以幫助孩子長高,對白天的注意力集中、學習效率的提升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4)心態平和
相關研究發現,孩子自身的心態對長高也有著一定的影響。
在消極家庭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在身高上往往落後於平均水平。
當然,這個結論當中的變量沒有精準的控制,心情壓抑的孩子本身的飲食和睡眠可能也會受到一定影響。
總之,保持良好的心態,對孩子的健康是有百利無一害的,心情好才能長得好,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小島今日話題:你對孩子的身高滿意嗎?
孕育島,一個專業的孕產、育兒團隊,多平臺優質創作者,關注我,孕期營養健康、孩子成長教育,給您專業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