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一場輪迴的過程,《涅槃經》云:「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三世因果,循環不失。」也許有人會認為,人生所遇到的一切境遇,都是偶然,其實哪有那麼多偶然,看似偶然,都是理所當然,這其中的因因果果,哪是普通人所能洞察的。
當我們看到惡人享福,善人受氣,就埋怨老天不公,懷疑因果,殊不知因果通三世,眼見不一定為真。有人說人死了就結束了,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人生的價值是什麼。對於學佛人來講,修行就失去了意義。所以不要以自己不知道的道理去評價一件事。
佛教講:「前世因,今生果;時機不到,因緣不生。」道家《太上感應篇》講:「善惡之報,如影隨形。」這都是祖先留給我們寶貴的,具有人生價值的經典。告訴我們種下業因,必受業報。但因果報應,也有早晚的不同,一般有3種情況。
第一、現世報,今生做善惡事,今生就受到了果報。
現世報,是人們最想看到的,也是最想要得到的,因為來得快,自己做了善事,天就降福,家庭和睦,事業順利,兒女有出息,確實如此,大家細心觀察可以發現,現在的現世報越來越多,但都是惡報,為什麼呢?人心不善的太多了,折福太快了,等不到來世,就有了報應。
當然也有得到善果的,四川一個公司就有這樣一件事,還上了報紙,公司的經理是個熱心腸,5年內,幾次跳水救人。有一天坐計程車辦事,經過一條路,平時那條路非常堵,今天很順暢。到江邊他看到圍著好多人大喊,有小孩掉進水裡了,都很著急,有人不會遊泳,有人也是愛惜自己的生命,這個我們不去評價,事情沒有對錯。
這位經理就跳入水中,救起女孩一看,是他的親生女兒。還有一個女孩是他侄女,孩子都救上岸,他自己昏倒了。報紙是這樣評說的:「無巧不成書。」按佛教的觀點,這不是巧合,是業力的支配,因為他的善因,善心,業力使然,就遇善緣。
第二、生報,今生所做的善惡事,來生受報。
這是最普通的現象,父母種善因,積累福報,子孫也會享福,也屬於「生報」這類。我們也要了解,因小果大的道理,比如說做了一點善事,總是得不到善報,那世間拖得越久,善果就會越大。反之惡事拖越久,惡果越嚴重。
這裡所說的善,主要是陰德,做善事不被人知道,才能留住福報,做了點善事,別人都知道了,經過別人的誇獎讚美之後,這個善果也就得到了,就不要指望再有什麼善果了。行善不為名利,才是真善。
第三、後報。今生所做的善惡事,下下生以後才受報。
這輩子造業之後,現報沒受,來生也沒有受報,要等到第三世、第四世,甚至更久以後,才受報。所以說,如果你做了善事,沒有得到善報,反而得到了惡報,並不代表善報沒有善果,而是以前做的惡業成熟了,才會產生惡報。
「生報」和「後報」,普通人雖然看不見,但應知道,有因必有果。而且善惡不相抵,世間的事可以功過相抵,將功贖罪,因果法則是公正無私的,功是功,過是過。雖然善惡報應,不能互相抵消,但是善惡會相互影響。
現在造作善業,會削弱惡緣的影響力。只要能繼續行善,那麼善的種子就會越來越多,力量就越來越強,惡緣雖然沒有消失,只要行善不斷,惡緣就很難發芽。願大家,廣種善因,廣結善緣,福慧增長,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