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威夫特曾經說過:「誰高出眾人一籌,誰在眾人眼裡就是英雄。」如此看來,古今眾多英雄,總會在某個方面超出常人許多。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末,網際網路剛剛興起之後,一張名為《鮮血鑄造軍魂》的照片出現在網絡之上。隨後多年中,但凡是出現老山戰役那場戰役相關資訊時,總會以此照進行搭配,以突出戰役的艱難之處。這張照片也就是後來人們常說的老山插旗照。
從照片中戰士的姿態和動作來看,這位戰士傾斜著身子,似乎用盡了自己最後的力氣才將紅旗插在山頂,更是用手死死握住旗杆,不讓紅旗倒下。咋一看之下,人們都以為這位戰士已經犧牲,然而後來經過多方考證之後發現,老山插旗照本身不過是一張「宣傳照」,而其中的「主人公」羅仕忠也並未犧牲。
那麼,老山插旗照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事實上,這張照片是參戰老兵趙利濱在老山戰役勝利三年之後的一次「情景再現」拍攝。
一、老山插旗照
基本上可以確定的是,老山插旗照開始流傳開來的時候,已經是上世紀九十年代之末了。當羅際明,這個1984年隨老山前線某師政治部,在戰場呆了九個月之久的老兵看到這張照片時,心中充滿了疑惑。
因為出於工作的需要,羅際明和戰友幾乎對每一張戰鬥照片了如指掌,戰鬥之後的大部分照片更是被用作展覽。像老山插旗照這樣經典萬分的照片不可能不會在戰士之間流傳,他也不可能沒有任何印象,然而事實上,他和戰友卻從未見過。
後來經過老山作戰主攻團代政委、少將黃宏證實,在老山戰役勝利之際插紅旗這件事情是沒有的,當時並沒有相關記者隨同五連一起攻上主峰。而且,從軍事作戰角度來分析,戰士冒著生命危險對敵人發起進攻的同時,是不可能攜帶那麼大的一面紅旗的。
後來,老山插旗照中的「主人公」羅仕忠在跟侄子羅永松談及此事時,則一臉堅決表示,當時並沒有在老山主峰插旗,他猜測這張照片應該是在他們拿下主峰勝利之後,撤防下來後因宣傳需要所拍攝的。
事情真相雖不如羅仕忠所想的那樣,但也相差不遠。經過多番考證探尋,人們才發現原來這照片其實是拍攝於1987年之後。也就是說,老山戰役勝利三年之後,這張照片才問世的。
據這張照片的作者趙利濱所述,在1987年三四月份左右,他所在的部隊跟某師某團進行老山方向的對口交接。在這期間,部隊接到了配合拍攝紀實電影《戰士萬歲》的任務。便是在這種情況下,為了再現「968」高地的輝煌戰果,趙利濱拍下了這張照片。
此後多年,這張照片如何被張冠李戴,如何在網絡上流傳,卻是已經無法探究。然而老山插旗照中的「主人公」羅仕忠,是如何和戰友一同英勇奮鬥並且佔領老山主峰的事實,卻是不容置疑的。
如此一來,雖然老山插旗照本身是假的,但其背後的英雄事跡,卻是實實在在發生過的真事。後來參加老山戰役的那些老兵對此表示,並不在意網上流傳的種種「謠言」,他們更在意的是這張照片背後所顯現的愛國為名、英雄不朽的崇高精神。
如此疑惑揭開之後,人們不免好奇,被冠上老山插旗照「主人公」的羅仕忠,他後來如何了呢?
事後經過了解,人們才發現羅仕忠雖然參加了老山戰役,但是他並未因此而覺得自己有何特殊之處,反而歸於平凡,過上了「普通人」的生活。
二、羅仕忠的生活現狀
老實說,即便羅仕忠並沒有在老山主峰插旗,但其參加老山戰役英勇作戰的真實經歷還是引起了人們的好奇之心。於是經過多番探尋考證之後,人們才發現他正如國內許多無名英雄一般,迅速的回歸到了平凡人的生活當中。
老山戰役之後,羅仕忠因英勇作戰而留下了累累傷痕,之後的兩個月中他被送往後方的醫院進行治療。兩年之後,也就是1986年的時候,榮立二等戰功的羅仕忠從部隊退伍,時年二十四歲。
回到家鄉的羅仕忠仿佛忘記了過往的參戰經歷一般,過起了普通的人生活。他並未自恃老兵的身份而對政府提出任何要求,也從未向別人談及自己在老山戰役中第一個衝上老山主峰的事情。回到家鄉的他被安置到甕安縣磷化公司,成為了一名普普通通的施工員。
似乎他的內心深處帶著某種特質,即便他已經從一名英勇戰士變為普通員工,也從來不覺得自己高人一等。反而因為工作積極主動、吃苦耐勞的緣故,連續多年被公司評為先進工作者。
到了2002年的時候,因公司改制的緣故,要動員一批員工「內退」。動員大會上,羅仕忠見無人主動願意「內退」,他毫不猶豫站起來主動「請退」,並且還協助公司領導做大夥的思想工作。最後,公司改制成功,煥發出了新的生機。
此後,雖然羅仕忠一直依靠每個月幾百元的內退工資生活,但他從來沒有抱怨。不管生活有多麼清苦,他總是省吃儉用,並且在力所能及的範圍之內資助貧困生和困難戶。
在2014年貴州省的「雙擁」座談會上,身材依舊挺直但也帶著些許蟎跚的羅仕忠被安排報告。他身殘志堅且助人為樂的事跡感染了在場的所有人,他英勇頑強而又平凡的人生,讓無數人熱淚盈眶。
對此,可能有些人覺得心中不是滋味,覺得這麼一位為國家流血犧牲的英雄,應該由國家對其進行一定的生活資助。那麼,羅仕忠自己又是如何想的呢?
其實,在羅仕忠的內心深處是特別有中國軍人的傲氣風骨的,他總覺得自己應該像普通人一樣生活,沒必要去麻煩國家。
三、「自立自強」普通人
老實說,羅仕忠作為一名參加老山戰役的英雄,他的生活狀況不如意之時,無論如何國家是應該對其進行一定的安排。事實上,也曾經有人見羅仕忠生活實在困難,便向建議可以去尋求政府的幫助,這樣一來,他也不至於過得太辛苦。
然而對於普通人來說,尋求政府幫助這樣理所當然的事情,在羅仕忠看來卻是一種「無能」的表現。他從老山戰役下來之後就曾經在筆記本上寫過「硝煙將散去,但當先鋒、打頭陣的風骨不能缺」這樣的話。由此可見,無論任何時候,他的內心深處都覺得自己仍舊是一名光榮的戰士。
既然骨子裡是一名戰士,那羅仕忠又如何願意躺在「功勞簿」上生活,如何願意給國家「添麻煩」呢?或許尋求政府的幫助在他人眼中是一件再也正常不過的「小事」,但在他的眼裡,這實在是一件失去「風骨」的大事。因此他更願意做一個「自立自強」的普通人。
或許,羅仕忠打心底認為自己既然連老山戰役都能安穩闖過,那麼平凡普通的生活自然是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了。
結語:
當人們了解老山插旗照背後的故事時,或許會發現羅仕忠在老山主峰插旗的事情並不是真的。不過,他在老山戰役中英勇頑強作戰,奮不顧身衝向老山主峰的作戰事實卻是不容置疑的。
三十多年後,人們或許已經不能探尋那張照片流傳的真相,但其背後所顯現的意義,卻是讓所有人都為之感動。因為愛國為民的價值是所有國人的永恆追求,英雄戰士的崇高精神同樣永遠不朽。
正是因為有千千萬萬個「羅仕忠」,我們的國家才能平穩發展到現在的程度。正因如此,我們才能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