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電視劇《安家》刷屏了。
有人吐槽劇情誇張:原本想看看學著咋買房賣房,卻發現有點不貼近現實。
但藝術來源於生活。
單就中介的「好」與「壞」、中介賣房子的套路,已更新的幾集呈現得還是很成功的。
河南商報記者 閆夢園
1
劇情:老夫婦全款買房,未來兒媳婦要求房本上加名字
老嚴夫婦,在上海賣了大半輩子的包子,希望給兒子在上海全款買套一居室。
籤約時,兒子和未來兒媳婦在場。兒子直白地說出,希望房本上加上未來兒媳婦的名字;未來兒媳婦也趁機說出已懷孕的消息。
羅晉飾演的店長徐文昌,知道全款買來的房子加上還未進家門的兒媳婦名字,意味著什麼。趁老兩口猶豫的空檔,勸說其改變全款方式、換成部分商貸,首付由老兩口來付,餘下的貸款由兒子兒媳來還。
然而!房似錦迅速接過這個話頭,稱其已為二老算過帳。
如果按照50%首付+50%貸款來算,需要貸款160萬,等額本息還款的總利息是145萬多,等額本金還款總利息是近120萬。
按照最低120萬來算,老兩口一個包子1.5元,80萬個包子才賺的來。
120萬利息!80萬個包子!把老兩口嚇得不輕。
再一想兒子剛工作就背上債務,多難過啊。
於是堅持全款,還加了兒媳婦名字。
2
房似錦:看著為客戶好,實則挺缺德
老嚴夫婦全款買房,兒子和未來兒媳並沒有出任何房款,由於資格問題房本寫兒子名字,但未來兒媳婦要求加上她的名字。加還是不加?
稍微懂點房產知識的人都知道,不加!
不然就相當于贈送給兒媳婦一半產權!萬一以後兒子兒媳離異,兒媳擁有房產一半的處置權,更何況現在還沒結婚!
現實生活中,子女婚嫁購房,老人一般會給予首付上的幫襯,餘下的房款進行商業貸款,由小兩口自行承擔。這時候,由於另一方在婚後也負擔了家務、家庭開銷和房貸,婚前要求在房本上加名字,相當于贈送了一半首付款給對方,相對合理。
所以,出於為老嚴家考慮,徐文昌在聽到要加兒媳婦名字的時候,勸說二老改成商貸。
其實,在現實中買房時,也更鼓勵購房者使用貸款。
正如徐文昌所說,房貸是我們個人所能接觸到的最划算的金融槓桿;利息數額看似龐大,但算上通貨膨脹,其實並不多。
與其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不如分散投資,還能給老人留下一些養老錢。
房似錦能不知道全款買房還加兒媳婦名字的壞處、買房使用商貸的好處嗎?
她知道!但她還是要極力引導老嚴夫婦繼續全款買房!
她可不是為了給二老省下賣80萬個包子的力氣,而是另有所圖:一是為快速完成這筆單子;二是為了讓該房源的原房主也就是博士夫婦儘快拿到錢,促成下一單新房的交易。
難不成房似錦雙標,算計老嚴夫婦、諂媚博士夫婦?
還真不是,來看看她賣給博士夫婦的是什麼房子:
從戶型上看,是一個典型的「跑道房」,但比普通的「跑道房」更過分——次臥在套外,需要走出家門、走過電梯廳、再過一個可以給孩子開畫展的走廊;這就算了,最重要的是沒有衛生間,住在次臥的人需要經過以上反向路線才能上個廁所。
這種戶型,也是活該那麼多年賣不出去;就算有人買了,再當作二手房出售時,也會無人問津。
但房似錦很「會」,她先是找了裝修公司給房子打扮了一下,又費盡心思單獨遊說宮醫生。
做這些事,房似錦良心不會痛嗎?
「我呢,為他們終於買到心儀的房子而感到慶幸,而你卻對他們不可知的未來鹹吃蘿蔔淡操心。」
可見,目前,她的良心不會痛。
3
現實:我們見到的中介也有好有壞
藝術來源於生活,《安家》中的中介形象,不是憑空捏造的。
管城區有一大爺,在一個中介的介紹下,買了兩套住宅,隨後又買了兩套新公寓:一套是位於新密白寨鎮浩金元保利城,一套是位於西四環的元通雅居。
買公寓前,大爺還挺猶豫,這小夥子介紹的倆公寓,都不在市區,能有人租嗎?
但中介說了,他個人買了白寨的公寓,自家姐姐買了元通;這小夥子看著也很老實,正是因為他,大爺才給倆兒子買到了稱心如意的住宅。
那,就買吧!
於是,大爺就跟著這個中介,到兩個樓盤各交了50%的房款當作首付。
但目前這兩套公寓,都處於維權狀態:白寨的浩金元保利城停工已久,售樓部連個說法都沒有;元通雅居是早就建好了,但目前既沒有籤約也沒按照約定返租。
後來,大爺才知道,其實這倆樓盤在買房時就已經有各種問題出現;中介小夥兒說是自己也買了,但他既沒有在維權群裡,也沒在現場出現過。
「不是所有的人的心都是肉長得啊!」在最近一次交談中,大爺感慨。
當然,並非所有的中介都是如此。
一位在中原區有三家中介門店的店東說,他從業十來年,看慣了人情冷暖,也深知職場險惡,支撐大多數中介走下去的就是對金錢的渴望和動力。
說沒有套路是假的,但他希望門店的小夥子和小姑娘們,一直是誠實、正直、善良、樂於為別人考慮的人,這是他招人的標準、也是對員工工作的要求。
他經常給員工講一個案例,一對老人與兒子兒媳同住的家庭矛盾不斷,在家中添丁、需要換房時,中介發現了其中的原因:房屋動線不合理,婆婆在做家務時經常有意無意幹涉到兒子兒媳的隱私,在推薦房源時有意規避了這一問題,婆媳關係明顯改善。
「毫不謙虛地說,作為老闆我也在以身作則。」他很少接觸新業務,但找他的老客戶總是源源不斷。「我希望我的員工們能明白,對優秀品質的堅持、對客戶的真心,才是成交量的保證。」
4
疑問:什麼樣的中介才是好中介?
每個買房賣房的家庭,都有不同的生活和各自的實際需求,但在這套房子的背後,一定有一家人對未來人生和家庭生活的期許。或許他們奮鬥了一輩子,為子女婚嫁而買;或許家中人口增多,他們想改善現有居住環境而置換;也或許,他們只是想在這個城市紮下腳跟。
而一個賣房子的人,只有把自己代入這些生活情境,才能判斷出推薦的房源是否真的符合客戶所需。
這,是同情心和同理心,是一個優秀賣房者的必備素質。
《安家》中的徐文昌無疑就是這樣一個優秀的賣房者:「房子不光是房子,也承載著這家人一輩子的幸福;我們賺的不僅是佣金還有良心。」
雖然「貴」為門店老闆,風格佛系,但徐文昌自有其經營的節奏;
對他老說,賺錢是有底線的,每一筆錢都要有來路、經得起推敲;
他還懂得如何站在從客戶角度,不僅尋找合適的房源,還要為客戶選擇適合的付款方式,真誠地給出建議。
不是每一個賣房子的人都會做到徐文昌這樣,但徐文昌這樣的人一定可以改變同行中的其他人。
打個賭,按照劇情發展,現在看起來面目可憎的房似錦,在徐文昌和逗比同事的影響下,一定會變得更加柔和、有人情味兒。
你看《安家》了嗎?
開拍的時候,這部劇叫作《賣房子的人》,定位是一部專注於房產中介行業的職場劇;正式上映前改成了《安家》,可能是為了區別於日版《賣房子的女人》。
就目前來看,作為一部職場劇,《安家》其實是相當成功的:
截至2月25日,僅更新9集,但已經反映出多個社會現實問題,比如蝸居、為買房「假離婚」、房產證加不加名字等;也真實刻畫了房產中介的工作和生存現狀:行業準入門檻低且競爭激烈、為了成交無所不用其極、大中介公司存在潛規則等。
儘管在某些情節上,《安家》處理得過於誇張,但也可以理解,畢竟藝術來源於生活、高於生活。
在我國,專注於房屋銷售這一行業的影視作品還是比較少的,所以,小編推薦每個人都看一看:希望每個賣房子的人都能從《安家》的中介角色裡獲得啟發;希望每個將要購房的人,學到更多識人識房的技巧。
·END·