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恕】被饒恕的需要,饒恕帶來祝福(15分鐘語音)

2021-03-02 末後號角

文 | 馬都納多    錄音 | 劉弟兄

一般而言,除非真正明白我們需要被饒恕,否則我們無法饒恕別人。聖經說:「我們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賽五十三6)我們無法選擇是否帶著罪性出生,因為我們都繼承了罪性。但是,我們的罪性仍然需要潔淨,而我們的罪仍然需要饒恕,因此,「耶和華使我們眾人的罪孽都歸在祂(耶穌)身上。」(賽五十三6)即使不曾犯過「大罪」,我們都在某些方面犯了罪,和神的聖潔同在隔絕(參羅三23)。然而,神能夠完全饒恕我們,並恢復我們和祂的關係。我們必須領受耶穌為我們在十字架所作的犧牲。惟有如此,我們才能成聖和稱義,然後回到天父那兒,和祂建立愛和真理的關係。

記住,神不能為任何人放棄公義,這樣做就是棄絕祂的正直。在十字架上,耶穌將我們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一切悖逆、罪愆和過犯,都歸在祂身上,並為我們的罪付出一切代價,而我們憑著信心領受這個饒恕的工作(參羅四20-25)。

我們得著神的饒恕,是因為基督在十字架上的犧牲。

    

當神饒恕我們,祂不是部分饒恕,而是完全饒恕。「神啊,有何神像你,赦免罪孽,饒恕你產業之餘民的罪過……必再憐憫我們,將我們的罪孽踏在腳下,又將我們的一切罪投於深海。」(彌七18-19)

我們所犯的一切過錯,以及仇敵對我們的一切控告,都被神「投入深海。」神說:「惟有我為自己的緣故塗抹你的過犯;我也不記念你的罪惡。」(賽四十三25)當神饒恕我們,祂塗抹我們的一切過犯,仿佛它們不曾存在。祂不只刪除我們的過犯,也遺忘這些過犯。這並不是說,神的記性不好,而是說,祂選擇遺忘我們的罪。祂不讓這些罪影響祂對我們的看法。當祂饒恕我們的罪,祂把我們的罪忘得一乾二淨。

耶穌的門徒猶大出賣了彌賽亞,讓祂遭到殺害,而他無法饒恕自己,也無法接受神的饒恕。他覺得自己被定罪了,沒有生路,因此,他自殺了。相反地,雖然在耶穌被審判和受難的重要時刻,彼得不認耶穌,但他接受耶穌的饒恕,重建他的生命,然後成為歷史上最偉大的使徒之一。

無法饒恕自己者,常常充滿羞恥感,以及伴隨而來的痛苦。經常地,只要某人無法原諒自己犯錯或犯罪,當他重蹈覆轍時,他就開始遵守某種律法主義,為自己定罪。基本上,他變成自己的法官和陪審團。然而,思考這一點:如果主饒恕你了,但你不饒恕自己或別人,你仿佛是說,你比主偉大,而你的話比祂的話正確。當你無法饒恕自己或別人,你讓自己比神偉大。

如我先前所說,饒恕帶來許多祝福。若要領受神的饒恕,我們必須向祂坦承我們的罪,而不是遮掩我們的罪,為這些罪找藉口,或者躲避這些罪。惟有神能夠遮掩我們的罪,而祂這麼做是靠著耶穌基督為我們所流的寶血。大衛王寫道:「得赦免其過、遮蓋其罪的,這人是有福的!凡心裡沒有詭詐、耶和華不算為有罪的,這人是有福的!」(詩三十二1-2)

據說詩篇第三十二篇,是大衛為回應他所犯的這些罪而寫的:和拔示巴通姦,並謀殺她的丈夫烏利亞。起初,大衛不願面對這些滔天大罪;他想要忽略它們,並假裝沒事。當他不認罪,他的骨頭「枯乾」(詩三十二3),他的「精液耗盡」(第4節)(「骨頭枯乾」可能指生病)。然而,當他在神面前謙卑,他獲得饒恕並恢復了(參第5節)。雅各書也認為認罪、饒恕和醫治之間,存在著類似的關聯(參雅五14-16)。

你若犯了罪,不要拖延,立即求神饒恕。神有一個施恩的時間,讓你尋求祂,也讓祂給你機會悔改(參賽五十五6-7)。在這段時間,聖靈會讓你知罪。這是一件緊急的事!也許你想為自己辯護說:「我沒有犯下大罪,所以沒問題。」但是,罪是否重大不是問題。所有的罪都讓我們與神的榮耀隔絕,因此,都需要被饒恕。我們不可輕忽罪。

瑪莉娜(Malena)是我們教會一位非洲裔的美國女孩。來自過去的傷害、不饒恕,以及她自己的需要饒恕,讓她向下沉淪,走向死亡。她感到心碎、被困住,而她知道她必須改變。以下就是她的見證。

「我四歲時被人收養,但是我那行巫術的養父的大家庭,從來沒有接受我,他們的拒絕讓我吃了不少苦頭。十九歲時,我和一個男人交往,他也拒絕我,甚至想要把我殺了。這種情況讓我感到非常羞恥。我十分沮喪,因而沉溺於酗酒和吸毒。為了逃避現實,我每天早上吸大麻。此外,我也使用古柯鹼。我不想照鏡子,因為我感到被拒絕、汙穢、醜陋。」

「那段關係結事後,我遇到另一個男人,並和他結婚。我們在一起五年,然後一天早上,我醒來時,發現我的丈夫留給我一張道別字條。他根本不在乎我,他拋棄了我和我們的兩歲大兒子,並帶走一切值錢的東西。我不想活了!所以我嘗試帶著孩子在公路自殺。我感到孤獨和羞恥,因此,我天天喝酒,並且仇恨男人和所有每一個人。我什麼都不在乎。」

「有一天,我去耶穌君王教會,而我感受到神的大愛——一種不曾經經歷過的愛。男人和毒品,都沒有像天父那樣讓我感到被愛。我能夠饒恕父母和養父的家人,也能夠饒恕對我不好並拋棄我的男人,以及所有的男人。神饒恕我,除去我的罪惡感和自殺念頭。祂的愛將我從沮喪、寂寞和痛苦中釋放出來。從那時候起,沒有一件事能夠讓我回到以前的感覺。現在,我感到喜樂、平安、安全、被愛,並渴望為自己和孩子活下去。神的愛和饒恕醫治了我,也讓我明白,祂就是我所需的一切。 」

未完待續

若受益,請轉發到朋友圈

讓更多人蒙福

提醒:下面的廣告是微信自動投放的,大家點一下,平臺可有幾毛的收入,每天點擊一次即可,無需多次。

相關焦點

  • 禱告|彼此饒恕……
    人的一生,至少要有三種饒恕:第一,饒恕自己,因為,你不可能完美無缺;第二,你的敵人,因為你的憤怒之火只能燒到自己;第三,饒恕朋友,因為越是親密的朋友,越可能給你帶來傷害。彼得曾經問耶穌說:「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當饒恕他幾次呢?到七次可以嗎?」(太18:21)主耶穌告訴他說:「我對你說,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個七次。」(太18:22)。
  • 祈禱的力量源自饒恕(附音頻)
    饒恕的井主禱文中教導我們:「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主耶穌在這裡提到了「饒恕」與「被饒恕」。薩米·蒂皮特解釋說:「當上帝饒恕我們時,我們就有了饒恕他人的超然力量。上帝在我們裡面放置了一口饒恕的井。當別人傷害我們時,我們只需要到那井邊汲取上帝的恩典去饒恕他人。」
  • 饒恕別人,就是善待自己(加語音)
    作者/葡萄枝  播音/曉萍主耶穌在聖經當中,曾屢次教導我們要饒恕人。你們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饒恕你們的過犯;你們不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不饒恕你們的過犯。太6:14/15~我們的主本為良善,祂樂意饒恕人。若不是祂先饒恕了我們,我們這群罪人,誰能在祂面前站立得住呢?所以我們也要像主那樣,學會饒恕別人。
  • 饒恕——源於上帝的愛!
    」「饒恕」是人生中最難學的一門必修課。怎樣才算饒恕?我們怎麼知道自己有沒有饒恕呢?從上面的故事中,我們看見:饒恕不是對某人或某事不再有情緒,而是不讓情緒促使我們去做不對的事。「愚妄人怒氣全發,智慧人忍氣含怒」(箴二十九:11)。
  • 樂於饒恕的上帝:沒有一個罪孽大到神也無法饒恕
    說我完蛋了,我這樣的人不配來到神面前,也不配服侍神,我這樣的人也不配得饒恕,甚至連神都厭惡我!這統統都是魔鬼的謊言。神的憐憫和饒恕超越我們的理性和想像。沒有什麼罪大到一個程度,是連神都無法饒恕的,神的心意就是樂意赦免。因為祂收納我們為祂的兒女!在聖經中,主耶穌曾經特別引用一個浪子的比喻來說明神對人愛的接納和饒恕。
  • 恩典之聲:饒恕(一):饒恕弟兄不是到七次 乃是到七十個七次(2017-5...
    (太18:21-22)要饒恕一個人容易嗎?實在是不容易。可能要饒恕一次、兩次容易,但若對方一直做錯,我們需要一直饒恕下去,確實很難。因此有人會說:「該饒恕的時候就饒恕。但對方一直做錯,就不能一直饒恕,因為不斷地饒恕就是在包庇他繼續犯罪、做錯。」所以這裡彼得來問:「饒恕幾次呢?到七次可以嗎?」「七」在猶太人裡面,是完全的意思。能饒恕一個人到七次,是不容易的。
  • 聖經筆記|勉強的饒恕與甘心樂意的饒恕有何不同
    這就需要我們到聖經腓利門書中去尋找答案了。腓利門書是一封有關代求的書信,也是保羅書信中最短的一封書信,和歌羅西書,腓利比書一樣也是保羅在獄中所寫的。保羅寫這封書信的目的就是為了替阿尼西母向腓利門求情,希望腓利門能夠饒恕阿尼西母過去的錯誤行為。
  • 經文美圖|主耶穌怎樣饒恕我們,我們也要怎樣饒恕人
    新生命|公義你們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饒恕你們的過犯;你們不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不饒恕你們的過犯。(馬太福音6:14-15)新生命|公義約瑟對他們說:「不要害怕,我豈能代替神呢?(創世記50:19-20)新生命|公義若是你的弟兄得罪你,就勸戒他;他若懊悔,就饒恕他。倘若他一天七次得罪你,又七次迴轉,說:「我懊悔了」,你總要饒恕他。(路加福音17:3-4)新生命|公義倘若這人與那人有嫌隙,總要彼此包容,彼此饒恕;主怎樣饒恕了你們,你們也要怎樣饒恕人。
  • 7節關於饒恕的經文
    聖經中有許多鼓勵人和安慰人的話語,每句經文都有著很深的屬靈含義,在這許多經文中也有很多教導人生重要的智慧,在這裡筆者為大家列出了關於我們饒恕別人的7節經文,讓我們共同默想關於饒恕。
  • 我當饒恕他人幾次?
    饒恕他人首先得釋放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也就是饒恕他人,首先受益處的是我們自己!然後覺得對自己有益處的,為何不改變呢!原來上帝的話語都是對我們好的。親愛的家人們,當我們認識到這個時,我們也會有分辨的心。我們明白了:原來之前所看的電視劇中那些以報仇為人生目標的人活著是多麼的苦毒與不幸啊!我們也明白了懂得饒恕他人是人生的智慧!
  • 饒恕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主耶穌在聖經當中,曾屢次教導我們要饒恕人。你們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饒恕你們的過犯;你們不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不饒恕你們的過犯。太6:14/15~我們的主本為良善,祂樂意饒恕人。若不是祂先饒恕了我們,我們這群罪人,誰能在祂面前站立得住呢?所以我們也要像主那樣,學會饒恕別人。
  • 饒恕別人,實際上是放過自己
    然而心中念念不忘的仇恨,究竟能帶來什麼呢?無外乎每一次回想起來的時候,就被某些畫面多一次的刺傷。而這些傷痛又有誰能體會和安慰呢?這就像自己折磨自己一樣。但是不難發現今天有很多人都帶著對別人的埋怨生活,以至於毀了原本美好的生活。記得小的時候,鄰居家有一個溫文爾雅的阿姨,她非常喜歡我,我也喜歡去她家去玩,因為她家有很多玩具,還有一個比我大一點的小哥哥。
  • 恩典之聲:饒恕七十個七次——饒恕的力量從主而來(下)(2016-8-8)
    看馬太福音18章裡的記載,彼得問耶穌:「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當饒恕他幾次呢?到七次可以嗎?(太181:2)」。彼得這裡的問話是有原因的:「7」是猶太人當中代表「完全」的數字。一般來說,若是得罪了別人,會得到他三次的饒恕,第四次就不一定會被饒恕。
  • 「我恨你,我憑什麼要饒恕你?」——論饒恕和新性情
    對人的信仰是需要破碎的,在反思自己的心靈狀態裡才能清醒。在自己的公義裡,或者對方是自己的信仰,所以才導致自己才有如此大的破碎。修復自己從破除自己的虛假信仰開始。多少痛苦白白受,因為許多的痛苦是由自己的錯誤信仰導致的。虛假信仰也是一種信仰,信仰破產的時候,就會產生巨大的痛苦。
  • 效法基督的愛,隨時選擇饒恕
    不饒恕帶來捆綁和心靈的不自由。而饒恕帶來心靈的釋放、心靈的自由。在我們的人生中,恨人的現象是如此普遍,而且不饒恕的事情也是如此普遍。我們可以積累仇恨,卻不會積累饒恕。饒恕是一個刻意為之的行為,因為不是出自我們的本能。我們的本性裡沒有饒恕。我們的本性裡沒有愛,所以總是計算別人的惡,總是求自己的利害得失。饒恕是一個一輩子的功課。或者從來沒有一個功課,像饒恕那麼難學。
  • 福音時評:從美國教堂槍擊案遇難者家屬原諒疑犯再思饒恕的真諦
    因此,對於基督徒來說,在饒恕別人之先,首先得到了神的饒恕。美國槍擊案導致9名基督徒遇難,受害者家屬也失去了摯愛的親人。他們選擇饒恕,因為他們知道除了仇恨,還可以選擇去愛,去饒恕。之所以選擇饒恕疑犯,並非傷的不夠深,損失的不夠重,而是他們知道饒恕是一條釋放的道路,釋放自己也釋放別人。仇恨帶來死亡,愛卻帶來生命。事實上,饒恕和仇恨不僅僅發生在這樣一些重大事件中,它們就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
  • 常讀7句聖經金句 得著力量饒恕他人
    出於肉體確實難以做到,難出於神的愛激勵時,神的愛會催逼我們去饒恕他人。我們不是因著自己的能力去饒恕那些得罪我們的人,而是因為神先饒恕了我們一切的罪孽過犯,因著神這樣的大愛,我們才能效仿祂去學會饒恕別人。聖經裡用了一個比喻,有個僕人欠了他主人一千萬銀子,這是一筆驚人的債務,那個僕人沒有辦法還清,就俯伏來拜他的主,說:「主啊,寬容我,將來我都要還清。」主人動了慈心,就赦免了他的債務。
  • 晨禱|主饒恕我,何止七十個七次
    饒恕的次數多少,又真是本段經文要告訴我們的重點嗎?帶著這些疑問開始默想後,我發現:許多時候,我甚至連一次真正的饒恕都做不到,何況許多次呢?饒恕,並不意味著遺忘,因為人心畢竟不是電腦,不是點擊一下刪除鍵就能讓記憶全然消失。饒恕,更不意味著讓對方再次傷害自己,因為縱容他人犯罪從來不是主的教導。
  • 弟兄得罪我,我當饒恕他幾次呢?
    (根據太18:21-35)彼得曾到基督面前來問道:「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當饒恕他幾次呢?到七次可以嗎?」拉比們將饒恕人限於三次。彼得按照自己對基督教訓的認識,把限度放寬到七次。這個數目代表完全。但基督教訓我們,饒恕人不可厭倦。祂說:「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個七次。」
  • 約瑟饒恕的美德
    藉助我們的饒恕來尋求被上主饒恕這個重要的禮物。在這個住棚節,讓我們祈求上主引領我們去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