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是人人都具有的一項「本能」。就算是再不會說話的人,在涉及到自己的根本利益的時候,都會據理力爭。這正如孟子所說「人之患在好為人師」。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說話也好,處理事情也罷,總是喜歡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不過,這也無可非議,但是,正是在「利己」的同時,往往就很容易傷及他人而不自知,恰恰就是在這個時候,往往就會招來無名禍端。
俗話說得好:「病從口入,禍從口出。」人要是吃了不乾淨的食物,就會生病,而如果說了不恰當的話語,也會給你自己帶來災禍。因此,老祖宗也常常告誡我們,話不可亂說,「因果不空,言多必失」。
從佛教因果循環的理論出發,也一定要守好自己的這張嘴,儘量少造「口業」,否則說出去的話,猶如潑出去的水,想收也收不回來了,以下這3句話最好不要說,「因果不空,言多必失」,易招禍端!一旦因緣成熟,自己就必然受其「果報」!
第一句話:狂傲之言,不要說。
老祖宗說:天狂有雨,人狂有禍。這句話其實是很有道理的,在我們身邊,我們常常看到有些過於狂妄的人,最後的結局,往往非常不好。《易經》中有這一句話:禍福無門,惟人自召。意思是天下本沒有禍患,只有自找苦吃,沒事找事,才引來了禍患。縱觀我們身邊的狂妄者,他們從人生的高峰陷入低谷,往往就是因為自己太過於狂妄。所以,做人再有本事,也要記住,狂傲之言,不要說,說了,難免會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和禍端。
老祖宗告訴我們,人絕對不可以狂傲,《易經》八八六十四卦,唯有「謙卦」六爻皆吉。一個人一旦驕傲自滿,必定會有災禍降臨,不可不慎。
第二句話:惡口粗言,不要說。
俗話說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這時候的我們需要忍辱修福。一個人的修養如何,從他說話的態度與方式,以及說話的內容上就可以看得出來。君子態度恭謹,謙虛有禮;素質低下的人往往出口成「髒」,自以為是,嚴重傷害他人。因此,做人要記住,惡口粗言,不要說,說了 ,難免會給自己招災惹禍。
一個人修福要有忍性。我們應該訓練自己,不論在任何艱難惡劣的環境下,要保持心中不懷惡意,口不出惡言,面露慈顏悅色去對待別人。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忍可以讓你達到忍者無敵的境界。所以,惡口粗言,不要說,說了,就不好辦了,一定會招來禍端。
第三句話:蠱惑誘導之言,不要說。
有些人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為了一己私慾,隨意傳播大量的虛假,誘騙信息,使得多人財產,名譽遭受損失。因此,蠱惑誘導之言害人害己,得不償失,終究會有牢獄之災。佛說一切皆在因果之中,想要真正的迷途知返,收穫福報,就一定要引起重視。所以,蠱惑人心,誤導他人的言論,不要說。
結束語:
朋友們,你們覺得佛教:「因果不空,言多必失」,這3句話最好不要說,易招禍端!有道理嗎?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精彩評論,不容錯過哦。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文字溫暖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