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人不見樹少時,樹見行人幾番老;透過現象看本質,這裡是缺舟也渡人」
廣東河源的這可千年古樹,可謂是歷史悠久,據考證很有可能在唐代末年就已經被種植了,距今起碼得有1100多歲。
這棵參天大樹,樹圍13.8米,樹高約20米,整樹冠覆面積約3000平方米。
只不過萬物皆有法則,好像是生靈也會有盡頭的那一天,在8月8日的凌晨它突然倒塌,所幸沒有人員傷亡。
可能它也是有靈性的吧。
缺舟:
這樣一棵古樹的倒塌必定要牽涉很多方面,當地也正在對它進行搶救。
如果能顧搶救過來固然是好,畢竟存在了這麼多年,承載了足夠多的風霜,也能夠給子孫後代留給念想。
毫不誇張地說甚至是見證了我們從落後到如今繁榮的歷史。
只不過,如果沒能搶救回來,也不需要有所惆悵,我覺得也是一種解脫。
萬物生靈,生存有法。
他的倒下並不意味著他的終結,相反是它新生的開始,是它的延續。
它在我們的心中留下了屬於自己的位置,至少我們還會想念他。
就算我們這些人隨著網絡而忘卻他,那麼當地人呢?他的一直存在,當地那些老人是它看著長起來的,它習慣了他們,他們也習慣了它。
而他作為養分回歸到泥土裡,是否就會再度長出新芽,為其他的樹木補充養料,讓他們破土而出呢?
希望這個地方,當然如果是用作其他我們也不會幹預,但是再度種上樹木其實也是好的,畢竟綠化才是長久之計麼。
如果是沒有搶救回來,說明真的是大限已到,放手便是。
「如果有來生,我要做一棵樹,站成永恆,沒有悲歡的姿勢,一半在塵土裡安i詳,一半在風裡飛揚;一半灑落蔭涼,一半沐浴陽光,非常沉默、非常驕傲。
從不依靠、從不尋找。」
我應該不會吧,我覺得還是做人好,你們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