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前因後果:起於三八線,終於三八線,到底誰贏了?

2020-12-16 騰訊網

抗美援朝前因後果:起於三八線,終於三八線,到底誰贏了?

編輯/小李聊社會

校稿/小李聊社會

【導語】:70年前,英勇的革命先輩跨過了鴨綠江,就此拉開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如今,回顧歷史我們能夠發現:這是一場「起於三八線,終於三八線」的故事。那麼,到底是誰贏了?

首先,我們需要明白一個問題:「韓戰」和「抗美援朝」不是同一件事。整體來講,「抗美援朝」只是韓戰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主體和目標也不一樣。韓戰是內戰,抗美援朝是整體戰爭,二者不能相提並論。

其次,大家當時的處境也不一樣。在「抗美援朝」戰爭沒有爆發之前,蘇聯的態度有些耐人尋味,而且與我們息息相關。在中蘇建立友好關係之前,蘇聯一直反對北韓使用武力統一。但是,在與我們籤署了相關協議之後,蘇聯對半島戰爭的態度卻有了重大轉變。與此同時,美軍也開始介入,這就直接導致我們的處境變得尷尬又危險。

另外,各國都有自己的小心思。從蘇聯的反應來看,他們一方面反對使用武力,另一方面又支持北韓反擊。值得一提的是,蘇聯還默許了美方的幹涉。從這一點可以看出,蘇聯是希望自己的戰略利益有所保證。

最後,我們從「被動」轉為了「主動」。在大家都各有打算的時候,我們沒有選擇觀望,而是採取了積極應對的手段。當時,如果讓美軍抵達「三八線」,我們將面臨不可預知的麻煩。在這種情況下,雖然知道雙方的差距比較明顯,但我們依舊選擇了英勇奮戰!

那麼,到底是誰贏了呢?就當時的情況而言,我們無疑真正的是勝利者。對蘇聯而言,他們雖然沒有直接參與,但卻取得了戰略性的成功;對美國來說,他們不光損失了大量錢財和士兵,而且聲譽受到了影響。

當然,戰爭是殘酷的,我們應該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那麼,大家是怎麼看待「抗美援朝」戰爭的?更多關於「抗美援朝」的話題,小夥伴們可以在評論區討論分享。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抗美援朝三八線開始,三八線結束,是平局?彭老總:繼續打試試
    抗美援朝結束以後,籠罩在中華民族身上的恥辱也煙消雲散,就連麥克阿瑟都不得不讚嘆:這是一支無比強大的人民志願軍!但是,近幾年卻有一些人站了出來,擺出了許多的數據來抹黑抗美援朝,說那是虛假的戰果,中國根本就沒打過美國,以此來譁眾取寵。我們先看看他們是如何抹黑這場戰爭的。
  • 起於三八線,終於三八線:抗美援朝打成平手?來聽聽李奇微怎麼說
    70年前,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到1953年雙方籤字停戰時,對峙地點在北緯38度線。如果從純粹軍事地理角度而言,南北雙方基本維持了戰場均勢,而且戰前的分界線也是三八線,很難說哪一方獲得了戰爭勝利,似乎是個平手。然而幾十年來,比較公認的看法是志願軍取得了抗美援朝的勝利,而不是什麼平手。
  • 韓戰在三八線開始,又在三八線結束,這是巧合嗎?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中國人民志願軍在1950年10月份開始趕赴朝鮮戰場,開始了為期3年零一個月的抗美援朝戰爭。但是韓戰在三八線開始,又在三八線結束,這是巧合嗎?在蘇聯武器的支援下,中國志願軍猶如熊熊烈火再次「燃起」,古詩中「大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很形象地形容了中國志願軍,雖然沒有武器上的優勢,但是中國志願軍有強大的毅力,抱有目的性的戰爭,很快便挽回戰局,再次將美軍打回三八線。最終止於三八線,這是巧合嗎?並不是,而是戰爭實力的最終結果。
  • 韓戰始於三八線,為何又止於三八線?是巧合還是必然?
    1950年6月25日,朝鮮在蘇聯的默許下突破三八線進攻韓國,隨後美國進行了武裝幹涉,使本來是內戰的韓戰演變成了一場國際性的局部戰爭。中國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也被迫以志願軍的名義參加了這場戰爭。整個韓戰歷時三年零一個月,1953年7月27日戰事雙方在三八線附近的板門店籤署了朝鮮停戰協定,戰爭結束。那麼,韓戰始於三八線,為何又在三八線附近結束呢?這是巧合嗎?首先,韓戰停止於三八線,是這場雙方實際較量的結果。韓戰爆發後,朝鮮人民軍作戰發展極為順利,迅速將戰線推進至朝鮮半島東南角的洛東江一線。
  • 跨越三八線,衝鋒號聲中攻克漢城!
    毛澤東指出:「我軍必須越過三八線。如到三八線以北即停止,將給政治上以很大的不利。」 為了不給敵人喘息的時間,打過三八線,以爭取政治上的主動地位,就需要及時地發動第三次戰役。
  • 【銘記】第七十四集丨邵燕雲:綻放在三八線的南國之花
    【銘記】第七十四集丨邵燕云:綻放在三八線的南國之花 2020-12-27 19: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韓戰的結局,為什麼停在了三八線?
    1950年六月,韓戰在三八線附近爆發,因為美國的突然幹預,使原本只不過是一場朝鮮的內部戰爭逐漸變成了一場國際化局部戰爭。中國因為保家衛國的需要,被迫參加了這場戰爭,以志願軍的名義入朝作戰,並最終取得了戰爭的勝利。到1953年七月,在三八線附近結束戰爭,並籤訂停戰協定為止,韓戰總共進行了三年零一個月。
  • 抗美援朝:國際輿論主張打過三八線,毛澤東致電彭總提出新看法!
    毛主席此時了解志願軍的困難,不過他考慮到蘇朝方面的態度,以及從國際政治全局考慮,還是於13日復電彭德懷指出:目前美英各國正要求我軍停止於三八線以北,以利其整軍再戰。因此,我軍必須越過三八線。如到三八線以北即停止,將給政治上以很大的不利。(二)此次南進,希望在開城南北地區,即離漢城不遠的一帶地區,尋殲幾部分敵人。
  • 朝鮮那些事:禍起的北緯38度——三八線何來
    「三八線」,原本是朝鮮半島上的一條自然緯度線——北緯38°。雖然這條長約300公裡的無形的線,將朝鮮半島分為面積大體相同的兩個部分,但其本身並沒有任何軍事上、政治上和經濟上的意義。不過,這條緯線卻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被人為地定為一條軍事分界線。這條軍事分界線,硬是將統一的朝鮮分成了朝鮮(北朝鮮)和韓國(南朝鮮)兩個國家。
  • 「三八線」上的哀思
    那是朝鮮半島聞名世界的「三八線」附近的一處墓地,康明的父親、中國人民志願軍第1軍第7師第19團團長康致中長眠於此。  那也是康明大半生魂牽夢縈的地方。儘管到現在,他仍無法完成夙願:到父親的墳前祭拜,為父親獻上一束花。他只能以這種方式,遙望著父親的墳塋,撫慰著刻在心裡的印記。「找了這麼多年,父親的墳墓找到了,但是不能回來。我就對著手機,和他說說話。」
  • 揭秘朝韓「三八線」由來,那些你不知道到的內幕
    沿著7號公路繼續北行,在襄陽的仁丘裡和下光丁裡之間,我們終於越過了一條歷史性的界線一一三八線(北緯38度線)!三八線,曾經是一條生死線,一條陰陽線,一條苦難線,一條戰爭線,一條牽動過全世界人神經的線,這條線此刻就橫躺在我們腳下,橫躺在公路邊休憩所的場地上。其實若不是那塊上書「三八線」三個血紅大字的界石,我們根本就無從知道我們腳下踩著三八線。
  • 史達林為何聽從美國建議,以「三八線」為界,而不是「三七線」?
    翻開朝鮮半島的地圖,你會發現它恰好被「三八線」分為兩半,一半是朝鮮,一半是韓國。可你有沒有想過,為啥非要以「三八線」為界,而不是「三七線」或者「三六線」呢?其實,這跟史達林的一個決定有關,不過,這個決定卻讓他後悔得直拍大腿!
  • 94歲空軍戰鬥英雄施光禮憶往昔,飛越三八線擊落美軍戰機
    江蘇省軍區蘇州第五幹休所離休幹部施光禮回憶往昔——飛越三八線擊落美軍戰機■張慧軍這位精神矍鑠、身體硬朗的老人,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朝鮮戰場上,他先後擊落4架美軍戰機,榮立一等功、二等功各1次。「我是1945年5月入伍,1949年10月經過嚴格挑選,被送到空軍第四航校學習飛行,歷任飛行員、中隊長和副大隊長。」蘇州的雨季,總會讓施光禮回憶起70年前的那場戰爭。
  • 他們將進犯之敵阻於三八線附近
    1951年1月初,抗美援朝的第三次戰役勝利結束後,志願軍一線作戰部隊極度疲勞,補給困難,難以繼續作戰。 1月8日,志願軍黨委對各軍下達休整指示,並暫定休整期為兩個月。 就在接連取得三次戰役勝利的志願軍和人民軍轉入休整的同時,美國當局也陷入了對是否撤出朝鮮問題的爭論。
  • 士兵上大號發現「三八線」神秘地道,看後直冒冷汗:首爾差點不保
    1974年的一個清晨,美韓聯軍小分隊照例在「三八線」附近進行巡邏,在巡邏過程中,一名韓國士兵突然肚子不舒服,於是便單獨離隊到某處解決問題,在「三八線」敏感地帶,每個人都保持著緊張的神經,當然作為一名訓練有素的士兵更是時刻保持著警惕,正當他解決完準備離開的時候卻突然聽到了附近有種奇怪的聲音
  • 歷史糾繆:志願軍將戰線推回三八線,是靠蘇式武器的戰力加成?
    在戰局不利、武器裝備處於絕對劣勢和完全失去交戰區域制空權的情況下,通過連續三次攻勢(第一到第三次戰役)一舉將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從鴨綠江邊趕回「三八線」,甚至一度攻克漢城、前進至「三七線」附近,不僅挫敗了聯合國軍企圖在感恩節(11月23日)前佔領全朝鮮的計劃、一舉扭轉了戰局,更是創造了許多人類歷史上的戰爭奇蹟。
  • G13全國三八文明線 溫暖冬日乘車的你
    G13全國三八文明線 溫暖冬日乘車的你 編輯:吉林廣播網    來源:吉林廣播網
  • 抗美援朝戰場,到底誰輸誰贏,美軍有先進武器,我軍又有哪些優勢
    抗美援朝戰爭已經結束很多年,但是關於這場戰爭的到底誰勝誰敗,一直以來有不同的說法。一種說法認為是我國所派出的人民志願軍勝利,因為是因為我英勇的志願軍將美國人打到了三八線,因此雙方才停火合同談判。而相反另外一種觀點則認為是一場平局,我方與美軍在三八線互相對峙,兩年多時間裡,誰也無法完全勝出因此而籤訂了停戰約定,並且所籤署資料為停戰書而非投降書。
  • 看抗美援朝才知道知道原來小時候同桌互相規定的「38線」大有來頭
    我的印象就是小學的時候和同班同學座一張桌子防止和同桌之間相互碰撞中間就畫了一條「38線」。前兩天的時候呢,看了這個抗美援朝紀錄片,才知道「三八線」真實存在,而且圍繞這條線發生了很多歷史上的大事件。三八線是朝鮮半島上北緯38輻度附近的一條軍事分界線, 這條斜線斜穿半島長約300km,隔斷了南北,截段了75條小溪和12條河流,以不同的角度越過祟山峻岭,穿過18條小路104條鄉村土路、15條道際公路和八條高級公路,以及六條南北鐵路。
  • 三八線,看似尋常的緯度線,只因一個年輕人而成為兩國的分界線
    1950年6月25日,一道道火光連續升空,只見這些火光越過三八線急速向南飛馳,隨後劇烈的爆炸聲在遠處炸裂開來,或許駐紮在三八線附近的南方士兵們瞬間便意識到北方的部隊正在進攻,但他們絕對不會想到在那個陰雨連綿的夜晚,那些來自北方的急促的炮彈裹挾著的已經不是北方士兵們短暫的進攻欲望,而是長達三年之久的韓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