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佔德克
問:我知道,佛教在以前雖然很興盛,但現在是科學時代,將來恐怕難免被淘汰吧?
答:這倒用不著擔心,因為佛教不是迷信。它有它的高深的哲理,無論經過多少年代是不會改變的。如果你有空餘時間的話,可以把佛教裡的書多讀一些。
問:佛教的書籍太多太深,我都看不懂,你能不能把內容明白的道理說給我聽聽呢?
答:可以的。現在的人不是經常談論平等、博愛、自由嗎?佛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都可以成佛。他所說的眾生,並不專指人類,而是連一切有生命的動物都包括內地,就是狗貓牛馬等都一樣可以成佛,因為它們也都有佛性,等到成佛以後,也就和釋迦牟尼佛處於同等地位。這才是真平等啊。既然狗貓牛馬等都有佛性,所以我們要愛護它們,應該和愛護人類一樣。這才叫真博愛哩。佛教是專門講究解除苦惱的方法的。等到煩惱斷盡了,心裡無掛無礙、無憂無慮,這才算真自由哩。由此可知,佛教的道理不但不和現在的學說違反,並且更徹底了一些。如果人人都照著佛的說法去做,你想,世間還會有刀兵盜賊的劫難嗎?況且,這不過是頂淺近的道理,隨便拿來給你說說罷了,至於高深的理論,任你說多少年都說不完的,真是無窮盡的呢。
問:這麼說來,想要逃避災禍和各種苦難,最好是學佛了。是不是?
答:是的,不過學佛的好處,卻不是僅僅可以避免災難,學佛的人所希望的最終目的是,將來也能成佛,和釋迦牟尼佛一樣。
問:真的嗎?請問成了佛,有什麼好處呢?
問:既然這個世界是個火坑,學佛又很費功夫,我們還不如直截了當弄點毒藥把自己藥死。這樣,不是一了百了,立刻跳出火坑嗎?
答:你怎麼能這樣說呢?這個世界雖然是火坑,只要我們大家肯發心學佛,是可以用我們的力量把它變成樂園的,這是佛教的積極精神。如果用尋死的辦法,死後真的一切都完了,那倒也未嘗不可。應該知道.死後並不是一切都完了,以後還需要轉生的,照佛經來說,自殺是有大罪的,再轉生時,所得的報應將為更苦,那不是跳到火坑更深的地方去了嗎?所以自殺的人往往長期沉淪鬼道,非常痛苦!
問:人死了後,靈魂再去轉生,這事是真的嗎?
答:怎麼不真。自古以來,正史上記載死後轉生和借屍還魂的事,不知有多少呢,就是現在,也時常有這一類的事情發生。你以為都是哄人的嗎?
問:自然不全是哄人的。但不知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答:你聽說過六道輪迴嗎?我來說給你聽。一般人所說的靈魂,在佛學上叫作神識。人的肉身死了;他的神識是永遠不死的。那神識憑著他生前行為的善惡,或者升天,或者再轉生做人,或者作阿修羅,或者變畜生,或者變餓鬼,或者入地獄。這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就叫做六道。等到這一道受報完了,又根據所作的善惡,再轉入另一道去。這樣死了又生,生了又死,來回輪轉,永遠沒有停止的一天。
問:關於因果輪迴的道理,我還不大明白,可以請你詳細的再說一說嗎?
答:因果輪迴的道理很是明顯,只因我們被妄心所迷,「我執"所縛,本有的智慧被塵俗中名利等念頭蒙蔽了,所以,雖日常一舉一動無不落在因果輪迴之中,但自己一些也不覺得。「因」就是事實的起因,無因決不能成事。「果 」就是事情的結果,無論什麼事,不做則已,做了總免不了要結果的。果之隨因,如影之隨形,如人想除掉本身的影子,誰都知道是不可能的;有了事情的起因,而要避免結果,於事於理也是不可能的。因果概括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時間)。首先說說現在的因果。這可分為三個層次來說:一、如人叩鐘即刻就可以發音;二、如人播谷,春種秋收;三、如人有不良嗜好或者畏難苟安,日後就要凍餓而死。這個三層次,雖然得果的早晚不同,但是完全屬於現因現果。
其次是過去世的因果。譬如生在富人和貧人家裡的孩子,其享受是不同的。那些初生的小孩,在今生未沒有造什麼因,似乎不應有這樣差別的遭遇。不知這全是各人前世已經造下不同的因,所以今生才得到不同的果哩。
再說未來世的因果。臂如甲乙兩人多年前都造了善惡不同的因,但總是看不到他們得各別應得的果。要知今生縱然得不到,來生一定逃不了的。《因果經》說:「欲知過去因,見其現在果。欲知未來果,看其現在因。」這說明因果的關係是錯誤不了的,消滅不了的。
至於輪迴問題,佛曾告訴我們,「四有輪轉」的道理,就是死有、中有、生有和本有。
一、我們現在所有五蘊(色、受、想、行、識)-------色身和思想意識合成的身體,就是前世煩惱以及善業惡業和不善不惡業所感的結果。當前世臨終最後剎那時叫做「死有」。
二、從死有之後,到今世託生母胎之前,這中間所有的有情身體,叫做「中有」。這中有身,如五六歲小兒相似;眼目耳鼻和其他諸根都具備的,是極微細的淨色組織成的。我們肉眼看不到,只有天眼才能見到它的形量。關於住在中有位中的時間問題,據法救論師說:「時間長短沒有一定。倘若碰不到可生的機緣,中有可以長存,直到因級和合,中有就去投生到人或畜,或其他各道中去,"(一般說來,中有存在時間至多七七四十九日。)
三、中有託生的原因,是由於顛倒心。男子緣其母而起愛欲,女子緣其父而起愛欲。依著這二種顛倒心;中有才結生於母胎,其結生的最初一念,叫做「生有」。
四、從結生以後住胎出胎,直到一期壽命完盡,叫做「本有」。從這本有再起煩惱業因,招得未來的結果。這樣,又從「本有"轉到「死有」,"死有」轉到「中有」,「中有」轉到「生有」,依次相續,輪轉不息,比如轆轤。循環輪轉,沒有停止時候。心是起惑造業,輪轉生死的掌權者。由於心裡一時迷惑,不明真理,不知因果、於是隨意去造惡業。造了惡業,必然產生惡(苦)果。得了惡果,心裡更煩惱,迷惑也更深,從而又去造業,又受苦果。這樣,感業苦將輪轉不息。這就是生死,死生永不停息的緣故。我們要斷輪迴,出三界,必須在起心動念這著手。如能發菩提心,專精一念,求生極樂世界,那麼,所造的是佛因,將來一定結成佛果。因為所轉的念頭不落人天福報,或貪狠害人的輪轉中去,將來一定可以超出輪迴的。這道理不是很明顯嗎?
問:這六道裡面,那幾道是好的?
答:比較起來說,天道最享福壽也最長。人道是也享福也受罪的。再往下說,一道不如一道,餓鬼和地獄兩道所受的罪,那就不堪設想了。
問:那麼,我們最好想法子生到天上去享快樂。不知可有方法嗎?
答:方法雖有,不過我們卻不應該希望生到天上。因為上面說過,無論在那一道裡,等到報應完了,就要轉到其他的道裡去。那麼,生到天上,就算作了玉皇大帝,等到天福享盡了,也非死不可.死後仍舊可能到畜生或其他道裡去受罪,佛經裡是有許多事實說明的,可見,只要落到大道裡去,就沒有一處是安身之地的。 要想享受永久的安樂,非想法子跳出輪迴不可。
問:怎麼才可以跳出輪迴呢?
答:我不是已經說過,只有學佛了嗎。
問:我們憑著良心多行善事,就不能跳出輪迴嗎?
答:那不行。行善的人將來能生到天道或人道享受好的報應,上面我也已經說過。可是這些享受是不長久的。要長久,就得脫離六道輪迴,要脫離六道輪迴,非學佛不可,單憑行善是不夠的。
問:常聽人說:人的生死是玉皇大帝和閻王掌管著的。既然說,學佛就可以脫離輪迴,難道佛也管得著這些事嗎?
答:不是這麼說的。你的生死,不但玉皇大帝和閻王管不著,就是佛也管不著,只有你自己能掌管著的。
問:我不願意死,怎麼早晚要死呢?我願意上天堂,怎麼上不去呢?你說生死全是自己管著的活,我真不明白了。
答:這也沒有什麼不容易明白的。懂得因果的道理,就不難了解了。有因就有果,有果必有因。你所說的事情就是因,所得的報應就是果。比方說,你今生的行為合乎人的道
理,那麼,你來生就還是個人;你今生行為和天道相似,那麼來生就能升天;其他各道都是這樣。這就和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一樣,都是自然而然毫無足怪的事。你種的是豆,神不能教它變一株瓜。同樣的道理,你種的是人的因,神自然不能強把你變成畜生,這是很顯然的。再說得簡明一點,就是作善的得福,作惡的得禍,作善惡當然由你自己作主,那麼,生死禍福還不是你自己掌管著嗎?
問:有些好人往往遭著不幸的事,作惡的人倒反運氣很好,你說的因果報應怎麼講得通呢?
答:這比方種樹,種子剛下到土裡,立時就能結果嗎?又比方借錢給人家,哪有才交到他的手,立刻就來還的呢?佛教講的因果報應是包括前生、今生、來生三世來說的。有的前生造的因今生才結果,有的今生造的因,當生就結果,有的今生造的因,隔幾生幾十生或幾千萬生以後才結果。這就和果樹的結果有早晚一樣,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怎麼會講不通呢?
問:閻王、判官、城隍、土地究竟有沒有呢?
答:有是有的,不過他們和世間的法官一樣,只能照著法律辦事。你不犯法,他們怎麼也管不著你的。
問:要不要供養他們呢?
答:他們也和我們一樣都在輪迴之中,但他們造了善業,有福德,我們應向他們表示敬意,但不必象佛菩薩那樣供養他們。
問:玉皇大天尊呢?
答:玉皇也在輪迴之中,但他是護法天神,我們也應當對他表示敬意。
問:神仙呢?
答:神仙有天仙、地仙等等不同。或屬天道,或屬人道,都是六道眾生。我們不應該崇拜他們、學習他們,因為我們是要了生死、出三界的。
問:大仙堂類的東西,不是就該取消它了?
答:那還用說麼?狐狸之流都在畜生道中,用不著恭敬他們。
問:不恭敬它,它作怪起來怎麼辦呢?
答:學佛的人,天上的神都要來恭敬的,妖魔鬼崇又怎敢來作怪呢?但我們既然學佛,當普度眾生,雖不要恭敬它,也不要妨礙它才是呢。
問:佛既然也管不著我們的禍福,自然我們也不用恭敬他了,對嗎?
答:那又不然。我們既然想脫離輪迴,就要照著佛的教導去學,那麼,佛就是我們的老師了。你不去恭敬老師,那還算是個學生嗎?
問:還有普薩呢,我們應該恭敬他們嗎?
答:菩薩是梵音,照原來的意思翻譯,就是「覺悟眾生」。因為眾生不覺,普薩就將他們覺悟到的道理來教化眾生,覺悟眾生。菩薩的慈悲心很切,他們專門幫助佛來度脫眾生。拿學校來打比方,佛是校長,菩薩是教師。那麼學生恭敬教師是當然的事了。
問:我有這樣的想法,我們學佛的人除了供養佛著薩以外,再供養天仙神鬼似乎更好些,因為有些神廟裡各類神祗,娘娘很有靈感,求事求財、求病早愈、求消災免禍,也很有感應。我們難道不要去敬事他們嗎?
答:有的鬼神確實也有一些靈感,可以滿足你的所求,但他們總不如觀世音菩薩的願力大,神通廣。你為什麼不去求觀世音菩薩,以獲得更迅速更圓滿的效果呢?而且信仰了觀世音菩薩,時刻想念他,還能開發智慧,消除人生各種煩惱和痛苦呢。還有,因為你要成佛,須一心一意地學佛才行。假使你一面和佛菩薩接近,一面又常和神鬼來往,心裡自然不專了。等到臨終的時候,可能會把佛忘記了,一直跑到鬼道裡去,也說不定。
問:現在我明白了,要脫離六道輪迴的苦惱必須學佛。學佛的人除了佛和普薩以外,一切天仙神鬼都不可供養。是不是這樣?
答:這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