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新聞3月9日電 (袁蕙芸 陳靜)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9日披露,該院婦產科主任醫師王育團隊完成一例高難度微創手術,為一位盆腔腫塊直徑為25釐米的80歲患者實施了經陰道(自然腔道)單孔微創手術。
這個病例也是目前國內完成的經陰道單孔下患者年齡最大、腫塊最大的婦科微創手術的公開報導。患者術中出血僅有5毫升,術後三天康復出院。
據了解,患者近期感到下腹部有間歇性墜脹感。自己摸到腹部有個硬塊越來越大,小便時有墜脹感。醫院檢查提示盆腔巨大佔位,直徑達25cm。多家醫院均表示年紀大、腫塊大、手術風險高, 即便是開腹手術,也存在極大的手術風險。
因病情複雜,患者幾經輾轉,慕名來到王育主任的門診。了解到患者的擔心,經仔細術前評估,王育主任給出了經陰道的單孔微創手術方案。
手術當天,王主任首先從陰道打開前後腹膜,進入腹腔。巧妙利用陰道彈性條件,通過嫻熟的單孔微創技能及對解剖的精準把控,將巨大的纖維瘤完整切除,同時行子宮加雙側附件切除術。整個手術過程精細精準,一氣呵成。
據王主任介紹:患者80歲,陰道、宮頸均已萎縮,使原有的解剖層次更加顯示不清,經陰道單孔,需要術者有較好的陰道手術技能。並且手術視野與傳統微創視野截然相反,需要術者對盆腔解剖有精準的識別度,尤其是當巨大囊腫佔據整個盆腔時,需要術者能有「撥開雲霧見天日」的手術技巧。其次,手術中始終要遵循的「無瘤原則」,要求術者必須保證囊腫在切除過程中不與盆腔其他臟器發生交集。第三,「微創」不能造成「巨創」,整個過程不能對錯綜複雜的盆腔血管神經造成任何損傷。所幸,手術中順利克服上述難點。
患者術中出血僅有5毫升,手術當天即能下床活動,術後第三天順利出院。對這樣的手術方案和預後,患者及其家屬極其震撼。其兒子是長年旅居國外的醫生,感嘆中國手術水平已經超過了國際同行。
據悉,王育團隊早在2015年開始實施婦科單孔腹腔鏡手術,入路包括經臍部和經陰道,經過近五年的不懈努力,開展病種已覆蓋至所有婦科良惡性疾病,目前仁濟醫院婦科已經成為國內年度實施單孔微創手術的最大單體,其團隊的單孔微創技術多次在國內及國際婦科腔鏡年會上展示,獲得同行的高度評價。日前成功實施的這例高齡巨大囊腫的單孔微創手術,標誌著單孔微創技能的進一步提升。
王育主任提醒廣大女性朋友,絕經的老年婦女有罹患良惡性婦科腫瘤的風險,不能認為自己絕經了就不會患婦科疾病,也千萬不能誤認為年紀大了,肚子發福是正常的而忽視了對腹部體徵的檢查。並且隨著腫瘤的增大,可能會壓迫周圍臟器,產生相應的下肢脹痛,引起大小便不易,這些症狀表面上看來與婦科關係不大,實際卻具有很大的關聯度,所以提醒廣大老年婦女要提高警惕,加強日常婦科體檢。
註:請在轉載文章內容時務必註明出處!
編輯: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