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嘗鮮季丨釀酒、熬醬、醃漬,青梅究竟怎麼吃?

2021-02-17 中古廚房

行至暮春,入夏氣候初成。遠方的天空隆隆有聲,雨水不時造訪。常在雨後遇見草叢中結成新紅的果子,街邊芒果樹的枝頭垂墜下來,各種瓜果漸次熟成上市。

 

然而說到這個季節的果子,想到的無疑還是青梅果了。此時若是去到種植青梅的山裡,漫山都綠得眼明心靜,抬頭便能看見一樹飽滿圓鼓的果子,生著透明柔軟的茸毛,搖搖欲墜。

青梅雖招人喜愛,但果期轉瞬即逝,且果味酸澀,不適宜直接生食。於是如何料理青梅,成了愛吃的人們在青梅季時最在意的事情之一。

最初,以鹽醃漬的青梅被作為調味品使用,剩下的梅滷被儲存起來,作為醃藏鮮果鮮鮮花的漬汁。《調鼎集》中,記載有關青梅、黃梅在內的食方,更是有二十餘種之多。

 

月初去「青梅之鄉」詔安摘果時,當地的朋友告訴我們,過了清明之後,再等上兩周左右的青梅,用來釀酒才最合適。我們也在詔安縣城轉了一圈,吃到了特色的時令飯食和在地小吃。


戳圖片閱讀我們的青梅之旅

 

自從詔安回來之後一直心心念念著的青梅,終於收到消息,已到了青梅果品質最佳的時期。連著錯過了兩年青梅季,終於能夠圓了在廚房中釀一壺青梅酒的心願。再也不用望「梅」止渴了!



如何釀一壺青梅酒


 

準備釀酒前,需挑撿出果形破損,表面有傷口的果子,以防在釀造的過程中潰爛發黴。這些有瑕疵的青梅,後續在熬煮果醬和醃漬時都可用到。

 

青梅與冰糖的比例在1:0.6為宜。用於釀製青梅的酒,以30-40度之間最佳,儘量避免使用味道強烈的酒,以免蓋過青梅的香氣。

丨食材丨

青梅、冰糖、丹鳳米酒

丨步驟丨 

1/ 新鮮青梅洗淨,流水浸泡數小時

2/ 擦乾青梅,放置在通風處晾乾

3/ 用牙籤挑去青梅蒂

4/ 在青梅表面扎些小孔

5/ 以一層青梅,一層冰糖的順序裝入容器

▲釀酒的容器需提前煮沸消毒後晾乾

6/ 緩緩倒入酒,封蓋即可

古時有「青梅如豆,斷送春歸去」的悲春悵然,而人們將這屬於暮春的果味釀製入酒,靜待著時光在瓶內沉澱發酵,便賦予了這一季春日更加長久的賞味期。

 

青梅酒靜置數月後便可飲用,但酒味以釀製一年以上為佳,酒的醇香與青梅果味充分融合,耐心等待才能嘗到最宜人的甘醇。在來年的初夏,我們將開啟這一壺青梅米酒,嘗嘗春色釀入時光的味道。

 

略有瑕疵的果子,可以用來做……


好酒須待時日,若是按捺不住饞意,不妨用剩下的青梅果熬些青梅醬,再採些新鮮紫蘇,醃幾罐紫蘇梅。在接下來的一年中,便隨時都可享用到一味酸甜可口的春了!

丨食材丨

青梅、冰糖

丨步驟丨

1/ 青梅洗淨,放水加兩勺鹽浸泡數小時

2/ 鍋中燒沸水,加鹽,放入青梅小火煮四五分鐘後撈出過冷水

3/ 刮去果皮與果核

4/ 青梅肉倒入鍋中,加糖小火熬煮,期間不停攪拌

5/ 煮至微稠,趁熱裝瓶即可

在熬煮的過程中,滿面撲來氤氳的清香,忍不住一面攪拌,一面偷偷舀起嘗嘗。只取果肉熬製的果醬褪去了青澀的苦味,和冰糖融合後達到酸甜平衡的最佳口感。

記得兒時最喜愛家裡自製的果醬,趁著剛出鍋還溫熱的時候舀著吃,不用搭配任何食物都能吃下一大碗,滿腹蜜甜。

我們嘗試著將新熬的青梅醬與排骨同燒,厭倦了濃油赤醬的膩味,將酸甜清甘與緊實的肉質搭配,醬汁新鮮惹味,打開了初夏的味覺。

丨梅醬排骨丨

 

丨食材丨

青梅醬、排骨、薑片、八角、桂皮等

丨步驟丨 

1/ 切薑片放入排骨中,加鹽和生抽醃製入味

2/ 鍋中燒油至八成,將排骨過油斷生

3/ 另起一鍋倒入排骨,蒜片,青梅醬翻炒入味

4/ 加水、八角、桂皮等香料,大火燒開後小火燉煮一小時

5/ 出鍋前大火收汁即可,盛盤後撒上白芝麻

排骨裹著薄芡,燉煮軟爛的肉中浸透了來自郊野的青草氣,是正如當季的氣味,馥鬱清爽,打開了初夏的味覺。

除了在燒肉時加入去膩,青梅醬亦可用作白斬雞、烤鴨的蘸料,適當的甜味更能襯託肉質的豐腴肥美。平日裡還能夠作為塗抹麵包的果醬,酸甜開胃。在即將到來的炎夏,衝杯青梅蘇打加冰,綴上薄荷葉,也不失為清涼消暑的飲品。

 

喜愛醃漬物的朋友,還可以考慮做……


在閩南人的家裡,總會常備著一些配稀飯的醃漬小菜。白蘿蔔、菜心、黃瓜等皆為下飯的好物,爽口酸脆,在炎夏裡生津開胃,解了酷暑帶來的疲乏。

聽聞青梅也適合醃漬,可配飯或作為零嘴,索性將剩下的梅果都醃了起來,再加些新鮮紫蘇葉一同醃漬,添一味草本的芳香清甘。

丨食材丨

青梅、紫蘇葉、鹽、冰糖

丨步驟丨

 1/ 青梅洗淨,用粗鹽抓搓後裝入容器醃製三天

2/ 將青梅倒出,流水衝洗十分鐘後放置於陽光下曬乾

▲曬三天以上最佳

3/ 紫蘇洗淨晾乾,取葉片撒鹽揉搓至出汁

4/ 以紫蘇、青梅、冰糖的順序疊放入瓶中,密封即可

頭幾天需開蓋放氣,之後密封放置於陰涼處,等待時間的發酵即可。醃製後的青梅逐漸皺縮變小,染上紫蘇的顏色,風味更濃。靜置一個月後即可食用,也可以在製作其他醃漬物時放入一顆紫蘇梅,更添一分酸甘果味。

丨在青梅正當季時,煮酒微醺丨

若是等不及需醞釀一年的果酒

想趁著東風未歇,飽嘗一口青梅的酸

我們也已準備了清冽甘甜的青梅米酒

來自福建清流縣的手工客家米酒,以山澗清泉與高地荊糯釀造而成,是中古廚房評測過最好喝的米酒。其中的青梅米酒,更是在家宴上最受歡迎的口味。夏日冰鎮後飲用,或溫煮後嘗鮮,都是微醺的好風味。

4月27日至5月6日

十日嘗鮮,限時九折

掃碼進入微店購買

· 單品包郵 ·

▲購買即可獲得中古廚房<24節氣·清明>明信片

青梅匆匆過季

再過數周便將褪色轉黃

若是錯過賞味期

便只能等待來年了

若有關於青梅料理的好食方

也歡迎你與我們分享

編輯|LING

插畫丨肉肉

圖文版權歸中古廚房所有

轉載及合作請聯繫【中古廚房】微信後臺


推薦閱讀

每到夏天,廈門就變成了一座果園

美食院線|《海街日記》釀一壺外婆味的青梅酒

相關焦點

  • 從化青梅成熟時,釀酒、熬醬、醃漬,青梅究竟怎麼吃?
    從化在很久以前就有大面積種植青梅的歷史。現在,從化青梅種植主要分布在良口和呂田一帶。在呂田的桂峰村,種植青梅已經有50多年的歷史,青梅樹從流溪河源頭的山頭一直延伸開去,大概種了有500多畝,品種有大肉梅、大青梅、胭脂梅、火梅、油梅等等。青梅本身濃鬱芳香,是非常有益的食材,《本草綱目》便有為梅留名:梅,花開於冬而熟於夏,得木之全氣。
  • 青梅在武漢夏天的N種死法
    四五月份,是屬於青梅的季節。青梅的時令很短,稍稍鬆懈,青梅就成了黃梅。好吃的人,總是想著法子去留住青梅的滋味,於是便生出好些跟青梅有關的時令吃食。在武漢還沒見到過賣青梅的,國內有名的梅子產地有:普寧青梅、詔安紅星青梅、陸河青梅、洱源青梅……現在青梅正當季,某寶輸入產地+青梅(eg.詔安青梅
  • 青梅的幾種做法
    除了青梅酒外,青梅還能做什麼呢。  我們整理一下。  青梅酒沒有具體寫做法,網上一大堆。泡青梅酒不難,難的是泡青梅的那個酒。在醃漬的青梅上撒上紫蘇,放上壓板,醃漬3~4周,至青梅上浮。前面步驟相同,500g梅子拿到太陽下曬,曬兩天後,和冰糖一起放玻璃容器。
  • 中國青梅的日本之旅
    第206次推送 | 長度395釐米 | 看完大概需要4分鐘附件1:《梅譜》由於青梅食用方式過於豐富
  • 一粒青梅有很多種「做」法
    擺在枝上的青梅,如果稍不注意,它很快就變成了黃梅。吃貨們總是想著法子去留住青梅的滋味,於是便生出了很多製作和醃製青梅的食法。不經過處理的青梅,直接吃的話,估計很多人不敢入口,那個滋味可是又酸又澀。想要吃出好味道,當然要經過一番功夫的醃製,有些食法還得耐著性子慢慢的等待。青梅酒、青梅露、鹽漬青梅…………都是些製作簡單,卻需要等待的東西。
  • 醃製甜青梅
    兔子家鄉盛產青梅,青梅果大、肉厚、核小、酸度高,能夠被用來製作成有乾濕梅、鹹水梅、蜜梅、酥梅、陳皮梅、情人梅、相思梅、甘草梅、話梅等,還有梅醬、梅酒、梅汁等幾十種。1青梅洗乾淨後用鹽醃製,先把它的苦澀去掉。
  • 落葉紛飛中的下午茶,青梅煮酒、以花為饌、草木扎染……村裡的秋天瓜果滿園,比童話還要美
    十裡芳菲的青梅酒,選用的是西溪溼地自然成熟的青梅,純天然,一粒小青梅含有檸檬酸的含量=一個檸檬的 2~5 倍。而且青梅中還富含蘋果酸,能夠參與新陳代謝和能量轉化,一定程度上抑制肥胖,同時也對皮膚有好處!釀酒用的酒也是村民們自己土法手工釀製的純糧食酒,度數在40-50度之間,口感綿柔,酒香適宜,既有酒的醇香,又不至於太過濃烈蓋過青梅的果香。
  • 轉|落葉紛飛中的午茶,青梅煮酒、以花為饌、草木扎染…村裡的秋天瓜果滿園,比童話還要美
    十裡芳菲的青梅酒,選用的是西溪溼地自然成熟的青梅,純天然,一粒小青梅含有檸檬酸的含量=一個檸檬的 2~5 倍。而且青梅中還富含蘋果酸,能夠參與新陳代謝和能量轉化,一定程度上抑制肥胖,同時也對皮膚有好處!釀酒用的酒也是村民們自己土法手工釀製的純糧食酒,度數在40-50度之間,口感綿柔,酒香適宜,既有酒的醇香,又不至於太過濃烈蓋過青梅的果香。
  • 五月青梅季節,做一份酸甜爽口的酸梅醬,原來是這麼的簡單方
    每到四月中旬,就是青梅上市的季節,新鮮採摘的青梅口感酸澀不能直接食用想要食用青梅,必須要經過二次加工,用青梅加工出來的產品非常多常見的青梅產品有酸梅醬、冰糖脆梅、青梅酒、酸梅乾等等下面就介紹一下,做起來簡單方便又好吃的酸梅醬
  • 青梅煮酒自古就有,綠色酸爽的青梅攝影怎麼拍?試試2個拍攝思路
    青梅是一種天然的綠色食品,自古就有青梅煮酒,還有「青梅煮酒論英雄」的典故。關於這種青色果子,我們日常中並不常見,採摘下來的大部分青梅都是去做果脯的。而剛剛採摘下來的青梅真的是太酸。有古詩云「梅子留酸軟齒牙」,就是描述了青梅的酸爽,讓你的牙都酸倒了,連軟的東西都咬不下。平日裡喜歡吃酸甜水果的我,估計也吃不了一兩個。我的記憶中有一次在拍照的時候,採摘品嘗,結果一個都沒吃完,酸就一個字。拍攝青梅,我覺得主要有兩個思路,拍攝樹枝上的青梅,拍攝採摘下來的青梅。
  • 疫情之下,青梅在日本又火了!為何青梅在日本備受歡迎?
    提到「青梅」,你會想起什麼?是鹽津青梅、青梅酒還是青梅露?    △青梅清洗  在日本,除了青梅酒,以青梅製成的梅幹,一直以來都是餐桌上的重要配角。  其中白加賀是日本栽培面積第一的梅子,也是德川家族最愛的梅子;古城梅果肉緊緻,用來釀酒也是再適合不過了;鶯宿香脆清爽,除了釀酒,用來做梅幹也很適合。
  • 【原創】青梅之味——人生若只如初見,回首卻把青梅嗅
    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梅蘭竹菊是百草園裡的傳統望族。望族之內,少不了顯隱尊卑。青梅是果梅結的實,而非花梅子嗣,在重花輕果的詠梅詩文裡,地位相當於庶出。「冰塘淺綠生春草,枝上青梅小」,「葉底青梅無數子,梢頭紅杏不多花」 ,凡有出鏡多屬於點綴節景的性質。類似於過去寫作文,起頭一律是「天氣晴朗,萬裡無雲」。
  • 青梅煮酒論英雄
    今天就來了解青梅與梅酒的保健食療作用(原文見《食品與健康》2015年第5期)。 青梅煮酒論英雄李紅珠        人們對於梅子的了解多與望梅止渴的故事有關。三國時,曹操行軍途中迷失了有水源的道路,士兵們因路途勞頓、頭頂烈日,個個都口渴得厲害。
  • 青梅煮酒,青梅竹馬.
    文字丨『誰最中國』圖片 | 來自網絡人世喜樂|青梅煮酒,青梅竹馬。花褪殘紅,燕子低飛時,江南雲雨霏霏,青梅恰小小。青梅二字,念及便是清涼涼的。似一陣清風來,如一場細雨下,唇齒之間,驀然好似嘗到一種清甜。好似人世間的喜樂,不期而遇,無為清歡。
  • 青梅煮酒,共飲中秋.
    誰知,一壇10年陳釀、鮮果發酵的青梅酒,毫無徵兆的來到我們面前。 | 純淨鮮果入釀,一口飲下一顆青梅。許多人可能不知道,我們平日買到的青梅酒,多是浸泡青梅酒,又或者由工業香精直接勾兌而來,和真正釀製的青梅酒,相差甚遠。
  • 全網最細緻的青梅酒方子
    喜歡喝酒和開始泡酒之間,就差一顆青梅。盛夏季節,是喝青梅酒最好的時節,往前推三個月,初夏季節,就是泡青梅最好的時間。對沒有泡青梅酒的人來說,最殘忍的事莫過於看見別人提著一罐罐的青梅酒,而自己沒有。以下內容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我泡青梅酒的詳細步驟(青梅新手版);第二部分是林老師的言傳身教(青梅高手版)。如果你屬於青梅新手,推薦你兩部分都看看——可以規避掉很多小麻煩,泡青梅酒並非想像中那麼簡單。
  • 詩畫尋芳│青梅如豆
    「小麥青青梅正黃,連山霧雨溼溪鄉。」 讀完這句詩,你是否已經口舌生津了呢?四月春去,五月夏來,江南梅雨霏霏,又到了綠樹摘青梅,紅泥嘗煮酒的時節了。梅樹的果實古稱梅實,未成熟時顏色青翠稱青梅,成熟時顏色金黃稱黃梅。
  • 從中國傳到日本,被日本人捧上天的青梅,一粒梅子都能做成下飯菜
    刷過日劇的同學幾乎都會知道青梅這個神奇的果子,每一部日劇中都可以輕易找到青梅的影子,從《深夜食堂》中「茶泡飯三姐妹」中的美紀,依舊幾年如一日地痴迷於這碗簡單的梅幹茶泡飯,還有《孤獨美食家》也有青梅的亮相……每年四月份,青梅迎來一波上市,女人們釀青梅酒期望的是待到夏天時飲用可以滋潤容顏。
  • 一顆青梅撬動佐餐酒新風口,梅見青梅酒和年輕人有多對味?
    「一杯好梅酒前,先要有一顆好青梅。」沒有百科式介紹,沒有官腔配音,只有主人公聊天般的語氣和接地氣的潮普,以當地視角介紹普寧人的「驕傲」——軟枝大粒梅。「要怎麼樣挑選一顆好的青梅?核要小、肉要厚、既有酸又不能太高。」 「傳統和現代之間的嚴謹工藝,造就一杯好梅酒。」雖然青梅酒源於中國,但是現今提起梅酒,想起的卻多是日本品牌。
  • 白鶴清酒、Cass啤酒、梅見青梅酒……怎麼選適合的佐餐酒?
    讓我們來一探究竟。炸雞+啤酒看過韓劇的人對炸雞啤酒一定不陌生,下班回家,打開空調和電視,一口酥脆的炸雞,一口冰涼的啤酒,夏天的燥熱和疲憊就徹底消失了。炸雞講究的是表皮酥脆,肉質鮮嫩,味覺刺激不算強烈。Cass作為韓國最出名的啤酒之一,經常出現在電視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