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Mole科研】toll樣受體4在M1巨噬細胞極化中起關鍵作用

2021-01-19 騰訊網

AbMole精研抑制劑十年,最新的科研動態不斷與您分享。本期與您分享的是:toll樣受體4在晚期糖基化終產物誘導的M1巨噬細胞極化中起關鍵作用

本研究旨在研究toll樣受體4 (TLR4)在晚期糖基化終末產物(AGEs)誘導巨噬細胞向M1方向極化中的作用。在研究中,研究人員將分離的初代巨噬細胞以0、2.5、5和10 mmol/L的濃度暴露於製備的培養基中。巨噬細胞還暴露於過氧化氫(H2O2)中,以提供外源性活性氧(ROS)。AGEs受體(RAGE)通過載體過度表達。特異性siRNA沉默TLR4和抑制劑TAK -242用以預處理巨噬細胞。在檢測環節,分別利用DCFH-DA測定細胞內ROS、免疫螢光染色評價M1巨噬細胞表型標誌物誘導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達、PCR檢測TLR4和RAGE的mRNA表達水平、免疫印跡法檢測細胞質RAGE、TLR4、核信號轉導器和轉錄激活因子1 (STAT1)蛋白表達水平及STAT1磷酸化水平、ELISA法測定巨噬細胞細胞培養液上清中IL6、IL12和腫瘤壞死因子TNF-ɑ的濃度。

結果顯示,AGEs顯著提高細胞內ROS生成、iNOS表達水平、胞質RAGE、TLR4、核STAT1、胞質STAT1磷酸化水平以及IL6、IL12和TNF-ɑ含量,且呈濃度依賴性。在AGEs暴露的巨噬細胞中,TLR4沉默和抑制劑預處理降低了細胞質RAGE、TLR4、STAT1和核STAT1的表達水平,而不影響RAGE表達和細胞內ROS生成水平。RAGE過表達使巨噬細胞中ROS和TLR4表達水平升高。在H2O2處理的巨噬細胞中也發現TLR4表達升高。總結來說,AGEs通過激活RAGE/ROS/TLR4/STAT1信號通路誘導巨噬細胞向M1極化。

TAK-242 (Abmole, M4838,純度 >98%) 是TLR4信號通路抑制劑,能通過結合TLR4胞內區域抑制脂多糖誘導的炎症介質的產生。

研究人員拍攝了iNOS、DAPI的免疫螢光染色圖像,並標示出分別經TLR4 - siRNA或TLR4特異性抑制劑TAK-242預處理的AGEs暴露巨噬細胞後的平均螢光強度,以研究TLR4對巨噬細胞M1極化的影響。其中TAK-242購自於Abmole。

鳴謝:A Z L , A Y M , A Q C , et al. Toll-like receptor 4 plays a key rolein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induced M1 macrophage polarization -ScienceDirect[J]. 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2020,531( 4):602-608.

相關焦點

  • B肝Toll樣受體亞家族和相關機制介紹
    曾經介紹了全球擬應用於開發B肝治療新藥靶點之一:Toll樣受體激動劑,如TLR3、7、8和9,怎樣理解這些Toll樣受體激動劑在B肝治療方向的潛在開發價值和作用機制呢?小番健康認為,若要詳細介紹這些,必須先認識一下B肝病毒感染和宿主天然免疫之間的聯繫。
  • 「變節」的NK細胞:蛻膜樣NK細胞極化
    各種數據表明,dNK細胞是關鍵的前哨細胞,控制局部炎症並維持母-胎界面的耐受性。失去殺手錶型的dNK細胞提供了一個與胚胎相兼容的微環境,它支持健康妊娠。cd56brightNK細胞在腫瘤中如何極化為dNK樣表型NK細胞在許多類型的癌症中具有廣泛的抗腫瘤生長和轉移的作用,並且與T細胞相比具有明顯的優勢。
  • 氫氣抑制乳腺癌細胞生長和巨噬細胞相關
    結果:氫氣聯合巨噬細胞使乳腺癌細胞活力降低,凋亡增加;機制方面,氫氣聯合巨噬細胞增加了細胞因子TNF-α,IFN-γ的分泌,上調了凋亡通路中FADD、caspase3的表達,並且促進巨噬細胞向M1極化,抑制其向M2極化。結論:氫氣聯合巨噬細胞能抑制乳腺癌細胞生長。
  • ...Toll樣受體和特殊自噬蛋白之間的串擾或能調節鍛鍊期間骨骼肌...
    2020年2月19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上題為「TLR9 and beclin 1 crosstalk regulates muscle AMPK activation in exercise」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西南醫學中心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揭示了鍛鍊期間Toll樣受體9(Toll-like
  • 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的功能及受體
    M-CSF還可以促進和增強巨噬細胞對腫瘤細胞和微生物的殺傷,調節巨噬細胞釋放細胞因子和其他炎症調節因子,並刺激細胞吞噬作用。  懷孕期間M-CSF增加,以支持蛻膜、胎盤的植入和生長。  M-CSF的來源包括成纖維細胞,活化的巨噬細胞,子宮內膜分泌上皮,骨髓基質細胞和活化的內皮細胞。
  • 巨噬細胞四聚體增強依賴性自然殺傷細胞對轉移的抗性
    巨噬細胞四聚體增強依賴性自然殺傷細胞對轉移的抗性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8/6 11:05:11 巨噬細胞四聚體MS4A4A能增強dectin-1依賴性的天然殺傷細胞介導的轉移抗性,這一成果由義大利羅薩諾研究與保健科學研究所
  • 激活腫瘤相關巨噬細胞表面受體CD206...
    對Jaynes來說,這可能意味著它們除了直接殺傷細胞外,還可以發揮其他的重要作用。基於這些觀察,Jaynes和Yates猜測某些宿主防禦肽可能具有免疫調節功能並影響腫瘤相關巨噬細胞,而巨噬細胞在健康組織中是抵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線。宿主防禦肽將巨噬細胞吸引到組織損傷部位---癌症也利用這一過程篡奪巨噬細胞,以幫助它們自身逃離人體免疫系統並促進它們的生長。
  • Immunity綜述精讀|免疫代謝物對蛋白質的修飾作用
    等人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闡明了乳酸促進巨噬細胞向M2型極化的分子機制,同時,也為巨噬細胞在促炎和抗炎功能間轉換的機制提供了合理的解釋:早期,巨噬細胞促炎基因的表達依賴糖酵解功能;而隨後,乳酸則可通過修飾組蛋白,調控極化相關靶基因,促進巨噬細胞向抗炎表型轉換。因此,乳酸化修飾似乎與巨噬細胞抗炎、促進組織修復的功能密切相關。
  • ...靶向腫瘤相關巨噬細胞表面上的清道夫受體MARCO激活NK細胞的...
    腫瘤相關巨噬細胞在腫瘤發生中的主要作用。圖片來自Journal of Biomedical Science, 2019, doi:10.1186/s12929-019-0568-z。癌細胞對免疫細胞進行重新編程,從而有利於腫瘤生長。經過多年的研究後,人們已經可以利用免疫系統對抗癌症,即不同的抗體可以觸發免疫系統中的T細胞攻擊癌細胞。
  • 「AbMole科研快報」核受體探索柴胡疏肝散
    AbMole精研抑制劑十年,最新的科研動態不斷與您分享。本期與您分享的是:柴胡疏肝散對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的影響。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發病機理仍未完全了解,目前尚無有效的藥物療法。核受體(NRs)是NAFLD的重要生物學參與者,具有巨大的治療潛力。柴胡疏肝散(CSP)是中藥(TCM)配方,具有廣泛的治療範圍,包括NAFLD,但CSP的有效成分和功能機理尚不清楚。本研究採用網絡藥理學方法,使用多個資料庫進行基因本體(GO)富集分析,並使用分子複合物檢測(MCODE)方法進行蛋白-蛋白質相互作用(PPI)分析,並使用分子對接法篩選NR目標並確定相應的目標。
  • 【PNAS】巨噬細胞內含「剎車」蛋白,可防止免疫過度激活,減輕炎症...
    在免疫系統中,巨噬細胞是一線免疫細胞,可檢測病原體並在需要時啟動炎症反應。但是在炎症過度的情況下,會造成自身免疫性疾病,對身體造成極大的傷害。近日,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一種叫做Girdin的分子(GIV)可阻止巨噬細胞過度反應。
  • 腫瘤進展和轉移擴散中的免疫串擾
    2.5 B細胞 在患者中通常可以檢測到針對腫瘤相關抗原的抗體,但其不一定提供保護作用。自發鱗狀細胞癌的小鼠模型的功能研究證明,在癌前組織中免疫複合物(ICs)的沉積可激活常駐在髓樣細胞上的Fcγ受體,如巨噬細胞、肥大細胞,並有助於循環細胞的募集和Fcγ介導的激活。
  • 上海藥物所揭示血栓形成過程中關鍵受體的三維結構
    4月30日,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上海藥物研究所趙強研究員研究組在嘌呤能受體P2Y12R結構生物學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性進展。P2Y12R與拮抗劑以及激動劑的三維結構於5月1日作為兩篇獨立文章同期發表在Nature上,兩篇文章均以趙強研究員為通訊作者,以上海藥物研究所為第一單位。
  • 2014山東醫療衛生考試西藥學備考:N2膽鹼受體阻斷藥
    2014山東醫療衛生考試西藥學備考:N2膽鹼受體阻斷藥 2014公職考試QQ交流群:點擊加入骨骼肌鬆弛藥簡稱肌松劑,為作用於神經肌肉接頭使骨骼肌完全鬆弛以便於進行外科手術的一類藥物。肌松藥最早應用於臨床始於1942年,當時應用的筒箭毒鹼是由植物中提取的天然生物鹼,其後有許多應用於臨床的均是半合成的或完全合成的肌松藥。本類藥物按其作用方式不同,一般可分為去極化和非去極化兩型。有些藥物兼有此兩型的藥理作用。
  • 胰高血糖素樣多肽-1受體激動劑簡介
    胰高血糖素樣多肽-1(GLP-1)由人胰高血糖素基因編碼,並由腸道L細胞分泌的一種肽類激素。GLP-1通過葡萄糖依賴方式作用於胰島β細胞,與GLP-1受體結合,促進胰島素基因的轉錄,增加胰島素的生物合成和分泌;刺激β細胞的增殖和分化,抑制β細胞凋亡,從而增加胰島β細胞數量,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抑制食慾及攝食,延緩胃內容物排空等。
  • 呼吸系統疾病的潛在治療靶點——脂肪酸受體
    最近發表在《科學轉化醫學》上的研究表明,游離脂肪酸受體4(FFA4)的激動劑可以減輕小鼠的哮喘樣症狀,這表明它有可能成為一種新的治療靶點。 FFA4是一種G蛋白偶聯受體(GPCR),在腸道和胰腺中表達,被一系列自由循環的長鏈脂肪酸激活。它參與調節葡萄糖穩態一直是藥物研發的重點。
  • 同濟科研團隊定位了新型環狀病毒受體基因
    在獲悉中科院巴斯德所郝沛等學者及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團隊的研究,接連將新型冠狀病毒的受體基因指向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ACE2)之後,團隊連日利用高通量單細胞測序分析技術,研究了共計四萬三千多個肺臟細胞,進一步發現80%ACE2受體主要在II型肺泡聚集。
  • 鄭春福撰寫NOD樣受體在抗病毒天然免疫中最新研究進展的綜述
    NOD樣受體(NOD-like receptors, NLRs)是宿主的一類模式識別受體,可識別病毒的病原相關分子模式。眾所周知,NLRs調控炎性體的形成,誘導產生IL-1β和IL-18,從而參與炎症反應。最新研究表明NLRs調控抗病毒天然免疫信號通路,如TLR、RLR、cGAS-STING信號通路,從而調節抗病毒天然免疫應答。
  • GBM中的PD-L1/PD-1軸
    抗原遞呈細胞(APC),如小膠質細胞、巨噬細胞和樹突狀細胞激活T細胞,通過血管周圍間隙到達中樞神經系統並識別腫瘤細胞,這一過程受到程序性細胞死亡因子1(programmed death-1,PD-1)/程序性細胞死亡配體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PD-L1)軸的控制;尤其是在活化的T細胞上表達P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