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熱愛,所以執著
——記徐州華電勘察設計有限公司共產黨員陸允強
(記者:魏巍)
託爾斯泰說:「一個人若沒有熱情,他將一事無成,而熱情的基點是責任心。」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和能源網際網路室主任,他時刻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在政治理論學習、電氣設計工作、主動聯繫群眾和遵紀守法等各方面都自覺發揮著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並以積極飽滿的工作熱情、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嚴謹細緻的工作態度,銳意進取的拼搏精神,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踐行著一位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作出了不平凡的業績,贏得了公司上下的一致好評。他,就是徐州華電勘察設計有限公司優秀共產黨員、高級工程師、能源網際網路室主任——陸允強。
勇挑重擔的「開拓者」
2008年10月中旬,陸允強被抽調到新組建的華電設計公司工作。雖然電力工程設計對於陸允強來說,是陌生而又嶄新的工作領域,但他本著學「武」勁頭,毅然接受了組織的安排,告別了18年電氣開關設備生產製造領域。從此,他成為華電設計公司的一員。當時華電設計公司處於籌備階段,臨時在市公司隔壁國網經研院徐州中心三樓辦公。多年從事電力工程相關工作,雖說整天跟電氣開關設備打交道,但即將從事的電力工程設計還是頭一回,陸允強心中無底,不免忐忑。當時設計工具電腦沒到位,有關設計專業書籍少,可參考的施工圖沒有,他能做的只有借圖、看書、多方學習相結合,刻苦鑽研,積極請教。全戶內方楊110千伏變初設階段,關於防雷接地問題,他十分有幸當面請教了《電力工程電氣設計手冊》電氣一次設計主編弋東方老先生,弋老的不吝賜教,讓他如沐春風,受益匪淺。陸允強深知,「源豐才能流長而水廣,根深方能葉茂而樹大。」還記得最初,他為了豐富自己的理論知識,找了《35千伏及以下用戶工程業擴技術規範及建設標準》、《江蘇省居住區供配電設施建設標準及其條文釋義》,反覆學習,靜思細讀,短時間內使自己的理論知識得到充盈。
之後,陸允強多次外出學習,在省電力培訓中心學習工程建設有關標準、典型設計及新規範、新要求、新系統宣貫等,並多次參加省項目評審中心開展的設計項目評審工作,屢有收穫,使他的業務水平又上新臺階。
銳意進取的「踐行者」
「做事情,要勇於擔當,盡心盡責。」這是陸允強常對同事們說的話,而他自己都先行做到了。2008年底--09年初,因華電設計剛剛組建不久,任務也較為繁重。當時,為了及時完成工作,他經常披星戴月,加班加點,主動承擔了大量的「急、難、繁、重」的設計任務,短時間內完成多個工程項目。特別是供電公司系統諸多工程建設,圖紙審查交付,工程順利投運,他的成就感也油然而生。「共產黨員是絕不會在困難面前低頭的。」
作為公司一名老員工,多年來,他陸續設計了約300餘個大大小小電力工程項目,涉及電力電力系統工程技改、擴建、新建及用戶、農配網改造工程等。在工作中,陸允強一以貫之養成了嚴謹、求實、細緻的作風,目前為止,工程設計零差錯。「別人工作是為了生活,而對陸允強來說生活就是為了工作。」在同事們的眼中,他工作起來是沒有作息時間的。加班對他來說是常態。就拿11月2日參加的江蘇省110千伏綜合能源站工程設計競賽來說,為了公司的榮譽,為了保質保量的完成競賽任務,連續18天白天黑夜連軸轉。期間,累了困了就在辦公室隨意眯一會,周末工作更是常態。他心中始終有這樣一個信條:「要麼不幹,要乾乾好。」在一批接著一批新項目任務期間,陸允強都是及時踏勘現場,收集第一手資料,很多時候都是晚上著手考慮設計初步方案。一個個不眠之夜,嚴重的睡眠不足,造成了他頭髮脫落。經常為了趕任務,犧牲一個個節日休息時間。
人的精力畢竟是有限的,工作起來,他常常是沒有時間概念的。有時候在家裡,他還在工作或者想著設計過程的諸多細節,追求著完美。眉頭緊鎖的他,忽略了家裡的一切事宜,遭到了妻子女兒的抱怨。沒辦法,誰叫他熱愛設計工作呢?自古以來,忠孝都不能兩全。11月23日,在老家的86歲的老母親突然腿腳不便。醫生說,那是中風的先兆。聽完二哥打來的電話,陸允強心急如焚。一邊是最近繁雜忙碌的工作,一邊是高齡需要照顧的老母親。好不容易等到下班,他帶著電腦,驅車趕到100公裡外的老家醫院去照顧老母親。母親右邊半個身子麻木,醫生建議另行針灸,這一個多月以來,他每逢周末休息,都趕到母親病床前,帶著愧疚給母親揉揉腿,洗洗腳,剪剪指甲……母親或吊水或針灸,把母親安排妥當同時,工作一刻也不消停,滑鼠、鍵盤、技術優化、方案溝通等等。在該醫院工作的同學看到他,開玩笑說:「如果都像你一樣,何愁中國夢不能實現呢。」因為他心裡總是想著用戶,想著華電設計的企業責任,想著為用戶提供最滿意的服務。上有老,下有小,中間有華電設計,忙起來連軸轉的生活,箇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啊。但這是責任,是一個父親,一個兒子,一名職工的責任,是男人就要把他扛起來。
黨員形象,從一定意義上說,就是崗位形象。一個黨員在本職崗位中發揮了先鋒模範作用,就為群眾、家人樹立了良好的榜樣。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他時刻用黨員的標準嚴格衡量、約束自己的言行。
奮力求索「結碩果」
「交給他什麼工作都能讓人放心,因為他有著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設計院的領導這樣評價他。2009年底,因電監會對配網工程檢查力度加強,在市公司營銷部要求下,陸允強主設了工程建設臨時用電系列成套圖紙,填補了徐州地區臨時用電工程無圖施工的空白,也成就了該類工程設計「華電版權」。「幹工作要嚴謹,但更要有創新,要『實幹+巧幹』」, 在平時工作中他細緻入微,積極創新。2011年,陸允強代表徐州公司參與《江蘇省新建居住區供配電設施典型設計》補充版修訂,完成華電設計公司第一項ERP系統居配物資上報。2015年底,主設110千伏坊上變電工程,內設運維站屬華電創新設計。2016年1月,陸允強主設的方楊110千伏變電工程獲得了省電力公司變電工程優秀設計成果三等獎。方楊變、魯廟擴建、坊上變工程均獲得國網優質工程。2016年3月-2017年6月,陸允強代表江蘇省電力設計單位,相繼參加國網運檢部組織的配電網工程典型設計、國網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組織的「10千伏手車式開關櫃的統一標準設計」研討會。兩次國網公司參會,讓他的視野更加開闊,更加認識「工程建設,設計先導」的重要意義。作為一名華電人,陸允強每每外出工作,途經主設的電力工程附近,忍不住會多看幾眼,內心深處總會湧起無限的自豪感。這是不怕苦累、積極向上、腳踏實地、忠於企業的愛崗敬業精神在工作中的集中體現。這是努力付出後得到的,也是對華電設計發展的一個交代。陸允強說:是華電錘鍊了他,作為華電人,不管在哪,都要發光發熱。
2016年6月-2018年2月,市公司為提高居配工程管理水平,陸允強被借調到市場與大客戶服務室,負責徐州地區居配工程圖紙審查工作。他積極創新,努力工作。設計出整套圖紙資料審查模板,被省居配辦要求在全省各市(縣)公司推廣使用。同時,取得設計審查環節全省質量排名第一的好成績,為公司爭得了榮譽。在同事的眼中,他總是有精神、有幹勁,遇到困難從不迴避,所有難題到他那兒都能迎刃而解。始於客戶需求,終於客戶滿意。他真正做到了。
2020年9月,華電設計公司承接開發區保稅物流園配電工程設計項目,施工圖紙即將出版,用戶臨時提出需求,將設計範圍延伸至末端設備控制櫃。因超出以往類似配電工程設計範圍,公司即將考慮外協來解決此類問題。面對用戶需求,本著「一切為了客戶,為了客戶的一切」的服務宗旨,也為了提升設計人員的業務能力,陸允強及時組織相關設計人員勘察現場,積極研討設計方案,隨後圖紙順利交付,為用戶工程建設順利進行打下堅實基礎。
2020年10月27日,徐電集團巨源分公司拿到文博園區配電工程改造中標通知書,標誌著華電設計公司改革創新工作躍上了新的高度。自8月26日該用戶到訪華電公司提出改造需求後,公司率先組織陸允強以及業務骨幹等,聯合巨源分公司人員多次踏勘現場,熱情服務。按用戶實際需求,9月15日為該用戶提供初步改造方案。9月17日,他就為用戶送去了招標施工圖,體現了「熱情、優質、高效」的工作思路,得到了用戶的高度認可。這項工作的開展,是華電設計公司在「改革創新,開疆拓土」整體工作思路上的創新,改變以往單一設計模式,向為用戶提供全過程服務模式轉變,用戶滿意度高,示範意義強。即:在諮詢、設計、施工、設備更換及維修等環節,專人對接服務,讓用戶少說話,少跑路,辦成事。對加強政企合作,推進政企共贏,更好服務社會發展,有很大借鑑意義。目前,相繼為不同用戶提供了綜合能源解決方案。同時,為落實公司持續健康發展、探索服務新模式的要求,全力做好外部市場拓展相關工作。
2020年11月1日,省電力公司舉辦110千伏綜合能源站工程設計競賽,公司領導又把這項艱巨的任務交給了他。自11月2日接到正式通知到11月20日提交競賽設計成果,短短18天,面對兩個站址設計內容,時間緊、任務重,陸允強作為負責人,及時組織精兵強將,精準分析競賽要求,積極探索綜合能源站新理念。由於綜合能源站設計屬新興領域,涉及的關鍵技術多而複雜,在以往的變電工程設計中從未涉及,缺乏相關設計經驗,在多方請教無果的情況下,及時調整工作思路,消化案例,大膽創新,沒日沒夜,加班加點,獨立完成此次綜合能源站設計項目。在滿足110千伏變電站規模前提下,將建築融合、能源融合 、通信融合、數據融合等多方深度融合,設計出集變電、儲能、數據中心、分布式新能源、電動汽車充換電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智慧能源站,得到評委會充分認可。經過18天的艱苦努力、緊張有序的奮戰,華電設計公司在省公司110千伏綜合能源站工程設計競賽中喜獲三等獎。
該設計競賽總體定位是基於「創新、協調、綠色、共享」的國家戰略,推進江蘇省能源網際網路建設。在省公司現有110千伏變電站空間資源基礎上,充分挖掘變電站富裕資源價值、實現資產增值、拓展新興業務,這些,都離不開他的潛心鑽研。通過本次綜合能源站設計,實現了現有110千伏變電站內資源整合與設施共享,物理融合與功能融合,提高了多類型功能區域供能可靠性,拓展了常規變電站應用模式,打造出互利共贏的能源網際網路新業態。
無私奉獻的「領路人」
經濟發展,電力先行。2020年4月,為國網新戰略目標落地,陸允強又被調到能源網際網路技術研究室,認真學習與多方請教,積極消化案例,探索能源網際網路政策和新技術、新設備,為公司綜合能源業務開展打頭陣。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再優秀的人,也會被時光淘汰,陸允強深知這一點,怎樣才能使自己所學所積所累不被時光所棄?那只有傳承。在不斷提高自身技能的同時,陸允強還做好「傳、幫、帶」工作,使設計「新兵」儘快掌握更多的理論知識,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在他的引導帶動下,一批批年輕人逐漸成熟起來,一方面他幫助設計「新兵」提高理論水平,不厭其煩地解答他們提出的問題;另一方面,他利用一切機會帶領他們到現場解決實際問題,幫助他們提高實際工作水平。由於他態度和藹可親,業務技術全面。這種「短平快」的進步,使這些新兵都樂意跟他學習業務技術。默默無聞的「推動者」陸允強一路走著、看著、學著,他和華電披荊斬棘,參與的省、國網公司各類設計評優、競賽活動,華電公司多次獲得不俗成績,「華電」已成為淮海地區較為影響力的電力設計品牌。
華電公司業務多方面、多渠發展,範圍涵蓋:電力工程諮詢及設計、建築工程設計、巖土工程設計等工程設計領域,信息技術設備、輸變電設備、高低壓成套裝置及元件檢測等領域。了解的越多,責任也就越大。作為一名共產黨員 ,陸允強用行動詮釋了履職盡責,用業績證明了「一分耕耘,一份收穫」。
採訪至最後,陸允強感慨地說:發展濤聲催人急,華電正是騰飛時。作為華電設計公司的一員,我深深熱愛這份事業,所以,我會執著的在專業領域上,繼續秉持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以公司「十四五」發展規劃為引領,圍繞經營、資質、業務、人力資源、技術進步五大發展目標,努力踐行「國網戰略,助推能源革命」的社會責任,與時俱進、砥礪前行。在華電設計公司蒸蒸日上的發展徵程中,書寫出更加壯美的篇章。工作不推諉,遇難不迴避。稀疏的頭髮,鋥亮的腦門,向人們昭示著他為華電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他以不甘平庸的鑽勁,心系華電的情懷和默默奉獻的精神,在平凡的崗位上實現著自己的人生價值,也以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普通工作者的高尚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