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牆之內的考生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2021-01-09 新京報網


開考前,一名參加考試的服刑人員在看考試材料。

  北京監獄設立高自考考場已連續31年,服刑人員獄中通過自學自考獲得學位

  4月16日,是全國高等自學考試的日子。沒有動員的橫幅,沒有喧鬧的送考,在延慶監獄的高牆之內,3名服刑人員與高牆之外的考生一樣參加考試。

  在這個看似特殊的考場中,法律的紅線將他們與外界相隔,但一場考試,又讓他們同為天下考生中的一員。

  根據統計,截至2016年,在北京各監獄,共有29146人參加監所組織的高自考,13743名罪犯獲得了單科結業證書,89名罪犯獲得本專科畢業證書,圓了大學夢。  

  監獄考試的第31年

  上午8點半,在延慶監獄一教室內,課桌椅按照考試規定被碼放得整整齊齊。講臺上,兩位監考教師已經提前到達。密封的試卷已經在講桌上擺好。黑板上張貼著考場紀律,考場人員用粉筆一筆一畫地寫下考試時間、考試科目和考生需要填寫的信息。只是考場內的民警和督察讓這個考場看起來與外界有所不同。

  8點50分,3名考生先後到達考場。在接受了民警徒手搜身檢查之後,考生進入考場。與其他考試略有不同,他們的準考證已經提前在指定的課桌上擺好,考生進入考場直接在自己的座位上就座。三名考生將參加企業管理諮詢、民事訴訟學和旅遊學概論三個學科的考試,考試時間兩個半小時。

  8點55分,在聽完監考人員宣讀考場紀律後,兩名警務督察人員再次對考場秩序檢查確認,隨後退至考場外。儘管這裡是監獄,但根據考場紀律,除監考老師外,任何人不得看卷。

  9點整,教師將考卷拆封,一場由三名服刑人員考生和兩名監考組成的高等自學考試在延慶監獄正式開考。這是自1986年以來,北京市獄內高自考延續的第31個年頭。

  「刑期」變「學期」

  1986年4月6日,經北京市監獄局與市教育部門協商,宣武區成人教育局在原北京市監獄設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特殊考場,80名服刑人員成為北京歷史上首批以罪犯身份參加高自考的特殊考生。

  一位曾見證高牆「首考」的老民警至今還清晰記得當時的場面。「報考時,服刑人員各自拿著手寫報名表排了老長的隊伍。」老民警回憶說,當年,監獄鼓勵罪犯在獄內學習、參加考試。考試通過即可加分獲得減刑,因此這樣的鼓勵措施激勵了很多服刑人員,學習的積極性也變得空前。變「刑期」為「學期」的口號被實實在在的落實,並在此後的20多年得以延續。

  北京市監獄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服刑人員組成的特殊考生隊伍中,選擇法律專業的最多,其次是心理學。 此外,在男性罪犯中,企業管理、會計等專業較熱門,幼教、新聞專業成女性罪犯專屬。

  「監獄學霸」

  許英是監獄有名的「學霸」。通過自學,她已經完成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本科全部考試,11個科目、畢業論文均已通過考核,回歸社會後只需本人到校辦理手續,就可領回學位證書。

  11年前,許英犯貪汙罪接受了法律的審判。服刑後的首次與親屬探視會面,許英清楚地記得,身為公務員的父親老淚縱橫,好幾次跟女兒說起為父的失職。

  入監6年後,許英在會見室告訴父親自己通過了新聞學的考試。在父親噙淚的臉上,許英看到驚喜和欣慰,那一刻,許英愧疚的心一下子放鬆了許多。

  「學霸」當得並不容易,「逢考必過」只是傳說,許英記得,考新聞倫理與道德時,連考三次成績都在50多分遊蕩,那是她參加自考以來唯一一次想放棄。每次在會面時,父親聽完成績和抱怨,他就安慰許英「別急,不行就放放」。

  與許英類似,周慶已經服刑8年,她也多次參加了監獄的高自考,她平時學習習慣給筆記編號,在她寫滿近6本的筆記中,最後一頁上的頁碼是3874頁。周慶說:「我們現在落後於社會,但儘可能要跟上一些,到回家時,知道這些年社會上有哪些變革,即便我們可能無法參與其中了,也都了解一下。」

  時間和希望,是讓監獄中的許英和周慶堅持下去的理由,許英如今又在為報考漢語言文學專業的考試準備著。「放棄學習無異於放棄自己。」許英說。

 

 


考試開考前警務督察人員巡視考場。

  讓學習回歸初衷

  監獄高自考推行之初,為鼓勵罪犯加入學習隊伍,只要罪犯在獄內無違紀,不限年齡、學歷、性別和報考科目,一律可享有參加考試的權利,凡通過高自考課程並取得單科結業證的,給予局級嘉獎,並與減刑等刑事獎勵掛鈎。

  為了減刑,很多服刑人員開始在高自考上動了心思。「有的罪犯研究生學歷,同時報考本科或專科的學科,還有的罪犯報好幾個專業,專挑能過的科考。」北京市監獄局相關負責人說。

  當考試被當作減刑的工具,鼓勵學習的初衷被添加功利色彩,監獄方面意識到,監獄報考規範應該進一步完善。

  根據新規定,同一專業必須考過所有科目完成結業後才可報考下一科,依據自身學歷,不得同級或向下級報考。另外,一人只能報考一個專業,待所有報考專業課程考試合格之後,才能報考其他專業。

  新規範推行後,「急功近利」的考生變少了。2014年,由於減刑門檻提高,參加監獄高自考的人數也因此下降。減刑難了,監獄方面希望讓服刑人員的學習改造回歸原來的初衷。

  「出獄計劃」

  就在監獄考場之外的操場上,一些服刑人員正在勞作,有的在晾曬棉被,有的在翻種土地,黃土綠樹讓春的氣息呼之欲出,陽光沒有吝嗇地灑在監室的每個角落。

  中午11點剛過,在延慶監獄參加考試的三名考生先後交卷。整場考試無任何違紀行為。走出考場,三人表情輕鬆。一名考生走出考場發現自己的複習材料落在了教室,民警讓其先回監室然後幫其取回。

  「再過一遍教材,沒準能考得更好。」走出考場,41歲的考生王東亮微笑著與民警簡單交流。他平頭、大眼、身型挺拔,幾年前,他為贏得商業競爭觸犯法律,被判處5年半有期徒刑,如今再有1年出頭,王東亮將回歸社會。

  「讀了這麼多年書,學習不是難事,難在克服心態,讓自己靜下來。」在獄中複習、讀書、參加考試在碩士學歷的王東亮看來,這是漫長時光最好的歸宿。王東亮覺得,沒了功利的考試目的更純粹。「得分減刑在我看來,讓知識變成自己的本事更有動力。」王東亮說:「帶著在獄中所學的知識和技術,出來踏踏實實找個工作重新開始。」

  並非所有考生都有與王東亮一樣的「出獄計劃」。

  已經通過多科考試的周慶告訴記者,她在這裡想過學生一樣的生活。爸媽看見她也接受了過去,如今二老終於也能開始過自己的生活了,這是她最開心的事。

  (文中人物均為化名)

  採寫/新京報記者 李禹潼

  攝影/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相關焦點

  • 視頻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王曉東勉勵值守民警繼續發揚不怕疲勞、連續奮戰的頑強作風,盡好自己的責,守好監獄的門,管好監獄的人。詳情>>>新京報記者 陶冉 攝【中國眼】穿越雪山戈壁 奔赴3500公裡深入疫區的特殊「信使」這是遊青山12年駕駛生涯中最兇險的一次:貨車在4700米海拔的雪山上熄火、在離懸崖十幾公分處急停,他的念頭一度只剩下「活著回去」。
  • 北京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新京報快訊(記者 陳琳)又到了北京最美的季節,京郊各賞紅景區迎來了紅葉最佳觀賞期。
  • 記者:倪偉 編輯:樊一婧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新京報訊(記者 倪偉)7月15日,北京市召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
  • 體育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新京報訊(記者 徐邦印)8月23日,2020年中國田協訓練基地特許賽(上海第4站)在莘莊訓練基地舉行,謝震業上演本賽季室外百米首秀,最終以10秒13輕鬆奪冠。按照賽程安排,2020年全國田徑錦標賽將於9月15日-18日在浙江紹興舉行,屆時將迎來謝震業、蘇炳添兩位百米飛人的巔峰對決。
  • 早讀:新的一天,從這份新聞早餐開始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新京報記者 王飛 攝。【社論】新京報新年社論丨穿越大江大河2020,就這樣迎面而來。新京報記者從武漢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了解到,此次肺炎病例大部分與華南海鮮城關聯。對此,新京報記者從兩名市場店鋪老闆處獲悉,目前海鮮市場仍正常營業。
  • 記者:沙雪良 李凱祥 編輯:樊一婧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新京報快訊(記者 沙雪良)昨天下午,北京舉行第146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
  • 記者:王俊 倪偉 編輯:劉夢婕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新京報快訊(記者 王俊 倪偉)今天(5月20日)下午,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新聞發布會召開。
  • 編輯:陳莉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新京報訊 5月14日消息,近日證監會依法對康美藥業違法違規案作出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決定,決定對康美藥業責令改正
  • 範冰冰:我不想變成他們希望的那樣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在馮小剛新作《我不是潘金蓮》的慶功會上,範冰冰接受新京報專訪。新京報記者 郭延冰攝  2016年11月11日,新京報創刊13周年。13年,是風華正茂的又一次啟程。  在新京報創刊13周年之際,我們推出「2016面孔」系列報導。回看這些新聞人物的無奈與疼痛,幸福與歡愉。他們腳下的土地和臉上的光,雕刻著時代的印記,意喻著前進的力量。   本期面孔:範冰冰  ►北京時間9月25日凌晨,憑藉《我不是潘金蓮》,範冰冰榮獲第64屆聖塞巴斯蒂安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
  • 記者:張靜姝 編輯:李劼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新京報訊(記者 張靜姝)1月30日晚被免職的黃岡衛健委主任唐志紅此前已在湖北工作26年。
  • 王志忠任西城區政協副主席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新京報訊(記者 戴軒)1月7日上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北京市西城區第十四屆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閉幕。
  • 高牆之內:孔夫子的話,越來越國際化
    高牆之內:孔夫子的話,越來越國際化 2021-01-03 09: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雙胞胎兄弟王子安、王子寧同上清華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新京報:你們平時學習成績分別怎麼樣?王子寧:我倆差不多,有時候我高一點,有時候他高一點。我高考沒考好,691分,哥哥702分。新京報:平時學習會互相監督嗎?王子安:平時我們學習一般不在一起,在家裡有各自的房間,分開學,在學校各學科的學生也不在一個班。
  • 記者:馬瑾倩 編輯:李國君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新京報快訊(記者 馬瑾倩)記者1月28日從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獲悉,從1月22日起,至1
  • 羅點點 「尊嚴死」不是「安樂死」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受訪者供圖  接受新京報專訪時表示,安寧療護、緩和醫療的推廣須得到關注,希望更多人參與討論  前不久,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了民法典,其中人格權編提出「自然人的生命尊嚴受法律保護」,將「尊嚴死」概念帶入公眾視野。  什麼是「尊嚴死」?跟「安樂死」之間是什麼關係?對此,開國大將羅瑞卿之女羅點點接受了新京報記者專訪。
  • 北京流感高發以甲型H3N2為主 病毒未變異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新京報快訊(記者 戴軒)北京已進入流感高發季節,北京市疾控中心介紹,目前以甲型H3N2
  • 光良品冠:別人都說我們會複合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新京報記者 郭延冰 攝在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時,兩人分別回憶起了相識、合作和分開的往事,「隔空」完成了一篇同題作文。十四年後的光良依然滔滔不絕,寡言的品冠則多了幾分對未來的期許與堅持。  劇情拉回至2000年。隨著「珍重無印良品再見演唱會」巡演收官,滾石打造的這個二人組合宣布解散。
  • 網紅瘦臉針「粉毒」的地下市場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新京報記者 龐礴 攝隨後,新京報記者在5公裡外的另一棟商住兩用樓中見到了那名被稱作「老師」的美容師。美容師的工作室外沒有任何招牌、海報,防盜門緊閉,只有提前打電話才能進入。進入該工作室時,一名美容師正為一名20歲左右的女孩進行小腿部分的肉毒毒素注射。
  • 大學生李歡的「戰爭」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李歡2015年去中綠組織「臥底」時做的記錄。受訪者供圖新京報記者黨元悅 攝  這幾天,21歲的李歡和父母處於「冷戰」狀態。  此前的7年多時間裡,李歡一直希望「拯救」陷入傳銷的父母,隔三差五就會在微信上勸說父母認清傳銷危害,脫離傳銷組織。其父母則認為女兒誤解了自己所做的「行業」,不理解自己,一家人時不時吵架。直到今年10月9日,李歡走進了老家資陽市豐裕鎮的派出所,實名舉報自己父母參與傳銷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