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記者 郭延冰 攝
無印良品一度是華語圈裡家喻戶曉的男聲組合。
參加《我是歌手》,品冠說自己「心跳得特別厲害,比新人階段還緊張。」
上周二,光良來京為自己本月29日將在工體館舉辦的「回憶裡的瘋狂」演唱會造勢,巧合的是,上周五,品冠宣布加盟種子音樂的發布會也發生在北京。在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時,兩人分別回憶起了相識、合作和分開的往事,「隔空」完成了一篇同題作文。十四年後的光良依然滔滔不絕,寡言的品冠則多了幾分對未來的期許與堅持。
劇情拉回至2000年。隨著「珍重無印良品再見演唱會」巡演收官,滾石打造的這個二人組合宣布解散。在最後推出的那張《珍重無印良品95-99分手紀念精選集》中,一首預言式的歌曲《別人都說我們會分開》給歌迷系上的心結至今也許都未能打開,而「無印良品是否會再合體」,則是所有歌迷和媒體都會反覆追問的問題。
歌迷喜歡我們倆在舞臺上的感覺。到底是我們歌寫得好還是唱得好,還是大家就喜歡看兩個男生唱情歌?這件事我搞不清楚。是不是有化學作用?不知道。
——光良
#緣分#
教會中相識,活動結束後唱起周華健的歌
光良:那時我一個人在吉隆坡讀書。我非常不喜歡陌生環境,離開家會有很深的孤獨感,後來在教堂認識了很喜歡音樂的年輕人,一個星期天,彌撒過後,我第一次見到了品冠。那時我很喜歡周華健,唱了一首華健大哥的歌,好像是《我是真的付出我的愛》,品冠不知道周華健是誰,問了出處。所以說,華健大哥是我介紹給他的。後來品冠就迷上了,比我還迷。
品冠:對,我們是在教會輾轉認識的,因為這樣的契機,遇到科班出身、學錄音工程的他,這就是上天的安排吧。我記得光良唱了華健的歌,是《沒有永久的愛情》吧。當時我就覺得,這首歌怎麼這麼好聽。也從那時才知道周華健這號人物,於是去找他的專輯,深深地迷上。
我還去參加過周華健《風雨無阻》那張唱片在吉隆坡的籤名會,商場裡,好多人,排了好幾圈,快到我的時候,司儀宣布說:「華健哥馬上要到另外一個城市去了,來不及了。」我拿著卡帶,眼睜睜地看著他離開了那個舞臺。後來我進了滾石,一直沒講起這件事,直到幾年前做他演唱會的嘉賓,我上去和他合唱《風雨無阻》,順便拿出當時那盒卡帶讓他籤名。那是一段非常有紀念意義的回憶。
#用心#
在電臺做一個月《夜貓子》,在報紙登特別廣告
光良:最開始是用「光良品冠」的名字在馬來西亞發了兩張唱片,那時在本地做歌手難有起色。現在想來,當時滾石的企劃真的非常厲害,在我們還沒出現在公眾視野之前,已做了很多鋪墊。
發片前,公司幫我和品冠安排了大概一個月的電臺節目,以主持人的身份互相聊天,我記得是每晚12點開始,名字叫《夜貓子》。這個節目非常受晚睡的大學生歡迎,我們聊自己喜歡的電影、在影院觀影時的禁忌等等,話題很廣。直到最後兩期,我們開始在節目裡播自己的新歌,大家才反應過來,原來是主持人自己唱的。至今我都還記得第一個通告,和品冠一起在商場的廣場裡做籤售會,雖然大家都是知道我們是《夜貓子》的主持人,但我們首次公開表演,當時非常非常緊張。
那時做廣告的方式也非常特別。公司在報紙上買了一個橫條,只有一句話:「三年來,唯一讓李宗盛大哥感動的聲音」,黑底白字,非常搶眼。第二天的報紙上,用同樣的方式給出了謎底:「光良品冠的聲音」。和現在各種亂槍打鳥的方式相比,當時做唱片真的是很用心。
現在只是比快,第一時間丟出去、放在網站首頁就完了,沒有血肉,沒有感情。音樂作品也是,大家唱口水歌,但你看,比賽節目裡,還不是唱回到從前。我不認為是沒有好歌,而是信息爆炸、年輕人有太多娛樂的東西,唱片公司沒辦法像以前那樣好好介紹一首歌給大家。現在人只關心流行什麼,都是快速的,第二天就忘記了。
品冠:沒錯,當時文案標題是「三年來唯一讓李宗盛心動的聲音」「魔術強聲,無印良品」。那時真的是一個很大的肯定,一個原來覺得遙不可及的夢想,居然成真。從遇到光良、認識李宗盛大哥到進了滾石,沒有他們,不會有現在的我。我們這個搭配蠻奇妙的,我聲音比較中低音,他的是高又亮,但搭起來就有種特別契合的感覺。
#單飛#
無印良品期間就一直是分開創作、互不幹涉
光良:在無印良品期間,我們分開創作、互不幹涉,誰寫的歌就由誰來製作。我們一直都是相對獨立的個體,現在想來,好像從來沒有在一起過。所以分開後,我們的做法也沒有什麼差別。我們沒有不和,也沒有鬧翻。
從前我們都是講:「嗨,大家好,我是光良,我是品冠」,品冠講的時候我會思考自己下面要講什麼,有種互相幫忙的感覺。記得分開後我的第一個通告,是一家電視媒體的訪談,介紹完自己之後,突然不知道要講什麼了,這時才意識到,單獨面對鏡頭這件事對我來說是很大的挑戰。慢慢適應後,我更意識到,自己做音樂,最大的不一樣就是,以前可能只有一半的空間,如今我可以有十首歌的空間來傳達自己的想法——當然,後面的成敗也要一個人承受,不是兩個人來分擔了。
品冠:無印良品時期,我話比較少,大部分都是光良發言。直到我出個人專輯,新聞發布會需要我自己獨當一面,超級不適應。曾經締造過不錯成績的組合,在繼續音樂之路時,除了要心態歸零,還需要拋開很多東西。你的作品,表現得好壞都是屬於你一個人,有一定壓力,但後來我也因此更加確認自己。
#複合#
每次都會反思,是不是單飛成績太失敗?
光良:對於「複合」的話題,我不知道品冠怎麼回答,我會感覺到有一點無奈。其實我回答過很多次,答案都是一樣:這一切都是早早被安排好的。沒找到唱片公司前,我們已經決定是兩個音樂人;分開也是滾石設計過的,因為公司慢慢認識到一個技術難題:我的聲音較高,品冠低一些,兩個聲音搭在一起最好聽的區域其實很小,旋律和製作上要找到這樣的歌很難,互相遷就的話效果又不好。
我們還沒分開前,品冠的第一個安排就是跟周華健、李宗盛大哥合唱了《最近比較煩》,當時大家納悶為什麼只有品冠,彼時公司其實已很明顯在醞釀這件事,但接下來,還是發了一張《想見你》後才走到最後一步。
其實我們的互動很奇妙,因為都是有能力創作、唱歌的人,所以會給彼此更多的發揮空間,不去觸碰那個地雷——從相識起,一直以來都這樣。可是很奇妙,歌迷喜歡我們倆在舞臺上的感覺。到底是我們歌寫得好還是唱得好,還是大家就喜歡看兩個男生唱情歌?這件事我搞不清楚。是不是有化學作用?不知道。無印良品到底要不要再做,我們一直都沒聊過,但其實我們都有想過,兩三年前我終於鼓起勇氣跟品冠討論這件事,發現他跟我的想法不太一樣。他也有他的顧慮和想法,我覺得這只能靠緣分。他去參加《我是歌手》、加盟了種子音樂,我則要為演唱會忙上兩年,而且我們在不同的唱片公司,真的有些困難。那麼,我們就保留這樣的方式吧。
品冠:我想光良也是這麼認為的:從第一張唱片開始,我們已經知道未來會向著個人發展的方向去走。我們並不是以一個組合的名義去籤約,而是分頭籤的,本來早有這樣的安排和計劃。每次面對「複合」這個提問,我都會反思,是不是自己的個人成績太失敗了?但我覺得,做自己想做的音樂才有真正樂趣,我還有很多想實現的東西。
■ 個人發展
品冠 我現在要往前走了
2014年是品冠的一個事業轉折點:他在關注度頗高的《我是歌手》裡以「暖男」姿態回歸,此後則離開合作了七年的相信音樂,轉入種子音樂。
品冠透露,《我是歌手》第一季就曾邀請過他,但當時「因為太久沒有參與過這種比賽,心理上還沒有準備好」,所以回絕了。雖然接受了第二季邀請,但最初他依然不確定自己是否能駕馭這個舞臺。1月31日,品冠帶著自己最熟悉的《掌心》亮相,「這首歌我可能唱了上千遍,對我來說已經像吃瓜子一樣簡單,但現場卻心跳得特別厲害,比新人階段還緊張。後來的成績並不是很理想,但我覺得這個事情是好的,因為當歌手久了,你會覺得太多的事都是很理所當然。後來我反覆思考,緊張點源於太把這當比賽、太在乎別人的評論了。現場需要戰勝的不是其他對手,而是自己的心魔。現在看來這個節目真是給我上了很寶貴的一課。」
有重要的決定前,品冠總是會有很多顧慮和思考,加盟種子音樂前,他與CEO吳峰長達九個月的拉鋸式促膝長談也證明了這一點。品冠的第一個孩子出生前,他與吳峰甚至在月子中心探討未來,終於被對方的誠意打動。「我現在要往前走了」,品冠說。
光良 說走就走,才能繼續
3月29日,光良將在工人體育館來一場「回憶裡的瘋狂」,採訪中他也回憶起了「記憶中最瘋狂的事」:「那時我與品冠突然不知該從哪裡入手,而滾石又希望我們有下一張專輯。難道我們做音樂的意義只是出唱片嗎?每次想到主打歌誰來寫、寫完怎麼唱,我都很頭痛,進入死循環。於是我說,可以停一下嗎?他們問我想做什麼,我就隨口說,去紐約。其實我是很怕走遠、沒有安全感的人,這對我來說是很大的挑戰。後來我說到做到了,去生活了一個月。」
事實上,正是這一次「說走就走」的遠行,成就了後來的那張《想見你》,其中一首《傷心地鐵》的靈感也源自紐約,「為什麼寫這首歌?紐約是個很奇妙的城市,可以看到各國人、人間百態,我看到有些黑人突然在街上亂跳舞,看到地鐵裡有很多業餘的音樂人發自內心的、對音樂的真正的熱愛,我開始反省自己,心想,我是一個發片歌手,卻那麼不珍惜機會。逐漸有一個全新的自己,很多旋律也冒出來。」
採寫/新京報記者 古珺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