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個世紀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美國的軍事實力還不足以威懾全球,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就奠定了自己霸主的地位,因此此後就在全球範圍內推行起了霸權主義,想以全世界的資源,來養活美國一個國家。實際上美國發動和伊拉克之間的戰爭也是這個原因。
當時美國想要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提升自己在中東的地位和影響力,第一次海灣戰爭只不過是給了美國一個完美的藉口罷了,不過美國很快就發現,伊拉克並沒有被自己打服,就又找了一個反恐的藉口,發動了伊拉克戰爭。
在伊拉克戰爭中,美國取得了比海灣戰爭還要好的戰果,不僅成功的擊敗了伊拉克的政府軍,同時還生擒了薩達姆。很多人說當時伊拉克和俄羅斯的關係這麼好,為什麼俄羅斯當年對薩達姆見死不救呢?其實原因很簡單,主要是因為這三點。
第一,薩達姆一早就去過俄羅斯,在和普京進行會談的時候,普京也答應了要在聯合國上幫伊拉克說話,這樣一來美國就不能夠對伊拉克發動戰爭了,但是讓俄羅斯想不到的是,美國根本就沒有在聯合國上提過這件事情。
美國在向伊拉克發動戰爭之前,遭受到了幾次恐怖襲擊,因此給了美國一個不那麼完美,但是卻有效的藉口——反恐,美國聲稱其衛星發現了伊拉克正在研製用於恐怖襲擊的大規模生化武器,因此直接就繞過聯合國,對伊拉克發動了戰爭,並且聲稱這只是一場反恐行動,讓俄羅斯根本沒有辦法阻止。
第二,因為俄羅斯當時自身的情況並不算好,雖然其擁有強大的軍事實力,但是從整體上來講,其國家的戰爭潛力並不算特別強,如果真的去幫助伊拉克的話,就有可能和美國發生衝突,但是按照俄羅斯的經濟形勢來看,很有可能會被美國利用戰爭拖垮,因此俄羅斯對於伊拉克的困境只能說是愛莫能助。
實際上當時俄羅斯和伊拉克算是戰略同盟關係,畢竟伊拉克每年都向俄羅斯購買大量的軍事裝備,同時也和俄羅斯籤署了一系列的合作條約,俄羅斯能夠在中東擁有這麼強的影響力基本全是依靠的伊拉克,伊拉克一戰敗,俄羅斯在中東地區的話語權就變小了。
第三點則是,即便俄羅斯繼承了前蘇聯強大的軍事裝備和軍事實力,俄羅斯從硬實力上來講還是不如美國的,一旦因為幫助伊拉克而和美國開戰,俄羅斯基本是沒有任何勝算的,這一點從伊拉克身上就可以看出來。
伊拉克在當時購買了大量的俄羅斯裝備,在這樣的情況下,伊拉克的各種軍事系統和軍事模式其實和俄羅斯是一樣的,但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卻還是被美國輕易擊敗了,自然讓俄羅斯也感到了慌張。
其實說了這麼說,我們可以將這個問題的原因歸結於一點,那就是俄羅斯沒有美國那麼強大,因此才會有所顧忌,如果它能擁有美國那樣的實力根本就不用考慮,直接就能夠給予回擊,讓美國收回自己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