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戰爭中,薩達姆的百萬雄師去了哪裡?真實下落讓各國警醒

2020-12-11 裝置分析

美國發起的戰爭中,讓人印象最深的莫過於伊拉克戰爭

美國是一個十分年輕的國家,至今為止也僅僅只有兩百多年的歷史,在兩次大戰中它抓住機會發了一筆橫財,開始發展本國的經濟,因此二戰後成為世界上的超級大國,在其成為霸主後野心不僅沒有得到滿足,反而到處挑起戰爭,其中給人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伊拉克戰爭。

薩達姆給伊拉克帶來的影響

提到伊拉克,很多人就會想到薩達姆,當初他通過石油貿易發展了國內的經濟,使得伊拉克國內一片繁榮,成為當時中東地區較為富有的國家。除此以外他還對國內的醫療、養老、教育、住房實施了免費的政策,可以說無論男女老少都不用為以後的生活擔憂,整個伊拉克國民的生活水平要比周邊國家提高了不止一個檔次,此政策放到現在就連美國也做不到。

薩達姆為了壯大本國的實力開始挑起戰爭

雖然當時的伊拉克已經富得「流油」,但薩達姆卻不滿足現狀,他覺得想要發展壯大伊拉克,就必須加強國內的軍隊建設,巔峰時期他的軍隊人數高達140萬人,其中包含了九十五萬正規軍和四十五萬預備役,無一不是訓練有素裝備精良且擁有豐富實戰經驗的士兵。

由於有著充足的資金,這些士兵配備了當時最先進的武器裝備,軍事部署上也是面面俱到,海陸空都有強大的防禦進攻能力。薩達姆為了滿足自己的野心,開始挑釁周邊的國家,科威特就是其中一個。

美國自詡「世界警察」,為了不影響本國的利益,仗著自己的實力不顧別國反對,以他們藏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由,對伊拉克發起進攻。本以為伊拉克會憑藉地理位置的優勢讓美軍付出慘痛的代價,但沒想到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薩達姆的百萬雄師就被成功擊退,大量的戰鬥機被掩埋進沙漠,坦克也被遺棄在了路邊,說好的百萬雄師,難道就如此不堪一擊嗎?

百萬雄師的真實情況

事實上說起來是百萬雄師,但其實真正和美軍交手的數量遠沒有這麼多,首先在開戰前,軍隊15%的將領和士兵就被美國收買,包括薩達姆的親信在內,這也就是為什麼在美國攻入巴格達的時候,伊拉克大多數士兵都沒有反抗選擇投降。

而那些沒有投降的士兵則被美軍直接殲滅,在他們剛開始進攻時,伊拉克根本沒有做好準備,再加上薩達姆決策上的失誤,伊拉克軍隊根本無法招架美軍的攻擊,而且當時的部隊中分為兩個派系,誰都無法信任對方,內部出現問題自然使得美軍輕鬆將其拿下,這也給世界各國提了個醒。

還有一些人因為不想參加戰爭,更不想做叛徒投靠到美軍陣營,乾脆當了逃兵回老家,最後剩餘的那部分則被薩達姆遣散,他本想留著這些士兵東山再起,甚至還在一些偏僻地區藏了不少武器,很多資金也存到瑞士銀行,但沒想到美國居然會這麼狠,直接將他逮捕審判,絲毫不給他東山再起的機會,薩達姆十分自豪的百萬軍隊,就這樣土崩瓦解。

相關焦點

  • 伊拉克戰爭中,薩達姆的百萬雄師去哪了?真實下落值得各國警惕
    雖說薩達姆已經死了很多年來,但是這麼多年來一直都是備受爭議的一個人物,在一些人眼中薩達姆是一個十惡不赦的暴君,但還有些人認為薩達姆是一個好的領導人,畢竟在他執政期間為伊拉克人民創造了非常好的生活環境,比如薩達姆實行的醫療免費、養老免費、住房免費、教育免費這四項政策是其他國家做不到了
  • 伊拉克百萬大軍不翼而飛,人都去哪裡了?薩達姆藏的方式很特別
    導語:伊拉克百萬大軍不翼而飛,人都去哪裡了?薩達姆藏的方式很特別薩達姆是一個非常有爭議的領導人,有人覺得他獨裁者的身份,本身就不會被人民所接受,落得這樣的下場完全是咎由自取,也有人覺得,薩達姆對伊拉克貢獻,值得被原諒,因為曾經的伊拉克只是個貧窮的小國,薩達姆上臺之後採取有力的措施,改變了伊拉克的情況,帶領國家走向了輝煌。
  • 伊拉克戰爭中,薩達姆的女兒逃亡國外,為何只有約旦敢於收留她們
    從此,全球進入美國一家獨霸的時代,對於敢挑戰石油美元霸權的行為,美國就以強大的軍事霸權予以堅決消滅,首先消滅的就是伊拉克總統薩達姆。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戰爭爆發後,美英聯軍很快攻陷了巴格達,薩達姆決定帶著兩個兒子留在伊拉克,繼續領導反美戰鬥,並指示大女兒拉加德,帶領妹妹和孩子們,逃亡到其它國家。
  • 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消滅薩達姆,美國在伊拉克獲得什麼利益?
    但可惜在選舉中,柯林頓突然領先,最後贏得選舉,讓老布希很沮喪。因為柯林頓打的是「經濟牌」,美國人看中的是自己腰包,對於戰爭,他們並沒有興趣。當時老布希搞經濟並不是內行,但當柯林頓把老百姓的經濟利益興趣提高後,當選是必然的。老布希原以為他在連任後,接著把薩達姆趕下臺,但沒有實現。
  • 伊拉克戰爭期間,為什麼俄羅斯對薩達姆見死不救?
    自人類誕生以來,戰爭似乎從未停止過,不過歸結到底,每場戰爭的打響都離不開利益之爭。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人類開始步入一個較為和平的時代,原本我們應該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和平,但是有些當權者卻受利益的驅使,有再次挑起戰爭。在二十一世紀期間,當人們再次提到戰爭時,很多人最先想到的或許就是伊拉克戰爭。
  • 約旦是出於什麼考慮,在伊拉克戰爭中,收留了薩達姆女兒
    2003年,美國對伊拉克發動了戰爭,然而僅月餘,薩達姆統領下的伊拉克衛隊便潰不成軍,伊拉克首都巴格達也被美軍佔領。不肯屈服的薩達姆指示長女拉加德帶著妹妹和外孫們趕緊逃亡別國,而他則帶著兒孫們繼續留在伊拉克戰鬥。但是,不僅薩達姆和兒孫們在美國的通緝名單中,拉加德和她的妹妹們的名字也在其中。
  • 伊拉克戰爭,薩達姆只損失3萬兵力,剩餘幾十萬為何人間蒸發了?
    美軍為了自己的利益,仗著自己強大的軍事,在受到各國反對的情況下,以伊拉克私藏生化武器為理由,強行發起伊拉克戰爭,這也是近代規模最大的一場戰役。原本外界猜測,以伊拉克中東軍事綜合第一的實力,又佔據本土優勢,美軍想要打贏伊拉克必定會吃不小的苦頭,但其戰場局勢出乎外界意料,美軍依靠強大的空軍和海軍,前期數百枚戰斧飛彈進行遠程轟炸,僅僅一個月的時間,薩達姆所謂的百萬雄獅被擊潰,但疑惑的事情出現了,根據戰場統計伊拉克只損失了3萬多人,按照當時伊拉克真正的兵力至少有65萬左右,損失3萬人,應該還有強大的戰爭潛能,但為何薩達姆幾十萬大軍如同消失一般
  • 薩達姆最後的財富,生前一語道破伊拉克現狀,我國也被成功預言
    伊拉克,中東國家之一,石油、戰爭都是形容這個國家的代名詞。雖然現在的伊拉克局勢動蕩不安,但曾經的伊拉克可謂是中東最閃耀的一顆明星,曾經的伊拉克在「中東雄獅」薩達姆的領導下,發展的可謂是羨煞旁人,伊拉克在當時憑藉豐富的石油資源,經濟發展的相當順暢,放在全世界各國中,都屬於十分富裕的國家。
  • 兵敗如山倒,薩達姆遺憾不已,海灣戰爭另有隱情!
    海灣戰爭的興起,直接改變了世界戰爭形態,不光如此,在經歷了這場戰爭以後,伊拉克的國力也一落千丈,至今都無法回到薩達姆領導時的水平。人都具有多面性,薩達姆其人更是如此。當年海灣戰爭結束以後,伊拉克戰敗,薩達姆也變成了階下囚,有很多人都產生過這樣的疑問:都說薩達姆手握百萬大軍,但是為什麼在戰爭中如此不堪一擊,伊拉克戰敗以後,這百萬大軍為什麼都不見了蹤跡呢?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說一說薩達姆。
  • 在伊拉克戰爭期間,俄羅斯為啥不營救薩達姆?原因有這幾點
    二戰結束後,世界仍未實現全面的和平,局部戰爭和代理人戰爭時有發生,其中規模最大且影響最為深遠的一場戰爭,當屬發生在上世紀末的海灣戰爭。值得一提的是,這場戰爭還為後來的伊拉克戰爭埋下了伏筆。2003年,美國打著反恐的旗號將美軍開進了伊拉克,伊拉克戰爭由此爆發。
  • 布希家族為什麼一定要除掉薩達姆?
    在美軍資助下的伊拉克軍隊,確實很勇猛迅速佔領了科威特全境,不過看見薩達姆有如此野心老布希感覺薩達姆要失去掌控了,於是發動了第一次海灣戰爭,薩達姆兵敗滾回到伊拉克,至此薩達姆與布希家族已經出現了不可修復的裂痕。薩達姆早年就是布希家族扶持的「阿拉伯國家」傀儡。對於美國來說,薩達姆就是美國出資資助的一個傀儡。既然作為傀儡,最重要的就是聽從美國的話。
  • 800架戰機隱藏荒漠,薩達姆為何當年不用?多年後美軍才回過神來
    海灣戰爭中,以美國為首的聯軍出動了數萬架次飛機,頻繁對伊拉克發動空襲,展現了壓倒性的制空優勢,無數伊拉克士兵還沒有見到聯軍部隊的身影就在空襲行動中喪生了,最終以美國為首的聯軍只花了一個多月就擊敗了號稱百萬雄師的伊拉克部隊。
  • 伊拉克戰爭期間,俄羅斯為何沒有救薩達姆?這三點是關鍵
    美國成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仗著自己強大的軍事實力,美國在世界各地肆意的挑起戰爭。上個世紀末,伊拉克因為和科威特的矛盾入侵了科威特,因為伊拉克觸犯了很多國家的利益,於是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隊在伊拉克拒絕撤出在科威特的部隊之後,雙方發動了第一次的海灣戰爭。美國又以搜查生化武器打擊恐怖主義的藉口再一次對伊拉克發起了進攻,因為這一次戰爭是海灣戰爭的延續,所以被稱為第二次海灣戰爭。
  • 800架戰鬥機埋進沙漠,薩達姆主動放棄制空權,戰後方知原因為何
    文/白夜 想必大家對中東梟雄薩達姆這個名字並不陌生,聲名顯赫的薩達姆最大的成就便是曾經擔任過伊拉克總統。當他在位時,就開始大力開發石油,抓住了世界能源的一部分,使伊拉克在世界上的地位逐步提高。由於對美國的各種行為的反對以及在聯合國大會上的一些激烈言論,伊拉克一下子成為美國的眼中釘。
  • 伊拉克戰爭爆發後,俄羅斯為什麼沒有救薩達姆?這三點是關鍵
    兩伊戰爭結束以後,當時軍事實力非常強的伊拉克,在伊朗手中並沒有討到好,正好又趕上科威特挑釁,因此伊拉克順手就將科威特給推平了,但是這個時候站在科威特背後的美國卻不幹了:你伊拉克憑什麼打我的小弟?於是海灣戰爭就爆發了,美軍利用現代化軍事手段,只用了42天就將伊拉克按在地上摩擦。
  • 薩達姆欠錢不還出奇招,出兵攻打科威特,結果卻把伊拉克拖進深淵
    不斷地挑撥著中東地區各國之間的關係,然後他才能亂中取利得到足夠的甜頭。薩達姆強攻科威特真的因為欠錢不還嗎?世上哪有那麼簡單的事兒記住一句話"無利不起早"。要知道80年代到90年代期間,伊拉克剛剛結束同伊朗的戰爭,就敢貿然攻打科威特。可不僅僅只是欠錢不還那麼簡單。陰謀!
  • 伊拉克戰爭期間,俄羅斯為何最終都沒有救薩達姆?這三點才是關鍵
    兩伊戰爭結束以後,當時軍事實力非常強的伊拉克,在伊朗手中並沒有討到好,正好又趕上科威特挑釁,因此伊拉克順手就將科威特給推平了,但是這個時候站在科威特背後的美國卻不幹了:你伊拉克憑什麼打我的小弟?於是海灣戰爭就爆發了,美軍利用現代化軍事手段,只用了42天就將伊拉克按在地上摩擦。
  • 伊拉克人是如何看待布希和薩達姆的?
    很多人特別好奇伊拉克人到底是如何看待薩達姆和布希的。陣容很快分成兩隊,紅隊認為薩達姆是無惡不作的大魔王,欺壓百姓,一手遮天。而藍隊則力捧薩達姆,認為薩達姆是帶領伊拉克走向繁榮的英雄人物,其中最大的支持點是薩達姆不與美國為伍。
  • 伊拉克戰爭期間,俄羅斯為何沒有救薩達姆?這三點才是關鍵
    實際上美國發動和伊拉克之間的戰爭也是這個原因。 當時美國想要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提升自己在中東的地位和影響力,第一次海灣戰爭只不過是給了美國一個完美的藉口罷了,不過美國很快就發現,伊拉克並沒有被自己打服,就又找了一個反恐的藉口,發動了伊拉克戰爭。
  • 海灣戰爭中,伊拉克到底慘敗到什麼程度?
    從1990年初開始,伊拉克官員三番五次對科威特進行刁難,先是提出以兩伊戰爭伊拉克對阿拉伯世界的重要貢獻要求科威特免除140億戰爭貸款,接著又對領土問題提出要求,科威特想都沒想,果斷拒絕。面對這樣一個有錢的小國來說,好話說盡依然沒有效果,薩達姆決定給他們點顏色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