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排精神融入城市「血液」漳州邁出產業融合堅實步伐

2020-07-22 臺海網

在漳州市薌城區,一片灰白的房子中,掩映著一座黃色牆面、紅框鑲邊的兩層高建築,這是漳州人熟知的中國女排訓練基地,已有48年的歷史。

走出訓練基地,沿著漳州城區老路走上5分鐘,就到了市中心的延安北路。夜晚,華燈初上,人潮湧入,這裡曾是漳州最熱鬧的夜市。

48年來,中國女排與漳州發生著奇妙的「化學反應」,其背後,是漳州推動文化、旅遊、體育、夜經濟等領域融合發展的堅實步伐。

文化與體育「邂逅」:中國女排精神融入城市「血液」

2019年,一部講述中國女排故事的電影《奪冠》備受關注,其拍攝地就是漳州的中國女排訓練基地。

漳州與中國女排的「娘家情」要從48年前說起。

1972年,國家體委在考察了全國各地後,選擇了氣候宜人、物產富饒的漳州作為中國女排第一個訓練基地。受限於當時的條件,一開始,女排姑娘們只能在漳州人民自行搭建起的竹棚館裡訓練。

女排精神融入城市「血液」漳州邁出產業融合堅實步伐

翻新完的舊女排訓練館。陳曉珍攝

漳州人民對於中國女排的感情很深,由來已久。

1988年,中國女排兵敗漢城奧運會,正處低谷。為鼓勵中國女排走出低谷,漳州市委市政府決定建設中國女排騰飛館。由於建設時資金短缺,在漳州提出了「人均捐贈一元」的號召,漳州人民自籌500萬元,中國女排騰飛館終於落成。

今年已經83歲的漳州老人魏步強當年參與了這場「全民動員」,當時硬是從工資裡「摳出」10塊錢捐了款。在魏步強的家裡,至今還保留著五張貳元的憑證。

魏步強在桌面上擺出這五張憑證說,「只有娘家人才會這麼做。」

女排精神融入城市「血液」漳州邁出產業融合堅實步伐

五張貳元憑證。陳曉珍攝

40多年來,中國女排的精神早已融入到這座城市的「血液」中。中國女排五連冠後,以「無私奉獻、團結協作、艱苦創業、自強不息」為基本內涵的「女排拼搏精神」也成為漳州「五種精神」之一。

作為中國女排的「娘家」,體育產業也成為漳州發展的城市「基因」。據介紹,通過多年的發展,漳州體育產業發展勢頭較為強勁,產業領域不斷拓展,發展規模也不斷擴大。目前擁有體育產業單位近2000家,總體規模100億元左右。

文化與夜經濟「碰撞」:閩南文化迸發「夜動力」

傍晚吃過飯,住在中心城區附近的市民都習慣到中國女排訓練基地附近夜跑、散步。

在漳州近日提出的《進一步繁榮夜間經濟促進消費增長的實施意見》中,中國女排「娘家」基地將成為漳州人民夜間體育健身區,並將逐步成為夜間經濟發展空間格局的核心之一。

而在漳州文化、旅遊、體育、夜經濟等產業融合的大趨勢下,「中國女排」與「夜經濟」的碰撞並非一枝獨秀,漳州的特色文化也正在豐富夜經濟的內涵。

九十九灣,作為曾經漳州最重要的航運通道,見證了漳州商業的繁榮與變遷。如今,燕脊飛簷的紅磚閩南古厝沿河而立,碧草如茵、小橋流水,構成了如畫的「閩南水鄉」園區。

夜色裡,在「閩南水鄉」商貿街上,逛街的遊客、納涼的市民乘興而來,遊人如織。

女排精神融入城市「血液」漳州邁出產業融合堅實步伐

江濱夜色。蔡俊傑攝

每晚8點,「90後」女孩鄭頻頻都會準時出現在自己的攤位前,把漳州木偶戲布袋擺上攤,緊接著,向穿梭的人流賺起吆喝。

不同於尋常夜市,商貿街集納的都是傳統技藝、非遺產品、文創產品、無油煙小吃等商家,彰顯閩南特色文化。這正合了鄭頻頻的意。

上個月,鄭頻頻剛剛通過線上搖號申請到了攤位,這個月初,她就正式「上崗」,成為一名小攤主。「最近『地攤經濟』很火,我想體驗一下,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讓更多的年輕人通過我的攤位,了解木偶戲、喜歡木偶戲。」鄭頻頻說。

漳州布袋木偶戲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承載著近代閩南布袋戲的特性。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漳州人,鄭頻頻自小對木偶戲耳濡目染,當她動了「擺地攤」的念頭時,腦海裡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賣木偶戲布袋。

「光顧我攤位的小孩子最喜歡這個『孫悟空』的布袋。」鄭頻頻拿起「孫悟空」形象的木偶布袋說,「木偶戲布袋的互動性很強,孩子們可以邊玩邊了解一些漳州傳統文化。」

如果要問最地道的夜市在哪兒,漳州人十有八九會說起位於中心城區的延安北路夜市,建於上世紀80年代末。渴了喝一碗四果湯,餓了來一碗手抓面……這曾經是漳州人最愜意的「夜生活」打卡地。

三十多年過去,城市規劃發生巨變,延安北路夜市逐步暴露出「硬幣」的另一面:交通堵塞、衛生髒亂差、噪音擾民、佔道擺攤等。

2019年,漳州因地制宜,將舊火車站站前廣場充分利用起來,創造外展空間發展「地攤經濟」,把延安北路的舊夜市搬遷至此。今年3月,新夜市正式啟用。在這片6000平方米的廣場上,共有攤位500個,從小家電、箱包、衣帽、鞋子到玩具、美甲、化妝品等,商品包羅萬象。

「新夜市搬遷過來不僅緩解了中心城市交通擁堵問題,也提升了漳州夜經濟品牌。」漳州夜市管理站站長任承才介紹說,新夜市功能區劃更清晰,劃分了八大區域,基本滿足了個體經營者、微小創業者的經營需求;配套建有綠地、噴泉、休息座椅、照明燈柱等設施,夜市周邊還規劃建設了停車位,並在原有公交線路基礎上,新增兩條直達夜市的公交線路。

文化與旅遊「相遇」:挖掘文化「富礦」聚起人氣

老福建人都耳熟「唐山過臺灣」的故事:兩三百年前,閩南先輩過臺灣開發寶島,改革開放後,後輩又回到大陸投資創業,回饋桑梓。

對於新一代的漳州人,乃至福建人而言,「唐山過臺灣」的故事正在從記憶中淡去。但在位於漳州漳詔高速公路漳浦縣舊鎮段,「唐山過臺灣」石雕園通過山上豐富的自然石資源,使傳統故事得以呈現,喚回記憶。

在園中,「唐山過臺灣,蓽路闢新天」用數百塊花崗巖雕成「拓荒者」,描繪數百年前閩南人民東渡臺灣、墾荒謀生的歷程;「百年傳薪火,數代系茶緣」形象地再現了入臺墾荒者薪火相傳、種茶為生的場景……

「唐山過臺灣」石雕園是閩南文化與旅遊結合的完美典範,而閩南文化又是漳州文化「富礦」的一隅。

在文化遺產方面,漳州的「福建土樓」(南靖、華安)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南勝窯、東溪窯等兩處遺址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東山關帝廟加入「關聖史跡」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行列。在非物質遺產方面,漳州有16項國家級、66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漳浦剪紙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木偶劇等榮獲國家藝術最高獎,漳緞、漳繡、片仔癀、鹹金棗等非遺產業項目市場潛力巨大……

如何把文化「富礦」和旅遊相結合,聚起人氣?

漳州市文旅局的相關負責人介紹說,一方面,漳州深入挖掘景區文化內涵,講好民俗文化故事,把原真形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到旅遊項目當中,推進文化惠民演出進景區;另一方面,突出旅遊產品的文化特徵,著力包裝整合文化旅遊項目;開發出富有競爭力和文化影響力的旅遊產品,在文化項目建設過程中,綜合考慮旅遊需求特點,豐富旅遊產品的文化內涵。

海天浩渺、碧海銀灘的漳州東山島是遠近聞名的生態旅遊海島,海景「惹人垂涎」。近年來,東山島開始在文化挖掘上「發力」,尋求鄉村旅遊與特色文化「合力」。

例如,銅陵鎮公園社區深入挖掘「三公」文化及海上旅遊業態,開發打造「三公」文化+「海上看東山」旅遊線路;陳城鎮澳角村挖掘媽祖文化、海洋文化,開發打造天涯澳角文化休閒旅遊線路;杏陳鎮前何村引進建設頑皮家樂園項目,並結合谷文昌精神,推出谷文昌精神現場教學體驗線路……

中國女排與漳州的「化學反應」如何延續?在漳州大力推動文化、旅遊、體育、會展、夜經濟領域融合發展的進程中,這個答案會更加清晰。

(來源:人民網福建頻道 文/林曉麗、蘇海森)

相關焦點

  • 女排精神融入城市「血液」福建漳州邁出產業融合堅實步伐
    在漳州市薌城區,一片灰白的房子中,掩映著一座黃色牆面、紅框鑲邊的兩層高建築,這是漳州人熟知的中國女排訓練基地,已有48年的歷史。走出訓練基地,沿著漳州城區老路走上5分鐘,就到了市中心的延安北路。夜晚,華燈初上,人潮湧入,這裡曾是漳州最熱鬧的夜市。48年來,中國女排與漳州發生著奇妙的「化學反應」,其背後,是漳州推動文化、旅遊、體育、夜經濟等領域融合發展的堅實步伐。
  • 漳州中國女排精神展示館預計下個月動工建設
    據有關部門消息,作為一期建設的重點項目——漳州中國女排精神展示館預計下個月動工建設。漳州中國女排精神展示館地處漳州「中國女排娘家」基地項目內,總建築面積約2440㎡,主要用於展示中國女排的拼搏奮鬥歷程。
  • 打造精神高地 福建漳州大力弘揚新時代中國女排精神
    中國女排已成為漳州一張閃亮的城市名片,而作為漳州「五種精神」之一的「女排拼搏精神」也早已注入漳州的文脈血脈之中。 近年來,漳州堅持守正創新,精心組織、有序推進、創新形式,大力弘揚和傳承以「祖國至上、團結協作、頑強拼搏、永不言敗」為基本內涵的新時代中國女排精神,進一步擦亮了「中國女排娘家」品牌,提升了漳州對外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也為城市建設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動力。
  • 創新轉型發展邁出堅實步伐——「十三五」時期太原經濟社會發展...
    我市始終把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作為根本遵循,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圍繞譜寫文明開放富裕美麗太原新篇章,確立並實施工業強市、人才興市、環境立市、創新驅動、軍民融合、城市"雙修"、鄉村振興等重大戰略,全力推動太原轉型發展、振興崛起。
  • 海豐縣赤坑鎮厚植根基 邁出高質量發展步伐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 石培璋、魯利韋、記者羅勉報導 從汕尾市海豐縣赤坑鎮了解到,在全縣上下掀起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熱潮中,該鎮深入學習宣傳貫徹全會精神,激發接軌深圳,融入「雙區」建設動力,全面實現鄉村振興,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 【「十三五」成就巡禮】美麗中國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十三五」成就巡禮】  美麗中國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十三五」時期,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天越來越藍了,水越來越清了,綠化越來越好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環境的期待逐漸變為現實。
  • 袁勤華:重聯動重發展 加快綦萬同城化融合化步伐
    袁勤華指出,市委五屆八次全會明確提出「支持綦江——萬盛加快一體化同城化融合化步伐」。綦萬「三化」發展,是區域協同發展的必由之路,是打造主城都市區重要支點的必然要求,是綦萬既做好自己又合作發展全面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內在邏輯。
  • 漯河市2019年工作回顧: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2019年工作回顧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全市上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河南工作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部署,堅持新發展理念,
  • 漳州「中國女排娘家」基地開工!陳忠和來了
    即:中國女排精神展示地、中國女排訓練首選地、市民全民健身聚集地、體育旅遊觀光目的地、全市文體旅融合發展綜合示範區,成為中心城區新地標。「中國女排娘家」基地項目建設啟動4月10日,漳州「中國女排娘家」基地項目建設啟動工作會召開,要求各級各有關部門高度統一思想認識,深刻體會「女排娘家」項目對我市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重大意義,有序高效推進項目建設工作,促進文化和旅遊、體育深度融合。
  • 昆明建設區域性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邁出堅實步伐
    朱有勇院士接受市委、市政府的聘書郝小江院士接受市委、市政府的聘書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喜良在儀式上致辭,他說,近年來,昆明市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創新型雲南建設的決策部署,從平臺建設、人才引進、金融支持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區域性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邁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
  • 奮楫爭先奏強音 章貢區邁出持續高質量發展堅實步伐
    奮楫爭先奏強音 章貢區邁出持續高質量發展堅實步伐客家新聞網 胡江濤 特約記者王濰經濟總量近四年在全省每年前進2位,連續四年獲評全省高質量發展考評一類縣(市、區)第一名,成功上榜全國科技創新百強區和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
  • 漳州 | 奪冠!中國女排的「娘家」
    漳州,福建最南的城市,位於廣東和福建之間。東臨臺灣海峽,左擁右抱東海南海,三面環山,一面臨海。 山、海、平原,是漳州獨特的地理風貌,造就了一個很奇特的意境,站在田野上,就可以吹到海風。 漳州人民熱情高漲,紛紛參與義務籌建。最終在漳州的一片沼澤地上,只用了短短28天,迅速蓋起了一棟巨大的、可覆蓋6個排球場的大竹棚。 這個竹棚,便是「中國女排訓練館」的前身。「滾得一身泥,擦破了幾層皮」,卻從不喊苦喊累,這就是最早中國女排的真實寫照,也被稱之為「竹棚精神」。
  • 女排精神正騰飛,《溫暖有光放映隊》走進福建漳州
    本期的《溫暖有光放映隊》第九站空降福建漳州女排基地,放映隊長姜宏波與放映隊員胡兵、聶遠、徐嬌,在女排精神的感召下,開啟一段精神回鄉的獨特旅程。  漳州:中國女排的娘家與「福地」  漳州是福建省轄地級市,位於廣東和福建之間,地形上兼具了山、海、平原三種地貌。雖然地處偏遠,經濟也一度落後,但是這裡卻被稱作是「女排的娘家」。
  • 福建漳州「中國女排娘家」基地開工
    16日上午,福建省漳州市「中國女排娘家」基地項目開工儀式舉行,中共漳州市委書記邵玉龍宣布項目開工。張金川 攝漳州是中國女排的娘家、冠軍的搖籃,女排精神是漳州「五種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年初,漳州市委、市政府決定實施漳州「中國女排娘家」基地項目,到2023年完成項目建設。
  • 《溫暖有光放映隊》到福建漳州 致敬中國女排精神
    10月3日晚,CCTV-6電影頻道播出的公益紀實類節目《溫暖有光放映隊》來到福建漳州,尋訪輝煌歷史與現實生活中不斷踐行的女排精神。已在浙江安吉餘村帶隊領略美麗鄉村的姜宏波,這一次率領放映隊員胡兵、聶遠、徐嬌走進中國女排新老訓練場館及漳州街頭巷尾,近距離探秘中國女排精神的起點。
  • 融入新格局,內蒙古的行動堅實篤定
    記者 袁永紅 攝「十四五」開局內蒙古如何緊扣服務融入新發展格局邁出堅實而篤定的步伐?武跟兄 攝有專家坦言不解決產業結構倚能倚重產業層次總體偏低產業布局相對分散的問題服務融入新發展格局就是緣木求魚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 奧園美谷綠纖生產線投料試車成功 進軍美麗健康產業邁出堅實步伐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綠纖生產線先後完成了設備運行管路打通、控制系統正常運行等各項投料試車前的準備工作,為綠纖投料試車一次成功打下了堅實基礎。目前,奧園美谷綠纖一期4萬噸已完成全部生產線設備安裝工作,隨著投料試車的順利完成,即將進入試生產階段。
  • 「中國女排娘家·漳州」LOGO啟動全國徵集活動 最高獎勵10萬元
    閩南網12月2日訊(閩南網記者 李昌乾)根據漳州市委、市政府關於喜迎國家(漳州)體訓基地落戶漳州50周年的重要決策部署和「中國女排娘家」基地項目建設指揮部關於項目建設的任務安排,漳州市旅投集團作為《漳州「中國女排娘家」基地項目建設宣傳推介工作方案》中「一批『中國女排娘家』主題文創產品(含一個
  • 「中國女排娘家」基地將打造成漳州新地標
    閩南網10月22日訊(閩南網記者 梁政 通訊員 薌城宣 文/圖)得益於「娘家人」的鼎力支持,漳州「中國女排娘家」基地項目自今年啟動以來,工作進展順利。近日,該項目正式開工,未來將打造成漳州中心城區的新地標。
  • 「以文悅民 以文增彩 以文興業」 德興邁出「文化強市」鏗鏘步伐
    「以文悅民 以文增彩 以文興業」 德興邁出「文化強市」鏗鏘步伐     全國九么過山車麻友爭霸賽,江西德興鐵人三項亞洲杯賽暨中國鐵人三項聯賽、全省山地自行車越野賽……一場又一場文化大戲讓德興市民直呼過癮。    以文悅民,以文增彩,以文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