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康:中美共享全球產業鏈是基本盤,也是中國的信心所在

2020-12-26 手機鳳凰網

「共享一個全球產業鏈,也拉著各自的朋友一起共享這個產業鏈,而這就是所謂不可逆轉的全球化的主潮流。我認為這個主潮流,不會被逆流所顛覆。」全國政協委員、政協經濟委員會委員賈康在鳳凰衛視和鳳凰網主辦、青花汾酒首席贊助的《2020與世界對話·太平洋未來論壇》上發表了這樣的觀點。

賈康指出,中美各自的盟友存在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叉關係。中美現在的關係與當年的美蘇是不能相提並論的,一定要認識到中美共享全球一個產業鏈這個根本的基本盤,它對政治形成了直接或間接的制約力和影響力。

以下是論壇實錄:

胡一虎:拜登說他和盟友透過利益交融的經貿協定來達成穩定的合作,這種所謂的透過利益交融的經貿協定背後,是不是有所謂地緣政治的考量在裡頭呢?賈康?

賈康:我覺得這就是一個很清楚的事情,美國他也意識到必須有這樣的一個盟友,進一步的呼應和互動,中國方面也是這樣一個思維,要多交朋友,要在中國加入RCEP以後,我們明確的表態我們也建議加入CPTPP,這就是共同點了。

在這樣的一個取向上面能不能更好的中美之間加強交流和對接?各自的所謂的盟友,其實是交叉著的,而不是說誰表態在美國這邊就跟中國要交惡,未必是這樣的關係。所謂的這樣的一個陣營裡面的各個朋友也不是鐵板一塊,有很多的這種可能調整和雙方之間更好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這樣一種對接。

而且我認為從戰略層面講,中美之間無論誰當領袖人物,基本盤是什麼,是中美已經共享一個產業鏈,按照我們所知道的生產力最根本的決定著生產關係就是人際關係,哪怕你貼上意識形態標籤,它還是一個最根本的力量,所以中美之間的力量從戰略考慮,雖然回不到從前老大一定要打壓老二了,但是他絕對不會跟當年美蘇的關係同日而語。

美蘇是各貼一個主義標籤,各領一個陣營,一個北約、一個華約,各領一個自己基本閉環的產業鏈,所以可以無所顧忌的來對抗,只是因為有核威懾,核戰略並沒有劃入熱戰而已,冷戰過去了以後,中美關係是另外一個格局,我們一定要認識到中美共享全球一個產業鏈這個根本的基本盤,它對於這些政治家可能形成直接間接的制約力和影響力。應該在雙方都願意更多的交朋友的格局中間,進一步發展這個層面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覺得這就對了,這就是大家都認同可以在CPTPP框架裡面去加強交流,這是好事情。

胡一虎:按照賈康的邏輯思路,我們來看一看也就是在拜登上臺之後中美這兩大的經濟,他可以有各自的朋友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是各自集採只要彼此之間是可以交融的。

賈康:共享一個全球產業鏈,也拉著各自的朋友一起共享這個產業鏈,而這就是所謂不可逆轉的全球化的主潮流。我認為這個主潮流,不會被逆流所顛覆,這是我們的基本信心之所在,也是中國尋求和美國鬥而不破繼續尋求和平發展的我們耐心戰略定力之所在。

相關焦點

  • 賈康:中美兩國共享一個產業鏈的基本事實難以撼動
    賈康  中國改革研究會常務理事、著名經濟學家賈康表示,中美兩國共享一個產業鏈的基本事實難以撼動,中美摩擦劍拔弩張之後,國際化企業雙邊下注的格局不會改變,不要相信少數政治極端行為能夠產生根本改變。  而中美之間關係在賈康看來,疫情衝擊下,某些局部、短期的表現會近似脫鉤,但中長期一些行業還是會共處一個產業鏈。
  • 著名財經專家賈康:世界經濟新格局下的中國產業經濟未來之路
    是生產基因主體在供給側提供的產品和服務,這個供給對需求的響應形成的經濟循環,支撐了整個社會的生活,這種反應需求的有效供給能力其實就是生產力,按照馬克思主義的原理,生產力是最基本的決定人類生產關係的本源,最基本盤的因素。
  • 央視財經評論丨促進外資基本盤穩定,提振全球投資者信心
    在國內新冠肺炎疫情趨穩,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趨勢加劇的背景下,國家發改委近日印發了《關於應對疫情進一步深化改革做好外資項目有關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決策部署,深入實施《外商投資法》及配套法規,促進外資基本盤穩定。
  • 美國企業以「三大信心」反駁中美「脫鉤論」
    究其背後原因,美國參展企業積極來華經營業務,是重要的長遠戰略布局,對中國具有三重信心。對中國政府治理能力的信心。在疫情給世界人民帶來苦難、導致全球經濟「大封鎖」的情況下,中國有效控制疫情,並再次向世界張開了臂膀。第三屆進博會如期召開本身,就凸顯了中國經濟韌性和中國政府高超的應對危機和全面治理能力。
  • 專家: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對穩經濟基本盤意義重大
    來源:證券日報 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對穩經濟基本盤意義重大本報記者 昌校宇6月10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副局長何亞瓊在虹橋國際經濟論壇高端對話專題活動上表示因此,保證產業鏈和供應鏈穩定,「熨平」供給端的波動,具有重要性、戰略性的作用。那麼,哪些因素影響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和穩定?如何才能真正保產業鏈供應鏈「不斷鏈」?萬博新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張海冰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當前主要有兩種因素影響到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和穩定。
  • 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 鐘山提出五個關鍵詞
    準確把握疫情衝擊下外貿外資發展形勢文章指出,正確看待疫情對國內外經濟的衝擊,研判分析外貿外資發展形勢,是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的前提。此次疫情波及範圍之廣前所未有,嚴重打亂了全球正常生產經營秩序,衝擊了全球產業鏈供應鏈。
  • 全球產業鏈重構 中國—東協區域性產業鏈是否加速形成?
    中國商務部研究院區域經濟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張建平說,東協在資源、勞動密集型及一部分資金密集型產業方面具有優勢和潛力,且擁有多個「10+1」自貿協定等比較開放的經濟體系,促成了中國目前大量海外投資落地東協。規避關稅壁壘也是不少電子、家電、玩具企業「撤離」中國,加速布局東協的重要原因。
  • 2020:中國為世界注入信心_學習時間_民主與法制網 國家一類新聞網站
    全球經濟的某些方面,比如國際貿易量有所減少,與國家安全相關的某些產業鏈供應鏈回流國內或變得更加區域化。疫情帶來人們旅行和通信方式改變,但世界並未變為虛擬狀態。國際金融等領域也未受到大影響。全球化並未被畫上句號。全球產業鏈與國際分工基本格局具有內在韌性,單純的安全因素無法違背市場經濟的基本原則和國際分工的基本規律,無法從根本上顛覆全球供應鏈和國際貿易體系。
  • 以更大力度穩住外貿經濟基本盤
    ■ 社論穩住外貿基本盤,需要我國苦練內功與開拓海外市場並行,提高我國外貿的競爭性。進入7月,今年上半年經濟數據陸續公布,外貿進出口數據率先「出爐」。7月14日,海關總署發布數據,上半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4.24萬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3.2%,降幅較前5個月收窄1.7個百分點。從月度看,自4月份起出口連續3個月實現正增長。
  • 中美貿易戰對半導體產業鏈有何影響?
    打開APP 中美貿易戰對半導體產業鏈有何影響?其中,他們關於中美貿易摩擦對半導體產業鏈的影響,具有很重要的參考意義,現摘取如下,以饗讀者。 整體來看,集成電路是高度國際化的產業,目前全球產業鏈分工基本形成,美國對外加徵關稅等一系列舉措,幹涉了國際集成電路產業的正常秩序,打亂了正常的國際分工體系,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資源配置效率和產業發展速度。
  • 以擴大開放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
    這不僅進一步堅定各方對中國經濟的信心,也抓牢了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的「牛鼻子」。要抓緊抓實抓好各項助企紓困政策,以更精細的思路推出穩外貿穩外資的新措施。尤其要加大支持力度保住中小微企業和勞動密集型企業,並助力大型骨幹外貿企業破解難題,更好支撐就業穩定日前召開的國務院穩外貿工作座談會指出,要著力推動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創新外貿方式,推動外貿促穩提質,為保就業穩經濟提供支撐,讓中國成為更多外商投資興業的熱土。這一判斷切中肯綮,特別是要應對好當前的一些困難挑戰,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需要通過更高水平開放持續發力。
  • 賈康:中國經濟再次一枝獨秀已成定局
    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賈康19日在由中新社主辦的國是論壇上表示,2020年是大考之年,如同當年亞洲金融危機、國際金融危機的表現,中國經濟再次一枝獨秀已成定局。預計2021年,中國經濟增長將呈現「中高速」「高質量」等特徵,與「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等銜接。
  • ~全球產業鏈共享貿易平臺騰勻上線
    中國經濟新聞網訊(記者 劉慧)近日,「2020GMAEA最強名人大獎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全球產業鏈共享貿易平臺騰勻當天同步上線。記者獲悉,這是GMAEA學術大會首次召開中國區年會。與此同時,全球30多個國家、數萬名醫美行業從業者、管理者、投資者通過線上和線下的方式參與了此次會議。  金伶書在致辭時表示,對於想要進軍全球市場的醫美企業來說,GMAEA是宣傳和拓展人脈的機會,感謝中國百邦醫訊有限公司和中國華夏龍脈健康管理集團對GMAEA的助力,此次年會將推動中國和世界醫美行業發展。
  • 賈康:雙循環是一個完整的方針 是政策組合的大框架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賈康:關於「內循環」與「雙循環」——在戰略思想庫線上研討會的發言謝謝主持人,大家好!非常贊成剛才餘永定教授的一些基本觀點,我也簡單談一下自己的一些理解。我們過去可能是來料加工、「三來一補」為主的兩頭在外,現在我們更多的是全球各種要素供給到了國內,我們在產業鏈提升狀態下更好形成中高端的產品,既滿足國內需要又輸出到國際上去。這樣的品質提升,也是必須要努力追求的。
  • 海外網評:中國在全球產業鏈的重要地位不會改變
    庫德羅的原話並不是板上釘釘的美國政策,只是他個人對「如何減少美國製造業對中國依賴」的建議。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王軍認為,庫德羅僅代表了一些「中美脫鉤論」支持者的意見和傾向,不構成美國企業的普遍認識,距離成為普遍性的企業決策更是相去甚遠。美國商業雜誌《福布斯》就撰文指出,讓美國企業搬遷,可不是「將各種設備和辦公家具打包裝箱,運到太平洋另一頭」那麼簡單。
  • 黃奇帆:全球產業鏈重構之下,中國的機會和挑戰
    《中國經濟周刊》特約撰稿人 黃奇帆(本文刊發於《中國經濟周刊》2020年第7期)現有的全球產業鏈體系抗風險能力較弱,疫情衝擊之下,或給全球製造業帶來災難性後退。也就是說,產業鏈集群依然要發揮全球化水平分工的特點,而不是由一個企業大而全、小而全地搞整個產業鏈體系;也不是一個地區自力更生、肉爛在鍋裡,讓本地企業大包幹兒、做整個產業鏈。產業鏈集群還是要讓全球最優秀的企業分別來生產產業鏈上的零部件、半成品以及最後的產品集成總裝等,產品收益仍然是由各參與國企業分享,每個集群內的企業雖然在某一個地域幹活,但是利益是全球共享的。
  • 新華社特約評論員:聚焦合作 中美才能走向更美好的未來_中國經濟網...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的執政黨,在中國人民中的支持率高達95%,是中美關係的引領和推動力量。從建交之日起,美國就在和中國共產黨打交道。接受和尊重中國共產黨,是發展中美關係的基本前提。否定中國共產黨,就否定了中美交往的基礎。  雙方要談出一個合作框架。中美之間確實存在不少分歧,但這並不意味著沒有合作空間。
  • 「轉」字當頭,穩住外貿基本盤
    白明強調,目前全球供應鏈和產業鏈面臨停擺,根源都是疫情。但前期,是中國作為世界第一製造業大國供給側的斷鏈,目前中國克服困難復工復產,但供應鏈的兩端出現問題,一方面,一些上遊原材料買不到;另一方面,需求出現問題,訂單沒有了。復工了但是很難復產,企業要「外保渠道、內保產能」。「外保渠道」實際上就是要千方百計想辦法保持住客戶關係,千萬不能斷線。
  • 鄭永年:美國與中國脫鉤,意味著與整個東亞產業鏈重組,成本太大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教授鄭永年近日在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專訪時認為,美國要與中國全面脫鉤是很困難的,對美國經濟傷害巨大。中國是東亞產業鏈的樞紐,與中國脫鉤的同時,意味著美國與整個東亞產業鏈的重組,這個成本可想而知。中美間分歧顯著增加國是直通車:您怎麼看中美關係的現狀和趨勢?
  • 2020 GMAEA頒獎典禮暨全球產業鏈共享貿易平臺騰勻上線
    【城宇互聯】報導,百家號推薦12月10日,「2020 GMAEA最強名人大獎頒獎典禮暨全球產業鏈共享貿易平臺騰勻上線發布會」在北京舉辦。全球30多個國家、數萬名醫美行業從業者、管理者、投資者通過線上和線下的方式參與了此次盛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