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些健身愛好者來說,有時在運動過程中會突然感覺小腿比較疼痛,這種疼痛比較奇怪,因為它和運動強度並沒有關係,即使不算劇烈的運動後,也會感覺到小腿疼痛。而要命的是,這種疼痛有時像從骨頭裡鑽出來那樣,讓人痛苦不堪。
事實上,通常十有八九,有這種疼痛的健身者都是得了骨膜炎。
骨膜炎——聽上去似乎比較嚴重的一種病,但實際上,在頻繁從事運動的人身上是一種常見的病症,很多健身愛好者或運動員都會得這種病。
骨膜炎的產生原因
在臨床醫學上,骨膜炎是一種多發性骨科疾病,其發病部位主要在膝關節,是骨膜受到刺激產生炎症,造成分泌液失調形成積液的一種關節病變。
對於人體來說,膝關節是全身關節中骨膜最多的關節,所以骨膜炎在膝部發病的概率最高。膝關節骨膜炎主要是因膝關節扭傷和多種關節內損傷,而造成的一組綜合症。當然,極端情況下的骨膜炎容易造成患者暫時或長期部分喪失勞動力,所以應該引起重視。
骨膜炎的產生原因其實就是因為不科學的高頻度使用相關部位的關節,而很多外部的原因又容易加重它的發病機率。例如,鍛鍊時長期處於比較堅硬的水泥地上,或者不注意運動前的熱身,猛然就進行劇烈運動。
從各種運動形式上看,後蹬跑、跨步跳訓練較多時,容易使小腿脛後肌不斷收縮,牽扯脛骨附著部分;跑步時前腳掌著地也容易誘發骨膜炎,因為雖然前腳掌著地有利於快速啟動,但前腳掌落地時身體重心會和腳成一直線,來自地面的衝擊一方面被轉換,另一方面會被小腿肌肉吸收,小腿脛骨產生的應力受到改變;跳躍練習過多會使小腿屈肌群過於疲勞,對小腿的屈拇(趾)肌群刺激過大,骨膜和骨質的正常聯繫容易被破壞而產生骨膜炎;小腿肌肉柔韌性差,跑步時過分前傾的健身者也容易產生骨膜炎。
骨膜炎的防治
醫學上骨膜炎一般是由於骨膜及骨膜血管擴張、充血、水腫或骨膜下出血,血腫機化,導致的骨膜炎症。當骨膜炎處於急性期時,人的腿下部有腫脹炙熱的現象,一般在脛骨處附近區域的小腿痛感明顯,而在運動或訓練中,腳尖用力後蹬腿時疼痛感劇烈。
通常來說,比較嚴重的患者可以採用抗生素進行早期治療控制,但其實對於健身者來說,還有很多不用吃藥就可以治癒的方法。尤其是小腿脛骨骨膜炎的症狀,其實不需要什麼外用的藥物治療,一般停止運動2周時間左右就會自然好轉。
當然,脛骨骨膜炎初期的患者,也可以採用拉伸式的康復手段加速治療,拉伸的部位主要是小腿腓腸肌、小腿比目魚肌。同時輔以小腿力量訓練,可將重物放在腳背上,上下移動腳尖,隨著訓練的進行適當增加物體的重量。也可以在拉伸的基礎上進行冰敷以及按摩,減少跳躍的活動,或者選擇自行車等項目進行交叉訓練,這些同樣會有一定效果。但切忌在小腿下段內側痛點用重手法摩擦,以免刺激骨膜引起反應性增厚,延長治癒時間。
(責編:趙欣悅、張帆)
「人民體育 健康中國」馬拉松系列賽 比賽由中國田徑協會、人民網和中跡體育三家聯合主辦,系列賽旨在以高標準服務全國廣大的基層跑步運動愛好者,讓更多百姓能參與到全民健身的浪潮之中。【詳細】
2018世預賽亞洲區12強賽 2018俄羅斯世界盃預選賽亞洲區12強賽9月1日打響,中國與伊朗、韓國、烏茲別克斯坦、卡達及敘利亞同組,這也是國足第11次衝擊世界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