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導語
佛家總說一花一世界,每個人都是一個眾生。而我們在世間行走,就很難免會傷害或者得罪一些人。如果我們不小心得罪了一些人,會使我們的一生過得困苦潦倒。種下不好的因就會得惡果就是這個道理。這個時候我們就要擦亮眼睛。不要得罪3種自帶"靈光"的人。不然因果報應有可能我們受不了。而如果我們不小心傷害到別人,就要用一顆懺悔的心來彌補犯下的過錯,這樣可以避免我們不再做一些惡業,得惡果。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是哪三種人自帶"靈光",不可得罪。
一、曾經幫助過你,對你有恩的人
做人不可沒有良知,我們做事要有原則,對於那些曾經幫助過我們,對我們有恩情的人,萬萬不可得罪。還人情都難還,還得罪,就不太好了。如果得罪這類人,難免會被人詬病,說我們做人不厚道,喜歡過河拆橋和卸磨殺驢。當然,對於佛教而言,萬事皆有因果。主張人在做,天在看。種善因得善果,行惡事的惡果。即便小人一時得志,但從長遠而言,他會損失更多。因果循環,不是不報而是時候未到。
古有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即便我們不大富大貴,但在內心裏面,一定要有知恩圖報的理念,如果能有感恩的心,才會得到良性循環,福報也將越來越多。但如果一個人心底邪惡,那世間善良便會遠離他,哪怕再好的福報也會被他所拋棄。因此我們要知恩圖報,不能得罪那些曾經幫助過我們的人,種下惡果。這樣福報才會慢慢接近我們,我們好人會有好報的。
二、自己的父母
佛家認為,在我們每個人的一生中,有四個恩情是難以回報的。其中之一就有父母恩。在佛法中,父母擺在了很高的位置,對信佛之人而言,孝敬父母,也便是尊敬活佛菩薩,對活佛菩薩最好的供奉。其實尊敬父母也是我們做人很基本的一個道德,父母養育我們不容易,恩情很重,他們省吃儉用卻想給我們最好的。所以其實不管是否是信佛之人,都應該好好地孝敬自己的父母。
而在現代社會中,我們很明顯缺少傳統文化教育,這其實並不利於我們優秀文化傳承。也正因為缺乏傳統文化教育,所以對於孝而言,我們理解是沒有古人這麼深刻的,不管是儒釋道三家的哪一家,最基本的一件事就是孝敬父母,社會崇尚的是孝道,如果一個人不尊敬父母,那在古人看來,這人就是被唾棄的對象,別說功名,哪怕是在社會上存活下去都困難。而孝之人,可以被推舉做官,甚至可以改變自己和整個家族子子孫孫後代。因此我們不可得罪父母。如果尊敬父母,那就不會有福報,也不會有什麼家庭和睦事業有成了。因為不孝實在是影響太大了。
三、持清淨戒的修行人
有信仰的人總是值得我們羨慕的,不管信佛與否,在心中都要有所敬畏之心,哪怕你沒有信仰,也不要無所畏懼。尊敬與尊重他人是我們做人最基本的準則。萬萬不可故意去詆毀或者得罪那些持清淨戒的修行人。這些人在履行著心中的信仰,萬萬不可調侃。不然的話,容易受業障所迷惑。要知道,行惡事終得惡果,如果一個人故意去得罪這類人,那這個人便是無知,傷害一位信佛之人,那我們的下場不會很好的,因為出家人講究行善積德,傷害一位積德的人,那不好的報應就會在我們身上顯現。這些人選擇了進行這樣的苦修,為的是芸芸眾生,我們應該尊重才是。你可以不信,但請在面對這些清修之人,言語不要有所調侃以及行為不敬。
總結:
因果這東西,看不見摸不著。以上三種人都是自帶"靈光"之人。萬萬不可得罪,不然福報不會來臨,更甚者會將折損自己的氣運。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更多內容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