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酒技術:傳統土法大麥釀酒工藝被公開!

2021-02-08 騰訊網

釀酒的原理其實很簡單,就是利用微生物發酵的過程,但實際操作時,遠沒那麼簡單。要經過原料浸泡、蒸煮、攤涼、糖化、入池發酵等很多道工序,經15-20天後再用釀酒設備蒸酒。今天,下面我給大家分享大麥酒工藝具體工藝流程,一起去看看吧!

1、泡糧:把大麥倒入泡糧池中,用60度以上的熱水浸泡6小時後,放掉泡糧水,瀝乾後再用清水衝去酸水。

2、初蒸:燒開鍋爐水,將大麥倒入釀酒設備中,初蒸20分鐘左右停火。

3、悶糧:把當天蒸酒後冷卻器中的熱水從料桶底部加入,使水位高於糧面,水溫為67-70度,保溫30分鐘左右後放掉燜水,在糧面撒一層稻殼,以不見糧粒為限,開始復蒸。

4、復蒸:蓋好甑蓋,大火復蒸60分鐘左右,敞蒸10分鐘,衝去陽水。

5、攤涼、撒曲:將蒸熟的糧食倒入攤涼床中,攤涼至30度左右(夏季下曲溫度)按0.5%的比例加入酒麴均勻撒入其中,攪拌均勻。

6、入箱培菌:夏季箱上不墊竹蓆,只撒一層稻殼。熟糧入箱刮平厚度為4-5釐米,培菌糖化。

7、入池發酵:夏季溫度高,請按1:1-1.5的比例配糟,這樣有利於降低澱粉濃度,從而保證入池時不至於升溫過猛。12-15天後,發酵完成。

8、蒸酒:先用大火將唐三鏡釀酒白酒設備中的水燒開,中間保持文火,最後再旺火蒸餾15分鐘,讓酒醅中的酒全部蒸出來。

9、儲存老熟:按質、分級儲存,存酒容器建議用陶缸,一般情況下,存放6個月以上,酒質就會有明顯改善。

相關焦點

  • 誰是茅臺鎮傳統釀酒工藝的祖師?
    更是一針見血地道明了茅臺酒的工藝源流關係。  歷史古籍中,對茅臺鎮傳統釀酒工藝的類似記載還有很多,且其年代都較為久遠。茅臺酒源出「茅臺」,完全可以定論。源出山西之說,無據無考,不能採信。制曲原料也不相同,茅臺酒麴是純小麥製作,汾酒和西鳳酒麴是用大麥和豌豆製作。  發酵池結構不同:茅臺鎮傳統釀酒工藝是條石窖,汾酒是地缸,西鳳酒是水泥窖。用曲量更是懸殊,茅臺酒的糧曲比是1∶1,汾酒的糧曲比是1∶0.9--0.2,西鳳酒的糧曲比是1∶0.22。
  • 釀酒工藝與釀酒設備你真的了解嗎?
    傳統的釀酒工藝是一個固定的操作流程,是所有釀酒工藝的根本,更是所有工藝的說明書,無論是何種工藝都將是傳統釀酒工藝流程進行相應的增刪或是將釀酒的步驟進行細化,進行工廠化的生產。傳統的釀酒工藝是用的是經驗,經過釀酒人的不懈努力,長年累月的積累出來的經驗,漸漸地將這些經驗凝結成為了技術,從技術到科學的一種形式,現在釀酒是以科學為代表的設備化、量廠化、工廠化、檢驗化的做酒方式,已經不再像傳統的釀酒工藝是以技術、經驗來做酒,保持著酒的傳統。
  • 釀酒技術:揭秘傳統釀酒工藝流程步驟
    釀酒看似簡單的操作,對於釀酒師來說,純糧釀酒設備釀酒是製作藝術品的過程,看古法釀酒老師傅的釀酒十字口決,跟眾創粟力道一起探索美酒背後的奧秘!碎——將糧食粉碎或蒸熟的原料,用揚渣或晾渣的方法,使料迅速冷卻,使之達到微生物適宜生長的溫度。
  • 傳統手工釀酒工藝的整個流程是這樣子的,你知道嗎?
    傳統手工釀酒工藝的整個流程五穀雜糧都可以釀酒,葡萄也同樣能釀製出美酒。相比而言,用大米釀酒操作比較簡單。首先對大米的選取會有所要求,最好是存放了一年左右的大米,用來釀酒,味道是最純最香的。其次要選取酒餅,也就是發酵劑。酒餅的選取同樣有所要求,最好是沒有經過雨水淋過的酒餅。酒餅的選取,關乎酒的醇香度。這只是傳統手工釀酒工藝的整個流程的第一步。選取好大米之後開始拿到鍋裡面煮,就跟煮白米乾飯一樣。在燒火的過程中不能燒得太急,太急了容易把飯燒糊,這樣子釀出來的酒會有燒糊的味道。並且會影響酒的產量。
  • 釀酒人!
    釀酒不僅是一門技術,還是一種精神,釀酒人具有酒的烈性和酒的香醇,原漿是天然的,是不添加的、是傳統釀酒工藝的結晶、五千年文化的傳承!
  • 大米釀酒工藝簡介
    現在很多朋友想學習自釀酒,或是為了多門手藝,或是為了自己的一點愛好。但想釀出好酒卻並不是那麼容易的。好酒和差酒區別很大,差的酒入口寡淡或燥辣,口感發苦或酸澀。造成酒差的原因有很多種,比如曲粉,溫度,配比,操作等。
  • 學釀酒技術在家釀酒,你入過哪些坑?
    疫情期間很多人失業,無事可做,想自己在家釀酒創業,打工不易,創業艱難,創業的話一定要擦亮雙眼,如果沒有人指導,很難把酒生意做好,最近有很多在家釀酒的朋友諮詢我,自己花了大價錢在某 **買了很多設備,蒸飯機 水質處理器,給代理權,品牌授權,說什麼上市公司,讓一些人深信不疑,花了10多萬。等等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一大堆。
  • 白酒增香方法 真全糧釀酒工藝
    早期古代的勞動人民種植糧食的目的在於釀酒,並非作為吃飯充飢的食物,因此白酒文化在古代就已經得到了大規模的發展。在這個過程中,越來越多的的穀物類糧食被用來釀酒使用,有高梁、大米、糯米、豌豆、 玉米、小麥、大麥、蕎麥,甚至薯、馬鈴薯都被用來作為釀酒的材料,不再僅僅依靠一種糧食。
  • 自製精釀釀酒設備
    很多愛酒人士都想知道家庭釀酒方法,想一想自己在家裡釀酒是一件多美的事情,確實如此:家庭自釀,是好酒人的絕佳選擇!但是要想在家自己釀酒也不是件簡單的事情,很多朋友認為傳統的工藝技術就適合家庭自釀,其實不然,傳統工藝釀造白酒有很多不能解決的缺陷,不能進行小規模生產,也就不能滿足家庭自釀的需求。
  • 傳統釀酒技術-大米酒古法釀酒方法
    3、把浸泡好的大米放在唐三鏡釀酒設備專用串蒸器上串蒸,半個小時後灑少量冷水翻動攪拌一次,小火再蒸30分鐘,再燜15分鐘即可。(注意:大米用蒸的方式可以減少澱粉的流失,保證出酒率,但最好不要直接放設備裡面煮,米飯不能太硬。)4、把大米倒出來攤涼至25度-35度最好。5、酒麴按照唐三鏡釀酒公司的高產曲比例(1斤大米加3克酒麴,和米飯攪拌均勻。)
  • 家庭智能釀酒設備
    熟練掌握調酒技術後,通過控制蒸汽溫度的高低,可使酒度在10~90度間調節,沒有酒尾(可將酒尾的酒度調高)。因此,釀高度酒的用戶尾提高高度酒的產量。家庭釀酒設備在白酒釀造過程中的作用白酒釀造過程複雜而多樣化,各個過程都有它獨特的設備機器,而這些設備機器也有著專一的作用功能。白酒過濾設備作為白酒釀造工序中的重要設備,也有著它獨特的作用。
  • 釀酒工匠張金修專著《酒體設計實戰技術精華》出版
    《酒體設計實戰技術精華》是白酒泰鬥、國際釀酒大師、國家級釀酒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賴高淮先生的關門弟子一一著名釀酒專家、高級工程師張金修先生的個人專著,由新中國出版界歷史較為悠久的中央級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發行。
  • 釀酒為什麼用高粱,中國古代是用高粱釀酒嗎?
    在中國的釀酒界,有高粱釀酒香、玉米釀酒甜、小麥釀酒糙、大米釀酒淨、大麥釀酒衝之說,這是對不同原料釀酒特點的經驗總結,所以,「好酒離不開紅糧」已成為世人共識。但是高粱這種植物卻不是產於中國,這種植物是從非洲傳於印度,大約是在西晉年間又從印度傳入中國,由於高粱容易種植,且口感不佳,在宋代廣泛種植以後,他就不是什麼精貴的糧食,只有窮人才吃,古代用高粱釀酒也很少,但是,在中國出現蒸餾酒技術以後,人們嘗試了各種農作物,唯有高粱脫穎而出,變成了中國人釀酒的首選。
  • 貴州釀酒人集團:深耕傳統古法釀造工藝,匠心釀好酒
    貴州釀酒人集團正是位於茅臺鎮下遊赤水河東岸7.5平方公裡內核心釀酒小產區,佔據最有利的環境與條件。並且釀酒人酒廠還擁有兩口連茅臺酒廠都沒有的唯一的井水——一口是天然的皇茅井,紅軍四渡赤水河時曾經飲過此井水,另一口是深井水。這兩口井中之水富含近900多種人體身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口感清爽而甘甜,用來釀造美酒,過喉餘韻無窮,如飲甘露。
  • 釀酒工藝-半固態發酵釀酒工藝流程及說明
    釀酒工藝一般分為固態發酵、液態發酵和半固態發酵等,半固態發酵即是採用先固後液的結合法。 一、釀酒工藝流程 1、原料:選擇新鮮、飽滿、無蟲害黴變的糙米,入鍋蒸煮,要蒸熟蒸透,不夾生,不焦糊。
  • 數位化技術進入傳統的釀酒行業致力打造千億級產業群
    如今,已經傳承了幾千年的西鳳酒正在推進網際網路、智能製造、數位化等先進技術進入傳統的釀酒行業,不斷提升產品品質,致力打造千億級產業群。   寶雞古稱陳倉,黃河最大的支流渭河流經這裡。西鳳酒就產於寶雞市鳳翔縣柳林鎮。這些存酒的老酒海高三米,直徑兩米五左右,一般可存儲五六噸酒。
  • 高粱粉碎不泡糧的釀酒工藝
    要泡糧,蒸糧拌曲等,比生料釀酒麻煩多了!但大家,抱怨歸抱怨,卻都一致認同熟料固態發酵釀出來的酒好喝!然而,其中一釀友說他的熟料固態工藝可以減少泡糧的環節!雖說只是少了一個泡糧環節!但這一個環節就包含了很多的勞動量!比如說,翻糧,天熱的時候泡糧,為防止糧變餿,泡糧的過程還得翻攪糧,有的時候還得換水!所以,一聽說不用泡糧,大家都比較感興趣,都側耳傾聽!這個釀友分享的工藝我整理如下!
  • 釀酒的整個過程!我來教你什麼是釀酒!
    其實,釀酒的原理很簡單。它是通過微生物發酵生產一定濃度酒精飲料的過程。當然,實際操作遠沒有這麼簡單。一般來說,一瓶酒的誕生一般要經過以下幾個步驟:選料、制曲、發酵、蒸餾、陳釀、勾兌、灌裝。一、選料。穀物是酒的果肉。一般以高粱、玉米、小麥、大米、糯米、大麥、蕎麥、青稞等穀物和豆類(不含土豆和果蔬)為原料。
  • 釀酒技術熟練與否不在於釀酒時間的長短,而在於……
    許多釀酒老師傅很疑惑,我釀酒技術都會,釀酒時間也不短,為什麼釀出來的酒總是口感不好?其實釀酒技術熟練與否不在於釀酒時間的長短,而在於……如果您認為釀酒時間越長,釀出來的酒的口感就一定越好,那你就錯了,時間越長,口感越好是有條件的。比如同樣用唐三鏡釀酒技術、釀酒設備和酒麴做同種糧食酒,不同學員釀出來的酒口感是不一樣的。
  • 【中國釀酒師風採】慄甲:工藝方案沒有最好,只有合適
    慄甲,80後釀酒師一枚,2007年畢業於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葡萄酒學院,同年進入甘肅紫軒酒業有限公司工作,歷任班長、技術員、發酵儲酒車間主任、生產工藝責任工程師等職,現為紫軒酒業技術中心副主任,工藝技術具體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