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物以類聚

2020-12-26 騰訊網

【成語】:物以類聚

【拼音】:wù yǐ lèi jù

【解釋】:同類的東西聚在一起。指壞人彼此臭味相投,勾結在一起。

【成語故事】:

戰國時期,齊國有一位著名的學者名叫淳于。他博學多才,能言善辯,被任命為齊國的大夫。他經常利用寓言故事、民間傳說、山野軼聞來勸諫齊王,而不是通過講大道理來說服他,卻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一次,齊宣王想攻打魏國,積極調動軍隊,徵集糧草補充兵源,使得國庫空虛,民間窮困,有的百姓已經逃到其它國家去了。淳于對此十分憂慮,他就去求見齊宣王.齊宣王愛聽故事,淳于投其所好,說:臣最近聽到一個故事,想講給大王聽,齊宣王說好啊,寡人好久沒聽先生講故事了。

淳于說;有一條叫韓子盧的黑狗,是普天下跑得最快的狗。有一隻叫東郭逡的兔子,是四海內最狡猾的兔子。有一天,韓子佔追逐東部退,繞著山跑了三圈,又翻山頂來回追了五趟,兔子在前面跑得精疲力盡,狗在後面追得力盡精疲,雙雙累死在山腰,一個農夫看見了,沒花一點力氣,就獨自得到了這個便宜。

齊宣王聽出淳于語中有話,就笑著說;先生想教我什麼呢?淳于說;現在齊、魏兩國相持不下,雙方的軍隊都很疲憊,兩國的百姓深受其害,恐怕秦、楚等強國正在後面等著,像老農一樣準備撿便宜呢。

齊宣公聽了,認為很有道理,就下令停止進攻魏國。齊宣王喜歡招賢納士,於是讓淳于舉薦人才。淳于一天之內接連向齊魯王推薦了7位賢能之士。

齊室王很驚訝,就問淳于說:寡人聽說,人才是很難得的,如果一千年之內能找到一位賢人,那賢人就好像多得像肩並肩站著一樣;如果一百年能出現一個聖人,那聖人就像腳跟挨著腳跟來一樣,現在,你一天之內就推薦了7個賢士,那賢士是不是太多了?

淳于回答說不能這樣說。要知道,同類的鳥兒總聚在一起飛翔,同類的野獸總是聚在一起行動。人們要尋找柴胡、桔梗這類藥材,如果到水澤窪地去找,恐怕永遠也找不到;要是到梁文山的背面去找,那就可以成車地找到、這是因為天下同類的事物,總是要相聚在一起的。我淳于大概也算個賢士,所以讓我舉薦賢士,就如同在黃河裡取水,在燧石中取火一樣容易、我還要給您再推薦一些賢士,何止這七個!

意思是說同類的東西常聚在一起,志同道合的人相聚成群,反之就分開。現在多比喻壞人相互勾結在一起。出自《戰國策·齊策三》《惆易·繫辭上》

相關焦點

  • 《瘋狂猜成語》打一成語 3個務、物、誤字答案是什麼?
    導 讀 瘋狂猜成語中文字結合的題目佔的比重還是挺多的,小編在玩的時候就遇到很多,而且有的題目難度係數還是相當大。
  • 成語故事-指鹿為馬
    指鹿為馬的故事示例東床已招佳婿,何似以羊易牛;西鄰縱有責言,終難指鹿為馬。(明·馮夢龍《醒世恆言》卷七)上期成語故事-望梅止渴輕輕鬆鬆學成語讓孩子愛上學習每一個成語背後,都有一個寓意深遠的故事,蘊涵著豐富的智慧和深刻的人生哲理。
  • 學成語故事,玩成語填詞——望梅止渴的故事
    成語故事小課堂精彩繼續~ 今天鴨,牛牛君會帶著大家 學習成語故事,玩成語填詞遊戲 快來動動你的腦筋,看誰填的快!
  • 「物以類聚」用英語怎麼說?
    我們經常會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那麼物以類聚的地道英語說法是什麼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了這個方面的英語表達方法,一起來看下吧。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個詞組的英文釋義是people who have the same outlook/tastes/interests will be found in each other's company
  • 成語故事一鳴驚人
    成語解釋成語一鳴驚人
  • 成語故事雕蟲小技
    成語解釋成語雕蟲小技拼音diāo chóng
  •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用英語怎麼說?
    大家好,歡迎來的餅哥英語的頻道,今天我們分享一個非常有用且地道的表達——人以群分,物以類聚, 這個短語的英語表達是:birds of a feather fly together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也可以表達為
  • 成語故事孤掌難鳴
    成語解釋成語孤掌難鳴
  • 「守株待兔」是成語故事還是寓言故事
    課文是一篇文言文,全文只有39個字,故事通過宋耕者「因釋其耒而守株」,最後「身為宋國笑。」從而讓學生明白兔子撞死在樹樁上是一件極偶然的事情,不能作為必然事件,從而懂得對意外的收穫不要存有僥倖心理,要想有收穫,必須付出勞動。故事內容學生大部分聽過、讀過,作為文言文更簡潔精煉。最近有同學問,「守株待兔」是成語故事還是寓言故事呢?成語故事和寓言故事有什麼區別和聯繫呢?這裡給大家來說一說。
  • 對牛彈琴| 成語故事
    對牛彈琴得故事出自牟融得《理惑論》,又名《牟子》。作者牟融學識淵博,年輕時曾被推舉為茂才,後來成為朝廷得重臣,政績出眾,受到大家得一致讚揚。在東漢時期,「茂才」就是秀才的意思。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原來,東漢的開國皇帝叫劉秀,為了避諱——不能直接說出皇帝的名字,東漢的「秀才」統一被改為「茂才」。
  • 一路貨色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物以類聚、一丘之貉,反義詞有:截然不同,一路貨色是貶義成語,偏正式成語;可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一路貨色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一路貨色(yī lù huò sè)成語釋義:一路:同一類。貨色:貨物。比喻同一類醜貨。
  • 竭澤而漁|成語故事
    ……▍素材來源:《芝麻講成語故事》,它是一套針對7~12歲兒童量身打造的集故事性、互動性、趣味性和實用性於一體的兒童國學讀本。本書特色如下:1.好看的成語故事+央視著名少兒欄目主持人芝麻原聲同步音頻,讓小讀者們不僅可以愉快的閱讀,還能通過掃碼聽芝麻講成語故事。
  • 捨生取義|成語故事
    ……▍素材來源:《芝麻講成語故事》,它是一套針對7~12歲兒童量身打造的集故事性、互動性、趣味性和實用性於一體的兒童國學讀本。本書特色如下:1.好看的成語故事+央視著名少兒欄目主持人芝麻原聲同步音頻,讓小讀者們不僅可以愉快的閱讀,還能通過掃碼聽芝麻講成語故事。
  • 物以類聚,英雄所見略同等成語用英語怎麼說?
    6.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性格相似的人總會在一起。7.Keep your friends close and your enemies closer.親近你的朋友,更要親近你的敵人。假裝與敵人做朋友,觀察其一舉一動,知已知彼,百戰不殆。
  • 關於遷移的成語,你分得清嗎?
    比喻從懂得的一點,類推而知道其它的,也形容善於推論,善於學習,能夠由此知彼,故該成語存在遷移。如原有認知結構中的概念「魚」,由帶魚、草魚、黃魚等概念組成,當前要學習曼魚,把它納入「魚」的原有結構中,既擴充了魚的概念,又獲得了曼魚這一新概念的意義。「觸類旁通」的意思是掌握了解某一事物的變化、趨勢及規律,從而類推了解同類的其他事物的變化、趨勢及規律,所以該成語存在遷移。
  •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啥意思?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啥意思?不是冤家不聚頭,不是冤家不上床?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本意是說東西是按類別聚集在一起,人是按照屬性成群結隊的。放到戀愛婚姻家庭經營方面講,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就是「不是冤家不聚頭,歪瓜配裂棗,王八看綠豆,滷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門當戶對,對上眼了,臭味相投」等等等等。有人會說,戴老師,不是說兩口子還有互補型嘛。
  • 大意失荊州 | 成語故事
    【成語】:大意失荊州【dà yì shī jīng zhōu】【基本釋義】本指關羽鎮守荊州時,因大意輕敵而導致荊州失守。
  • 來《成語天下》第二季,試講成語故事!
    龍印《成語天下》第二季第四期播出之後,贏得了網友新一波好評,因為這期節目再次激發了許多觀眾的答題參與度,也有很多精彩的成語故事為大家展露出來。隨著比賽進度的推移,選手之間的競技更上一層樓,節目看點越來越多~星羅棋布:你的成語庫存合格嗎?
  • 成語故事:沆瀣一氣
    【成語】:沆瀣一氣【拼音】:hàng xiè yī qì【解釋】:沆瀣:指唐時的崔沆、崔瀣。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結合在一起。【成語故事】:  沆瀣,是夜間的水氣,有人說是露氣,也有人說是夏天半夜裡上升的地氣。  例如《楚辭·遠遊》有「餐六氣而飲沆瀣」,王逸註:「沆瀣,夜半氣也。」《漢書·司馬相如傳》有「呼吸沆瀣兮餐朝霞,」應劭註:「沆瀣,北方夜半之氣也。」《列仙列》描寫仙人陵陽子的神話故事也說:「春食朝霞,夏食沆瀣。」
  • 成語故事——鞭長莫及
    【成語】: 鞭長莫及【解釋】: 及:到。原意是鞭子雖長,也不能打馬肚子。比喻相隔太遠,力量達不到。【成語故事】:  「鞭長莫及」這則成語的意思是原意是說,馬鞭子雖然長,但是不能打馬肚子,即便有力量,也不能用在不應該用的地方。後來比喻雖然願意去做,但是力量達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