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狂,必有禍」:佛教說3個地方儘量少去,否則可能會埋下禍殃

2020-12-14 葉三說

每個人都希望能夠擁有好運氣,因為運氣好的人一生都會順遂幸福。但是運氣是否能夠建立在自己的身上,有的時候也與自己的行為和想法息息相關。

有人說在這個燈紅酒綠的世界裡,應該及時行樂才不枉此生。殊不知如果無法控制個人的欲望,那麼內心世界就是無比空虛不可能。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如果忘記了反思,將會導致黴運降臨。

「人狂,必有禍」,佛教說這3個地方儘量少去,否則可能會埋下禍殃。

第一、聲色犬馬之地

蒲松齡在《聊齋志異·續黃梁》中曾寫過:「聲色狗馬,晝夜荒淫,國計民生,罔存念慮。」,古代社會的王公貴族,每天都淫樂嬉戲,根本不管老百姓的生活。

而所謂的聲色狗馬就是後來大家熟知的聲色犬馬,多指舊時統治階級的淫樂方式。現在主要是指代不務正業,每天只想著玩樂而不思進取。

經濟發展速度越來越快,很多生財有道的人都過上了富裕的生活,但由於思想跟不上財富的腳步,所以一時間就變得特別浮躁。

有的人為了尋求刺激,經常出入KTV、酒吧、夜總會、桑拿館,美其名曰放鬆一下身體和精神,實際上久而久之就變味了。

想必去過這些地方的人都知道,如果遇到了不正規的地方,就會有很多「陷阱」,一旦落入了溫柔鄉的陷阱,恐怕就不是玩物喪志那麼簡單了。

從佛教的角度去看,一個人如果只知道滿足自己的欲望,而不去思考生活的真諦,那麼最後只能讓自己的運氣和福報溜走,進而變成一個無福無德之人,黴運也會在這個時候找到你。

第二、是非不斷之地

常言道:「說人是非者,必是是非人」,所謂是非就是麻煩事,甚至還會危及生命和前途。

古人常說是非之地不易久留,實際上就是在告訴大家,應該遠離容易出現麻煩,或引發爭端和有爭議的地方。

一旦和別人發生矛盾,不僅會吵得不可開交,正所謂「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每個人仿佛都有自己的道理,在這個時候如果無法控制個人的情緒,遇到了不要命的主還會大打出手。

有一句話叫做「退一步風平浪靜」,只有學會忍讓才能避免麻煩。當然從另一個角度來講,最應該做的是離開是非之地,不要一有熱鬧了就趕緊往前湊,這樣就很容易引火上身。

佛教認為一個人如果總能惹上是非,說明這個人很快就會黴運降臨。因為是非會消耗個人的福報,一旦福報被用盡也就惹上是非了。

《弟子規》有云:「鬥鬧場,絕勿近,邪僻事,絕勿問。」,有一些地方能不去最好別去,有一些熱鬧最好別看。這樣才能遠離是非,並讓自己不斷積累福報,黴運也就會自然消失了。

第三、名利浮華之地

由於經濟發展速度太快,導致很多人的思想還沒有及時轉變過來,容易被眼前的物質生活迷惑了心智。

無論在說話還是辦事的時候,往往都繞不開禮儀二字,無利不起早的醜惡嘴臉,在有些人的身上表現得淋漓盡致。

司馬遷在《史記》中寫道:「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在現在社會中很多人,都經歷過求人辦事的苦惱。

無論是孩子上學還是去醫院看病,如果沒有熟人或不遞紅包,那麼事情就算能辦成也會十分曲折。古籍中有云:「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只有一個擁有厚德的人,才能讓黴運繞著走。

因為「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可見過於貪財或欲望太多,那麼黴運自然就會找上門來。正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切忌因為爭名逐利導致黴運連連。

佛教講究六根清淨,不爭名、不奪利,重視內心修行對行為的指導,可見一個清心寡欲之人,又怎麼可能遇到倒黴的事情呢?

但總是有很多人悟不透這個道理,在做人做事的時候太過於絕對,最後反而受名利所累。學會反思,避免福氣悄悄溜走。

結 語

人生在世自然免不了要為金錢、名利奮鬥,但是任何事情你都講究一個「度」。如果在追逐名利的過程中太在乎結果,那麼就會忽視過程中的美好,最終導致自己福報盡失,成為了一個黴運不斷的倒黴蛋。

相關焦點

  • 「人狂,必有禍」,佛教高僧告誡:這3句話別說,不然禍害來臨
    因為保持謙虛的作風,可以讓我們在每件事情上面做得留點餘地,既不可以說盡財富,也不可以想盡全力,也不可以用,僅維持半盈半虧的狀態,就是我們每個人的人生最佳狀態。因為只有我們保持著半盈半虧的狀態,我們才能夠長久地立於不敗的地方。
  • 為何說:「天狂有雨,人狂有禍」?人再有本事,這三件事也需注意
    其實對於普通的人來說,《易經》的很多知識都是蘊含著人生智慧,我們可以從中挖掘到很多深奧的秘密,從而對自己的未來有所幫助。老祖宗們常說:天狂有雨,人狂有禍。這是怎麼一回事呢?這句話的意思是:狂風之後必定要下雨,人瘋狂之後必定會闖禍。
  • 佛教:人要儘量少去這三個地方,不然會影響自己的福德
    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享受到的生活質量更高,每天的日子都很是豐富趣味,在燈紅酒綠的世界裡,很多人可能會感覺到內心空寂,就算是有手機也感覺內心不是太踏實。我們不禁要想想,人生的追求到底是什麼?是吃飽喝足、金錢富足嗎?自己所需要的究竟是什麼?
  • 「得福者,未必非禍」,佛說:這3個所謂「福報」,是禍也,警惕
    導語佛說: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在生活當中我們可能不能用平常的心去對待挫折,但是我們始終要明白一個道理就是福禍是存在密切關係的。因此我們在生活當中應該用佛教的智慧去看待每件事情,用科學的角度和全局的觀念去看到一種事物的發生。俗話說,眼見不一定為實,其實有時候我們在生活裡眼睛所看到的一切,並不能代表著所有的事的本質。佛說:若出現這3個所謂"福報",是禍也,警惕。
  • 為什麼「人狂,必有禍」?我們不要這樣說這三句話
    介紹俗話說,外面有人天外有天。一個人,不管他有多能幹,面對生活和外面的一切,都可能變成一無所有或什麼都不是。所以我們的老祖宗很久以前就告訴我們應該低調。因為保持謙虛的工作作風可以給我們留下一點做任何事情的空間,我們既不能說我們的財富,也不能盡力而為,也不能利用他,只有保持一種一半盈虧的狀態,才是我們的生命最佳狀態。
  • 人到中年混得再差,也儘量少在這3方面「努力」,否則會越混越差
    人到中年混得再差,也儘量少在這3方面「努力」,否則會越混越差對於很多中年人來說,在這個年齡階段需要面臨很大的壓力,不僅僅是來自家庭方面的壓力,更多還是來自工作上的壓力。即使如此,人到中年混得再差,也儘量少在這3方面「努力」,否則會越混越差。1、「努力」討好領導對於很多職場上的中年人來說,即使年紀已經錯過了晉升的最佳機會,心中依舊沒有打消這種想法。
  • 易經提醒:「天狂有雨,人狂有禍」人再有本事,也別說這四句話
    老祖宗說:天狂有雨,人狂有禍。這句話其實很有道理, 在我們身邊,我們總是看到一些狂妄自大的人,最後的結局往往非常不好。先哲老子的老師警示過那些狂妄的人「天欲其亡,必讓其狂」,縱觀我們周圍的狂妄自大的人們,他們從人生的高峰跌落低谷,往往是因為自己太過於狂妄了。所以,做人再有本事,也要記住,這幾句話不要說,說了,難免會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和禍端啊。
  • 周易提醒:「天狂有雨,人狂有禍」,這4句話多有本事也不要說
    因此就有人說,讀懂了《易經》,便是讀懂了中國人的根!在古人看來,易經之所以博大精深,歸根結底是因為它包羅萬象。老祖宗說:天狂有雨,人狂有禍。這句話其實是很有道理的,在我們身邊,我們常常看到有些過於狂妄的人,最後的結局,往往非常不美好。要知道世間的萬事萬物皆有因果,沒有一件事的發生,是可以離開因果的。先哲老子先生曾經警告那些過於狂妄的人:「天欲其亡,必讓其狂」。
  • 人在異鄉打工時,這3種地方儘量少去,尤其第3種,不安全
    可是,不管有著怎樣的想法,這3種地方,最好還是不要去。第1種地方:酒吧。狂野的音樂,擺動的腰肢,還有瀰漫在空氣中的曖昧。是的,這裡就是酒吧,一個讓人覺得「神秘」的地方。好不容易到了月末,終於發工資了,一些打工者就蠢蠢欲動,想去酒吧這樣的地方,瀟灑走一回。
  • 佛教:因果不饒人,生活中有3件事,不要亂說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無常不會等待每一個人。所以人這輩子,在有限的生命裡,一定要過好自己的生活,若能給自己的靈魂創造無限的價值,也不白來一場。佛教講,得人身不易,有個比喻說,六道眾生得人身者,如大海中盲龜浮木。所以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
  • 福兮禍所伏,人有橫財必有橫禍是什麼說法
    在民間經常有一種說法,叫做「人有橫財必有橫禍」,意思就是說,如果一個人得到了天降的橫財,那麼隨即而來的就是一場災禍。一般我們可以用以下方式避免災禍發生:謹言慎行、行善積德等等。
  • 「天狂有雨,人狂有禍」,易經忠告:人再有本事,也別說這4句話
    老祖宗說:天狂有雨,人狂有禍。這句話其實是很有道理的,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看到有些過於狂妄自大的人,最後的結局,並不美好。先哲老子先生曾經警告那些過於狂妄的人:「天欲其亡,必讓其狂」。所以,人再有本事,也不要說這4句話。
  • 「因果不空,言多必失」,這3句話最好不要說,易招禍端!
    俗話說得好:「病從口入,禍從口出。」人要是吃了不乾淨的食物,就會生病,而如果說了不恰當的話語,也會給你自己帶來災禍。因此,老祖宗也常常告誡我們,話不可亂說,「因果不空,言多必失」。從佛教因果循環的理論出發,也一定要守好自己的這張嘴,儘量少造「口業」,否則說出去的話,猶如潑出去的水,想收也收不回來了,以下這3句話最好不要說,「因果不空,言多必失」,易招禍端!一旦因緣成熟,自己就必然受其「果報」!第一句話:狂傲之言,不要說。
  • 人狂必有禍你說呢?
    懂得人心的人大概都知道,一個人越是缺乏什麼就越愛曬什麼,每個人朋友圈都不乏這樣的人存在,但一般生活中這樣的人是沒有幾個真心朋友的,那些活得比較低調的人才往往擁有好人緣,生活中有句俗語叫做「天狂必有雨,人狂必有禍」,起碼小編對這句話是深信不疑的。
  • 「人狂,必有禍」:不懂忍讓的人難成大事,老祖宗教你為人處世
    老祖宗曾說:「天作有雨,人作有禍」,這句俗語的精華就在於一個「作」字。一個性格放蕩不羈、不拘小節的人,必然會得罪一大批心胸狹隘之人。 唐代謫仙人李白就因為太狂,所以才會「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論語·衛靈公》中曾云:「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 人到中年,儘量少去這4個地方,時刻警醒自己,餘生方安穩!
    曾國藩:人到五十,這4個險地儘量少去,容易招災惹禍!1、沒必要的酒肉局:年輕的時候,因為要給自己謀出路,就要認識更多朋友,好讓他們出手相助。自然的,一些餐桌也就成了你必不可少的交際場所。而這些酒肉局,有的是為了談業務,有的是為了聯絡感情。人到中年要明白,對於自己沒有用的酒肉局,就要少去。
  • 去廈門旅遊必玩的十大景點,我去過這五個地方,你呢?
    作為中國熱門旅遊城市,我相信,大伙兒到廈門旅遊之前,都有糾結去哪些景點玩的煩惱,對吧?事實上沒有什麼好糾結的。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下,去廈門旅遊必玩的十大景點,我去過香山、曾厝垵、鼓浪嶼、廈門大學、芙蓉隧道這五個地方,你呢?10、大嶝島說到大嶝島,基本很少有遊客聽過,也不知道在哪。
  • 中國必去的10個地方-中國一生必去的地方
    中國不僅是一個人口大國,同時也是一個旅遊大國,中國國內的風景名勝不在少數,那麼中國必去的10個地方是哪些呢?今天就為大家帶來中國一生必去的地方推薦。 1.九寨溝
  • 佛說:有福之人必有天相,身上有這3個特徵的人,福報源源不斷
    切莫心存任何僥倖心理,因果不虛,業力自承,你今日種下的因,日後必然會有果報如影隨形。人只有學會控制自己,不貪心,福報自然會找上門。但「德不配位,必有災殃」,一個人若是德行有缺,即使福氣來臨的時候,也往往承受不了,把握不住。古人常說「富不過三代」,而如今塵世中甚至一代都富不到頭,這正是因為缺少了「好德行」,世人常常一有錢就只顧享受,忘記培養德行了。
  • 佛說:口業乃是禍累之始,平時少說這三種話,多積陰德惠濟子孫
    口業,是患苦之門,禍累之始,如果你能去清淨自己的口業,不說妄語、兩舌、惡口這些造惡業的話,多說善語、利益他人的話,福報就會越積越多。因此,要想積陰德留給子孫後代,平時就一定要修口業,不要亂說話,儘量少說話多做事,能不說話就不要說話,亦如佛說:清淨口業莫造惡業,少說這三種話,利人利己,福氣越積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