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望遠鏡能否觀測到美國登月證據?

2021-01-10 科學探討

月球距離地球38萬公裡,天文望遠鏡無法分別這麼遠距離的,只有幾米尺度的漫反射物體;就拿太空哈勃望遠鏡來說,對月球的解析度大概是50米,相當於從上海看到北京一個0.15米大小的漫反射物體,這是非常厲害的了。

但是月球上再小的物體,哈勃望遠鏡將無法分辨,阿波羅登月留下的東西,比如發射架、美國國旗、以及其他物品等等,都遠小於哈勃望遠鏡的分辨能力。月球車留下長長的輪胎印,長度雖然達到了哈勃望遠鏡的分辨尺度,但是輪胎印和周圍月球沙之間的色差太小,而且寬度也小,是無法在哈勃望遠鏡中區分出來的。

連哈勃望遠鏡都無法看到阿波羅登月的痕跡,那麼你能買到的望遠鏡就更別想了,能看清月球環形山就已經不錯了。或許有人有疑問,哈勃望遠鏡能看到數億光年外的天體,怎麼就看不清月球表面的小物體呢?那是因為月球屬於漫反射物體,哈勃望遠鏡能看到的是遙遠宇宙中的發光物體,比如恆星、超新星、星系等等。這些天體會發出非常強的可見光,就算傳播到地球,也還在哈勃望遠鏡的觀測水平內。

就好比在夜晚無亮光的條件下,你無法看到200米外的一個人,但是你卻能看到500米外點燃蠟燭的亮光。


相關焦點

  • 天文「發燒友」自製望遠鏡「追星」欲建觀測基地
    【解說】生活在福建泉州晉江市的顏明哲是一名天文「發燒友」,自2014年以來,顏明哲已經用自製望遠鏡清晰拍攝到了月球虹灣、月坑、太陽黑子、木星雲層和大紅斑等天文景觀,在民間天文愛好者中小有名氣。近日,記者驅車來到晉江市安海鎮,了解顏明哲的「追星」故事。
  • 阿雷西博望遠鏡倒塌,部分天文觀測希望將寄托在「中國天眼」
    北京時間12月2日,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確認,目前世界第二大單面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位於美國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Arecibo)射電望遠鏡已於當地時間2020年12月1日上午8時左右因結構失控而倒塌。據報導,阿雷西博望遠鏡塔尖折斷,懸吊在空中的900噸接收設備平臺直線墜落並砸毀瞭望遠鏡反射盤(天線)表面。
  • 哈勃望遠鏡能看幾十億光年外天體,為何不看月球,證明美國登月
    從1961年到1972年,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一共發射了17艘飛船,其中6艘飛船成功降落月球,這是人類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月球登陸活動。但是,由於NASA提供的很多照片,人們對此提出了一些疑問。雖然很多看起來有些不合理的地方,實際上都有很合理的解釋。
  • 6米毫米波射電望遠鏡被評為日本天文遺產
    從6米望遠鏡到45米望遠鏡,再到ALMA望遠鏡(阿塔卡馬大型毫米[/亞毫米]波陣),其研究成果代代相傳,為射電天文學的飛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隨著日本射電觀測中心轉移到野邊山後,6米毫米波望遠鏡也結束了在三鷹的工作,先後搬遷至水澤校區、野邊山校區,活躍在甚長基線幹涉測量任務中之後又因鹿兒島大學主導的觀測研究需要而搬遷至鹿兒島縣錦江灣公園,擔負起甚長基線幹涉測量觀測網的部分任務。
  • 開啟星空探索:星特朗天文望遠鏡體驗
    來源:新浪眾測作者:溫柔v風暴為了拓展孩子的知識面,具備一定的天文學知識對小孩子的成長大有裨益,而培養天文學愛好的最好手段,就是觀星了,浩瀚的星空可以帶給他無限遐想,而要想觀測星星就必須要有一個天文望遠鏡,今天我就來給大家展示一款適合初學者使用的入門級的 天文望遠鏡——星特朗SCTW
  • 哈勃下一任繼承者:韋伯空間望遠鏡,開啟人類首次觀測宇宙邊界
    截止2020年,哈勃空間望遠鏡已經在太空運行了30年,直到今天它依然繼續探索著宇宙深處。不過目前哈勃空間望遠鏡,最遠可觀測到宇宙誕生後4.8億年的景象。如果人類想探索更大、更全面、更遙遠的宇宙盡頭,那麼哈勃望遠鏡的能力顯然還不夠。
  • 中國天文望遠鏡重大成果!銀河系比你想像的更大!
    8月7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在北京舉行了郭守敬天文望遠鏡一期巡天科學成果新聞發布會,宣布為期5年的一期光譜巡天觀測已圓滿完成。LAMOST望遠鏡(圖源science)等等,這個聽起來很高大上的郭守敬天文望遠鏡是什麼神器?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
  • 十個天文故事講述2019(下)
    人類登月50周年紀念LOGO。 美國東部時間的1969年7月21日晚上9點56分,「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成功。美國天文學家埃德溫·哈勃(Edwin Hubble)利用當時世界上最大口徑的2.5米胡克望遠鏡發現星系退行速度和它們的距離存在著比例關係,這是第一次觀測到了宇宙膨脹的直接證據。
  • 哈勃望遠鏡傳回多張照片,捕捉到不尋常畫面,是外星人存在證據?
    哈勃望遠鏡傳回多張照片,捕捉到不尋常畫面,是外星人存在證據?自從人類有機會進出外太空,將尋找外星文明視作主要目標,朝著這一目標努力靠近。雖然結果並不如意,過程卻很有意義。人類對外星文明的那種渴望,如滔滔江水般沒有間歇過。
  • 天文觀測中一種可能的地震前兆
    《科學通報》 「觀點」欄目發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韓延本課題組撰寫的「一種可能的地震前兆及其應用問題的討論」一文,介紹了天文時緯觀測資料的殘差在地震前出現短期異常的現象,認為其有可能發展成為一種短期地震前兆; 利用具有測量精度高和易操作的小型天頂望遠鏡DZT組網觀測,將有助於優化得到由此提取短期地震前兆信息的方法。
  • 裸眼欣賞澄淨星空 騰格里沙漠裡有個天文觀測基地
    在甘肅省武威市民勤縣的沙漠中,遊客圍著望遠鏡興高採烈欣賞天文之美。這個被專家認定為適合觀測天文的地方,目前正在打造沙漠天文觀測基地。該基地位於河西走廊東北部騰格里沙漠腹地。這裡晴天多,光汙染少,夜晚可裸眼觀測到澄淨的星空。近幾年,民勤縣依託獨特的沙漠自然景觀和優質的暗夜星空資源,著力打造天文科普研學旅遊目的地。2018年10月,沙漠天文觀測基地啟動建設。
  • 想完爆都教授 天文觀測與攝影發燒指南
    ,觀測的體驗很差。量產的單眼相機的頂級鏡頭,檢測設備能檢查到的誤差是1/32光的波長來保障成像的高素質,而手工打磨的APO天文望遠鏡,鏡頭的精度能達到1/56光的波長!這就是APO望遠鏡又小又貴,但是光學素質奇佳的原因所在。但是這樣導致了APO望遠鏡不能量產,目前能生產高素質APO天文望遠鏡的高橋、TEC、TMB以及Astro-Physics等,產量都不大,很多都需要交定金預定等候很長時間才能交貨。
  • 我國欲籌建巨型太陽望遠鏡,直徑8米,可觀測和預報太陽上的天氣
    因此,對太陽的觀測實際上是非常重要的,在這方面我國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就在前天(9月7日),在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舉行的「中國天文學會2019年學術年會」上,中科院雲南天文臺研究員、天文學家劉忠表示,我國在地基高解析度太陽觀測及研究領域已處於世界前沿,與太陽相關的熱控、多層共軛自適應光學、探測器、磁場測量等關鍵技術已全面取得突破,這得益於我國已有的一米口徑的太陽望遠鏡,下面是這種望遠鏡拍攝的太陽表面米粒結構流動景象的圖片
  • 星特朗SCTW-80天文望遠鏡深度體驗
    我手中的星特朗天文望遠鏡130DX恰好自帶的是升級的30*6的光學尋星鏡,放大倍數是6倍,支持調焦和十字架旋轉,從實際調試和觀測來看,個人反而覺得紅點尋星更好用,因為其紅點亮度可調節,並且是透明的。當然如果是搭配觀測深空的高倍率天文望遠鏡,可能光學尋星鏡會自帶6倍放大倍數會更有優勢,但對於口徑80mm,焦距500mm,搭載目鏡23mm、10mm的星特朗SCTW-80天文望遠鏡,本身放大倍數分別是21.7倍、50倍樣的放大倍數看看月亮、土星環、木星條紋、火星極冠還行,受口徑限制,更遠的星星哪怕是搭配更短焦距的目鏡基本也是不可用的。
  • 小米眾籌上架星特朗天文望遠鏡:極限倍率達250倍
    10月29日消息,小米眾籌第431期產品揭曉,它就是星特朗天文望遠鏡,極限倍率達到了250倍,眾籌價369元。這款星特朗天文望遠鏡型號為「SCTW-70」,標配了不鏽鋼三腳架,極簡組裝,為方便大家出行,還配了一個高檔防水布主鏡包。
  • 美國詹姆斯 · 韋伯太空望遠鏡通過關鍵測試,有望在明年 10 月發射
    IT之家10月8日消息  美國 NASA 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現已通過環境測試,NASA 仍計劃明年 10 月部署。此次環境測試主要是評估了該太空望遠鏡能否在發射中倖存下來。IT之家了解到,詹姆斯 · 韋伯太空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是美國航空航天局、歐洲航天局和加拿大航空航天局聯合研發的紅外線觀測用太空望遠鏡。該名稱是取自美國宇航局第二任局長詹姆斯 · 韋伯——在韋伯擔任美國宇航局 (NASA)領導人時美國的航天事業掀開了新的篇章,其中包括探測月球和 「阿波羅」登月計劃等。
  • 民間達人手工打造天文望遠鏡 可看月球環形山
    李劍正在用自己製作的天文望遠鏡觀測月球。(鍾楠攝)自製天文望遠鏡可看月球環形山16日晚天晴,有薄雲,月亮十分明亮。晚8點左右,記者來到這位網名為「李幽靈」的民間達人家中,正是他日前曬在論壇上口徑為300mm的「觀星神器」,吸引記者聯繫他要見見這寶貝。「李幽靈」真名叫李劍,今年32歲,是名模具製造師。當他拿出寶貝,記者有點不相信它能如他所說可以觀測到月球表面。
  • 月球表面又多一面中國國旗,美國登月再引發質疑,原因就在一面旗
    上個世紀60年代,世界上兩大強國美國和蘇聯開始在太空進行探索,先後進行了載人航天和載人登月工程,打開了人類通往太空的大門。然而大門打開之後變得一發不可收拾,如今不只美國、俄羅斯擁有探索宇宙的能力,大部分國家都踴躍進行嘗試,而中國也是後來居上。
  • 怎麼樣選擇一臺好的天文望遠鏡? 放大倍數是不是越大越好?
    怎麼樣選擇一臺好的天文望遠鏡? 放大倍數是不是越大越好?時間:2016-06-18 11:41   來源: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怎麼樣選擇一臺好的天文望遠鏡? 放大倍數是不是越大越好? 想買臺天文望遠鏡觀測美麗的星空嗎?怎麼樣選擇一臺好的天文望遠鏡?
  • 安海:屋頂上的追星人 自製望遠鏡觀測天體
    顏明哲正在用他的自製望遠鏡觀測天體  自製望遠鏡拍攝的木星  今年50歲的安海人顏明哲,五六歲時在當老師的父親的薰陶下,種下了痴迷星空的「種子」,在知命之年夢想枝繁葉茂,自製了直徑400毫米的牛頓反射望遠鏡和星體跟蹤系統赤道儀,安裝在自家民房4樓屋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