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狂,必有禍」,佛教高僧告誡:這3句話別說,不然禍害來臨

2020-12-14 巫小姐的信

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導語

俗話說得好,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一個人,不論他有多大的本事,在面對著生活和外界的一切事物當中,都可以變得一無所有,或者是一無是處。所以我們的老祖宗早就在很久很久之前告訴了我們,做人一定要低調。因為保持謙虛的作風,可以讓我們在每件事情上面做得留點餘地,既不可以說盡財富,也不可以想盡全力,也不可以用,僅維持半盈半虧的狀態,就是我們每個人的人生最佳狀態。因為只有我們保持著半盈半虧的狀態,我們才能夠長久地立於不敗的地方。

但是我們在生活當中,一個人往往是在沒有的時候還好,如果一旦財富突然豐富起來,當他的財富越來越大的時候,這個人很容易就把控不住自己,行事會變得更加孤傲,可能在說話方面也會變得盛氣凌人。這樣的人,他可能會將好為人師的秉性發揮得淋漓盡致。就如孟子所言:"人之患在於好為人師",而我們的古人說過:"月圓則虧,水滿則溢",這兩句話往往都在提示著我們災禍來臨的開始,與我們為人處事有著息息相關的聯繫。

1、 抬高自己,貶低他人

嚴格的來說,許多人都會以自我為中心,凡事都有著你和我的分別。每件事情都要追求著對自己有利,而不去管別人的感受,這就是人們的弱點。特別是當一個人,他處在高高在上的位置時,就更加容易以為自己好像是無所不能的超人了。

但是往往在與別人相處的時候,會自覺或者不自覺地將自己抬高而故意地貶低他人。在於某些事情說出的主意和方法是最好的,因為自己的說法是最正確和完美的,別人就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思想來辦事情。

就好比那句俗話所說的三個臭皮匠賽過一個諸葛亮。一個人的智慧,他畢竟是十分有限的,也許是一個人的片面之詞,凡事應該以群策群力為主,集合每個人的智慧,這樣子才能夠發揮出群體的大智慧,並將事情做到最好。如果每處都只是彰顯個人,貶低他人,這樣不僅不利於事業發展也是對別人的不尊重。

2、 抬高自己,貶低他人

當自己擁有財富的時候,要切忌的事情就是在別人面前炫耀。比如自己很有錢,在沒有錢的人沒錢炫耀自己的財富;有權的人在無權的人面前炫耀自己的權利可以使自己辦到許多事情;又比如自己長得很漂亮,就故意裝出很嫵媚的樣子,將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的等等。以上這幾個勢力都容易引來別人的羨慕嫉妒,嚴重的話會將自己束之高閣,使別人不敢靠近或者產生許多嫉妒的恨意。恰好這些都是禍端的苗頭。

我們需要注意的是,一個人做事越炫耀,什麼也就會越意味著會失去什麼。當自己在生活中某一方面很富有時,不僅不應該在別人面前炫耀,我們反而應該更同情和憐憫那群不如自己的人。我們可以用實際行動去幫助那些有需要的人,或者將自己所擁有的分享給別人,這樣才能獲得剛好的聲望和很好的人際關係。

3、大包大攬,誇下海口

一個人他在得意的時候往往比較容易自傲,他可能會認為天下沒有自己不能辦成功的事情,其實這實際上是一種非常愚蠢的想法。我們在與人交往的時候,可能會為了顯示自己的能力而信口開河,隨意的向別人做出一些承諾。其實這些承諾也許自己是沒有能力能夠辦到的,但是卻故弄玄虛,結果不僅是自己沒有得到相應的好處,而且還容易辜負了別人對自己的信任。

總結

其實不管我們人生失意還是得意,這都不過是五個人生的每個階段而已,我們都應該隨緣的去看待每一件事情。從因上努力,結果上隨緣。"人狂,必有禍",佛教高僧告誡:這3句話別說,不然禍害來臨。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更多內容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高僧:不管你信佛與否,這3句「話」最好別說,有損自己的福氣
    那麼這位學佛的高僧為什麼願意說話呢?他說一個人言多就必有失。其實這是非常有道理的,因為在我們的現實生活當中,有許多人就是因為說的話太多了而說錯話。其實我們從佛學當中來理解"言多必失"這個詞的時候並不單單是指說錯話這一件事情。在佛教當中,佛學一直強調的就是因果論,一切眾生在世間所做下的一切事情都有佛菩薩在天上觀看著。如果一個人經常行善事,那麼他就有善良的果報。
  • 「病從口入,人強禍必隨」:人再有出息,這3句話別說,會招災
    但我們在生活中,也還是要一直和別人打交道,那麼有哪些話我們是不能說的呢?"弓硬弦常斷,人強禍必隨":人再有本事,這3句話別說,有禍患。1、第一句:"別人的閒話"不要說。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底線,誰都要面子,如果你經常說別人的閒話,這無疑是觸碰了他們的底線,踐踏了他們的尊嚴,誰都咽不下這口氣。所以說,即使你再有本事,要想得到別人的尊重,首先就得先學會尊重別人,不要說別人的閒話這是一種對別人最起碼的尊重,否則容易招來禍患。
  • 易經提醒:「天狂有雨,人狂有禍」人再有本事,也別說這四句話
    有一句話說的好,閱盡人間萬卷書,不如讀懂一本《易經》!很多人覺得這句話有點誇張了。但事實上,《易經》的確是一本人生的「智慧之書」。在古人看來,易經之所以博大精深,歸根結底是因為它包羅萬象。 但是,對普通人來說,《易經》其實是一本涵養福報的古籍,其中蘊含著更高級的智慧。
  • 高僧的告誡:這三種話口業深重,一說,禍事就來了
    常言道:「病從口入,禍從口出」。語言能夠造成的其實很深,很多禍事其實都是從嘴裡說出來的,所以佛教有「閉口禪」這種修行方式,古人也告訴我們「沉默是金。」這句話告訴我們普通人如果語言不當,就如同一把斧頭在嘴裡,這些不好的語言給人造成的傷害比你用斧頭砍他還要大。曾經一位高僧告誡過我:這三種話口業深重,一說,禍事就來了。
  • 古人忠告:「天狂有雨,人狂有禍」,人再有本事,也別說這四句話
    俗語有言"天狂有雨,人狂有禍",《易經》也提醒人們:人再有本事,也不要說這四句話。說了,難免會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和禍端。謹記!第一句話:挑逗異性的話,不要說。輕則被酒色掏空了生活,事業跌入低谷,重則被人憤恨遭人報復,甚至是家破人亡、妻離子散,孤獨終老。這不是恐嚇,而是告誡,勸君牢記:做人再有本事,也要守住情感的底線,隨意挑逗異性的話,不要說。第二句話:傷人自尊的話,不要說。
  • 「天狂有雨,人狂有禍」,易經忠告:人再有本事,也別說這4句話
    有一句話說的好,閱盡人間萬卷書,不如讀懂一本《易經》!很多人覺得這句話有點誇張了。但事實上,《易經》的確是一本人生的「智慧之書」。無數成功人士,甚至是科學界的泰鬥愛因斯坦,都曾直言,易經是中國人的財富。
  • 一位高僧的告誡:人在倒黴前,往往有3個徵兆,有一個就要警醒!
    運氣說起來虛無縹緲,好似井中月鏡中花,捉摸不透,但是實際上卻是有跡可循。一個人走黴運,往往和他自己有很大的關係,我們要時刻警醒自己,不求一日三省吾身,幾日反省一次,方可趨吉避害,逢兇化吉了。一位高僧的告誡:人在倒黴前,往往有3個徵兆,有一個就要警醒!
  • 「人狂,必有禍」:佛教說3個地方儘量少去,否則可能會埋下禍殃
    「人狂,必有禍」,佛教說這3個地方儘量少去,否則可能會埋下禍殃。第一、聲色犬馬之地蒲松齡在《聊齋志異·續黃梁》中曾寫過:「聲色狗馬,晝夜荒淫,國計民生,罔存念慮。」,古代社會的王公貴族,每天都淫樂嬉戲,根本不管老百姓的生活。
  • 高僧的告誡:嘴是福禍門,多說這3種話,就是在感召好運
    相信只要是對佛門有所了解的人都明白,佛教最強調的真理那便是「因果業力」,所謂業力就是一個人善惡之行的因果報應。我與揚州禪智寺的得道高僧有過交情,過去我就曾同他談及過「口業」這個話題,想問,既然一張嘴能夠給人帶來諸多厄難,那反過來,又如何通過一張嘴來給自己積累福源善報呢?當時高僧就很明確地告誡過我:「一個人要想福報越深,就要多積累口德。這三種話說的越多,就是最好的布施,也是在締結善緣和感召好運!」
  • 老祖宗:「天狂有雨,人狂有禍」,人有4種話不能說!
    「天欲其亡,必讓其狂」,古往今來,很多過於狂妄自大的人,結局都不好。比如春秋戰國時期紙上談兵的趙括,三國時期的張飛,呂蒙,秦朝末年的項羽等等。做人再有本事,也需要記牢,這幾句話不要說,說了,或多或少給自身造成沒必要的麻煩和禍患啊。第一句話:炫耀的話,不要說。一個人再有本事,錢財再多,也不可炫耀。
  • 周易提醒:「天狂有雨,人狂有禍」,這4句話多有本事也不要說
    老祖宗說:天狂有雨,人狂有禍。這句話其實是很有道理的,在我們身邊,我們常常看到有些過於狂妄的人,最後的結局,往往非常不美好。要知道世間的萬事萬物皆有因果,沒有一件事的發生,是可以離開因果的。先哲老子先生曾經警告那些過於狂妄的人:「天欲其亡,必讓其狂」。我們熟知的明朝大才子唐伯虎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原本天賦卓越考取狀元就是因為狂妄才被取消成績,並且被終身禁止參加科舉。又比如肥水之戰的苻堅,官渡之戰的袁紹,赤壁的曹操等人都是因為狂妄而造成的失敗。
  • 99歲老僧的告誡:人生不順時,默念這3句話,你的好運隨之而來
    99歲老僧的告誡:人生不順時,默念這3句話,你的好運隨之而來之前我身邊有一個很好的朋友,正處於自己人生事業的巔峰期,但就在這個時候,自己的事業遇到了瓶頸期,這讓他左右為難。無奈之下,他從朋友哪裡得知去寺廟燒燒香拜拜佛有好處,他就準備了一番,前往寺廟。
  • 「福禍相依,否極泰來」:家裡發生這3件禍事,別怕,有「後福」
    導語"福禍相依,否極泰來"這句話的意義就是在提醒著許多人們福和禍是相互依存的,如果一個人最近運氣背的話,那麼說明他的福氣就快來臨了。所以說我們人世間所有的事情都與佛教當中的福禍相依,因果關係是密切相關的。"福禍相依,否極泰來",高僧:如碰這幾個"禍事",別怕,是福來了。一、被迫離家古人曾說過:"少小離鄉老大回,鄉音難改鬢毛衰"。
  • 高僧的善言:禍事來臨前,一般有這3大徵兆,及時調整,福運自來
    曾經偶遇一位高僧,他見到一位神色慌張的施主不知所措,心理很急躁,高僧走到施主面前說:「施主請戒掉心魔,否則人生接下來可能有禍事找上門」。 我非常不解地問師傅:「您是如何看出他將會有禍事發生呢」?高僧說:「左眼皮跳跳,好事要來到」,一個人若有好運之前,總有些端倪,同樣的道理,一個人若有不好的事情發生,也一定會有些前兆,多數人都會有這樣的感應。」 高僧告訴我:凡事皆有因果,無風不起浪,一切的事情都是由因和果組成的,種善音,結善果,種惡因,得禍事,一切逃不過因果規律。
  • 一位高僧說:一個人倒黴前會有這四個跡象,希望你一個也沒有
    幾年前去寺廟禮佛時,我有幸得到一位高僧的開示,他悉心告誡在場的信眾,如何避免黴運纏身。高僧告訴我們,大道的慈悲,在於挽救每一個人的一點靈光,以實現回歸大道。但礙於自然規律,不得幹預,只能提前預警,這種預警期,就是我們常說的徵兆。
  • 佛教:這3種自帶「佛性」的人,最好別得罪,不然因果有報應
    導語佛家總說一花一世界,每個人都是一個眾生。而我們在世間行走,就很難免會傷害或者得罪一些人。如果我們不小心得罪了一些人,會使我們的一生過得困苦潦倒。種下不好的因就會得惡果就是這個道理。這個時候我們就要擦亮眼睛。不要得罪3種自帶"靈光"的人。不然因果報應有可能我們受不了。
  • 少說這3種話,多積「口德」,多點福氣
    古語有云:言多必失,禍從口出;人生喪家亡身,言語佔了八分;舌為利害本,口是禍福門。所以說,言語主要決定著人生的福禍,我們要儘量少說話,有些話還不能說。嘴巴有兩個功能,一個是吃飯,一個是說話交流。飯不能吃太飽,暴飲暴食傷身體,吃到七分飽便好;話也是如此,不可多言,見人只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 曾國藩:「天狂下雨,人狂有禍」,人再有能力,也別說這2句話
    曾國藩看到了人性格的重要性,總結認為,一個人再有能力,這2句話說不得,不然不僅傷害別人,也會傷害自己。有句話叫「好漢莫提當年勇」,一個人再成功,也不會提當年有多厲害,只會更加努力過好當下的每一天。曾國藩認為,驕傲自滿的人,即使成功也不會長久。一直炫耀自己所謂的成績,不僅是對別人的不尊重,自己可能會失去的更多。一個人的格局,往往能夠在談吐言語之間,你看他春風得意時的表現就可以知道這人到底如何。
  • 「人若走運,必有徵兆」:一個人即將轉運時,往往會有3個祥兆!
    「人若走運,必有徵兆」——這是一位得道高僧曾經告訴我的話。時間是今年國慶節期間,我獨自驅車來點郊外的密印寺燒香祈福,這一趟出行,除了完成自己的心願,還有一個意外的收穫,那就是遇到了一位得道高僧,我跟他暢聊了一下午。高僧的話,讓我受益匪淺。
  • 為何說:「天狂有雨,人狂有禍」?人再有本事,這三件事也需注意
    其實對於普通的人來說,《易經》的很多知識都是蘊含著人生智慧,我們可以從中挖掘到很多深奧的秘密,從而對自己的未來有所幫助。老祖宗們常說:天狂有雨,人狂有禍。這是怎麼一回事呢?這句話的意思是:狂風之後必定要下雨,人瘋狂之後必定會闖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