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戰爭期間,俄羅斯為何沒有救薩達姆?這三點才是關鍵

2020-12-16 騰訊網

在上個世紀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美國的軍事實力還不足以威懾全球,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就奠定了自己霸主的地位,因此此後就在全球範圍內推行起了霸權主義,想以全世界的資源,來養活美國一個國家。實際上美國發動和伊拉克之間的戰爭也是這個原因。

當時美國想要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提升自己在中東的地位和影響力,第一次海灣戰爭只不過是給了美國一個完美的藉口罷了,不過美國很快就發現,伊拉克並沒有被自己打服,就又找了一個反恐的藉口,發動了伊拉克戰爭。

在伊拉克戰爭中,美國取得了比海灣戰爭還要好的戰果,不僅成功的擊敗了伊拉克的政府軍,同時還生擒了薩達姆。很多人說當時伊拉克和俄羅斯的關係這麼好,為什麼俄羅斯當年對薩達姆見死不救呢?其實原因很簡單,主要是因為這三點。

第一,薩達姆一早就去過俄羅斯,在和普京進行會談的時候,普京也答應了要在聯合國上幫伊拉克說話,這樣一來美國就不能夠對伊拉克發動戰爭了,但是讓俄羅斯想不到的是,美國根本就沒有在聯合國上提過這件事情。

美國在向伊拉克發動戰爭之前,遭受到了幾次恐怖襲擊,因此給了美國一個不那麼完美,但是卻有效的藉口——反恐,美國聲稱其衛星發現了伊拉克正在研製用於恐怖襲擊的大規模生化武器,因此直接就繞過聯合國,對伊拉克發動了戰爭,並且聲稱這只是一場反恐行動,讓俄羅斯根本沒有辦法阻止。

第二,因為俄羅斯當時自身的情況並不算好,雖然其擁有強大的軍事實力,但是從整體上來講,其國家的戰爭潛力並不算特別強,如果真的去幫助伊拉克的話,就有可能和美國發生衝突,但是按照俄羅斯的經濟形勢來看,很有可能會被美國利用戰爭拖垮,因此俄羅斯對於伊拉克的困境只能說是愛莫能助。

實際上當時俄羅斯和伊拉克算是戰略同盟關係,畢竟伊拉克每年都向俄羅斯購買大量的軍事裝備,同時也和俄羅斯籤署了一系列的合作條約,俄羅斯能夠在中東擁有這麼強的影響力基本全是依靠的伊拉克,伊拉克一戰敗,俄羅斯在中東地區的話語權就變小了。

第三點則是,即便俄羅斯繼承了前蘇聯強大的軍事裝備和軍事實力,俄羅斯從硬實力上來講還是不如美國的,一旦因為幫助伊拉克而和美國開戰,俄羅斯基本是沒有任何勝算的,這一點從伊拉克身上就可以看出來。

伊拉克在當時購買了大量的俄羅斯裝備,在這樣的情況下,伊拉克的各種軍事系統和軍事模式其實和俄羅斯是一樣的,但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卻還是被美國輕易擊敗了,自然讓俄羅斯也感到了慌張。

其實說了這麼說,我們可以將這個問題的原因歸結於一點,那就是俄羅斯沒有美國那麼強大,因此才會有所顧忌,如果它能擁有美國那樣的實力根本就不用考慮,直接就能夠給予回擊,讓美國收回自己爪子。

相關焦點

  • 伊拉克戰爭期間,俄羅斯為何沒有救薩達姆?這三點是關鍵
    對於第二次的海灣戰爭,以美國為首的部隊其實沒有完全沒有合理的藉口,而且美國繞過了聯合國發動的戰爭,所以作為伊拉克盟友的俄羅斯完全有藉口介入這次戰爭,但是在伊拉克戰爭中,俄羅斯根本就沒有救薩達姆
  • 伊拉克戰爭期間,俄羅斯為何最終都沒有救薩達姆?這三點才是關鍵
    兩伊戰爭結束以後,當時軍事實力非常強的伊拉克,在伊朗手中並沒有討到好,正好又趕上科威特挑釁,因此伊拉克順手就將科威特給推平了,但是這個時候站在科威特背後的美國卻不幹了:你伊拉克憑什麼打我的小弟?於是海灣戰爭就爆發了,美軍利用現代化軍事手段,只用了42天就將伊拉克按在地上摩擦。
  • 伊拉克戰爭爆發後,俄羅斯為什麼沒有救薩達姆?這三點是關鍵
    兩伊戰爭結束以後,當時軍事實力非常強的伊拉克,在伊朗手中並沒有討到好,正好又趕上科威特挑釁,因此伊拉克順手就將科威特給推平了,但是這個時候站在科威特背後的美國卻不幹了:你伊拉克憑什麼打我的小弟?於是海灣戰爭就爆發了,美軍利用現代化軍事手段,只用了42天就將伊拉克按在地上摩擦。
  • 在伊拉克戰爭期間,俄羅斯為啥不營救薩達姆?原因有這幾點
    二戰結束後,世界仍未實現全面的和平,局部戰爭和代理人戰爭時有發生,其中規模最大且影響最為深遠的一場戰爭,當屬發生在上世紀末的海灣戰爭。值得一提的是,這場戰爭還為後來的伊拉克戰爭埋下了伏筆。2003年,美國打著反恐的旗號將美軍開進了伊拉克,伊拉克戰爭由此爆發。
  • 伊拉克戰爭期間,為什麼俄羅斯對薩達姆見死不救?
    自人類誕生以來,戰爭似乎從未停止過,不過歸結到底,每場戰爭的打響都離不開利益之爭。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人類開始步入一個較為和平的時代,原本我們應該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和平,但是有些當權者卻受利益的驅使,有再次挑起戰爭。在二十一世紀期間,當人們再次提到戰爭時,很多人最先想到的或許就是伊拉克戰爭。
  • 俄羅斯曾經為什麼對薩達姆見死不救?
    二戰末期,美國在戰場上嘗到了戰爭的甜頭,並成為二戰期間獲利最大的國家,在二戰結束後,美國便大肆展開局部戰爭,以期通過這樣的方式讓自己的地位更加穩固。海灣戰爭便是一個典型戰例。20世紀末,海灣戰爭爆發,這場戰爭讓很多國家的發展方向都發生了轉變。
  • 海灣戰爭後,柯林頓在任期間,為何不一鼓作氣推翻薩達姆政權
    一、911事件是在小布希執政期間發生的 小布希為何發動對伊拉克薩達姆政權的軍事行動呢?其直接原因是911事件。 911事件與國際恐怖分子有關,而薩達姆政權及其本人又支持這些恐怖分子。小布希政權說薩達姆在包庇、支持恐怖分子,甚至資助這些人襲擊美國,這能夠在國內外形成強大的輿論支持。 在這一背景下,小布希執政期間爆發了針對伊拉克,旨在推翻薩達姆政權的戰爭。也就是說,要讓美國政府推翻薩達姆政權,必須有一個導火索。
  • 伊拉克戰爭中,薩達姆的女兒逃亡國外,為何只有約旦敢於收留她們
    從此,全球進入美國一家獨霸的時代,對於敢挑戰石油美元霸權的行為,美國就以強大的軍事霸權予以堅決消滅,首先消滅的就是伊拉克總統薩達姆。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戰爭爆發後,美英聯軍很快攻陷了巴格達,薩達姆決定帶著兩個兒子留在伊拉克,繼續領導反美戰鬥,並指示大女兒拉加德,帶領妹妹和孩子們,逃亡到其它國家。
  • 伊拉克戰爭,薩達姆只損失3萬兵力,剩餘幾十萬為何人間蒸發了?
    美軍為了自己的利益,仗著自己強大的軍事,在受到各國反對的情況下,以伊拉克私藏生化武器為理由,強行發起伊拉克戰爭,這也是近代規模最大的一場戰役。原本外界猜測,以伊拉克中東軍事綜合第一的實力,又佔據本土優勢,美軍想要打贏伊拉克必定會吃不小的苦頭,但其戰場局勢出乎外界意料,美軍依靠強大的空軍和海軍,前期數百枚戰斧飛彈進行遠程轟炸,僅僅一個月的時間,薩達姆所謂的百萬雄獅被擊潰,但疑惑的事情出現了,根據戰場統計伊拉克只損失了3萬多人,按照當時伊拉克真正的兵力至少有65萬左右,損失3萬人,應該還有強大的戰爭潛能,但為何薩達姆幾十萬大軍如同消失一般
  • 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消滅薩達姆,美國在伊拉克獲得什麼利益?
    伊拉克戰爭結束,美國沒獲得一寸土地,為何非要致薩達姆於死地?2003年,美國發動阿富汗戰爭兩年,隨即發動了伊拉克戰爭。本來伊拉克戰爭要提前,只因「9.11事件」提前了,讓美國不得不再等兩年。這是小布希上臺後不到三年時間發動第二次對外戰爭。
  • 薩達姆的迷之自信:兩次被美國打擊,他為何都沒有求救於俄羅斯?
    薩達姆這位梟雄最終的命運也很悲催,兩次戰爭之後被人家俘虜了,最後被人家絞殺。很多朋友們讀到這段歷史的時候都疑問,按道理講當今世界格局,美俄也是爭霸,尤其是上世紀90年代,薩達姆兩次遇險的時候,為什麼不向蘇聯、不向俄羅斯伸援手?如果俄羅斯能幫你的話,伊拉克不至於敗亡的那麼慘。
  • 當年俄羅斯為什麼對薩達姆見死不救?其實有苦衷
    可惜的是,在2003年伊拉克戰爭爆發時,俄羅斯卻依然選擇了對薩達姆見死不救,按理來說,兩國這次好不容易再次建立了戰略友好關係,而且在經濟和能源等領域也有了合作,俄羅斯難道不應該盡力幫助伊拉克嗎?為何這次依然選擇了袖手旁觀呢?其實俄羅斯也有自己的苦衷。
  • 俄羅斯為什麼當年對薩達姆見死不救
    但是,和平也只是暫時的、相對的,一些國家為了自身利益,仍然在世界範圍內繼續發動戰爭。於二十世紀末爆發的海灣戰爭,被人們稱作是二戰後首場讓人印象深刻的高科技戰爭,雖然伊拉克在這場戰爭中沒能獲勝,但薩達姆政權卻得到了保留,這也為後來的伊拉克戰爭埋下了伏筆。海灣戰爭薩達姆與俄羅斯我們知道早在蘇聯還未解體的時候,伊拉克就與蘇聯建立了友好關係。
  • 俄羅斯為什麼當年對薩達姆見死不救?
    蘇聯曾給伊拉克進行了大規模的援助,但是,作為解體後新生的俄羅斯卻並未在伊拉克戰爭中對其施以援手,而是對薩達姆"見死不救",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美國對伊拉克出戰的理由是伊拉克擁有大量殺傷性武器,並且幫助不少恐怖分子藏匿,因此,美國的出戰仿佛具有了"正義性"。
  • 伊拉克戰爭中,薩達姆的百萬雄師去哪了?真實下落值得各國警惕
    雖說薩達姆已經死了很多年來,但是這麼多年來一直都是備受爭議的一個人物,在一些人眼中薩達姆是一個十惡不赦的暴君,但還有些人認為薩達姆是一個好的領導人,畢竟在他執政期間為伊拉克人民創造了非常好的生活環境,比如薩達姆實行的醫療免費、養老免費、住房免費、教育免費這四項政策是其他國家做不到了
  • 約旦是出於什麼考慮,在伊拉克戰爭中,收留了薩達姆女兒
    2003年,美國對伊拉克發動了戰爭,然而僅月餘,薩達姆統領下的伊拉克衛隊便潰不成軍,伊拉克首都巴格達也被美軍佔領。不肯屈服的薩達姆指示長女拉加德帶著妹妹和外孫們趕緊逃亡別國,而他則帶著兒孫們繼續留在伊拉克戰鬥。但是,不僅薩達姆和兒孫們在美國的通緝名單中,拉加德和她的妹妹們的名字也在其中。
  • 川普證實伊拉克戰爭師出無名 社交媒體上替薩達姆喊冤
    當地時間6月7日,川普抨擊政敵、美國前國務卿鮑威爾,稱當年伊拉克「沒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但鮑威爾依然讓美國「打了一仗」。誰也想不到,時隔17年以後,會有另外一位美國總統替薩達姆喊冤。 儘管全世界早已將美英聯合入侵伊拉克的實質看得一清二楚,但是美國官方一直沒有承認,而川普勇敢地將這個事實告訴了全世界,這下美國和英國聯合入侵伊拉克的性質已經完全改變了,這種行為已經構成了侵略罪,理應受到法律制裁。
  • 伊拉克戰爭期間,薩達姆將500萬噸石油倒進海洋?真的是為了破釜沉舟
    1991年爆發的海灣戰爭,是以美國為首的多國軍隊為恢復科威特主權對伊拉克發動的戰役,這也是20世紀末自冷戰結束後第一次大規模局部戰役。美國在戰役中首次運用了大量先進的現代化武器,聯軍僅以較小的傷亡代價便重創薩達姆領導的伊拉克軍隊。這一戰美國所展現出來的對於制空權的高度掌握,以及現代化軍事技術的熟練運用,讓世界為之驚訝。
  • 伊拉克人是如何看待布希和薩達姆的?
    很多人特別好奇伊拉克人到底是如何看待薩達姆和布希的。陣容很快分成兩隊,紅隊認為薩達姆是無惡不作的大魔王,欺壓百姓,一手遮天。而藍隊則力捧薩達姆,認為薩達姆是帶領伊拉克走向繁榮的英雄人物,其中最大的支持點是薩達姆不與美國為伍。
  • 伊拉克戰爭中,薩達姆的百萬雄師去了哪裡?真實下落讓各國警醒
    美國發起的戰爭中,讓人印象最深的莫過於伊拉克戰爭美國是一個十分年輕的國家,至今為止也僅僅只有兩百多年的歷史,在兩次大戰中它抓住機會發了一筆橫財,開始發展本國的經濟,因此二戰後成為世界上的超級大國,在其成為霸主後野心不僅沒有得到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