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有個包青天 名不在碑而有口皆碑

2020-12-26 大眾網

  開封有個包青天

  作者:侯春躍 李昊軒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與魂。無論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家國情懷,古代清官廉吏的行為準則,還是老一輩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都是黨員幹部增強「不想腐」自覺的行為標尺和精神食糧。從今天起,本版開設「廉潔文化中國行」欄目,行走在中國大地,尋找各個城市的文化印記,講述中國城市廉潔故事。——編者

  這年夏,天降大雨,淹沒京城。開封府尹包拯一面指揮抗洪、保城安民,一面調查洩洪不暢原因。得知京城官宦富豪依仗權勢,在惠民河兩岸霸地築堤,大造豪宅園林,導致河道擁堵、排水不暢,即下令拆除所有違建的亭臺樓榭,以洩洪水,京師軍民一片歡呼。一切為民,不畏權貴,這是體現包公精神內涵的一個片段。

  

  歷史上,關於包公的傳說有很多。從時間上,包公的故事已經流傳了千年;從空間上,包公的精神享譽海內外。而這之中,與之相連最為緊密的,當屬開封府。

  1、名不在碑而有口皆碑

  「汴京富麗天下無」。開封,中國八大古都之一,古稱東京、汴梁等,有著「東京夢華」等美譽。

  漫步在開封城中,處處都能領略到宋文化的魅力。在這樣的古都之中,按理說會為了紀念歷朝歷代的仁人志士而建立一些祠堂,而這裡,只有一座祠堂,那就是有近千年歷史的包公祠。

  在開封城裡,包拯書寫了他為官生涯中最濃重的一筆。「包公倒坐南衙」「怒鍘陳世美」「狸貓換太子」「五鼠鬧東京」「六劾張國丈」等民俗傳說和歷史故事早已是家喻戶曉。毋庸置疑,包公成為了開封的城市名片。

  每天上午九點,在離包公祠不遠的開封府門前,一出名叫《鍘美案》的大戲準時開演,講述的是北宋時期包拯將負心人陳世美送上龍頭鍘的故事。

  在漫長的歲月中,包公的故事不斷地被加進各種神怪和奇案的元素,在民間廣為流傳,後來人們將這些被搬上舞臺的包公傳奇統稱為「包公戲」。

  在開封街頭,無論城牆根兒還是包公湖畔,不管是年過花甲提著鳥籠的老者,還是拿著撥浪鼓咿咿呀呀的孩童,他們都能夠哼上幾句「包公戲」。

  包拯揚名於開封,而開封府因包拯而聞名,它初建於五代後梁開平元年(公元907年),已有一千多年歷史。在北宋時期,被譽為天下首府。

  今日重建的開封府,與位於包公西湖的包公祠相呼應,同碧波蕩漾的三池湖水相映襯,形成了東府西祠、樓閣碧水的秀美景觀。

  開封府內有一塊石碑,叫作《開封府題名記》。記錄了北宋開封府183位府尹的姓名和上任年月,寇準、範仲淹、歐陽修、蔡襄等列於其上。然而,打坐在開封府的包龍圖之名,卻尋不到一點痕跡。

  原來,是敬仰包拯的後人忍不住去觸摸這位青天的名字,天長日久,形成一道深深的指痕印。

  站在開封府內的清心樓上,向西眺望著包公祠,清澈如鏡的包公湖把兩座「包公」建築連貫在一起。

  關於包公湖,還有這樣的一個傳說。眾所周知,包公除了黑臉之外,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眉頭上的「月牙」。相傳這個「月牙」是一面寶鏡,包公將它貼在了頭上,就再也取不下來。當了開封知府後,包公就憑這塊寶鏡,夜斷陰,日斷陽,明察秋毫,為民做主,伸張正義。

  包拯在臨終時,為了防止後任知府貪贓枉法、殘害百姓,就從腦門上摘下寶鏡,命人悄悄懸掛在開封府的正堂之上,才放心地閉上眼睛。後來黃河決口,開封府南衙成了一片湖水,寶鏡也沉到湖底,因此湖水清澈見底,光潔如鏡。

  站在包公湖畔,輕輕地閉上眼睛,仿佛開封府內,包拯正傾聽民願,鐵面無私斷案。另一邊,人們絡繹不絕來到祠堂之中,拜謁包公,紀念這位一心為民的清官。

  2、不從吾志非吾子孫

  「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後,不得葬於大塋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這是包拯晚年為子孫後代制定的家訓。包拯不僅對自己嚴格,而且對家人也有嚴格的要求。

  通過家訓我們能知道,包拯告誡他的子孫在為官之時,如果做出貪汙受賄之事,便絕不能進入包家老家大門。在過世之後,也不能葬於包家祖墳之內。如果有不遵從者,就不是自己的子孫。

  家訓是家風的一種凝練。包公家訓突出廉潔警示,既針對時弊,又告誡子孫,既直白又嚴厲。包公的家訓後來還被寫進了《宋史·包拯傳》,如今,被越來越多人所熟知。

  「仰珙刊石,豎於堂屋東壁,以詔後世。又十四字。珙者,孝肅之子也。」為了讓子孫銘記,包拯讓兒子把家訓刻在石頭上,豎立在堂屋東面的牆壁旁,時刻用來警醒後人。

  在包拯嚴格的家教下,兒子包綬一生秉持「清苦守節,廉白是務」的準則,他去世時,人們打開他隨身攜帶的箱囊,發現除了誥命、書籍和文具外,再也沒有值錢的東西。包拯的孫子包永年被人評價為「蒞官臨事,廉清不擾,而孝肅公之遺風餘烈在也」。這些都說明了包氏子孫一直恪守家訓、居官清廉。

  「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秀幹終成棟,精鋼不作鉤。倉充鼠雀喜,草盡兔狐愁。史冊有遺訓,毋貽來者羞。」這是包拯所寫的《書端州郡齋壁》。清心正己、端正思想是治平的根本,品性剛直、不阿權貴是修身的原則。如今看來,依然是嚴肅告誡——為官要清廉無私,堂堂正正,走正直之道。

  嘉祐七年(1062年),包拯逝世,年六十四。追贈禮部尚書,諡號「孝肅」,後世稱其為「包孝肅」。

  包拯去世後,留下一部厚厚的《奏議集》,一百多篇奏摺當中,有為民生疾苦的呼籲、有對貪官汙吏的痛斥、有為國富民強的建言、有對政策得失的探討, 在深沉樸素的文字中,人們看到的是包拯的赤膽忠心。

  包拯一生做的官不可謂不多,不可謂不大。然而每每提到包拯,老百姓總喜歡直呼他為「包公」。

  何謂「公」?「兼覆無私謂之公」;「私慾淨盡,天理流行,則公矣」。

  3、仰青天之名 揚正氣清風

  包公祠內有這樣一副楹聯:「賑災黎,求民隱,斷關節,秉政清廉,中原百姓思賢尹;平冤獄,抑豪強,懲汙吏,執法嚴峻,天下幾人似我公。」時間在變,不變的是一代代的開封人對包公的敬仰。凝結在包公身上忠、孝、廉的優秀道德品質,對後世產生的影響綿延不絕。

  近年來,開封市紀委監委依託包公廉政文化資源優勢,將包公廉政文化和當前全面從嚴治黨精準契合。以開封府為中心、以包公祠為輻射,以包公廉政文化為元素,依託祠堂、府衙、歷史遺蹟等人文景觀,精心打造出以包公文化為主題的「一府(開封府)一湖(包公湖)一祠(包公祠)」廉政文化景觀帶。

  以包拯的同僚老友們,如王安石、範仲淹、歐陽修等宋朝廉政人物事跡及廉政詩詞警句作為主要宣傳內容,在開封府內精心設置了百米清廉詞廊、古代清廉人物長廊、包公文化展示廳。

  如今,到開封「一府一湖一祠」廉政文化景觀帶參觀學習,已成為當地黨員幹部的一種習慣。來到包公祠、開封府,你會看到,身邊的黨員幹部們,胸佩黨徽,嚴肅認真地聆聽包公故事。據統計,黨的十八大以來,到開封府、包公祠參觀學習的黨員幹部達到300餘萬人次。

  為了讓包公文化走入群眾,開封市紀委監委精心製作《清心直道真包公》宣傳畫冊、《大宋廉吏包青天》宣傳片、《包龍圖打坐開封府——包公戲曲集萃》、包公斷案故事折頁等廉政文化產品。

  圍繞包公家風元素,創新推出系列微視頻《「萌版」包公話廉潔》等。開封是豫劇祥符調發祥地,以「廉政書場」為載體,組織豫劇老藝人,到村鎮巡迴演出《包公案》等作品,讓清廉家風教育更接「地氣」,讓清廉家風進入千家萬戶。

  以包公文化為載體,將合肥、肇慶、開封三地包公廉政文化資源進行整合,搭建包公文化傳播平臺,成功舉辦了首屆「包公廉政文化研討會」。

  積極適應「網際網路+」新趨勢,精心籌劃《鐵麵包公》系列3D動漫項目,根植開封本土,以包公端州擲硯、辭官孝親、怒鍘駙馬等多個獨立故事,採用分集演繹形式,宣傳包公清廉精神。

  肅靜迴避,明鏡高懸。包公祠大殿內,蟒袍冠帶,正襟危坐,包公依然凜然正氣。

  【編輯:田博群】

相關焦點

  • 開封有個包青天 展昭梗喺佢身邊!
    「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辨忠奸」音樂一起,相信大家心入面實會諗起鐵面無私嘅包青天出場審奇案,佢嘅清廉形象深入民心,受世人景仰,多年嚟都被兩岸三地翻拍多部電影
  • 盤點《包青天》中的開封鐵三角,除了金超群版,這版也很經典
    在中國有這樣一個男演員,他20年演了一個角色,一演就是800多集,他就是包公專業戶金超群,金超群飾演的包公,最早是在93版《包青天》中亮相的,他所飾演的包拯,目光如炬,面如鐵銅,一身正氣,額間有一枚精緻的小月牙,其實包公額間帶月牙的形象,取自京劇臉譜,在京劇裡月牙開口向右,表示包公白天在陽間審案,若向左,則代表包公夜晚在陰間審案。
  • 大譜師:包拯,開封有個包青天
    「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辨忠奸」。包拯以其清廉公正,鐵面無私而留名青史,民間關於包公的戲曲、故事、傳說不計其數,可見百姓對包拯的愛戴。 宋仁宗的愛妃張貴妃出身普通,然而容貌出眾,宋仁宗對其寵愛有加。張貴妃的娘家人大多沒什麼大出息,唯一有希望的是其伯父張堯佐,其在基層擔任過憲州、筠州推官等小官。為了讓娘家人能夠出人頭地,張貴妃在仁宗旁不時吹吹枕頭風。仁宗愛屋及烏,這樣張堯佐就被一路火箭提拔,擔任了三司戶部判官、戶部副使,掌管部分財政工作。不久,他被提拔為天章閣待制。
  • 從包青天到蘇東坡:為什麼北宋有點名氣的人,都當過開封府尹
    原創 柏舟 國家人文歷史本 文 約 4500 字閱 讀 需 要 12 min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辨忠奸。電視劇《包青天》截圖凡是看過電視劇《包青天》,都知道主人公開封府尹包拯,有御賜三口鍘刀,上可審皇親國戚,下可審普通百姓,所有貪贓枉法、作奸犯科的人在他面前都要人頭落地。其實,北宋時期有近一半的名臣做過開封府尹,例如寇準、範仲淹、包拯、歐陽修、李綱、宗澤、呂夷簡、蘇軾等等,包拯只是其中的一個。
  • 宋朝「包青天」的官有多大?相當於現在什麼官職?說出來你別不信
    開封有個包青天 ,鐵面無私辨忠奸」對於這一句詞調,想必大家都是有所耳聞吧?如果比較喜歡包拯包青天的人應該還能唱出來。一部《三俠五義》,一部《包公案》,早已經將包拯「鐵面無私」的形象深入到了民間心中。特別是包青天黝黑的皮膚加上額頭中間那一彎月亮,著實令人印象深刻。
  • 電視劇《包青天》包拯
    《包青天》這部電視劇想必大家都看過,講述的是包拯辦案神訊,清正廉明。但是和真實版的包拯還有區別的。其實歷史上的包青天並非面如黑炭,他只做了一年開封府,斷案並不多。包拯出生於廬州合肥的一個官宦家庭,從小受到了很好的儒家教育。二十七歲時參加朝廷科舉,高中甲科進士,皇帝授官。
  • 開封不僅有包青天,天下第一塔的開封塔來頭讓人乍舌
    開封塔位於河南省開封市北門大街塔公園東半角。它是公園的重要文物,也是公園的重要重拳。它有「世界第一塔」的美譽。在9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經過37次地震、18次強風、15次洪澇災害,文化大革命時期得到了解決,巍然屹立。關於開封塔的起源有一個傳說。
  • TVB武俠劇|1995版《包青天》眾星閃耀的一部古裝大戲
    「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辨忠奸。江湖豪傑來相助,王朝和馬漢在身邊。」1993年,臺灣華視製作的一部古裝電視劇《包青天》橫空出世,這部根據古典名著《三俠五義》裡的包拯原型並結合民間傳說改編而成古裝偵探劇一經播出,好評如潮。該劇講述了包青天斷案的41個單元故事,合計236集,成為20世紀90年代初的一部劃時代經典影視作品。
  • 江西吉安鄉賢,與包拯並稱「嘉佑四真」,也是鐵面無私的開封府尹
    」包老,就是著名的包青天。正史上的包青天,擔任開封府尹的時間並不長。包青天大部分時間,擔任御史中丞職務。御史臺是宋朝的紀檢機關,御史中丞主管監察工作。包青天在御史中丞任上,真正做到了「鐵面無私辯忠奸」。富弼、歐陽修、包青天、胡瑗等四位大德先賢,被譽為「嘉佑四真」。
  • 93版《包青天》:金超群散盡家財「只拍包公」,何家勁名利雙收
    尤其是那一首主題曲,更是唱紅了大江南北: "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辨忠奸,江湖豪傑來相助,王朝和馬漢在身邊......" 金超群老師扮演的鐵面無私的清官包大人,何家勁飾演的帥氣展昭等人,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30年前的《包青天》:金超群散盡家財只拍包公,何家勁成最大贏家
    尤其是那一首主題曲,更是唱紅了大江南北:"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辨忠奸,江湖豪傑來相助,王朝和馬漢在身邊......"金超群老師扮演的鐵面無私的清官包大人,何家勁飾演的帥氣展昭等人,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田文生:尉氏有個"包青天"式檢察官
    案件的辦理在當地產生了很大影響,案件處理後的近一年時間裡,尉氏縣街頭打架鬥毆數量明顯減少,公眾對社會治安滿意度比原來提高了3個百分點,尉氏有個「包青天」式檢察官的故事在老百姓中間紛紛傳開。妻子病重住院,他沒有向領導請過一天假,白天上班,下班後再乘公共汽車到50公裡外的開封照看妻子。趁妻子睡著時,他還不忘整理工作資料,其間還辦理了112起案件。  為了省錢,妻子病情稍有好轉,他便騎車帶著妻子往返於開封與尉氏之間。炎炎烈日下,3個多小時的路程,田文生一邊蹬車,一邊擦汗。坐在後座的妻子看著汗流浹背的丈夫,心疼得直掉眼淚。
  • 歷史上的包青天,是一個怎樣的人?
    歷史上的包拯,由於民間一直傳說著他黑面的形象,為人處世又大公無私,清正廉潔,故有「包青天」之稱。包青天這個人大概是被人們最廣泛熟知的一名古代官員,無私、公正的形象使他千古留名。但是其實歷史上真正的包青天和今天民間流傳著的他的故事還是有一些不同的。
  • 河南開封最好的4所高中,前兩所學霸如雲,看看有沒有你的母校?
    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辨忠奸,江湖豪傑來相助,王朝和馬漢在身邊。大家都知道河南開封是我國宋朝名臣包拯包青天的故鄉。開封作為一座古都城市,擁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旅遊資源。開封的教育也是非常給力的,今天我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開封最好的4所高中學校。
  • 回顧93版《包青天》:正義的紅裙子護衛,我已經擔心了20年
    許多00後年輕人可能沒有見過臺版《包青天》。臺版《包青天》是一部改編自古典小說《三俠五義》的偵探劇,由梁凱程、孫樹培、侯伯威和主演金超群、何家勁、範鴻軒聯合執導。這部戲剛播出時,我還沒小學畢業,理解力有限,我無法理解劇中人物之間激動人心而又複雜的人際關係,只有那首開場歌:「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辨忠奸。
  • 為何提到「鐵面無私」,就會想起包拯,為何他被稱為包青天
    「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辨忠奸」,包拯包青天的名聲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不論是電視劇的循環播放,還是朗朗上口的歌曲,無一不體現出包拯在人們心裡的地位。宋朝有能力的人不在少數,可是真正被大家記住並且流傳至今的卻沒有幾個人,可偏偏包拯佔了一席之地,這是為什麼呢?
  • 開封府,被譽為天下首府,除了清官包拯還有蘇軾等人你都知道麼
    開封府,被譽為天下首府,也因清官包拯(包青天)而廣為人知,但寇準、歐陽修、司馬光、蘇軾等人也在開封府任職過,你知道麼?提起開封府,大家腦海中首先浮現的就是黑臉包拯的形象「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辨忠奸」,當時的包拯是開封府的府尹,根據開封府的題名記碑記載,寇準、歐陽修、司馬光、範仲淹、蘇軾等著名的歷史人物都曾在此任職。
  • 包拯被稱為「包青天」!可這個「青天」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嗎?
    一想起包拯就想起那句膾炙人口的歌詞: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辨忠奸;江湖豪傑來相助,王朝和馬漢在身邊!想必很多人都看過包拯的電視劇,一幫人鐵面無私、不為權貴的精神所觸動!他又被人們稱作包青天,但是你知道包青天中的這個「青天」是什麼意思嗎?且看本文分解!什麼是「青天」?
  • 開封府「包大人」出巡大宋御河新航線
    「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辨忠奸,江湖豪傑來相助,王朝和馬漢在身邊~」11月14日,上午10時,大宋御河開封府碼頭開業一周之際,開封府「包大人」率「王朝」、「馬漢」及眾「衙役」巡視大宋御河新航線。(開封府 供圖)初冬暖陽,御河之上,著華服的「小姐姐們」,猶如輕盈的精靈,時而婉轉、輕柔,時而激昂、勃發,舞態生風、羽衣蹁躚。
  • 少年包青天為何被奉為經典電視劇?驚嚇勝過精彩
    少年包青天恐怖場景之一開封有個包青天包包青天拍了無數電視劇電影版本,但若說哪一個版本最經典,老四推薦少年包青天1,少年包青天有三部,我個人認為第一部無論是劇情還是場景音樂等方面都要更勝一籌,雖然後兩部也不差,但我更愛第一部,可以說又愛又恨,為什麼這樣說呢?首先說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