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不吃不喝到底能活多久?丟水缸裡的魚,為何一年不餵也不會死?

2020-12-22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在老家時喜歡釣魚,經常在屋子後的水缸中丟幾條小鯽魚,那個水缸常年有水,有時候是活水,因為下雨,有時候又是死水,因為很久沒下雨了,裡面的魚也從來都不餵食,但一直都活的好好的,只是長也長不大,死也死不了!

這魚為什麼就「餓不死」呢,真的喝水就可以了嗎?

印象中的魚還真是這樣,清澈無比的水中魚兒遊來遊去,也沒見它們吃什麼,但一直能活著!實在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當然我們相信這野外再清澈的水中,它也有食物來源,只不過我們沒看到罷了!但在家裡的水缸中,為什麼也能活?

不餵食,魚到底吃什麼?

其實魚在水中還真有很多食物來源,一般在基本靜止的水缸中,會有很多青苔產生,其實就是綠藻,這是藻類植物,體積很小,含有葉綠體,可以光合作用,屬於自養生物,生殖方式為有性繁殖,孢子繁殖!

空氣中就存在綠藻的孢子,因此會在靜置時間比較長的水中繁殖,甚至在飲水機中都能見到,比如經常被太陽曬到的純淨水桶中就能生出綠漾漾的東西,這就是綠藻,當然它可以是魚的食物來源之一!

蚊子產卵

另外則是夏天水中滋生的蚊蟲幼蟲,很多死水中我們都能看到孑孓在水裡彈來彈去,但有魚的水中這種孑孓就不存在了,因為被魚兒當成食物吃掉了!除了這些外,還有偶爾掉入水中的昆蟲!

當然這些食物並不足以讓魚兒茁壯成長,只能保持它們不死而已,所以在這種水缸裡或者水井中的魚,都是瘦骨嶙峋,吃魚肉是別想了,不過燒湯那一個鮮,而且鯽魚本來就是適合薄油煎炒之後用水熬製到奶白色鯽魚湯,再來幾根蔥花,那麼個味道可不一般!

魚類的消耗到底有多低?

在上文中解決了魚的食物來源問題,但魚是怎麼僅憑這些攝入保證不死呢?這得從魚類的特徵開始說起,魚是一種變溫動物,體內基本不具備自身體溫調節系統,體溫會因為環境溫度的改變而改變!所以它不像哺乳類那樣為了保持體溫而消耗能量!

而魚類還可以在食物不足的情況下減少活動,降低新陳代謝來減少消耗,此時魚的所有消耗就是維持最基本的生命,另外像鯉魚這樣的魚類還有類似冬眠的行為,它們成群聚集在水底,密密麻麻,水的吞咽速度非常緩慢(吞咽水,流過鰓蓋,保證氧氣供應),體溫可以降到1度左右,此時的鯉魚不吃不喝,堅持到開春溫度升高!

也就是說魚本來就可以不吃不喝數月!

據廣西大學水產研究所在2012年發表的一篇論文顯示,太平洋鮭魚在飢餓期間主要以消耗自身脂肪作為營養來源,飢餓初期太平洋鮭魚消耗的是肝臟脂肪維持生命活動,中期則是消耗腸繫膜脂肪和肌肉脂肪作為能量維持 生命活動。

體型比較大的生長魚和成魚則具有更強的耐受飢餓能力,飢餓數周和數月後, 仍然表現出旺盛的生命力。因為這些生長魚和成魚儲能比較多,在飢餓狀態下體重下降緩慢,體形變化不大,機體損傷也不大!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根據論文標題搜索下,內有更詳細的描述,關於魚類耐飢餓以及脂肪消耗的狀況,至少太平洋鮭魚可以在數月不吃不喝仍然保持大致體型不變,這能力,估計地球上沒有任何一種動物能媲美吧!

大西洋鮭魚的不同時期

龜不吃不喝能活多久?

抱歉,把龜給忘了!其實龜也沒有一個確切的時間,據Quora上網友的回答,有一位網友的寵物龜在孵化十天後在家裡走失了大約85天,不知道它是怎麼過來的,最後找到時它還活著,也不知道它到底吃了啥東西!

Quora網友走失的龜

另外也有一位網友稱他的烏龜不小心跌落在了房子底下,那地方暗無天日,沒有水和食物,不過還比較潮溼,大約2年後被找到,仍然還活著!估計也就昆蟲可能會被它捉到維持生命。

據資料烏龜大都可以不吃不喝數月仍不會有生命危險,但這個數據並不準確,因為各方的數據都從數月到數年,跨度實在有些大,但至少烏龜絕對是最耐活的高級生命!

至於像水熊蟲這類逆天的物種我們就不說了,因為它們甚至都能在太空中生存,回到地面後仍然具有繁殖能力,像這種開掛了的生命,絕對是地球生命界的一個BUG般的存在!

相關焦點

  • 為什麼魚總是「餓不死」?
    因為水缸裡的水是用來喝的,所以我們不能像現在養在魚缸裡的魚一樣每天都餵它。魚缸裡的魚根本就沒餵過,為什麼餓不死?魚兒為何不餓?事實上,這就是為什麼水缸裡要放一條魚的原因。有些大水缸更容易裝水。幾天沒人能把一缸水打滿。尤其在夏天,如果水缸裡沒有魚,我們就會發現水變得渾濁,甚至會產生小紅蟲和綠水藻。
  • 魚為什麼餓不死?不投餵飼料和食物能活多久?
    魚為什麼餓不死?魚不吃東西最終也會餓死,不過短時間之內是不會餓死的。俗話說得好魚兒離不開水,魚蝦一天都離不開水,需要氧氣才能夠活下來。但是魚很長時間不投食也可以存活很長的時間。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1,大部分魚都是冷血動物少部分魚蝦屬於變溫動物:人類屬於常溫生物,恆溫是27°,因此客觀來說,人體內部的新陳代謝速度比較快,營養物質的流失速度比較快,因此,人的飢餓感比較明顯。俗話說一日三餐不吃,連走路的力氣都沒有。
  • 水缸內的鯽魚幾年不死,魚為什麼會「餓」不死哪?
    有網友發出這樣的疑問「小時候水缸裡有一條鯽魚,從來沒有餵過它,它也沒有長大,到現在已經有十來年了,還好好的在水裡。魚為什麼就「餓」不死呢?這些小魚我們從來沒有主動的去餵過,但是貌似它們一直都不會死亡,這也給了我們「魚不會餓死」的跡象。但事實真會如此嗎?其實這背後的原因很簡單,魚和所有其它物種一樣,都是可以被餓死的,只不過我們養的魚體型都小,食物量需求也並不高,放在露天的院子裡,難免會有一些昆蟲小動物來襲,不小心墜入缸內,最終腐化也就成為了魚兒的食物。
  • 清道夫魚遭萬人唾罵,那麼它們吃不吃剛出生的小魚呢?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養魚這麼多年,養魚老道觀察最仔細的魚怕是就只有清道夫了,因為清道夫總是會在你不經意間就開始啟動他的吸星大法了。如果觀察仔細我們就會發現,這種類似幽靈一樣的存在,吸魚過程是一閃即逝。每五六條清道夫中就會出現一兩隻吸魚的,只不過有的時候吸魚過程稍縱即逝,所以很多魚友都不去在意,甚至說根本就沒發現。清道夫它們會很快的找出魚缸中的體弱病殘的魚兒,用來練習它們的吸星大法,而且絕對無差錯,它們絕不是逮著誰就吸誰。特別是對於遊速較慢的金魚,被它們吸上去之後,被吸處就會出現紅腫或者是鰭片外翻,甚至於潰爛至死。然後它們會再去尋找下一個目標。
  • 投餵魚蟲觀賞魚就會死亡,投餵魚飼料和豐年蝦,觀賞魚就不死了?
    不過,蚊子卵倒是大量爆發,一網撈取了很多,既然撈上來了,我又不能把它們再給扔回去,只能挨個魚缸投餵了。結果我發現,好傢夥,原來蚊子幼蟲這個東西,它就沒有一種觀賞魚不愛吃的,除非是根本吃不下的小魚苗,甚至於包括了馬克吐司、黑食、鑽石藩王、蝴蝶鯉和那兩條羅漢,它們吃的都很歡。
  • 為什麼要等魚死了才吃?
    我跟他說拿去餵樓下的流浪貓,他還不同意,說自己熬夜釣的魚,怎麼也要把它吃掉! 晚上我就把魚兒們熬了湯,吃的時候,他說把大的留給我。(在兩天前吃魚的時候,我不讓他吃大的,要留給我吃。)
  • 圓帽怎麼餵?多久餵一次?
    為什麼銘文不全、沒有皮膚的小號會比大號星星多呢?因為上了王者以後,小號我都是單排的,大號都是和魚友多排的……被某些魚友坑了唄這麼餵的優點是不會驚嚇圓帽,餵食簡單容易,但缺點是餵食效率不高,圓帽能吃到的不多。
  • 如果人類不殺魚的話,魚會不會老死?魚會永生嗎?
    絕大多數魚類還在魚卵時期就會死掉,比如翻車魚一次能產3億顆魚卵,但是只有不到50條能夠活到成年,大多數沒有成功孵化或是孵化出來後被天敵捕食。就算能躲過天敵捕食,也要面臨同類相殘、自然災害、環境變化、疾病、受傷等,好不容易活到了「晚年」,也會因為喪失覓食能力而活活餓死,或是喪失逃跑能力而被天敵捕食,或者抵抗力下降而病死,總之想要老死幾乎是不可能的。
  • 為什麼觀賞魚吃完魚食,就會立刻趴缸,而且沒有任何不正常表現?
    只要能吃上一口,就必須迅速回到魚缸底部,找到它認為最安全的地方先躲上一會,觀察一下周圍的情況到底如何?有沒有什麼其他的敵情,自己的所處環境是不是安全,或者在那裡不斷地吞咽咀嚼,等到這次嘴裡的食物咀嚼完畢,他吃啊能再去進行下一次的攝食,這是其中的一種情況。
  • 同屬貓科動物,為何老虎可以吃魚,而獅子卻不吃魚?
    之所以要提及是嚴格意義,因為確實會有網友要拿自己家的寵物貓來反駁,因為有的鏟屎官為了省錢,把素食跟肉食混在一起去餵寵物貓,貓咪也確實吃下了,就認為貓咪是雜食性動物。我們都知道貓咪喜歡吃魚,後來經過了解才知道,原來老虎也是非常喜歡吃魚的,以及獵豹和花豹等貓科動物,即便有的不喜歡吃,在飢餓的狀態下也是可以接受的,但獅子無疑是一個例外,它們在飢餓的情況下也是寧可餓著也不吃。
  •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第二天,養了一年多的那條小魚——死了 ,不知道為什麼 ?它為什麼會死呢?簡直不敢相信?可是屍體又不會騙人,何況我還親眼所見,我的視力又沒有問題!是被欺負了嗎?怎麼不會?簡直是難以相信!還是說:它以為我不要它了?它以為它不在重要了?它會這麼想?它又不是人,怎麼可能呢?簡直是不可思議!當然,也許有人會說:萬一它是自殺的呢?自殺?它會自殺?它能自殺?
  • 觀賞魚不吃食怎麼辦?從這4方面入手解決,還你一魚缸活潑魚兒
    萬物都需要靠食物去維持生命,觀賞魚也不例外。我們飼養在魚缸中的觀賞魚需要人工投餵飼料。但是經常出現的食物方面問題除了腸胃病以外就是觀賞魚拒食的情況了。魚不吃東西的時候有很多魚友會擔心:它會不會餓死?它為啥不吃?是飼料不合口味嗎?還是魚本身的問題呢?
  • 第一次飼養觀賞魚,我們應該這樣去想,它怎麼還不死呢?
    到底是誰玩誰都搞不清楚,還怎麼飼養觀賞魚?今天給各位新魚友介紹一些,關於飼養觀賞魚心態上的問題,我們一定要想得開。不吃就不喂,那是餓的輕,但是食物要對路三天後我們是可以少量投喂,一般的觀賞魚都是可以攝食魚飼料的,不要再去糾結於魚飼料的質量問題了,現在的魚友都是在網上購買,也不會像我們在魚店裡購買散裝的便宜魚飼料,大部分魚友也不會選擇過於低檔的購買,因此百分之百的魚飼料,觀賞魚都應該攝食,也沒有任何質量問題。
  • 觀賞魚過水重不重要?我們該如果給魚過水?
    之前有朋友留言問起新魚過水的問題,在這裡給大家多嘮叨幾句自己的看。很多人對新魚過水環節是存在疑問的,包括我自己剛開始養魚那會兒也不怎麼上心,後來死的魚多了,經驗積累的多了,也就漸漸的發現了它的重要性。當然了,觀賞魚不過水不見得會死魚,過水也不見得就能提高多大成活率,不同魚種的適應能力是不同的,而且魚當時的狀態、水質狀態以及個人手法都是影響因素,對於新魚過水,只能說我們盡力就好了。新魚過水,我基本上按著三個步驟來,先過溫,再轉水,最後隔離檢疫。最後這一步看情況來定,如果是新開缸則直接入缸觀察,如果是老缸有其他魚,基本會隔離檢疫。
  • 《只狼》不死設定解讀 到底能不能做到真正的不死
    在遊戲中的設定是,只要你魚鱗收集的夠多,前代魚王又死了,便可以成為下代魚王。只要我們餵給魚王一個貴人的餌食,另一個就會死,而他則便會變成真正的人面鯉魚,只是諷刺的是,眼睛是紅色的,不知道如果餵魚人不死,再過個幾十幾百年,他是不是能成為新的魚王?
  • 春季到來,金魚餵什麼魚食生長能夠快點?
    以上的食物不可以投餵金魚嗎,當然可以的,完全可以,但那是適合較大範圍飼養的方式,或者是室外古法養魚,水中有一定的能夠消耗此類物質殘渣的綠植和微生物,這樣子才行。如果在我們的水族箱裡或者是小型室內陶瓷缸裡養殖金魚,那些食物真的根本不適合用來投餵金魚,關鍵的問題就是在於水質上我們根本無法掌控,只能最終導致水質的敗壞。
  • 孔雀魚不是不可以和其他魚混養,下列觀賞魚都有混養的可能
    比如說孔雀魚的色彩是否過於豔麗、尾展是否很大、遊動速度是不是過慢、個體是不是相差過大等等,這其中並不會有什麼一定之規,但看上述的這些因素我們還是要綜合考慮到。如果是在水體很小的裸缸裡,飼養上述品種,我們再去試試?那肯定會打成一片的,當然了,這其中我們還不能有效排除關於交叉感染的問題,因為有些孔雀魚的體質實在是太差,很容易交叉感染而患病,這就要看我們所提供的飼養環境、密度和投餵量了。
  • 如何讓龍魚改口吃人工飼料?這些技巧親測很可以!
    前言親身實踐,其實龍魚吃飼料真的挺方便的。作為一個學生黨,周一到周五不在家,餵料的話有個自動餵食器就解決了。小龍的時候這個習慣很好養成,到家先餓半個月,自然而然就吃了(我家客廳的紅龍吃卓必客已經吃了一年多了)。另外一條新請30+的紅龍,在另一個缸裡。應該在原主人那裡吃小魚吃慣了,不愛吃料。我往缸裡加了兩條吃料的銀龍,正常自動餵食器餵料,餓了一個多月後,也開始搶飼料吃了。
  • 自己製作的魚食再好,也不能大量投餵觀賞魚,如何做最好呢?
    這種魚飼料也可以叫做魚蝦漢堡,我也不知道是誰給這種魚飼料起了如此高大上的名字,我們姑且如此稱之即可。很多魚友都來詢問這種魚飼料賣不賣,暫時不行,因為現在還是封海期,原材料太貴了,我們自己家的魚還不一定夠吃的呢,等到原材料便宜一些再說。
  • 養魚被忽略的細節乾貨:觀賞魚食量問題,每天餵多少飼料餵幾次?
    我們都知道,一條魚如果長期不吃東西,肯定是會被餓死的,無一例外。如果一條魚胡吃海喝,那麼它很快就會被撐死。食物對於魚類來說非常重要,當然,餵食頻率和食物的選擇一樣重要。如果不按時餵魚的話,能把魚類養好嗎?這個問題足夠尖銳。 食物為什麼引起魚類一系列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